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父母天天打麻将,孩子还学习特别优秀,除了天赋,有没有其他理由?

行知教育践行者


这个问题,需要从以下几点分析:

一、父母打不打麻将和孩子学习是否优秀,似乎并不能划上等号。

有些父母打麻将,就跟很多家长喜爱打球、跑步、健身、跳广场舞一样,只是一个爱好。就像成都就有它自己的麻将文化。

父母打麻将,不意味着他们就对孩子疏于教育。我们仅仅看到的是表象。不打麻将的父母,也不见得就会负责任地养育孩子。

二、天赋和学习成绩优秀的关系。

任何一件事都没有仅凭天赋,没有努力就可以做得好的。天赋的说法更适合音乐、美术、体育等方面。少了天赋,很难努力成功。

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没有不努力的,很多都是在你看不到的地方。你看起来的轻轻松松,可能是别人的数年的勤学苦读。

三、我们怎样看待成绩优秀。

在一所学校、一个班级,成绩优秀的孩子只是少数的那一部分。有第一,就一定有最后一名。作为家长,要正确看待孩子的成绩。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资源,孩子一定要成绩优秀是很难做到的。发现孩子的特长、肯定孩子的努力,让孩子有自信,自我价值感高更重要。

最后一点,如果真的有在父母无所事事,整天打麻将的情况下,孩子还成绩优秀。不排除孩子自己的努力上进。


海琴心理


这个现象可能不象大家看到的那样简单,父母天天打牌,孩子却依然学习优秀。我认识的一位家长就是这样的,男人忙事业成天不着家,女人除了上班就是每天空闲时间泡牌桌。但她的孩子成绩一路过关斩将,上到了本省最好的高中里。整个高中阶段也没有人陪他,孩子参加奥林匹克竞赛项目拿奖,别人说起来都满脸喜悦,可是他们家却悄无声息。别人都说她是命好,摊上了这么好学的孩子。其实,当孩子保送北京大学后,她才跟人说起,你别看我整天打牌不想事,实际上我该管的事在家里已经管过了,该交待的也交待给孩子了。我只是不象你们一样做在表面上。孩子在家读书的十二年中小学时间,我操的心并不见得比别人少。唯一不同的就是,我的孩子是听话的。不象有的孩子没有家长陪就不自觉、不学习,缺乏自我激励精神。家长天天泡牌桌的人真是那样吗?这些幕后的事情大家看不到是一点;其二也是因人而异的结果,有些孩子就是大家说的天生喜欢学习的孩子,你给他一本书他可以坐上一天,有些孩子见了书就头痛,当然即使天天有人陪也不见得有好的结果。所以,那些说现象没有看到本质不同的人其实看到的就是一种假象。更有甚者,把这个拿来当自己不负责任的口实,那就是太天真了。


Xiuxing369


记得以前我一朋友天天打麻将,还经常叫人到自己家打到24点过,他有一个女儿,在上小学5年级,说了真不敢相信,不管我们在他家有多少人,打到多少点,他女儿都在自己桌子前写作业,写完作业自己去睡觉,一直如此,后来考上北京大学,现在美国留学。很难想的通。


用户9690309515189


除了天赋,还真有其它原因。

我在新闻单位工作,单位有两个家庭的孩子出色表现让其他全身心扑在孩子身上的家长都怀疑人生。先说说照排车间的一个电工。夫妻俩也就是高中文化程度,下班就找人回家打麻将,一打都是到凌晨,根本不问孩子学习,更不要说报什么辅导班了。孩子完全靠自己努力学习,成绩一直稳定。我经常晚上采访回来看孩子在路灯下看书,问她为啥不在家里,她说家里太吵了。上高中的孩子也懂事了,有时我也和她聊聊,问她以后有啥打算。孩子回答也让人伤心。她说,你看我家就这状况,我也不指望爸妈能帮我什么,爸妈对我要求也不高,能读完高中随便找个工作就行了。我想上大学,也只有靠自己了。后来这孩子考上中国政法大学,毕业后在北京考上国家机关公务员,一路发展顺利。因为她早早知道没有山可靠,没有老可啃,一切都要靠自己。还有一个孩子也是女孩,他父亲是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的记者,不怎么打麻将,但非常迷象棋。下起棋来能几天几夜不回家,我们经常能在公园或路边摊看到他在对弈,就是个棋痴。爱人经常为孩子学习和他吵架,甚至搞到要离婚。孩子劝妈妈不要管他爸了,随他去下吧,以后我带你过。这孩子也是自己十分努力勤奋,高考时以我们这个三线城市第三名成绩考到中国农业大学生物专业,以后又赴美留学定居,把妈妈接走了(爸妈后来还是离婚了),连结婚都没喊他爸去。这也许就是置于死地而后生吧。我们这些在孩子身上下了很大功夫,孩子也就读了普通大学的家长对这俩孩子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q海天w


负负得正嘛😊,不成器的父母肯定有个优秀的孩子,优秀的父母不一定有优秀的孩子。这虽然是玩笑,但是真的特别神奇,我周围的人几乎都是这情况。邻居俩口子,文化没有,爹妈都是打工,玩耍,俩娃娃一个比一个优秀。父母常年不在家,俩姐妹平时互相照顾,俩双双都是重点大学的学生,家长会初中高中都缺席,这是孩子自己说的。我家的亲戚,妈不在身边,在身边的也是文化不高,娃娃属于放养,也是几乎都考的一本生,公务员。我自己嘛,也是因为生活不得不出来打工,但是我家的孩子也是特别听话好学。老师每次家长会都是说“人家父母不在身边,比父母在身边的还自觉”。教育一部分,我觉得还是要孩子理解父母老师的良苦用心,要他们自己本身愿意去学习,养成自觉,独立的好习惯。我从不管我孩子学习的事,我们只是周末比较自然的谈谈大人的工作,她谈谈学校的事。她说她不做作业会心跳加速,会不自在。看见书本心会平静。所以我觉得,父母自己放轻松,不要让娃娃随时压力太大,自然他们就更愿意去学。


心舞飞扬JL


爱不爱读书,可能是天生的,根本不是父母教的或者熏陶的。我51岁了,我父母是公务员,我小时家里没什么书,似乎只有一本《新华字典》和几本《毛泽东选集》。但是我与我哥从小就喜欢看书,我在小学3年级时就读小说了,小说名叫《风云岛》,这书好像是借来的。到了初中和高中,我与我哥到处想法弄书看,有图书馆淘汰不要的书(我记得有本《儒法斗争》,还有《三探红鱼洞》等)。也去书店买了一些书,比如四大名著和《三个火枪手》等。那时看得如醉如痴的,放假在家时,坐在炕上读能三个小时不抬头。我父母是不看书的,呵呵。后来结婚后,我自己买了很多书,文史方面的,有2000多本吧,我家里一面墙全是书。我也没有别的爱好,我不吸烟不喝酒,不喜欢旅游,也不喜欢玩,平时闲着就看看书,我学过好几种外语,自认为自己的英语水平还行。这个环境是不是对我孩子有良好的熏陶呀?哈哈哈,很遗憾,我的孩子并不爱看书,也不算爱学习,其英语水平也不太行(有问题也不问我,我完全可以给与指导的)。大家看明白了吗?爱不爱看书,其实与家长真的没有关系。


zm139682913


有时候可能真的要认命!我儿子,可以说我真的比很多妈妈付出都要多!他爸爸在麻将馆打牌可以一个月半个月的不回家,我一个人既当爹又当妈,赚钱养家,带他教育他!现在我早上六点半起床给他做好早饭,七点送他去学校,晚上九点半接他放学!给他做宵夜,就是希望他健康,努力学习!他呢,就为了玩游戏要手机,可以做到不去上学,旷课!跟我赌气!我以前跟他说过:在学校努力学习,做好作业可以适当的听听歌,看看视频,偶尔玩一下游戏都可以!但是,他基本是没有心思搞学习,一天到晚就惦记着玩游戏!想当年,我们那个年代读书都是在农活忙完,家务事做完才有时间搞学习,高考我还考了地区的第一名!现在看看他,如果杀人不犯法,我应该杀了他千百回!我有的同学一天到晚在外面玩,唱歌打牌,玩得不亦乐乎,孩子成绩却好得很!真的搞不明白个中缘由!


Mrs华华


我们单位就有一对夫妻……两个人天天打麻将……所有衣服穿完了!然后再有洗衣机、小孩子不管不问!奇怪😳人家从小学三年级小孩子自己回来自己做饭吃了自己学习!自觉自愿啊!纳闷!考大学没有问题!川北医学院!第一名成绩考到县人民医院!收入当然可以!给父母买这个买那个!一句话!别人家的小孩!真人真事!可能真的来报恩的!


手机用户11658476763


你只看到了人家父母打麻将的时候,没见过前期的付出。我就属于小学在儿子身上下了很多功夫,主要是培养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意志品质,儿子一上初中我就万事大吉了,才学会了打麻将,我在与不在,对他来说丝毫不受任何影响。初中保持年级前五,高中保持年级前十。06年高考发挥超好如愿考上北大。


湖滨663


小时候三岁的时候,规矩立得好。父母带大,没有长辈溺爱。我一朋友的孩子就是这样,上学从不劳神,妈妈爱打牌,反而是孩子做好饭送到牌桌上。十二三岁,煎焖炒活溜炸,什么到会,我每次看到这孩子,每次都刷新我对他能力认可的限度,再看看我那猪一样的儿子……唉,恨不得把他塞回他妈妈肚子里去。那孩子轻轻松松地考了南大,听说在学校继续优秀的一踏糊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