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食和米哪個營養高?

國朝959






時尚奶奶


你好,麵食和大米不能說那個營業高,為什麼那,南方人和北方人生活習慣不同,那忙飲食習慣也是不同的,我舉個例子,我姨夫是南方人他就是喜歡吃米飯,然後每次春節來我們家就要給他單獨做一鍋米飯,因為我是北方人主要吃麵食饅頭,但是他吃不習慣饅頭,他自己就說難以下嚥,可是我們吃米飯也會感覺吃不飽的樣子,這就是南方人和北方人生活習慣不同,要說那個營養高,我覺得不好說吧,吃大米的人皮膚細膩光滑,吃麵食的人個頭高面色粗糙,這沒什麼可比性,我建議兩種食物都吃,現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好,為了孩子身體健康,多給孩子一些營養選擇是吧,無論大人孩子不挑食才會有好身體!祝你生活幸福快樂,純手打望採納![比心]



靈魂的魅力偉


面和米飯的營養價值差別不大,主要原因如下:

《中國食物成分表》中的數據顯示,跟同等重量的大米(稻米)相比,麵粉(標準粉)的膳食纖維、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E、鈣、鉀、鎂、鐵、硒等大多數的營養素含量要高一些,其中,膳食纖維、維生素B1、維生素E和鈣的含量是大米的兩倍多。在鋅含量上,大米略高一點。在蛋白質方面,麵粉含量比大米高,但質量比大米低。

綜合考慮必需氨基酸比重、蛋白質的消化率和可利用率等,大米的蛋白質更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因此,如果同時考慮蛋白質的數量和利用率兩個因素,大米和麵粉的營養差別不大。

【面和米飯的適應人群】

1、對於胃酸較多的人來說,因麵食鹹性較大,可用來中和鹹性,麵食容易被消化。

2、對於胃酸少的人來說,尤其是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吃米飯胃就會很舒服,也容易被消化。

拓展資料:

吃麵條注意事項

1、麵條最適合中午吃

雖然麵條沒有米飯那麼地耐飢餓,但是麵條也可以為我們人體提供充足的能量,從而產生較強的飽腹感。而且做麵條的主料硬質小麥含有B族維生素,它們對腦細胞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所以中午吃一碗營養搭配合理的麵條是不錯的選擇。

2、麵條要溫乎乎地吃

麵條的吃法有很多,而且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口味,有人喜歡吃涼麵,有人喜歡吃熱氣騰騰的油潑面。其實,如果麵條太熱的話會對我們的食道產生損傷,如果太涼則不利於消化吸收。因此在大部分時候,吃碗溫乎乎的面最合適。



人間湊數的那些日子


差不多,都是穀物,主要成分是澱粉。但大米的加工精度高,維生素、膳食纖維和脂肪少,麵食多是發酵製作容易吸收。一般說麵粉的營養高於大米。由於飲食習慣問題,有的喜歡大米,這樣吃麵食就會少,也會造成營養少。想要營養更好還需要多吃水果補充!



熱果


大家好,我是“熱心市民”大海!
您的問題是“麵食和米哪個營養更高”我來為您回答這個問題!

在我國的飲食習慣中,有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就是南方人喜歡吃米飯,北方人喜歡吃麵食。麵食與大米相比,到底誰的營養價值高呢?
我們知道,人體最需要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礦物質這五大類營養物質,特別是蛋白質,它是構成人體組織不可缺少的成分。那麼,我們每天所需要的蛋白質是從哪裡來的呢?就目前來說,大約有一半是從糧食中獲得的,而麵粉所含的蛋白質要比大米高。大米的蛋白質含量平均約為7.3%,而小麥麵粉蛋白質含量平均為11%(小麥品種決定了蛋白質含量,一般在9-13%,我們取均值)。我們按定量,如果每人每天消耗750克糧食,那麼吃大米每天可獲得蛋白質約54.8克,而吃麵粉每天可獲得蛋白質82.5克。假如吃大米的人將每天膳食的三分之一改為麵食,即750克大米中的250克換成麵粉,那麼每天可多獲得9克的蛋白質,比吃一個雞蛋所得的蛋白質還多。麵粉中含有的B1、B2等維生素也比大米高。所以,就營養價值來說,麵粉要比大米高,多吃麵食有益於身體健康。



以上就是我總結的答案,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我是大海,歡迎關注!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475000b81842ee68831\

海哥的快樂時光


先簡單直接的回答這個問題:米飯和麵食都有營養,並且沒有高下之分。

我們常說的麵食更多是白麵,白麵和米飯都是細糧,主要營養成分就是碳水化合物。

膳食指南里推薦食物要多樣化。作為主食,我們沒必要兩者選其一,都吃就好。

因此,我們應該要注意的是,主食應該搭配攝入,並且注意份量。

主食的搭配

建議粗細搭配,提供更多的維生素B族、膳食纖維等營養成分。

膳食指南中建議吃一些全穀物,比如沒有過度加工的稻米、小麥、燕麥、大麥、黑麥、黑米、小米、米、蕎麥、薏米等等;

同時還可以參雜和雜豆,比如紅豆、綠豆、芸豆、豇豆等;

粗細搭配可以提供更多的維生素B族、膳食纖維等營養成分,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等疾病的發病率。

在烹飪時,可以把一些全穀物和雜豆放入白麵和米飯中,不僅全面營養,還能改善口感。

比如煮粥的時候加入一些小米、綠豆,煮八寶粥,或者在烙餅和麵時放入一些玉米麵,使用全麥麵粉等等。

攝入的量

每天攝入的谷薯類食物是主食的來源,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佔總能量的50%才行。

所以我建議每天攝入250-400g主食:其中全穀物和雜豆類要達到50-150g,薯類要達到50-100g。

比如餐館裡常見大家都點土豆絲蓋澆飯,覺得是一飯一菜,其實這很多人都有誤解。因為其中土豆是薯類,是作主食一部分的,不能算作蔬菜。

光有土豆絲蓋澆飯,相當於這頓飯相當於是隻吃了主食。

作為主食,米飯和麵食都有營養,並且沒有高下之分。

並且主食也可以多樣化,適量的吃、搭配著吃,不挑食才能更好攝入營養!


海賊王毛毛


你好,我是今日頭條愛好者“老哥在深圳”,我來說說我的看法,面和米飯的營養價值差別不大,主要原因如下:

1、《中國食物成分表》中的數據顯示,跟同等重量的大米(稻米)相比,麵粉(標準粉)的膳食纖維、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E、鈣、鉀、鎂、鐵、硒等大多數的營養素含量要高一些2、其中,膳食纖維、維生素B1、維生素E和鈣的含量是大米的兩倍多。

3、在鋅含量上,大米略高一點。在蛋白質方面,麵粉含量比大米高,但質量比大米低。

4、對於胃酸較多的人來說,因麵食鹹性較大,可用來中和鹹性,麵食容易被消化。

5、對於胃酸少的人來說,尤其是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吃米飯胃就會很舒服,也容易被消化。

綜合考慮必需氨基酸比重、蛋白質的消化率和可利用率等,大米的蛋白質更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因此,如果同時考慮蛋白質的數量和利用率兩個因素,大米和麵粉的營養差別不大。

很高興為你回答問題,希望你滿意,謝謝!


老哥在深圳


至於米麵哪個更有營養 這個不能一概而論 人體所需微量元素是米麵中必不可少的 、麵粉中維生素B1、維生素E和鈣的含量是大米的兩倍多 在鋅含量上 大米略高一點 在蛋白質方面 麵粉含量比大米高 但質量比大米低

綜合考慮必需氨基酸比重 蛋白質的消化率和可利用率等 大米的蛋白質更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 營養學很早就建議多吃粗糧 幫助腸道消化 更有利於健康

對於胃酸較多的人來說因麵食鹹性較大 可用來中和鹹性 麵食容易被消化

但是相對於吃法多樣化來說 麵粉做法更是多樣化 圖一是我用麵粉做的涼皮 圖2是用普通大米做的米皮 2天前發佈的視頻 如果想減肥的話 多數人更傾向麵食

變著花樣做主食 只要是家人吃的可口 孩子們長得健康 這才是宗旨。





小好小食


“差不多,都是穀物,主要成分是澱粉。但大米的加工精度高,維生素、膳食纖維和脂肪少,麵食多是發酵製作容易吸收。一般說麵粉的營養高於大米。由於飲食習慣問題,有的喜歡大米,這樣吃麵食就會少,也會造成營養少”

再來看下兩者的熱量,如果你是想減肥的話,從生重上去比較,它們之間的熱量都是差不多的,都在每百克345千卡的範圍之內,此外,在米和麵生重的時候,不管是碳水化合物含量還是含水量也是差不多。

但是大家都不會吃生的,在做熟之後,又會變得不一樣了,我們來具體的看下,每100g的饅頭中大概是230千卡,每100g的麵條中大概有115千卡,每100g的米飯中含有235千卡,而每100g的大米粥中則是含有46千卡。

有的人看完這組數據,肯定會問,為什麼同樣是米和麵,只是在做法上不一樣,熱量就不一樣了呢?

這主要是因為烹飪方法的改變,導致米和麵吸收的能力強弱,像米飯中的水分比較少,它的熱量就會相應的多一些,而大米粥充分的吸收了水分,它的熱量也會少一些。

至於這兩者哪個更有營養,營養師的建議是不要總是單一的吃,或者是每天都吃精白米麵,正確健康的做法是添加一些粗糧進去。

糧中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B族、鉀、鈣、葉酸、黃酮類物質等,都是人體所需的物質,也是精細糧食中比較缺少的營養物質,而粗糧與細糧的結合,可以更好的為機體補充營養,還能增強我們的飽腹感。

另外,研究上發現,如果我們每天都攝入適量的富含纖維素的食物,還能夠幫助我們在一定程度上預防直腸癌以及大腸癌的發生,對於腸胃的健康是十分有益的,也就是說不管是米還是面,添加五穀雜糧進去,才是最健康最有營養的做法。


米飯夾心愛美食


1.

麵食有更多維生素B族 久坐的上班族時常會感到疲勞,那是因為人體內維生素B1的含量過低導致的乏力,而缺少維生素B2會有肌肉運動無力、耐力下降的疲累感。饅頭中富含維生素B1、維生素B6、維生素B12等B族維生素...

2.

麵食富含抗氧化物質的食物 國外最新研究表明,多食用富含抗氧化物質的食物,對抗疲勞和緩解壓力有顯著作用。 麵食中的硒、谷胱苷肽含量...

3.

麵食熱量更低 饅頭比米飯熱量低,前者只相當於後者的70%,而且脂肪和糖類含量比米飯更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