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新冠肺炎可以治愈,但大家的恐慌到底是因为传染性还是死亡呢?

一直在想很少去做


我想理性全面的回答一下1:传染性比较强2:治疗需要花费很大人力物力,还有可能继续传染给别人,3:有死亡的可能性,治愈周期稍微偏长会浪费很多时间给社会带来很大损失。


高航



冷月残梦132398015


#关注新型肺炎,宣传相关知识#

许多医学专家认为新冠肺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大约需要2周左右的时间,也就是说病人可以自愈、或治愈。但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有些病人会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并发症,耐受不了也就有了不幸死亡的情况。

恐惧来自疾病发展速度快、死亡率高。

流感的传染性也很强,2019年共计350万人发病,还不说普通感冒的发病人数,但这些感染性疾病死亡率要远远低于新冠肺炎。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多发生在症状出现后一周,进展速度快,而重症、危重症病人比例占到15%左右,目前新冠肺炎总体死亡率大概是2%多,湖北省要高一些,其它省要低很多。

那么,我们对新冠肺炎就没有办法了吗?看不到希望了吗?当然不是!要有信心,争取胜利!

一、举国防控,初显成效!

疫情初始,全国多省市立刻启动Ⅰ级防控响应,各行各业都积极加入这场战斗,也采取了很多强硬的措施,包括故意隐瞒、不配合防疫等一些行为要负法律责任的,已经有很多人被判了。

今天湖北省以外新确诊病例是166人,已经是12连降,湖北省除2.12日把临床诊断病例纳入确诊病例带来的突然变化外,基本上疫情平稳,有一定的缓解趋势。这是全国上下齐动员,防控的结果!

二、病毒毒力或许在衰减

若把初次感染的新型冠状病毒看作一代,那么被病人传染的病毒也就是二代、三代的病毒,有地方根据流行学资料显示病毒或许到了第四代。

病毒不断地复制,很容易出错,下一代不像上一辈,大多情况一代不如一代,毒力慢慢衰减,也可能搞死自己。其它省市新增确诊病人减少、死亡率百分之零点几,有些省市没有死亡病例,除了其它一些因素外,病毒毒力衰减也可能是原因之一吧。

新型肺炎治疗主要是两方面,抗病毒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

抗病毒治疗目前还没有非常有效的药物,但随着科学家的不断努力,已筛选出一些药物正在临床研究,期待结果。目前推荐的一些抗病毒药物虽不是特效,但还是有些效果么。

特免性抗体或许是治疗危重病人相对有效方法,恢复期病人体内存在大量针对病毒的抗体,就好比是专杀病毒的战士,用恢复期血浆治疗新型肺炎的工作已经开始,并且初期效果明显。

对症支持治疗就是帮病人挺过难关、体内免疫系统最终战胜病毒的过程,随着经验的丰富,总结治疗方案,更多的医疗设备用于临床,治愈率会大大提高的。

病毒对热敏感,随着时间的推移,待到春暖花开时,它不消亡毒力也要衰减!努力、坚持,摘口罩的日子不远了!我是 ,感谢您的阅读!


刘永毅医生


传染是非常可怕的,死亡更是恐惧的,最好是既别传染别人,也别自己感染,恐惧的心里谁人都有,但是首先要做好防护,遵守规则防患未然,治愈的百分比再高,也不如不感染疫病,依靠政府信赖政令,相信科学,尊重医疗医生,我们一定会战胜瘟灾的!


拭目以网


个人看来,可能传染性居多吧,新冠肺炎具有1-14天不等的潜伏期,可能有些被传染的人在潜伏期临床表现并不明显,间接接触的人可能不知道病情而被传染,自己却不知情,等被确诊了才发现,可是已经完了,接着就是死亡的风险,传染的不确定不稳定才是恐慌的原因吧


风骚岁月509


新型冠状病毒比普通流感严重,死亡率也比普通流感高,但是治愈率也比较乐观,但是,仍旧有死亡病例,如果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谁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可以抗过去。而且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强,如果爆发,将会导致医疗资源紧缺,生病得不到及时救助


山一医典


虽然可以治愈,但是治愈率并不是100分之100,再加上传染性强,谁都不愿意让自己和家人去冒这个险,哪怕死亡率是百分之零点几。另外倡议朋友们减少出门与人接触,严格要求自己!人人都重视起来,我相信我们会很快恢复正常的!


苏州仕登尼鞋服工厂


传染性吧,传染的悄无声息,人们最大的担心估计还是自己怕会被传染了都不知道


常里予


本人认为:要让武汉的同胞们在内心有个深深的依靠,那就是中国有能力完全能治好这种传染病,这样就能消除因传染而导致死亡的恐惧。要相信国家,要相信自己有很强大的免疫力,既然事情已经发生,我们要带着处理问题的态度去面对,不争不吵,不急不哭,相信一切都会变好。如果你急,你悲伤,你的免疫力就会下降,病毒也会欺软怕硬,不找你这样的人才怪呢?您说是不是。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2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410000f68841903654e\

情感的轨迹


对病毒不了解,包括应急机制不健全,预防,控制,治疗没有借鉴经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