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不忘挖井人,摘帽貧困村捐出近萬斤蔬菜支援防疫

“謝謝荊州軍分區官兵們為我們捐贈的蔬菜。”當一袋袋新鮮大白菜從軍用卡車上卸下時,荊州市沙市區武德路社區黨委書記朱道暢連連道謝。

“您弄錯了,這批蔬菜是我們軍分區定點扶貧村全體村民捐贈的。”帶隊前來為社區捐贈蔬菜的軍分區副司令員劉先富連忙解釋道。

這是近日荊州軍分區組織為社區運送蔬菜的一個場景。疫情發生以來,江陵縣馬家寨鄉長江村已經捐獻近萬斤蔬菜,支援荊州的防疫工作。

吃水不忘挖井人,摘帽貧困村捐出近萬斤蔬菜支援防疫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荊州城區一直是疫情重災區,軍分區定點扶貧村長江村的村民們揪心不已。

近段時間以來,村裡的廣播每天通報荊州市疫情動態和宣傳防疫知識,日益嚴峻的疫情形勢,讓貧困戶李堯洪心急火燎、寢食難安。多年以前,自己在外打零工摔斷腿落下殘疾、勉強能夠下地勞動,妻子天生弱智、基本喪失勞動能力,2014年兒子又患上肺結核病,在一家人最困難的時候,軍分區駐村扶貧隊的幫助讓這個瀕臨破滅的家庭有了生的希望。扶貧隊的同志主動聯繫到荊州市最好的醫院,為兒子治好了結核病,還為他辦理了低保和醫保,申請了村合作社公益崗位……“沒有黨的好政策,沒有駐村扶貧隊的幫扶,就沒有我們一家人的今天。”李堯洪對此心存感激、念念不忘,他想著為抗擊疫情做點什麼,卻又不知道如何去做。當得知荊州城區居民的新鮮蔬菜緊缺時,他與遠在廣東打工的兒子商量,決定把家裡300多斤大白菜捐贈出去。

吃水不忘挖井人,摘帽貧困村捐出近萬斤蔬菜支援防疫

另一位貧困戶、61歲的廖昌營,早年因幹農活時誤操作農用旋耕機,致使腿部嚴重受傷做了高位截肢手術,生活難以自理,後女兒意外去世、女婿離家出走,唯有就讀高中的孫女廖怡與他相依為命。後來,經過軍分區駐村幫扶隊多方協調,通過雨露計劃、教育支助、辦理低保、醫療救助等多項援助舉措,讓爺孫兩人有了基本生活保障。去年,廖怡如願考上了武漢市的一所大學。當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廖昌營也向村裡表達了捐贈意願。

在李堯洪、廖昌營等一批貧困戶的感召帶動下,其他村民也紛紛來到村委會自願捐贈、踴躍登記。經粗略統計,村民捐贈的大白菜、蘿蔔、西藍花等時令蔬菜累計有近萬斤。可是,目前封村封路、車輛禁行、人員禁出,蔬菜運輸成了最大的問題。

吃水不忘挖井人,摘帽貧困村捐出近萬斤蔬菜支援防疫

駐村工作隊隊長孔祥定向軍分區領導電話報告了村民們的想法,也反映了目前的困難。“不能讓村民們的善心變成傷心、善舉成為泡影。”軍分區政委盧守雄表示。經過軍分區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研究,荊州軍分區軍車運輸支援隊應運而生、迅即成立,為城區居民義務運輸新鮮蔬菜,解決運輸難的問題。就這樣,近萬斤新鮮蔬菜迅速送到了城市各大小區和街頭巷尾。

長江村曾是湖北省省級貧困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86戶318人。2014年以來,在地方黨委政府和軍分區的關心支持和指導幫帶下,採取基建援助、教育補助、醫療救助、產業扶持等幫扶措施,經過多年的軍地合力、脫貧攻堅,長江村已於2016年12月實現貧困村摘帽、所有貧困戶於去年底全部脫貧。

吃水不忘挖井人,摘帽貧困村捐出近萬斤蔬菜支援防疫

“黨和政府的好政策改善了全村人的生活。現在武漢有難、湖北有難、國家有難,我們脫貧群眾也要彙集力量、回饋社會,傾一己之能、盡綿薄之力。”長江村村支書王維如是說。吃水難忘挖井人,脫貧不忘報黨恩,抗疫戰線上,曾經的貧困村正以他們的實際行動進行著生動詮釋。(楚天都市報 記者陳倩 通訊員張欣 餘林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