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報志願時“材化環生”,真的是“四大天坑”嗎?

浪淘沙liu


一、生,無怪乎包括科工類的生物工科和理學類的生物技術、生物科學、生物信息學及生態學。這類專業多屬於技術含量比較高的一些專業,就業前景相對一般,對口就業單位比較少,多數是一些科研單位,一些研究所需要些一方面的人才,這就對學這些專業的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選擇這些專業的學生,多數去深造,去讀研讀博,才可以有好的就業機會。因為只打算本科畢業就想工作的考生最好避免選擇這些專業。

二、化。其實應該指的是純理學類的化學、應用化學化學生物學和分子科學工程。因為工學類的和化學有關聯的專業就業都還是不錯的。純理學化學類,就業前景一般,就是有就業崗位,相對比較辛苦,薪資待遇一般,所以報考此類專業的考生,以深造為主,能掌握更多相關的技術知識,能勝任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等,就業前景才會看好。

三、環。應該指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包括環境科學與工程、環境工程、環境科學等之類的專業。這一類的專業就業前景暗淡,就業去向比較窄,本科畢業生,多通過公務員考試或者事業編考試,才可找到相關工作,去企業工作有相當難度,所以最好深造,只有深造才可以從事和環境保護相關工作,去科研、教學或者管理工作。

四、材。應該指材料類。這是一個大的學科門類,包括太多的專業,其實很多專業就業前景是相當不錯的,只是一些個別材料類專業,工作環境相對一般,就業薪資也不高,多數專業需要進一步深造才可以有一個好的就業平臺,材料類專業也算不上什麼“天坑”有很多專業就業真的很不錯的,只是人們的認知有問題。

總之這四大類專業,各有什麼優勢,也各有各的難處。咱們經常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考生無論報考那些專業,只要做到精緻,是會一定成功的,也沒有什麼“天坑”之所了。


老魏說高考


1.本文是針對什麼坑專業的?

答:生化環材四大天坑,別的什麼水利,食品,輕工,農學,由於不瞭解,所以不在我的討論範圍內。但是需要說明的一點是,我所說的化學包括了許多專業,比如,四大化學,高分子,應用化學,製藥,化工等,這些專業不管是本科還是博士,其實都大差不差。具體可以參見:

我眼中的大化學類各專業

弗蘭克揚:迷茫的化學系畢業生,留下還是轉行?期待各位前輩給點建議

弗蘭克揚:我是一名大一女生,我們專業是大類招生,我們大二分專業,化學教育,化學工程與工藝,材料化學,應用化學,化學制藥,學哪個好?

2.生化環材這類專業究竟怎麼樣?

答:那得看你說的這個怎麼樣是指的哪方面,許多無聊的爭議都是因為我們討論的標準根本就不一樣,你說好,我說壞,當然說不到一起去了。我們就是很庸俗地講畢業後能找到的工作的待遇的標準。

可以說生化環材四大天坑都不怎麼樣,這個和別的專業對比的標準也是以行業內待遇的中位數進行對比的,可以說同樣學歷畢業生中,計算機的中位數達到化學的三倍是不成問題的,對比頂尖和末尾都沒有任何意義。

我很早就說過:

有人會拿那一份經典的七八年前美國行業收入排名表來說事,說,你看,美國收入最高的工程師是石油工程師,化學工程師也能排在前五,一點都不比CS差。

但是卻沒有人告訴你,美國可能提供一百個IT工程師職位的同時,也提供不了一個石油工程師職位,這種行業的職位就像美國的終生教職一樣,死一個,才能頂上去一個

所以,當你在宏觀地研究一個問題的時候,不要陷入到微觀的細節問題上出不來。

弗蘭克揚:化學真的這麼慘?就沒有一些在化學學得很好的人來澄清一下嗎?

化學到底是不是一個好專業?該不該轉行?————試圖以此文終結所有相關討論

3.所有坑專業的人適用一個判斷自己是否適合繼續學習本專業的標準嗎?

當然不是,同樣是本科生,北大化院也是化學專業,XX(三四線城市)師範學院的化院也是化學專業,後者轉行碼農可以拿到一個月入七千的工作都算比較成功了,但是前者本身不用轉碼農,大學期間刷一些實習經驗去一家大企業也能拿到七千甚至一萬的工作,所以轉行標準不能一概而論。

4.那麼你平時寫的那些勸退為主的文章都是有前提的嗎?

當然是有前提的,一個是你本科的層次,一個是你的追求的目標的層次。

我主要針對對物質生活有一定要求的學生而言的,有些學生只想求一個在三四線城市能混下去的工作,那麼我不反對學化學,讀一個碩士然後再去考三線城市中學教師公務員的。

在我看來收入差距會帶來較大心理落差的群體是屬於某個金線以上的學校的本科生,他們學校同屆的學計算機的學生出去工作肯定屬於碼農行業的前20%的群體,這樣對比下,就會產生較大的挫敗感。


我不在線


的確是這樣,問題中描述的“材化環生”是四大天坑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從2019年高考志願投檔錄取過程中完全可以看出這一點,在各批次的徵集志願填報之時,基本上需要徵集或者缺額專業志願要麼就是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學費比較高,要麼就是材化環生農林牧漁等幾大專業,但由於整體錄取率和招生錄取計劃人數等諸多因素,還是但經過一輪徵集志願填報之後,部分徵集志願能夠完成招生計劃。

但主要還是由於材料類、化學類、環境類、生物類四大專業的就業率和就業形勢所致。


例如化學類專業通常分為工科和理科,化學類專業通常就是進入工廠和科研所搞科研,而且與化學相關的技術要求非常高,因此化學類相關專業很難找到對口專業,而且薪資待遇水平比較低。材料類專業由於國家材料學科發展緩慢,畢業生要找工作不難,但要找好工作比較困難;環境類畢業生人數眾多,各類本科院校基本上都是開設該專業,該專業看似既屬於文科類專業,又與化學、生物學科相關聯,開設學科專業成本比較小,申報容易,因此開設環境類專業院校數量眾多,該專業畢業生就業形勢不容樂觀;生物類,從2019年完全可以有所突現,眾多徵集志願專業中包含了生物科學類專業沒有完成招生錄取計劃人數,需要依靠徵集志願,還是由於生物類相關專業比較嚴峻的就業率。

至於農林牧漁等專業,考生的報考率同樣源於其就業率和國民經濟發展形勢。


時光匆匆微微甜


並不是。如果你讀這些專業到碩博階段,就業就會有天翻地覆的變化。如果沒有讀研的想法,就不要選這些專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