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章法之欹正,以斜取勢,以正守法產生韻味濃厚的藝術效果

篆刻章法之欹正

(1)欹正結合相依相剋

欹正關係是指一印之內,字、畫有斜有正, 相互呼應,正似骨架,筆畫平直有挺拔之勢,結體方正,有端莊平穩之美;但過正則板。欹斜 顯得多姿多態,變幻莫測;有破正以救板滯之功效;但若傾斜之筆過多,缺少骨架的支持,又有凌亂之賺,給人以不穩定之感。若能以斜取勢,以正守法,將欹正辯證地組合起來,使之斜中有正,正中有斜,既使二者對比鮮明:又形成一種力(或形) 的對抗之勢,使之相剋相依,作品就會產生一種感人的藝術魅力, 韻味濃厚,耐人尋味。

篆刻章法之欹正,以斜取勢,以正守法產生韻味濃厚的藝術效果



(2)欹正相村絕妙多姿

戰國古璽多欹斜之筆,變幻莫測,以奇險取勝,如“肖巡"璽,兩字上部,有長短不同的六筆向左傾斜,大有地絕天傾之勢。僅有一筆稍正,一筆右斜,因有下邊“月"字內的兩斜筆支撐,形成了向左上方的對抗之勢。在“傾倒”與“對抗”之中,取得以少勝多的平衡。筆畫的長短、曲直、參錯變化萬千。更妙的是兩字的最後一筆從左右向中靠攏, 而使全印穩若泰山。

篆刻章法之欹正,以斜取勢,以正守法產生韻味濃厚的藝術效果

肖巡


秦漢印章的欹正關係,多是在平正之中路參一、二斜筆,而使全印生氣盎然。如“中行羞府”印,“中府”二字較平正,“行羞”斜筆較多,形成對角呼應,初看似信手寫來,細看卻有一種神采飛揚的動勢。


篆刻章法之欹正,以斜取勢,以正守法產生韻味濃厚的藝術效果

中行羞府


近代篆刻名家黃士陵是位以斜取勢,以正守法,出奇制勝的高手。如他所刻“彥武”印採用空首幣文中反寫的“武"字入印。並將金文“彥”字下部的蛇形線改成三斜撇。兩字僅有17畫,而欹斜之筆卻約佔4/5;雖只有三筆平直,但它們均與寬厚方正的邊框垂直相交,成為全印的堅實支柱。又有四斜筆在五處與邊框相交,而使全印穩若泰山。在印的中部雖有較大的空白,但有12筆從四面八方的向心之勢與之相對應,遂使全印既有中宮虛靈之美,又無鬆散之感。

篆刻章法之欹正,以斜取勢,以正守法產生韻味濃厚的藝術效果

彥武


又如“平陽”印,以古幣文入印,2/3以上是斜筆,但線條挺拔,結體方正,欹正相襯,反斜為正,新奇絕妙。如此佳作絕非妙手偶得,定是作者嘔心瀝血苦心經營的結晶。

篆刻章法之欹正,以斜取勢,以正守法產生韻味濃厚的藝術效果

平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