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抗“疫”爭當“逆行者”上虞人民醫院內分泌科全體醫護人員使命在肩,奮戰一線

連日來,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上虞人民醫院內分泌科全體醫護人員響應號召,“逆行”出征,有的奔赴抗疫一線,有的堅守病房後方,每一個人都竭盡所能,默默付出,用行動書寫醫務工作者的時代擔當。

同心抗“疫”争当“逆行者”上虞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全体医护人员使命在肩,奋战一线

疫情來襲,全員戰鬥

眾所周知,糖尿病患者一直是各種傳染性疾病的易感人群,為幫助患者控制好血糖,降低感染風險,在防疫期間,內分泌科克服人員緊張的困難,由屠偉平科主任和徐李香護士長的帶領全體科室成員,為患者提供正常的專科門診,並藉助電話隨訪,在這個特殊的時期,為“糖友們”築起堅強後盾。

同時,科室還專門組織穿脫隔離衣、防護服培訓考核,為支援感染科做好準備。並按照醫院統籌安排,協調普通住院患者與發熱住院患者病房,正確處理住院患者中發熱患者,盡最大努力為百姓的安全健康服務。大家表示,“和抗疫前線衝鋒陷陣的戰士們相比,我們的主戰場在病房,在普通門診,我們要守好大後方。”

同心抗“疫”争当“逆行者”上虞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全体医护人员使命在肩,奋战一线

作為一名黨員幹部,屠偉平主任自疫情發生後,全力做好科室的統籌調度,多次提出由他前去支援感染科。同時,他還主動報名投身到高速路口檢疫工作中,他說,“抗擊疫情,需要人人參與,作為一名醫務人員,我們必須對每一位旅客進行認真排查,對他們負責,也是對所有人的健康負責。”

這期間,科室的黨員潘姣娥主任醫師主動請纓上每天6:30開始的高鐵檢疫班,不畏寒風,不懼雨雪,只為群眾的平安出行保駕護航;科內剛生完孩子的顧素萍醫師主動要求值班,減輕科內人手不足的困境;陳佳煒醫師在科室人員一再抽調縮減後默默的承擔起所有空缺的班,上完夜班上門診,難得休息的幾個小時還要趕去感染科接受培訓,隨時準備出發支援隔離病房……

同心抗“疫”争当“逆行者”上虞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全体医护人员使命在肩,奋战一线

奔赴前線,堅守崗位

疫情發生後,醫院從各個科室緊急抽調人員支援感染科,於江蘇醫師言辭鏗鏘地第一個站出來,他說:“醫院是戰場,作為戰士,我們不衝上去,誰上去?”就這樣,在大年初一病房值班結束後,他直接奔赴發熱門診,那裡是最危險的前線,沒有硝煙,只有病毒。

在看診的過程中,於江蘇碰到了一個自行服用退燒藥後醫院就診的患者,雖然其沒有湖北等疫區接觸史,但憑著從醫經驗,於江蘇通過仔細詢問接觸史、活動軌跡,觀察病情特徵後,迅速作出了第一時間收治感染科並進行隔離治療的判斷,最後,該患者被診斷為確診患者。獲悉此消息後,同事們紛紛發來慰問信息,但他卻開玩笑地說,“這個崗位總要有人,我累點沒關係,就是擁有了發熱門診三件套:餓、渴、憋尿。”

防疫期間,發熱門診病人多,有時候半天就要接診70多個號,為了節約防護服和口罩,也為了騰出時間接診更多的病人,做好分診、分流、診斷治療,於江蘇和所有堅守在一線的醫護人員都儘量不喝水、不上廁所。但即便如此,一整天下來,悶熱的防護服內,衣服基本上全是溼的,進一步增加了工作難度。

為了避免交叉感染,所有發熱門診上班的醫護人員都無法回家,每天就是發熱門診和醫院宿舍之間的兩點一線。而於江蘇從正月初二開始,一直默默堅守崗位,已經連續在醫院工作了二十幾天。

同心抗“疫”争当“逆行者”上虞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全体医护人员使命在肩,奋战一线

蒙面時光,致敬平凡

90後姑娘楊佳怡是內分泌科主動請戰前往隔離病房支援感染科的一名小護士,為了節約防護服,她在隔離病房工作期間幾乎一天不吃不喝,等到下班了才狼吞虎嚥的吃上東西,著急忙慌的上趟廁所。

作為科室裡的小妹妹,楊佳怡平時溫柔愛笑,可在疫情洶湧來襲時,她卻在挺身在前,扛起重任。此前一例確診患者就是由她負責接待護理的,許多人問她怕不怕,她笑著說:“我什麼也沒想,這是我的工作”。

防疫期間,這個瘦弱的小護士每天都穿著被汗溼透的隔離服,戴著霧氣瀰漫的護目鏡,笨重如太空行走般進入隔離病房為患者護理,彷彿一個蒙面鋼鐵女漢子,不叫一聲苦,不喊一聲累,只是耐心細緻地為隔離病房的患者送去關懷與溫暖。有一天,楊佳怡的父親給女兒發來信息;“閨女,你這麼久沒有回家了,今天可以回家嗎?”她眼眶溼潤地回覆道,“爸爸,我現在不能回家,同事需要我的支持,病人需要我的照顧。”

每天下班後,楊佳怡還用僅有的休息時間,主動為其他同事宣教進入隔離病房的流程,講解隔離衣、防護服的穿脫,做好新冠知識的培訓,提醒同事一定要做好自我防護。她說:“我就是一名最普通的醫護人員,希望能為這次的疫情盡點自己的力量。”

人們都說,這世上哪有什麼超人,只不過是一個個普通人,披上英雄的盔甲,在發光發亮。他們是兒子、女兒、父親、母親,是與你擦肩而過的平凡人,但當他們是披上“戰袍”,在死神手裡搶人,這段奮勇戰“疫”的蒙面時光,值得每一個人銘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