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是買長期的好,還是短期的好?

王龍森


在目前這樣的經濟環境下,當然是長期的理財,比短期的理財更好。


01,前提條件

要比較長期的更好,還是短期的更好,至少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這一筆錢可以長期不用,既可以買長期的理財產品,也可以買短期的理財產品。

假如手上有一筆錢,半個月一個月或者兩三個月之內就要用,那這一筆錢當然不可能買長期的理財產品。

所以以下的分析都是在這個前提之下,前短期之內都不會用。

02,穿越到2013年,你會怎麼樣?

很多人喜歡選擇短期的理財產品,僅僅是因為資金靈活,但是卻造成了自己的麻煩,需要不斷的選擇新的產品。

其實還有一個更大的麻煩,就是未來的產品收益率不斷降低。

如果現在回到2013年的12月,也就是6年前,假如餘額寶推出一款長期的理財產品,不像大家平時買的餘額寶,那麼方便,可以隨時使用。這一款長期的理財產品,中途不能拿錢出來,但是鎖定收益就按照當初餘額寶的收益率6%。你會買嗎?

如果現在還是2013年的12月,相信很多人都不會買。但是我們現在是2019年的12月,回頭看當初就會覺得一定會買。

因為到2014年的年末,餘額寶的收益率降到了4%。到2017年的年末,餘額寶的收益率降到了3%以下。而到2019年的年末,現在餘額寶的收益率只有2.3%。

假如當初買了長期的理財產品,鎖定了收益率6%,這些年來多賺了不少的利息。

03,未來的經濟環境

其實一個國家的利率水平,與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速度有很大的關係。

以前我們的GDP增長率很高的時候,不得不發放大量的貨幣,貨幣發放的多,通脹率自然相對高一點,為了抑制通脹,銀行的利率也會高一些。

現在我們的GDP慢慢降下來了,貨幣發放速度也降下來了,通脹也跟著降了下來,銀行的利率同樣降了下來。

銀行利率是整個市場的基準利率,大部分的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也會跟著降下來。未來這個趨勢還會繼續。

關於這一點,只要我們把眼光放到其他發達經濟體,就明白了。

綜上所述,既然錢暫時都不用,儘可能選擇長期點的理財產品。

“財說得明白”,這裡用簡單的語言,把理財的東西說得清楚明白。已經發表的文章,包括房產,基金,銀行理財,黃金等,有些熱文已經收錄在菜單裡,請你關注,在後臺查看菜單。


財說得明白


理財是買長期的好,還是短期的好?

不管是買長期,還是買短期,需要因人而異,不能一概而論。從理論上來講,大家更推崇長期理財,但是長期理財也並非適合所有人,有的人則更適合短期理財。

一、什麼樣的人適合長期理財?

對於一個手上閒置資金比較多的人來,可以選擇長線理財。首先資金比較多,現金流比較小,比如像一些有幾百萬閒置資金的人來說,有的人會把錢存進銀行大額存單個幾年,或者選擇3-5年定期理財,這些保本類型的理財產品,投上線利率比短期的高,收益多少自然也是和投資市場有關,投入的時間越長收益也就越高。

二、什麼人適合短期理財

比如你手上有10萬元,但是在一個月內可能會用到,你不可能將這10萬投入到定期1個月以上的理財產品,這個時候你只能選擇適合該段時間內,利用這筆錢產生收益,選擇短期理財產品期限7天,15天,22天,或其它期限的產品進行投資,才能方便這筆資金的流轉不耽誤事。

綜上所述

不管是投長期理財,或者短期理財,都需要跟蹤資金流的需求問題出發考慮。就像我上面說的,如果閒置資金比較多的,可以拿出一部分作為中長線理財投資,但是同樣也需要考慮不防之需,留出部分可隨時靈活使用。


同樣的道理,短線理財需求,則更適合現金流比較大的投資者,因為不定時會使用到這筆錢,所以不適合長線。


謎桔


關於購買理財產品時,是選擇長期還是短期,這確實是一個好問題?


一直以來,絕大多數普通投資者都以為,購買理財產品應該選擇長期,且認為期限越長則收益越大。其實,這並非不可改變的鐵率。因為從往期的銀行理財產品來看,收益與期限出現不成正比的“倒掛”現象也是常有的。

大家在選擇理財產品時,切不要將期限將視為唯一考慮因素。一般來說,購買理財產品選擇期限的長短主要考慮以下兩重因素:

第一,最好是提前能夠對國家貨幣政策取向進行必要的瞭解,主要從未來央行是否有降息或者升息通道判斷,這顯然是需要投資者具備相關的專業知識才行。但作為普通投資者最起碼應該提前諮詢一下週圍的財經人士或者多瞭解一下央行的官網信息。比如說,2018年的四次定向降準,2019年的1月15日開始全面降準。

第二,就是對資金流動性的需求或者資金在短期內的用途要做到心中有數。

通過以上兩方面因素,綜合起來考慮並結合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及偏好來定。比如說,在央行的降息通道之下,無論是銀行理財還是貨幣基金市場收益率都有下行壓力,這種情況下,應該選擇邁入長期理財產品,提前鎖定收益。比如說,近期受降準之後的影響,部分銀行已經通過提前鎖定收益的理財產品進行攬儲。


東震木


這個沒有統一的標準,不僅要看你買的是什麼理財產品,還要看你自己對流動性的需求如何。

首先,我們拿大家普遍關注的銀行理財來說。

銀行理財的風險普遍偏低,幾乎沒有虧損的現象發生過。自2018年初開始,銀行理財收益率就一直在下降,2019年經濟下行壓力偏大,為了保證經濟穩定增長,貨幣政策大概率會較為寬鬆,市場利率會繼續走低,銀行理財收益率也會繼續下降。

所以,如果你對流動性要求不高,未來較長時間不會用到理財的這筆錢,那麼我還是建議大家買長期理財的。

一來長期理財的收益率要高於短期理財。比如銀行理財1年期的收益率是4.8%,3個月的收益率只有4.4%。


二來買長期理財可以鎖定當前較高的收益。你現在買1年期的理財,收益率是4.7%,接下來銀行理財收益率會下跌,可能半年後就跌到4.4%,但是你之前買的理財還是按照4.7%計息。

目前大部分銀行的理財產品是封閉式預期收益性的,不能提前贖回,流動性較差,所以如果你對流動性的要求較高,短期內可能用到這筆錢,那還是買短期的好,只不過收益率就要低一些了。

如果你不確定什麼時候能用到這筆錢,或者說隨時都可能用到,那麼還可以買銀行的活期理財,收益率比短期理財還要低一點,但是比貨幣基金的收益率要高一點。

比如現在1年期理財的收益率是4.6%,3個月期的收益率是4.2%,活期理財的收益率只有3.6%。

之前只有浦發銀行、浙商銀行等個別銀行的理財產品有“轉讓平臺”,2018年又有幾家銀行加入了這個陣營,比如招商銀行、江蘇銀行、建設銀行等,大大提高了產品的靈活性。

我看過浙商銀行的理財轉讓平臺,很活躍,而且轉讓產品的收益率比新發售的產品還要高一點,畢竟大家轉讓的是幾個月之前發售的理財,那時候收益率要比現在高。


不過,能轉讓理財的銀行還是很少數,而且產品能不能轉讓出去也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建議大家還是要根據自己的流動性需求,購買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


小斯筆記


在投資理財的時候,很多投資者有認為長期的理財更好,因為年化收益率更高,所以選擇長期的理財。也有投資者,認為短期的理財好,因為短期理財的完成率更高。金老師認為,理財不能說長期的好,也不能說短期的好,要是適合自己的才好。

我們先來講短期理財。短期理財的完成率確實要比長期理財完成率高,因為短期理財的期限短,所以很多投資者都能較好的完成。比如,一位投資者想投資理財產品,資金預計未來3個月內不會使用,進行3個月期限的理財產品投資。在這3個月內所發生的事情,大概率是3個月之前能預計到的,並且大概率與預想無大資金、應急資金需求這部分資金。那麼,在這種情況下,理財的完成率當然就高。

長期理財呢?很多投資者市場不能完成理財,到期以前違約、轉手等情況,就是出現在長期理財的期限上。投資者能預想未來幾個月內發生的事情。但對一年、二年、三年期間發生的事情,能不能較好預測到呢?往往是不能的,期間多多少少也會遇到一些情況,致使理財失敗。

但有一點,同風險等級的理財產品,期望越長,區間收益率也就越高。雖然,長期限理財產品的成功率要低於短期限理財產品,但年化收益率要高於短期險理財產品。

其實,短期限理財產品也好,長期限理財產品也罷,最重要的還是適合自己,以及利用正確理財的方式。二者,完全可以搭配在一起理財。

短期限理財能有效提高資金流動性,可以在自己投資理財產品中不確定發生事情或者有資金需求的情況下,將一部分資金進行短期理財產品投資。而長期呢?比如有20萬元需理財資金,可以將15萬元分為兩份或者三份做中長期理財產品,這部分的期限很長。而還有5萬元分別做不同期限的短期理財產品。

長期理財,對應的是長期不使用的資金進行理財;短期理財,對應的是短期不使用的資金進行理財。所以,二者進行搭配,既能提高有效提高流動性,也能提高理財成功率。


厚金說


理財產品期限不同,收益率也不同,期限長的收益就高。這是我們對理財產品期限長短最直觀的認知。

就大家傳統的購買理財產品的習慣來講,一般是喜歡購買短期的,1個月、2個月的理財產品是最受歡迎的。

一、理財期限的長短受哪些因素影響?

隨著理財新規的發佈,對銀行理財產品的期限有了更深層次的要求,比如資金池、期限錯配、流動性等相關方面的規定都和理財產品的期限有關。

我們不能簡單的說理財產品長期的好,還是短期的好。需要通過對資管新規和理財新規的解讀,尋找一些答案。

二、打破資金池

以前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基於資金池滾動發行。這就導致理財產品和投資資產不匹配,理財產品期限和投資資產期限不匹配,從而容易出現流動性風險。

銀行之所以這麼做,主要是為了賺取短期理財產品和長期投資資產之間的利差。

在理財新規中,要求商業銀行開展理財業務,應當確保每隻理財產品與所投資資產相對應,做到每隻理財產品單獨管理、單獨建賬和單獨核算,不得開展或者參與具有滾動發行、集合運作、分離定價特徵的資金池理財業務。

開放式理財產品所投資資產的流動性應當與投資者贖回需求相匹配,確保持有足夠的現金、活期存款、國債、中央銀行票據、政策性金融債券等具有良好流動性的資產,以備支付理財產品投資者的贖回款項。

開放式公募理財產品應當持有不低於該理財產品資產淨值5%的現金或者到期日在一年以內的國債、中央銀行票據和政策性金融債券。

三、如何防範理財產品的流動性風險及期限錯配?

  • 在資管新規中,就如何防範資管產品的流動性風險做出了明確地規定:

金融機構應當合理確定資產管理產品所投資資產的期限,加強對期限錯配的流動性風險管理,金融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制定流動性風險管理規定。

為降低期限錯配風險,金融機構應當強化資產管理產品久期管理,封閉式資產管理產品期限不得低於90天。

  • 理財新規對銀行理財產品的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投資做出瞭如下規定:

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直接或間接投資於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的,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的終止日不得晚於封閉式理財產品的到期日或者開放式理財產品的最近一次開放日。

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直接或間接投資於未上市企業股權及其受(收)益權的,應當為封閉式理財產品,並明確股權及其受(收)益權的退出安排。

未上市企業股權及其受(收)益權的退出日不得晚於封閉式理財產品的到期日。

非標資產是理財產品提高收益的主要的投資領域,通過高收益來吸引客戶,增加銷售量。

而非標資產的期限一般都比較長,按照理財新規的期限適應性要求,決定了投資非標資產的理財產品的期限也比較長。

這也是理財新規中為什麼要求商業銀行發行的封閉式理財產品的期限不得低於90天的其中一個因素。

四、新規之下,短期理財產品會受到哪些限制?

  1. 根據理財新規的要求,3個月以下的封閉式理財產品將退出市場。由於打破了資金池,銀行不能再通過滾動發行超短期的理財產品並投資到長期資產當中以獲取期限利差,也不能通過開放式理財產品實行期限錯配。
  2. 這些措施和打破剛兌的要求一起,限制了短期投機性理財產品的生存空間。
  3. 當然,這並不是說市場上就沒有短期理財了。理財新規要求銀行新發行的理財產品實行淨值化管理,投資者可以通過購買開放式淨值型理財產品,達到短期理財的目的。

五、購買理財短期好,還是長期好?

回到問題上面,購買理財短期好,還是長期好?

明確的說,銀行理財產品,購買長期的好!

一方面長期的理財產品收益肯定比短期的收益高,我們理財,不就是追求一個收益嗎?

另一方面,未來發行的理財產品,期限都比較長,站在價值投資的角度,購買長期的理財產品好。

理財新規,也旨在引導投資者改變過去的理財習慣,更加註重長期真實的投資機會,減弱理財短期的投機行為。

站得更高一點來看,長期投資行為支持了國家金融市場的改革,使理財市場產品結構更加合理,理財產品也更加安全,有助於打破剛性兌付的實施。

同時有效防範和控制金融風險、引導社會資金流向實體經濟,更好地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


南公子


理財最好買長期的好,不過最終還是要看個人的資金需求來評估。

01.理財時間越久收益率越高。

不管是定期存款還是定期理財收益率都是和期限掛鉤的,一年定期存款利率肯定是低於三年定期存款利率。

很多人搞不清楚定期存款和定期理財的區別:其實很簡單,定期存款可以做到隨存隨取只是要犧牲一點利息,而定期理財一旦買入沒有到期無法提前贖回。

按照銀行定期存款公佈的利率就可以看出,存的時間越久利率越高,這是因為銀行也要靠貸款獲得收入,也得需要時間。

一年定期存款利率2.1%;

三年定期存款利率3.2%;

五年定期存款利率4.1%。

另外,定期理財由於犧牲了資金的靈活性,讓資金使用者可以更好的利用資金,所以收益一般定的比較高,以此吸引更多的人。

支付寶上定期理財產品明細:

7天期限的國壽週週贏2.8%;

30天期限的建信養老飛越寶3.2%;

一年期限的國壽安鑫利,建信養老飛越366,長江養老添年享等,收益率普遍在4.5%左右。

02.理財時間越長風險越低。

買基金一次性看好了買入,很大可能會買在高位,這樣就變成了高位站崗的保安,資金風險一下子就變得很高,也沒有糾錯的機會。

但是如果你把資金分成十二份,每月購買一次,就算第一次買在高位,還有後面十一次給你糾錯的機會,十二次加起來平均你的持倉成本大概率上,會比那些一次性買入的成本降低,盈利的機會就會大增,這就是基金定投的原理。

另外,股票投資也是同理。打開日K你如果按照歷史軌跡重新開一遍,不在乎就是今天賺了明天可能就虧了,天天和做電梯一樣享受上上下下的服務,就是沒賺到錢。

反之,打開月K,如果你10年前買入格力電器這隻優質白馬股,長期持有也好分期分批建倉也罷,持有10年不算分紅派股,光股價就翻了好幾倍,這就是長期價值投資股票的好處,風險變低了。

總之

想要通過理財獲得穩定收益,你就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愛因斯坦說過,複利是這個世界上的第八大奇蹟。而複利就是要通過長時間滾雪球才能發揮它的威力。持之以恆方為王道!!


小方聊投資理財


朋友們好!投資理財,得比利息高的收益,本金又相對安全,是咱老百姓最實在的想法!但是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對未來的變化有所準備!一切從實際,出發依照不同的情況,來進行長期或短期理財是最好!



一,以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短期理財好!因為目前理財市場波動,國際都在加息,相信不久,理財收益會水漲船高!畢竟即使5%的收益,從歷史上看,也還偏低(前些年理財已經達到6%到7%,以R2風險級別以內產品為例)!目前又面臨雙節和年底,隨時有可能有新理財或高收益的安全理財產品或活動出現!因此,目前短期好!進可攻退可守!

二,經濟火熱時期,理財產品收益較好較高,也比較穩定,可以考慮中長期投資,以獲得長期連續好的收益!畢竟有些好產品與經濟發展的階段有關,過個村就沒有那個店!

三,通過對目前理財產品的分析,發現,眼下的長期理財產品,並未與短期產品拉開收益差距!例如一些3-5年的理財產品,收益率也僅只在5%-5.3%左右!而一些短期理財產品,例如結構性存款,銀行一年以內定期等,也在這個水平!(4.5%-5.2%左右!)期限短的安全性又高,又靈活!

綜上所述,從實踐出發,目前面臨雙節和年底,歷來是資金緊張之時!同時國際上延續大幅加息,因此目前採用短期理財(一年內),進可攻退可守!是一個理性的選擇!

祝朋友們存款理財順意,坐以待幣!


理財迦


買理財期限的總體原則:儘可能在可承受的範圍內,購買期限更長的理財產品!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未來5-10年的大環境下,我國的市場理財利率會越來越低,期限越長,能夠獲得的收益會越大。

1)資金規劃是決定理財期限的第一步。

很多朋友在選擇理財產品時,僅僅只考慮收益率這一唯一指標,完全忽略了未來的用錢計劃,這是非常不正確的方式。舉例來說,有一個定期存款,5年期收益率5.5%,若中途急用錢,那麼5年期這個產品很可能會轉為活期或非常低的一個收益率計息,會損失大部分收益。

正確的方式是先對個人的整體資金進行一個短中長期的規劃,之後再確定理財產品的期限。資金規劃包括:是否買房?是否買車?是否結婚?是否創業?等等。

2)儘可能購買更長期限的理財產品。

完成資金規劃之後,下一步就是很從容的進行理財產品期限的選擇。由於已經對資金的計劃做了明確的安排,那麼就可以根據資金的不同,選擇不同的理財產品,期限方面選擇儘可能與計劃用款時間節點相當,而不要選擇幾個短期的產品滿足一個長期的理財需求。例如,一筆5萬元計劃1年後買車,那麼就直接購買1年左右的理財產品,而不要買2個6個月的理財產品,或者放到餘額寶等產品。

3)一年當中,年中和年末購買收益會更高。

此外,對於理財,購買時間節點也會對收益率有一定的影響,通常是一年的年中和年尾收益率會高於平時。這是因為年中、年末的時候,企業會結算資金,清理往來賬、應付賬款等,銀行也有半年度、年度的考核,會造成這個時間點整個市場的資金相對短缺,從而提升理財收益率。

總而言之,購買理財的期限長短由個人的用款計劃所決定,在可控的前提下,購買更長的理財產品,容易獲得更高的收益。理財收益的高低除了跟大環境、期限有關係,與購買時間也有很大關係,從歷史數據看得出來,6月、12月前後購買理財收益率更高。


大南山伯爵,資深金融人士,用專業的知識、大白話的方式為您科普投資理財知識,讓天下沒有難懂的金融!歡迎關注、留言交流。


大南山伯爵


其實買理財產品最關心的要素莫過於兩點。一是時效性。二是收益率。

關於時效性,其內涵是能夠允許投資的這筆資金被封閉多長時間。比如封閉時間比較長的5年期定期存款。這個時效性就是5年,如果你打破5年,提前取款,那麼收益就得按活期收益率來計算。一般來說銀行的理財產品或者說信託的理財產品時效性並沒有這麼差。一般都是一年,半年,90天,一個月,14天,7天等。當然還有活期寶,餘額寶這種貨幣基金,這種基本上時效性就很高,即用即取,但缺點也有,就是投資額度不能太大,有門檻的,額度太大,時效性就得不到保障。

關於收益率,那就更簡單了。通常來說收益率與封閉期正相關。封閉期越長,收益越高。比如說5年期定期存款的收益率肯定比活期的收益率要高很多。收益率通常是按照同種類型來做比較。

講清楚了這個概念,再來回答這個問題,理財到底是買短期的還好,還是長期的好。

這個取決於投資者本人的偏好,第一,你對封閉期時效性是不是敏感?你對收益率有多高的預期?

基於自己的期望,結合我上面講的兩點,你可以自己來選擇到底什麼長期的還是來買短期的。

理財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創造額外的價值,切不可因為理財而影響正常的生活,這就得不償失了。

如果您覺得我答的還不錯,歡迎關注我@萌萌的豬豬俠,感謝點贊、評論和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