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金輝:通過疫情看清未來數字化轉型方向

【百道編按】年初春節,疫情悄然來勢,對各行各業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打擊。作為地方教育出版單位的福建教育出版社,在感受到疫情的衝擊和影響時,更加堅定了數字化轉型的方向。

江金辉:通过疫情看清未来数字化转型方向

圖片來源:“新時代杯”2018時代出版·中國書店致敬活動(福建教育出版社·大夢書屋)

出版社積極應對疫情困境

這次疫情對實體書店的衝擊首當其衝。福建教育出版社旗下的實體書店“大夢書屋”也受到了一定的衝擊。大夢書屋自2014年10月開設第一家門店以來,目前已有6家直營門店,同時合作建設了5家大夢閱讀空間。江金輝表示,疫情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書店作為公共空間,一直處於關閉狀態,沒有了營業收入,會產生一些虧損。在此期間,出版社會採取一些應對辦法保證書店的存續。藉此機會,加強員工的在線業務培訓,為後續的重新營業做準備。“實體書店不能倒掉,它不僅僅只是賣書,還是社會文化生活的重要細胞。”

其他方面,因為延遲復工,書籍無法下廠開印,物流停滯,也對圖書的發貨銷售造成相當的影響。江金輝表示,上半年一般圖書銷售下滑已成定局。

“疫情是已經發生的客觀情況,我們必須面對,出版社將嘗試多種方法減少經濟損失。此外,我們會考慮加大數字化轉型。在此之前,我社已經開始數字化轉型,而這次疫情,會讓出版社在這方面加大力度,繼續朝數字化方向邁進。”

福建教育出版社還為抗擊疫情,積極發揮自己的社會價值和服務功能。為了不耽擱教師的教學和孩子們的學習,出版社免費開放了“閩教學習服務平臺”,同時提供了數百冊大眾閱讀板塊的電子書資源。

推助數字化浪潮

江金輝認為,這次的疫情,並不會使出版社的業務模式、渠道模式發生重大轉變,但是出版社會在一定程度上改進傳播形式和傳遞手段,推進數字化。

“這次疫情可能導致讀者的閱讀習慣也發生一些變化。”他說道。疫情使交通、物流、人員的來往都受到阻滯,人們待在家中,進行電子化閱讀,閱讀習慣可能會發生一些改變,從而促進包括電子書等數字內容的發展,也使在線教育出現一個小小的高潮。此次疫情中,國家層面對數字化的支持也顯而易見,這也將進一步推助數字化的浪潮。

福建教育出版社繼續立足教育,豐富原本已經做的教育內容,使形式更多樣化。出版社將考慮把線下教材、教輔、教研的培訓,從線下逐漸向線上過渡,一方面滿足時下急需,另一方面也作為未來的常規工具和發展方向,尤其是面向教師的培訓。

“我們有些數字化的手段原來是應急的,但是到將來,可能就會成為常規手段。”江金輝表示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