63米高的“蒙山大佛”,为何突然消失了600年?原因其实很简单

太原在古代的时候,曾是东魏和北齐的别都,是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文明冲撞交汇的前沿地区,

三个少数民族主体性政权曾经就在太原地区确立,随后便逐渐成为了多民族融合与北方贸易的中心区域。而这一时期,北朝统治的开放性和创新性,使得其佛教在山西境内得以迅速发展。

公元550年,北齐王朝建立,开国皇帝高洋将都城定在了邺城,作为别都的晋阳便逐渐迎来了佛教传播和寺庙新建的高潮。而“蒙山大佛”便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但总的来说,大佛一共经历了五个阶段。在这五个阶段里,大佛显赫了八百年,消失了六百年。这具体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下面一起来看一下?

63米高的“蒙山大佛”,为何突然消失了600年?原因其实很简单

蒙山大佛

第一阶段:正式开凿

北齐天保二年,即公元551年,蒙山大佛正式动工开凿。从北齐第一任皇帝高洋开始,到第五任皇帝都在竭力修建大佛,终于在北齐亡国前将大佛修好(北齐28年亡国,大佛修了25年)。据史料记载,北齐统治者为了将赶快将大佛修好,工人们几乎是日夜不停的工作,这一点在《北齐书》等史料中就有明确的记载:

“夜则以火照作,寒则以汤为泥,百工困穷,无时休息。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一夜燃油万盆,光照宫内”。

最终在北齐统治者和无数工人的共同努力下,蒙山大佛终于在北齐天统五年完工,气势磅礴

63米高的“蒙山大佛”,为何突然消失了600年?原因其实很简单

北齐皇帝高洋——剧照

第二阶段:隋唐时期帝王礼佛

在隋唐时期,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已然达到了顶峰状态。隋文帝杨坚即位之后,改变了北周武帝毁佛的政策,倡导佛教以巩固其统治。当然了,隋文帝本人也是一个信佛的人。仁寿初年,开化寺新建佛阁来保护大佛,并将其改名为“净明寺”。

而晋阳作为唐朝的龙兴之地,李氏父子就是从此地起兵,顺利夺下了大隋的江山,建立了大唐帝国。唐朝开国之后,李氏帝王对蒙山有着深厚的感情。在武德三年的时候,唐朝统治者将隋朝改名后的“净明寺”又重新改成了“开化寺”。显庆五年,唐高宗和武则天来到并州巡行,前往蒙山朝拜大佛,随后,武则天下令人给大佛送去了珍贵的袈裟,上面镶嵌着各种金银珠宝。等到大佛披上这珍贵的袈裟之后,顿时间流光溢彩,照耀山川。一时间,引来了无数僧侣前来此地一睹大佛的风光。

晚唐乾宁二年,晋王李克用利用河东之力,让百姓缴纳了不计其数的钱财来修缮大佛,仅仅五年时间就动用了三十多万的劳工,耗费的钱财不计其数,重修大佛佛阁。

63米高的“蒙山大佛”,为何突然消失了600年?原因其实很简单

武则天

第三阶段:五代时重新修缮

后晋开运二年,北平王刘知远身为晋阳太守,十分重视蒙山大佛的保护和修缮工作,他在位期间,再次重修了佛阁。这次重修的佛阁称作“庄严阁”,整体高5米左右,每层有十三楹,计二十六间,一共有一百三十间。

经过再一次的修缮后,蒙山大佛变得十分的雄伟壮观,在皇家眼中就像是国庙,在寻常百姓眼中那就是高高在上的神灵,备受人们的尊崇。从唐代一直到五代时期的后汉,在经历了五代的四百多年的时间里,大佛一直受到当地官员的重视,他们不仅很好地保护了大佛,而且还不遗余力的进行修缮。从而使得大佛引来了无数人的礼敬瞻仰。

63米高的“蒙山大佛”,为何突然消失了600年?原因其实很简单

第四阶段:元末时“神秘失踪”

宋朝时期,太宗赵光义在攻克晋阳后为了切断前朝所谓的“龙脉”,下令将晋阳城焚毁,随后又引水灌城,一代名城就此被毁。元朝末年的时候,当地的汉人将蒙山上几乎所有的佛教产物进行了大规模的毁坏。因年久失修,加上人为的破坏,大佛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只剩下一些“断壁残垣”了。不仅佛身遭到了毁坏,就连头部也开始崩塌。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蒙山大佛便从所有的历史记录里面消失了,此后还湮没了六百年。

等到明朝洪武十八年的时候,朱元璋的第三子虽然进行了一定的修缮工作,但也只是修了大佛的前寺院,即法华寺而已,其余之处并没有进行修缮。

63米高的“蒙山大佛”,为何突然消失了600年?原因其实很简单

第五阶段:现代再次复兴

20世纪80年代初,55岁的王剑霓在太原寻找失踪多年的大佛踪迹,为了能够寻找到大佛,他几乎踏遍了整个西山地区,终于在蒙山发现了一块已经断成三截的五代后晋北平王刘知远《重修蒙山开化庄严阁记》的残碑。王剑霓根据碑文记载,并寻访当地百姓,最终知道在大佛旁有一个寺底村,随后王剑霓就在村子附近的山中寻找高大似佛身的石崖,因为按照记载,大佛高二百尺,所以必须要先找到同样高度的山。

随后,王剑霓来到了“大肚崖”的面前,爬上大佛失去头部的颈上,向东南方望去,可以望见二十里外的城镇,而这刚好符合文献的记载。随即他便写了一篇名为《晋阳西山大佛遗迹找到了》的论文,该文一出,立即轰动了中国考古界和佛教界。

63米高的“蒙山大佛”,为何突然消失了600年?原因其实很简单

2006年,晋源区委和区政府开始着手于大佛的修复和开发工作,参考当地曾出土的两尊北齐时候的佛像,重新塑造了一个介于清瘦和丰腴之间的蒙山大佛头像为释迦牟尼佛像。次年十月,大佛加固工作全面结束。到了2008年3月,又进行了一定的修缮工作。同年五月,蒙山大佛景区正式对外开放。

蒙山大佛高约63米,仅比我国四川71米高的乐山大佛低8米,而号称西方“世界第一大佛”的阿富汗巴米扬大佛(高53米),还要高10米。所以总的来说,蒙山大佛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二大佛!

参考文献:《北齐书》、《北史》、《重修蒙山开化寺庄严阁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