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蟲》—電影中的矛盾藝術

相信大家都有過這樣的體驗:在忙的時候有很多事想去做,但等到閒下來,卻又什麼也不想做。那我說吧,前段時間複習考試,專門把自己想看的小說和電影列了清單,準備考完試看。可到現在,電影和小說也沒怎麼看,時間有的是,但什麼也不想幹,還覺得很無聊,偶爾鼓起勇氣拿起一本書或者打開一部電影,看不到半晌又放棄了......

很矛盾,真的很矛盾。馬克思說,矛盾具有普遍性,就是指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之中,存在於一切事物發展的始末。的確,萬事萬物都充滿了矛盾,人就是矛盾的集合體。

《寄生蟲》—電影中的矛盾藝術

其實這個東西很好理解,一件事,一棵樹,一條狗,一個人,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好和壞的評判也是因人而異,這裡只是籠統的區分)。那既然不止一面,就會產生矛盾。

電影,哪怕是科幻片或奇幻類型,其本質上還是取材於生活。正所謂“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電影敘事的發展,本身就是靠矛盾來推動完成的。比如今年奧斯卡的最大贏家,最佳影片——《寄生蟲》。

《寄生蟲》—電影中的矛盾藝術

它的故事講的是上流社會人群和窮人之間的矛盾,也就是貧富差距矛盾。電影中的上流社會人群做的每一件事似乎都是正確的,但在窮人眼裡就是歧視,仇恨。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影片最後窮爸爸要殺富爸爸,其實只要能看到這其中的矛盾就不難理解:窮爸爸的女兒被殺,兒子生死未卜,可富爸爸充耳不聞,仍讓窮爸爸開車送自己暈倒的兒子去醫院。站在富爸爸的角度他並沒錯,愛子心切。但在窮爸爸的角度上看這麼做很沒人性。

所以,想讀懂一部電影,就要去抓它的主要矛盾。《泰坦尼克號》是純真愛情和世俗社會的矛盾;《大話西遊》是愛情和責任的矛盾;《肖申克的救贖》是希望和絕望的矛盾;《拯救大兵瑞恩》是戰爭和人性的矛盾。

矛盾是電影敘事的起因,矛盾也是推動電影敘事發展的動力。比如斯皮爾伯格的大作《辛德勒的名單》。影片開始辛德勒就是一個充滿矛盾的人,他對納粹趨炎附勢,但又對猶太人保有同情。兩種情感在他身上角逐,漸漸地還是正義佔到上風,他利用工廠招工為藉口從集中營裡救出了大量猶太難民,他也因此從一個投機倒把的資本家,轉變成為一個為後人銘記的英雄。

《寄生蟲》—電影中的矛盾藝術

電影中的角色想要塑造的有血有肉,就不能把人物臉譜化,非黑即白。好人就一定十全十美,壞人就一定十惡不赦,這是錯誤的,因為這種人現實生活中也不存在。電影中的每個人物的塑造一定是矛盾的——他是勇敢的,同時也是懦弱的。她是善良的,但也有小小的私心。

電影中的矛盾藝術大致如此,如有高見,歡迎指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