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24個朝代,為什麼許多首都都建立在河南?特別是河南洛陽?

一座山一條河茅草屋


古代選擇一個城市做都城,有很多因素是需要考慮的,而最重要的兩條,便是軍事地理和人文經濟交往。

首先就是軍事地理問題,都城是一個國家的重心所在,如果很輕易地被敵人攻破,那麼什麼就不用說了。所以古代都城,幾乎都建立在一個比較險要的地形之上。一旦發生緊急情況,也不至於被敵人立即攻克,可以依賴險要地形防守若干時間,等待援兵到來。所以你看歷代古都,莫不是地形險要之處,譬如鎬京、咸陽、長安聚集的關中,素稱形勝之地。六朝古都南京,“鍾阜龍盤,石城虎鋸”的地形,也不是吃素的。北京則北靠燕山、東鄰渤海,扼守著東北和內地的要道,亦是蒙古高原東進的出海口。居高臨下的地形,對於中原和南方都有威懾力。

所以你看,歷史上能發動戰爭一統江山的勢力,基本上都出自這幾個位置。

其次便是人文經濟,最直白的就是一個糧食問題,不管是戰時還是平時,一座城市一旦成為都城,人口必然大量聚集,吃飯便成了問題。你像長安為什麼能長期做中原王朝建都首選,除了地理優勢之外,就是因為這裡這是古代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的地方,“關中之地,於天下三分之一,而人眾不過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再加上往南還有一個大糧倉巴蜀,所以整個上古史,西打東幾乎就是定律。

但是歷史推進到中後期,關中便不合適了,為什麼?因為帝國規模越來越大,西部的經濟越來越不能滿足需求,而這個時候,東南吳越一帶的經濟卻突飛猛進,也就是說,從東南運輸糧食供給京都,成為無法改變的事實。

既然如此,帝國就要考慮把都城遷徙到距離東南更近的位置,在此時,洛陽和開封,便成為了帝王的青睞之地。

首先考慮的,是洛陽,因為洛陽雖然不在關中,可是他的地形也很險要,北枕黃河,隔河遙峙太行、王屋等山,又有北面的邙山作天然屏障,南有險峻的伊闕,再南有熊耳、少室諸山。西控崤、函之險,東扼虎牢,中有土壤肥沃的伊、洛平原,糧食足以自給。所以古人說洛陽“控以三河,固以四塞“,那是一點都沒有錯的。

歷史上定都洛陽的王朝,都有過被內部或外部敵人攻陷的經歷,相對於長安而言,不是最安全。所以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原王朝會採取雙保險的態勢,將長安、洛陽定為東西二京。譬如西周,在鎬京城破之後,就遷到洛邑;東漢在洛陽遭遇攻擊之後,遷回長安;唐朝安史之亂,洛陽是第一道防線,長安是第二道,兩個都不行,再考慮去四川避難。

但問題是,經濟的東富西窮,越來越明顯,帝國的都城,便不得不繼續向東。到北宋,便不再考慮洛陽,而選擇了開封,為什麼?最主要的原因,其實就是水運方便,有大運河,可以迅速集中全國的資源於一身。

試想,如果不是發生後來的異族入侵,在和平條件下,開封做都城,真的是再合理不過。交通最便利、經濟貿易最發達、文化氛圍最濃厚,莫過於此。

然而,北方少數民族的南下,改變了歷史。這個時候,北京地區的地理優勢就顯現出來,宋朝拿不下幽雲十六州,就無法改變自己的軍事弱勢,遼、金、元三個少數民族王朝的歷史,充分證明了這一點。明朝朱棣能打敗朱允炆,其實也有這方面的地理因素。

所以,在朱棣之後的中央王朝,莫不定都北京,而不再考慮洛陽、開封,就是這個道理。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長安地處西北,洛陽無險可守,為什麼能夠成為很多朝代的首都呢?

從前的地名都很好聽,那個時候蘭陵還不叫棗莊,汝南也不叫駐馬店,長安也不叫西安!

長安,這個兩個字看起來就覺得典雅溫厚,讀起來也覺得唇齒留香,“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同心一人去,坐覺長安空”多麼美麗的詩意,曾經那個寓意著長治久安的長安已經成為了歷史上的一個名字,那些寄寓著一世長安的祝福也都湮滅與歷史之中。現在西安最大最響亮的標籤應該是“十三朝古都”吧,但是又有人會說,長安地處西北,洛陽又無險可守,為什麼它們能夠成為那麼多朝代的首都呢?

今天我們就來掰一掰,首先,長安雖偏,但是有天險可守,北有渭河南依秦嶺,地處關中平原,又有潼關、武關、蕭關、大散關作為天然屏障,不容易被攻擊,而且位於西北能夠較好地威懾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同時如果需要打仗的話也能以長安為中心向四周出擊,所以長安也算是一個可攻可守的城市,何況歷史上以長安為首都的王朝實在是太多,因此長安的防禦工事和宮殿樓宇修建得也比較紮實,這就是長安為什麼成為了“十三朝古都”的原因。

知道了長安的原因,那麼洛陽又是憑什麼成為首都的呢?雖然洛陽和長安相比它的防禦係數實在是有點低,但是好歹還有黃河可以阻擋北方的敵人,而且洛陽自古以來就是中原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程度都比較高,處於平原地區,土地平坦交通便利,也是一個不錯的好去處,所以也就多次被定位王朝的首都了。

雖然現在長安不再是中國的首都,但是它的戰略地位仍然是不可小視的,十三朝古都,長安處處有故事!





強壯的大地瓜


歷史上河南建都朝代有夏,商,西周、東周、玄漢、東漢、曹魏、西晉、北魏、東魏、北齊、隋朝、唐朝、武周、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北宋、南宋等等。其中,夏,商,周朝,東漢,西晉,隋朝,唐朝,北宋,特別有名。

這些王朝建都河南的原因有很多相同的原因,但也有不太相同原因。

NO.1

文明發源地

夏,商,周,是奴隸社會時期,中華文化發源於黃河流域,其核心地帶正是河南商丘附近,所以建都河南是因為用水充沛,土地肥沃,人口集中。

NO.2

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

而河南地區除了用水充沛,土地肥沃,人口集中外,後期水道修通,地理位置優越,河南省地勢呈望北向南、承東啟西之勢,地勢西高東低,地跨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四大水系。是中原地區的交通要道。

NO.3

軍事防禦好

洛陽算是中原地區的核心,西邊函谷關地勢險要,函谷關其歷史名氣可與西安咽喉,潼關相媲美。可以有效抵擋敵對勢力的進攻。洛陽的北面是湍急洶湧的黃河,對於北面來的遊牧民族,也是一道天然的安全屏障,其軍事地理位置可謂是得天獨厚。建都洛陽,可以有效確保都城安全。

NO.4

風水王霸之地,正統思想影響

河南自古作為中華文化的發祥地,歷代帝王都立威於此,於風水上可謂是得天獨厚,後來的王朝也是因為要順天應人的,這樣才能民心歸附。

NO.5

農耕經濟發達

中原地區經濟發展古代一直是一枝獨秀,農耕經濟發達,也稱小農經濟 ,小農經濟是我國封建社會農業生產的基本模式,是中國封建社會生存和發展的經濟基礎,而河南地區小農經濟發達,這樣的經濟基礎是建立政權所必須的。

最後,說一下洛陽的優勢,洛陽水運發達,有運河和黃河為依託。可以滿足糧食和軍隊運輸需要。雖然地處黃河中下游,但是卻不受黃河的水澇災害的影響。這是因為洛陽是處於黃河支流,再加上洛陽有好幾座山脈擋在了前面,黃河水患對洛陽影響極小。






志北先紳


一、城建歷史:

洛陽有著5000多年文明史、4000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是被聯合國命名的世界文化名城。洛陽古稱——京洛、雒陽、斟鄩、洛州、河南府,位於河南西部、黃河中游,因地處洛河之陽而得名。是國務院首批公佈的歷史文化名城,也是中部地區重要的工業城市。

二、地理環境:
洛陽境內山川縱橫,西靠秦嶺,東臨嵩嶽,北依王屋山——太行山,又據黃河之險,南望伏牛山。自古便有“八關都邑,八面環山,五水繞洛城”的說法。因此,得“河山拱戴,形勝甲於天下”之名,"天下之中、十省通衢”之稱。

三、建都淵源:

從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開始,先後有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後梁、後唐、後晉等十三個王朝在洛陽建都。"普天之下無二置,四海之內無並雄",先後105個帝王在這裡指點江山。因此,洛陽有 “千年帝都”、“十三朝古都”之稱,與西安、南京、北京並列為中國四大古都。

四、文化傳承:

從文化傳承上來看,洛陽接近於秦都皇城。洛陽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則天定都的城市,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被定命名為神都的城市,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之一、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生居蘇杭、死葬北邙”,世界最大的洛陽邙山古墓群以及天子駕六的出土震驚世界。

洛陽是隋唐大運河的重要樞紐。牡丹因洛陽而聞名於世,洛陽也被譽為“牡丹花城”。

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文化,是中華民族文明的源頭與核心。中華民族最早的歷史文獻——“河圖、洛書”,就出自洛陽孟津縣。儒、釋、道、玄、理肇始於此。絲綢之路與隋唐大運河在此交匯。中國的國名亦源自古洛陽。


俞導文旅遊


洛陽沒什麼了不起的

不就是

華夏第一古都

世界文化名城

絲綢之路起點

隋唐大運河中心

中國唯一的神都(神州大地之都 )

東洛陽 西羅馬

不就是有

夏都二里頭遺址,,

偃師商城遺址,,,

東周王城遺址,,

西周成周城遺址,

漢魏洛陽故城遺址,,

隋唐洛陽城遺址,

等六大都城遺址,,,,

不就是當過,

大宋西京

大金中京

民國行都

不就是

除了元明清不是首都,,,

其餘都是首都,,

不就是

分給鄭州兩個縣

鄭州就成了中國第八大古都

一座洛陽城 半部中國史

僅此而已











在路上71417


從商朝開始,先後有十三個朝代定都洛陽,歷時1500餘年,歷史上建都時間最長,這裡是華夏文明發源地,地處中原、黃河中下游,地理位置重要,又是當朝政治、文化中心,即有悠久歷史文化,又有在軍事上地理位置優越條件,所以歷代王朝久居此地,一代一代的生活下去。


蒙湘牛


建都朝代最多城市是十三朝古都西安,其次是九朝古都洛陽,六朝古都南京,四朝古都北京。西安、洛陽、開封、南京、北京,憑什麼成為千年古都?

中國對建都選址的歷史悠久。

明代時,學者陳建在《建都論》裡提出:“按古今天下大都會有四:曰長安、曰洛陽、曰汴、曰燕。四者自昔帝王建都之地也。”

即“四大都會”是西安、洛陽、開封、北京。

20世紀20年代,開始有學術論著將西安、洛陽、北京、南京、開封並稱為“五大古都”,逐漸成為公論。

後來,更有“七大”乃至“十大古都”的說法,說法不一。

縱觀中國歷史,可以發現:

無論是古代一統王朝、分裂時期以至近現代,國都或陪都多數設在幾個城市或其附近。

尤其是以“五大古都”最受青睞,不但做過多個全國統一政權的國都,地位等級高,而且定都的朝代/國家較多、時間較長。

幾個著名古都的積年,按照學術界公認的史學大師史念海先生的計算標準:

西安為1077年、北京為903年、洛陽為885年、南京為450年、開封為366年,安陽為351年、杭州為210年、鄭州為355年;

若依建都的時間長度順序,則依次為西安、洛陽、北京、開封、南京、杭州、鄭州、安陽。

古都的總體特徵

總體而言,這些能成為國都或陪都的城市,必須符合相關的基本標準要求(詳見本人上一篇拙文《破譯中國古代的定都密碼:四方之腹心,國家之根本》)。

從宏觀層面而言,是在全國領土範圍內的位置,最好是在全國的地理中心,或者靠近統治集團的發源地;

從微觀角度而言,是建都地點本身的環境,包括經濟、水文、軍事、交通等基礎條件。

當然,很難有一個地方完全滿足這些條件,只能根據當時的主要矛盾,選擇相對最有利的地點。

於是就會某一時期在兩個地方徘徊建都,出現輔京、陪都現象。而且,國都和陪都也往往集中在幾個城市身上。

這個現象,既體現了歷史的進程,也說明了城市的發展變遷歷程。

朝代更替與國都的變遷

古都城市的地位變遷,與朝代的更替、城市的自身特點等相伴隨,可以大致分為幾個歷史階段。

第一階段,國都多在西安與洛陽之間徘徊遷移。

夏、商朝時,多次遷都。由於其核心領土範圍在今河南省一部分,於是除了曾短暫遷都於其它地區之外,主要還集中在今河南省境內。

做為諸侯國的周國,為了向東開拓,政治中心從關中西部不斷向東遷移,武王時遷到鎬。

不久,武王伐紂而取代商朝,鎬京作為首都就顯得過於偏西,於是就選定中原地區之中心位置洛邑(今洛陽)營建新都。

於是鎬京為正式都城,號為宗周;洛邑是陪都,號為成周。這是中國“雙都制”的肇始。

終西周之世,國都始終不遷的原因在於:一是與周人之發源地相近,有政治後盾。二是關中地區自然條件好,有險可守,糧食供應充足; 三是離前敵較近,攻防皆宜。

正如《詩經•大雅•民勞》所說:“惠此中國,以綏四方;惠此京師,以綏四國。”

鑑於西周亡於犬戎等西北民族,東周時將都城東遷洛邑。

秦國在西部發跡,都城幾遷,統一六國後定都咸陽。秦朝雖未以中原洛陽為陪都,但代之以皇帝多次全國巡行。

西漢劉邦初稱帝時,定都洛陽。這裡既是天下之中,又離老家豐沛較近。後來接受婁敬、張良的建議,才西遷長安。

張良認為:

“關中左崤函,右隴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饒,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諸侯安定,河渭漕輓天下,西給京師;諸侯有變,順流而下,足以委輸,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也。”

婁、張兩人都認為,可以借鑑秦朝定都的經驗,關中是劉邦的故地,在依靠關中的險固、富饒自保的同時,可以進取、控制全國形勢。

而洛陽,最大缺點是防守比較困難。中州平原是四戰之地,伊洛小平原更無險可守。

所謂“東據成皋,西阻崤、澠,背倚大河,面向伊洛”的形勝,只是主張建都洛陽的人的說詞。

若真正打起仗來就如張良所說: “雖有此固,其中小,不過數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敵,此非用武之國也。”尤其是若國家內部有叛亂,洛陽的安全性更不如西安。

以控內的角度而言,秦朝初期首要應對的是東方六國舊貴族叛亂的潛在危險,西漢初期首要對付的是東方諸侯的割據勢力,即內部敵對勢力都來自東方,因而定都偏西的關中是低風險選項;

以御外的角度看,秦與西漢面對的最大外敵是北面的匈奴。定都關中,靠近抗匈戰場,利於全力禦敵。

事實也如此,以關中為政治根據地,秦國收復河套地區,又佔河南地建設新秦中,深度地打擊了匈奴勢力;自漢武帝始國力強盛,沉重打擊匈奴,開闢河西五郡、西域地區,疆域向西大幅擴張,因而當時的長安幾乎處於全國地理中心。

新朝王莽時,徘徊於西安、洛陽兩都間,以長安為西都,打算遷至東都洛陽未果。之後,在位不過三年的更始帝劉玄,先都洛陽後遷長安。

東漢初建,劉秀定都洛陽,主要原因在於:

他是從南陽一帶起兵,後以黃河以北的河內郡一帶作為後方重地,從而一統天下;洛陽的地理交通便利,可節省定都長安的鉅額漕運之費;東漢的國力遠遜於西漢,面對北方匈奴、西方羌族侵犯,心有餘而力不足。

但是,返都長安與維護建都洛陽的爭議一直未息,並且杜篤、班固、張衡等官員以“都邑賦”的形式闡發各自的政治見解,各論長安、洛陽的優勢。

但東漢一直未返都長安,政治、文化中心都在中原地區,只是皇帝會時常西巡。這也反映了東漢的軍事退守與興復禮樂的兩大政治文化思潮。

隨後的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各定都成都、南京、洛陽自守。其後的西晉脫胎於曹魏政權,定都洛陽以維持統治。

當時江東少受中原戰亂影響且財富充裕,於是司馬睿在南京建東晉。

十六國、南北朝時期,戰亂頻繁,各政權擁地自重。長安、洛陽、安陽、南京、成都等繼續被作為國都,也有甘肅武威、青海樂都等一批新都出現。

北周靜帝禪讓於楊堅,定國號為"隋",並繼承其國都大興城(今西安)。隋煬帝即位後,為利於漕運、對四方征討、加強全國經濟社會文化交流與商貿發展,遷都洛陽。

唐代隋立,由於做為統治階層的關隴集團根據地在西北,西方的突厥是主要外敵,因而以長安為國都,同時以洛陽為東都。武則天稱帝后則定都洛陽。

唐末,駐節於開封的宣武軍節度使朱溫,篡唐稱帝,建國後梁,就直接定都自己的根據地開封。

從此,長安失去了國都的地位,短暫做過後唐的陪都西京,北宋以後便與國都地位告別了。

所以,國都在西安與洛陽之間徘徊遷移的主要原因在於:西安與洛陽都是國都的優質選項,但各有利弊,哪個也不能佔絕對分數優勢。

這個特徵現象也反映了:

其一,秦、西漢、唐朝的政治根據地都在西北一帶,經營多年並依重該地的軍事力量取得政權,正如《漢書》中所說的“秦漢已來,山東出相,山西出將。”這樣的背景,為他們定都關中地區提供了可靠的基礎。

其二,若王朝積極進取則定都長安,如秦、西漢、唐朝;若守成自保則定都洛陽,如東漢、西晉以及諸多割據政權。

其三,西安的地理西偏的硬傷,需要以洛陽的居中地位來補救、替代,於是出現了“雙都制”。

第二階段,國都多在洛陽與開封之間徘徊遷移。

五代十國時期,開封、洛陽、南京、揚州、杭州、福州、長沙、廣州、太原、成都、江陵等為各割據政權的國都。

後周諸將發動陳橋兵變,擁立趙匡胤為帝,建立宋朝,繼承後周國都開封。

靖康之變,北宋滅亡,趙構在應天府(今河南省商丘)繼位,後遷都臨安(今杭州),史稱南宋。

南宋軍事力量較弱,依靠秦嶺—淮河、長江天險以及江南富庶之地而偏安,與金國、西夏和大理形成對峙局面。

契丹部落先定都上京臨潢府(今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 ,後南下中原攻佔汴京(今河南開封)為國都,改國號為遼。

後來隨著內亂、國勢衰落,國都回遷中京大定府(今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後來在遼陽、北京、大同多地建都,政權終被金國、蒙古所滅。

唐末以後,隨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東移,國都輪替則發生在洛陽與開封之間。

從唐末起,開封成為政治中心,直接原因是控制了唐政權的宣武軍節度使朱溫駐節於此。朱溫強迫唐昭宗遷都於洛陽,自然是便於控制;篡唐而立後梁,就直接定都開封。而且開封利用運河的漕運便利。

但是,接下來便是開封與洛陽的小徘徊期。朱溫定都開封不到兩年便西遷洛陽,四年後還都開封。

後唐滅梁,遷都洛陽。後晉滅唐,兩年後定都開封,延續至北宋末年不變。但洛陽也一直作為陪都存在。

北宋也並非完全確定建都開封的。宋太祖趙匡胤曾打算以洛陽為都,但其弟趙光義與群臣都力諫阻之。

趙匡胤退一步說到長安建都,“據山河之勝,以去冗兵,循周漢故事,以安天下也”。趙光義等人還是堅決反對。

開封是四戰之地,無天險可守,便只好用純粹的武力守衛,北宋戍衛兵力達14萬人之眾。

開封在北宋時也最為鼎盛,是當時世界上的繁華都會。

清明上河圖

金末皇帝為了躲避蒙古人的侵略,將國都遷往南京,陪都為開封。

後來南京陷落,開封在歷史上作為陪都與國都的地位至此宣告結束。

明初,朱元璋仰慕宋朝的制度,有建都開封的想法,但因開封周邊水道淤塞,才定都應天為南京,以開封為北京(保持了約十年)。

開封有水利優勢,但也是把雙刃劍:

秦始皇時,命大將王賁攻打魏都大梁(今開封)。久攻不下,便扒開浚儀渠引水灌城,毀城滅魏;

明末,李自成調集大軍圍攻開封,官軍便扒開黃河大堤,黃河淹沒義軍,席捲開封,淹死餓死者不計其數,城池遭受嚴重破壞;

從金代明昌五年到清光緒十三年的六百年間,黃河在開封氾濫40餘次,侵入和淹沒內城四次,當年繁華似錦的宋城蕩然無存,被泥沙埋沒在黃土之下。

第三階段,國都多在北京與南京之間徘徊遷移。

從三世紀至六世紀的魏晉南北朝時期,江南政權大多選擇“龍盤虎踞”的南京作為國都,憑藉天然防禦工事長江、富庶的地方資源而維護統治。

女真族建立的金國,先後在黑龍江阿東城、北京、內蒙古寧城、遼陽、開封、大同多地建都,政權在南宋和蒙古的南北夾擊下覆亡。

党項人在西北部建立的西夏政權,定都興慶府(今寧夏銀川),被蒙古所滅。

蒙古族建立了大一統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

紅巾起義軍推翻元朝,朱元璋建國大明,定都於應天府(今南京);後來朱棣遷都至順天府(今北京),以應天府為陪都。

建州女真部改國號為大清,入主中原,遷都北京。

北京的北部和東北部是燕山山脈,西部是太行山脈,形成三面半環形包圍圈,唯東南是一望無際的華北平原。

靠近北方故土,既有天險可守,也有平原農業經濟基礎,於是北京成為北方少數民族入主中原之後理想的國都。如金、元、清朝皆如此。

1912年,中華民國定都南京,同年北洋政府遷往北京。後來短暫遷都洛陽。1928年完成北伐後遷回南京,陪都重慶。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定都北京。

綜上可見,從西周到唐代的兩千年裡,國都主要是在西安與洛陽之間徘徊搬遷;唐末到北宋的二百年間,是在洛陽與開封的徘徊時期。這兩個時期,實質上是在東西橫軸上的位置平移,緯度相差無幾。

金朝以後,則是從北京與南京的往復時期,實質上是在南北豎軸上的位置平移,經度相差也很小。

這個規律性現象,既體現了古都城市各自所具有的獨特地理、人文魅力,也說明了它們是歷史發展進程中的產物,其命運、興衰軌跡與其密切相關。




烈火柔魂ZL


1、河南黃河流域是中國古文明最重要的發祥地,世世代代,生息繁衍,也成為當時經濟最發達,文明程度最高的地區,在這裡建都自然而然。

2、洛陽西邊函谷關地勢險要,一夫當關 萬夫莫開,能夠有效抵禦蠻族侵擾,北面黃河作為天然屏障,有效抵擋戎狄騎兵的快速突擊,安全上能有效保障。

3、經濟上無論東向,南向一馬平川,交通便利,水路發達,適合農耕,在經濟上提供有效保障。文化親近,安全可靠

4、在黃河文明沒有向南轉移之前,無論洛陽是否為國都,他都可以說是中原文明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在這裡建都得天獨厚,既能享受繁華,有可以減少重新建立的成本。

5、在西安,洛陽之間,當統治者在一個地方被權力掣肘或嫌棄或威脅,就會遷移到另一個地方,這也成就了二者輪替的可能,客觀上造就了洛陽成為國都的頻次,

6、先天是地理優勢和經濟條件,無論漢族統治者還是犬戎文明,凡事想和漢文明融合發展的,不自覺的就會選擇洛陽。


大俠遊天下


我的回答是,古人定都之所以“偏愛”河南地域,且洛陽居多數,表面看有偶發性和特殊性,實則並不是什麼很需要費心思才能摸清緣由的高深問題。

無非有以下幾個因素,即使不太懂歷史的人,也是可以發覺的:

文明起源之地,後於四個方向進行探索發展,始稱中原。可以說,在古代的時候,原點即是中點,也是發展的重點,從幾何上三點合一,以人類當時的勻速移動、不擇方向的探究來講,是說的通的。即地貌幾何因素。

地貌上,有水有平原,適合農耕,且農耕文化是古代主要經濟活動所圍繞的核心,因此,在當時的富饒之地,並不是需要依靠海運而發達的沿海地區,而是內陸平原便於灌溉的地帶。即經濟因素決定。

北溫帶幾乎是世界上所有相對發達的經濟軍事主體,定居的緯度,這是因為,北方太過寒冷,勞多產少,南方太過炎熱,無飢無寒之下不思進取,都不太利於搞競爭合作機制,發揮不了經濟張力的能動性。只有北溫帶,不努力就要飢寒交迫,努力起來則吃香喝辣,大大加快了文明的建設。因此,南為蠻,北為荒,東西為夷(同一緯度的競爭者),河南地處正中,必為爭屬之重。即進化競爭因素決定。

前後12次定都洛陽,其實準確來說,建都只能算1次、最多兩次,分別是從東周平王開始前後共計516年,從東漢劉秀開始前後共計166年,其餘10次,更大的意義是在於“定”而非“建”,因為時間都太短了。這裡面就牽涉到極大的偶然性因素了,因為只有第一次,或者說最多隻有兩次機會,政權維持了很久在這個地方,使得這個地方積累了十分優厚的各種優勢(城邦、防禦、交通、環形佈局、文化氛圍等等),是其它地方比擬不了的,自然而然就會引鳳築巢,引來後面的10次定都,實際上更像是“跟投”的畫風。假如第一次建都,不是選在洛陽呢?那麼很有可能就不會構成有後面的那麼多次定都於此的前提條件了。即偶然性因素決定。

好了,我能想到的就是這些了,完全沒有從歷史沿線、史料方面來解釋,而是站在一些非常基本的角度來剖析的,不知各位看官有什麼更好的見解呢?


愛笑的許大叔


中國歷史上,那麼多的朝代都將首都建立在河南洛陽,說明洛陽確實有它自身的優勢,才會吸引那麼多朝代的國君在此建立首都。



關於洛陽?

洛陽,它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是中國的四大古都之一,是國務院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是隋唐大運河的中心城市,是中國建城時間長,建都朝代多的“千年帝都”,有“九朝古都,八代陪都”的說法。洛陽建城已有三千多年了,建都也有八百年左右了,歷史可以說是很悠久了。洛陽是河南省的第二大城市,是中原經濟區的副中心城市,是適合人們休閒的城市,是一座享有“牡丹花都”美譽的城市,是中國的老工業基地之一,這些都是洛陽這個城市擁有的美譽。

歷史上哪些朝代曾在洛陽建立首都?

洛陽是一個擁有幾千年文明的城市,從夏朝開始,有十三個比較出名的朝代將這個城市定為首都。夏朝、商朝、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朝、唐朝、後梁、後唐、後晉,這十三個在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的朝代都將洛陽定位首都。此外,河南王(申陽)、西漢(劉邦)、鄭(王世充)、燕(安祿山)等朝代或者政權也曾經將洛陽定位首都。



洛陽有何優勢讓那麼多朝代將此地定為首都?

1、洛陽的地理位置好,向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洛陽的地理條件十分優越,在中原地區,黃河的邊上,從遠古時期就是華夏民族繁衍後代,休養生息的地方。洛陽還與周圍的環境構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區域,佔盡了地理環境的優勢。洛河跟伊河沖積而形成了沖積平原,四周又有邙山、嵩山、崤山、伏牛山這些山脈環繞,地勢極佳,僅僅洛陽周圍的一個小盆地,就足以供養很多人,所以幾千年來都是各個政權爭奪的戰略要地,才會有“得洛陽得天下”的說法,只要守住洛陽,也就守住了自己的政權。

2、洛陽孕育了仰韶文化,是遠古先民的文化遺存之地。

在原始人類時期,洛陽就以優越的條件孕育了仰韶文化,是我們中原地區的祖先生存地之一。據文獻記載的傳說,遠古先民們的主要活動區域之一就是洛陽及周邊地區,傳說中大禹治水就是鑿開了洛陽南郊的龍門山,讓洪水流出去,解決了困擾人們的水患問題,成了部落的首領。當然,這只是傳說,是否屬實還有待考證,但是洛陽是遠古先民們的生活區域之一是得到了證實的,這樣一個遠古先民們的文化遺存之地,作為這麼多朝代的首都也是說得過去的。



3、洛陽氣候宜人,四季分明,交通便利。

洛陽氣候宜人,四季分明,適合人們居住,且交通便利。洛陽在河南省的西部,黃河中游的南岸,水路方便。特別是隋煬帝時期開通了大運河,永濟渠和通濟渠以洛陽為中心分別向東北和東南方向延伸,更是方便了各地之間的聯繫,洛陽也成為了大運河的中樞和全國最大的糧食集散中心。洛陽交通方便,四通八達,也是歷史上各朝代將此定為首都的理由。



洛陽還有哪些優勢呢?才吸引了那麼多朝代定都,歡迎大家給我做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