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資本清倉新能源汽車之後:特斯拉漲91% 蔚來漲66%

昨天,一則高瓴資本清倉蔚來汽車的消息在市場中引起軒然大波:截至2019年12月31日,高瓴資本已不再持有蔚來汽車股份。這則消息被視為高瓴不看好蔚來發展的佐證。

高瓴資本清倉新能源汽車之後:特斯拉漲91% 蔚來漲66%

要知道,高瓴曾經對蔚來青睞有加,高瓴資本是蔚來上市前的重要投資者。而且在創辦蔚來之前,創始人李斌便於與高瓴資本張磊探討過造車事宜。蔚來上市後,高瓴持股蔚來6.4%,是蔚來第三大股東。2015年,高瓴資本領投蔚來1億美元A輪融資,並在C輪及C+輪繼續跟投蔚來。蔚來IPO時,高瓴持股比例達7.5%,是蔚來第三大股東。2019年1月30日,蔚來汽車宣佈發行6.5億美元可轉換債券,當時騰訊和蔚來分別認購3000萬和1000萬美元。

2019年二季度,高瓴資本翻倍增持了蔚來汽車2061.85萬股,持有總股票數達到4193.83萬股,並新進特斯拉66.83萬股,對兩家中美電動車企代表持股市值超2億美元。

僅僅過了幾個月,到2019年第三季度,高瓴資本減持蔚來至1336.89萬股,減持幅度達68.12%。直至2019年12月30日,全部清倉蔚來股票。並在第三季度減持特斯拉到17萬股,在四季度則全部清倉。這半年裡特斯拉漲幅近50%,高瓴賺了。

<strong>但高瓴清倉之後特斯拉漲幅翻倍,在2020年的這兩個月裡漲了91%,股價最高則到968.99美元;蔚來在第四季度股價也是連續上漲,在2019年1月30日到31日,兩日暴漲66%。

在此後的十幾天裡,估計一直高位運行,以至於朋友圈開始評價“李斌不慘了”。

這對高瓴來說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而美股對沖基金巨頭橋水不僅沒有減持蔚來,反而成為該基金在2019年四季度加倉幅度最大的個股。

《每日經濟新聞》對此評論稱:高瓴只吃到“魚頭”,橋水則吃到了魚身。“很顯然,橋水享受到了蔚來去年四季度超40%的漲幅。”

但是,高瓴也不會太遺憾。

此次高瓴清倉的不只是蔚來和特斯拉,還有陌陌、諾亞、58同城等中概股,同時清倉了蘋果、亞馬遜、臉書等美國高科技公司。在摒棄出行類和高科技互聯網股票的同時,高瓴資本新進了三家生物醫藥公司,而在高瓴持倉的54家公司中,生物製藥佔了25席。

同時,高瓴在第四季度及時入手了遠程辦公應用的ZOOM的公司,持有股票22.5五萬股,持股市值1997.8萬美元。

這是高瓴的戰略調倉,押注生物醫藥和遠程辦公。接下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疫情來了。後疫情時代將是醫藥和線上的天下,由此不得不佩服張磊的戰略眼光。

對於高瓴清倉蔚來汽車,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對融中財經表示,“高瓴資本清倉蔚來汽車是對其未來前景的不看好,清倉可能是明智之舉。蔚來迎來一個幾倍的大漲,可能源於未來交付量大增的預期原因。”

宋清輝同時表示,如果高瓴不退出,無疑將盈利幾倍,但是資本市場瞬息萬變,對時機的把握顯得尤為重要。“我認為,蔚來的未來不可期,存在越賣越虧的嚴重問題。蔚來要想擺脫虧損,需要降低造車成本,推出更多類似於特斯拉Model 3那樣的平民化走量車型,與特斯拉競爭。”

那麼,大家都不看好的情況下,蔚來的股價是怎麼漲起來的?

蔚來的股價從去年3月份的10美元左右一度跌到1.19美元。直至去年年底公佈的三季度數據好於市場預期,蔚來股價才開始反彈。這份截至9月底的三季度財報可以說是姍姍來遲。對於此,

有市場人士表示:“推遲了無數次,三季度的財報最終是一份勉強好於市場預期的財報,其中可能會用合理的會計手段把利潤做進三季度,把支出做到四季度的操做。”

而從財報本身來看,蔚來當季總收入為18.37億元人民幣,環比增長21.8%,同比增長25.0%,淨虧損24.51億元人民幣,但虧損幅度環比收窄23.2%,同比則小幅上升3.1%。蔚來公佈的三季度銷量則顯示,公司當季共交付輛4799輛汽車,超預期地增長35.1%。此外,蔚來預計第四季度將交付ES8和ES6共8000輛,同第三季度相比增長約66.7%,2019年總交付量預計超過2萬輛。

此消息一出,蔚來股價的暴漲模式隨即開啟。截至12月31日收盤,兩日暴漲66%,收於4.02美元,盤中漲幅一度超過100%。而在之前兩天的“NIO Day 2019 ”上,蔚來推出了新車型EC6,據介紹是EC6蔚來汽車旗下第一款在產品層面與特斯拉形成競爭的車型,“對於蔚來來說意義不凡。”。

但是,行業人士認為,新車和Q3財報都不太能支持這麼大的漲幅。這些或許從特斯拉大漲中得到提示,特斯拉從今年1月31日至今,股價從650美元漲到800美元,一度衝擊1000美元,特斯拉股價飆升的信號始於1月31日特斯拉發出的四季報:當季實際交付電動車11.2萬輛,全年交付36.7萬輛,完成了全年交付36萬輛到40萬輛的目標。2月3日,也就是發出四季報、宣佈達成全年交付目標的的下一個交易日,股票開始瘋長。讓看空的機構措手不及,消息人士稱“股價大幅上升逼迫空頭們平倉,他們不得不購入股票還給銀行,而他們的買入行為又反過來推高股價,使更多空頭被迫平倉,循環往復。

這被稱為逼空或軋空頭,是特斯拉股價瘋漲的主要原因。”這也許能明白橋水為什麼能未卜先知。

但也有一種觀點如此解釋股價飆升:特斯拉正從汽車股轉變為科技股。人們甚至認為,它能成為下一個蘋果也未可知。而如果特斯拉是科技公司,其市值就考慮成長性,而非僅用市盈率來評估。投資者們甚至相信,特斯拉有機會成為下一個蘋果。正如蘋果如果只是手機生產商,絕不會擁有萬億美金市值。

目前,特斯拉的諸多盈利模式都在往服務靠攏:截至2019年底的全球1804個超級充電站、15911個超級充電樁,正在從免費模式轉向收費模式,並利用特斯拉太陽能SolarRoof產生的電力,這使特斯拉更像在運營加油站。特斯拉有數字增值服務,每月交10美元就能獲得實時交通數據、視頻和影音娛樂等。這使特斯拉兼具提供車上itunes和app store的可能。特斯拉曾聲稱希望在2020年底上線100萬臺自動駕駛出租車,並在未來停止售車,轉向租賃和共享出行服務。儘管這一時間表可能延誤,但特斯拉是所有車企中最具優勢的,其每一輛車已做好硬件準備只待軟件升級。服務依賴電動車硬件,而電動車的優勢又依賴技術儲備。

如果特斯拉真的完成這種平臺閉環,縱然有EC6或者更多型號的蔚來如何和特斯拉競爭?

蔚來作為第一批造車新勢力,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實現了品牌溢價的新勢力品牌,但是行業人評價,蔚來資本遊戲的背後是技術的缺失。

“實際上包括蔚來在內,一些純電動車企過於強調宣傳,而忽略了自身產品技術的積累和沉澱。這種狀態在市場旺盛,風口正大開的時候當然沒問題。而當風口一旦消失,行業進入衰退週期,這些沒有技術積澱的企業就會紛紛出現危機。”

同時,資金問題一直是懸在蔚來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隨著第三款量產車型EC6的上市交付,蔚來汽車對於資金的需求只會越來越高,融資情況將會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1月16蔚來股價大漲14%就是瘋傳傳廣汽計劃入股蔚來,正為投資蔚來汽車籌集10億美元資金。這也從側面看出資金對於蔚來的重要性。

之前,蔚來多次尋求融資經歷,每一次都會引起市場的波動。2019年5月,蔚來宣佈與亦莊國投簽訂框架協議,亦莊國投將向其投資100億元;2019年10月,蔚來汽車被傳出和浙江湖州市洽談一筆超過50億元的融資——,可惜這些融資最後都不了了之。

2月14日,蔚來在其投資者關係網站發佈公告,宣佈再次完成1億美元的可轉債融資項目。根據協議,蔚來將以非公開發行的方式向購買方發行和出售本金總額1億美元的可轉換債券,預計不晚於2020年2月19日完成。2020年以來,蔚來獲得了2億美元的資金補充,這對蔚來來說是雪中送炭,可以暫時緩解公司賬面現金流的緊張情況。

但是靠輸血是無法長久的,對此李斌有清醒的認識,蔚來在要儘快提升毛利率。合理的毛利率是公司健康運營管理的起點,沒有合理的毛利,蔚來就沒有自我造血能力。靠融資總歸有彈盡糧絕的一天,從這方面說,蔚來的未來還是捉摸不定,如同日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