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让粮食单产提升,中国荒地却越来越多

袁隆平让粮食单产提升,中国荒地却越来越多

城镇化之后,农民集中居住,农村土地荒废了。农村只剩下小孩和老人。未来不久,老人离世,小孩进城,农村将会大片大片的荒废,成为无人区。以后征兵,农村就找不到青壮年了。

适度保留农村,让农业好好发展,让农民安居乐业,不仅是民生,也有利于国防。

对于农村的工作,十多年来,一直把“18亿亩土地红线”放在第一位。

人都没有了,18亿的数字有何意义?

个人始终觉得,城镇化对18亿亩红线绝对不利。因为,农民进城、或进镇,土地抛荒的会愈来愈多。

如果是土地的数量可观,但是很大比例的是荒地,没有产出,这和“大跃进”就有的一比了。

还有更荒唐的搞法:拆房,把宅基地变成耕地。换成了城里的工地面积指标。

农村抛荒是几十亩几百亩的荒芜,甚至是整个村庄上千亩耕地的抛荒,宅基地才一二百米,变成农田?有何意义?这可称得上人类历史上最荒诞的数学了。

耕地抛荒呈蔓延之势,无人耕种,粮食不会从草里长出来。

有人总结,造成耕地抛荒的原因有五个:1、种植成本高,农民种田难养家;2、农业劳动强度大,耕作人口减少;3、农业生产条件差,受灾后的耕地被视之为“鸡肋”,干脆抛荒;4、征占地造成抛荒;5、“城镇化”造成耕地抛荒。在我看来,所有原因归结一个:“缺人”。

不管你信还是不信,农村真的缺人。

缺多少人呢?

先来看走了多少!

袁隆平让粮食单产提升,中国荒地却越来越多

教育部7月发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全国小学的数量为16.7万所,连续第 42年下降。从“改革开放”前的百万小学,到如今小学数量已不足二十万所,而其中消失的基本都是农村小学。据统计,从1976年到2017年的四十年间,共有91.6万所小学在中国消失。

平均一所小学30人计(农村小学以前的规模都很小),91.6万所小学,意味着农村消失了2800万人。而这些对于农村来说,都是未来的劳动力人口(部分进城,少数留守)。

那么,剩下没有消失的小学,在读的娃娃们,长大了多是要进城的。剩下的几个可怜的娃们,就算考不上大学,也未必会老老实实的在家务农。

无论如何,农村劳动力人口 “只出不进”的趋势不可逆转。

袁隆平让粮食单产提升,中国荒地却越来越多

回过头来看看农村现有的务农人口,多是中老年人。随着这些人的变老、去世,地谁来种呢?

难道城里人回来种地?

想都别想,老子好不容易跳农门出来的,要我回去?没门!你以为我不知道农村的艰辛?你以为我没看见过父辈的累坏了身体没钱治病也节衣缩食送我去上学、期望我不再重复他那样的命运?你以为我拥挤独木桥上踩死千千万万、目睹无数炮灰差点成为炮灰、经历了血雨腥风之后才在城里立足,让我回头带着孩子再重蹈覆辙一次?你以为我不想卖血卖肾让孩子在城里受教育、成长、发展、创立人生?

恶狠狠的回答你,回去种地,杀了老子也不答应。

这就是学区房一路攀升仍然有人买追捧的原因。父辈千辛万苦把农二代送进大学、进城谋生,所以绝对不能让孩子做农三代。

不信,你去问问大城市里哪个农二代愿意回去种地?

当然,从农村出来的人,对土地是有感情的。看见土地荒芜,心疼不已,看见老房子腐朽倒塌,心碎不已。但是,拖家带口回去复垦,不知道有谁觉悟这么高。

退一步讲,从农村里出来的年轻人,现在的中青年人,经历各种竞争与磨练,练就了一身生存的本领,虽不及“贝爷”荒野求生那么坚不可摧,但在城市里生存、发展、养育后代多是没有问题的,没准比城市原住民还优胜一筹。他们不会回农村——无论城市套路多么深。

换个角度,最近几年,有部分人以“厌倦城市喧嚣、去安静的地方修行”为名,下乡去了。这是些什么人呢?搞民宿的,搞休闲型农业的。前者是冲着挣钱去的,结果新闻上说,很多民宿客栈什么拆了……不知道炮灰之下幸存多少。后者呢,休闲型农业能交公粮吗?动你的阿尔法狗脑子想一想。

袁隆平让粮食单产提升,中国荒地却越来越多

当然,也不乏一些商人带着资金去承接农村土地流转的,搞规模农业,这部分土地会好好的耕种,粮食和相应的产出也卖出去,真的为社会所用。但是,这个部分,去的是平原、土地容易耕种的地方,而对于18亿亩而已,那是大海中的一滴水。

前一阵,有“专家”号召,让城里人再次“上山下乡”,被骂的狗血浇头(不知道被人打了没有)。至于被怼的原因,参看本文前面的内容。

现在回答前面的问题,农村走了多少人?

以本人的亲身经历来估测一下:我的小学同学,没有一个在农村的,初高中学,没有一个回农村的,大学同学,也没有。

同志们,一个都没有留下。

现在的农村,大部分地方,剩下的只有两类人:老人,留守的小孩。老人会“走”的,小孩也是会走的。很多农村,以后将是荒山野岭,没有人烟。

不要觉得,这是生态恢复的好。

这背后,意味着大量的农田荒芜,长满杂草,那些曾经养活了几代乃至数代人口的土地,彻底的失去了去耕种它的主人,它今后将存在于“18亿亩”的数字里,出现在政府报告里,但它不再养育它亲爱的人类。

而它,这个悲剧,发生在我们的眼前,由我们这代人制造。

袁隆平让粮食单产提升,中国荒地却越来越多

人口去了城市。说城市吧,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6年年末全国总人口13827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9298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7.35%。2017年6月的数据显示,我国有13个省份的城镇化率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57.35%),有10个省份超过60%,主要分布在沿海发达地区,其中上海、北京和天津均超过80%。2017年年底,中国城市化率达到58.5%,城镇常住人口8.1亿人,城市数量660多个。对于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历来抱以怀疑有水分的眼光,就算它是真的,城里已经有人口8亿多,意味着农村人口已经不到5.8亿了(实际可远远不到这么多)。

袁隆平让粮食单产提升,中国荒地却越来越多

袁隆平让粮食单产提升,中国荒地却越来越多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共同发布《老龄蓝皮书: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2018)》,称中国老年人口变动趋势整体向好,“养儿防老”观念正在深刻转变。但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老年人收入水平总体不高,全民对老年期生活准备不足。(这一段,是复制来了,有人要晒政绩,如其所愿吧)

截取上面报告里的数据,“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41亿人,占总人口的17.3%(国际标准占比为7%)”(笔者注:2017年这年新增老人1900万啊。筒子们啊)。统计局曾公布,“ 2016年年底全国有2.22亿老年人,这是按照常住人口的口径计算,全国平均老龄化水平是16.15%,其中,农村是18.47%,城市是14.34%”。

按照城市18.47%+城市14.34%的比例,2.41亿老人中,农村现在大约有1.35亿左右(还在增加中)。农村不到5.8亿的人口中,儿童约6000万,农民工约2.87亿(进城务工人员,部分在农忙期间可能会回家种地),剩下约0.98亿农村劳动人口。

这不到1亿人,耕种着目前大于18亿亩的土地,收获粮食,供约14亿人吃饭(有部分进口粮食存在)。

袁隆平让粮食单产提升,中国荒地却越来越多

这约1亿的种地人(人均种2亩地),未来在数量上一定是减少的趋势。

比较乐观的是,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人均耕种面积会提升,比如人均种地5亩,种18亿亩土地,0.4亿人当农民就可以了。但是,实际的问题是,很多山区的梯田以及环境复杂的农田,机械根部进不去。再者,人工种植土地,粮食的质量、口感肯定比机械化种植的好。所以,在情感上,笔者还是支持人工种植,尽管其产量低。

袁隆平让粮食单产提升,中国荒地却越来越多

不可否认的是,吃饭问题,现在不是问题,一是科技促进了农田产量提升,而是粮食可以进口。不缺粮的情况下,土地抛荒、农田荒芜的问题不会在粮食减少的数据上显现出来,不会引起人们重视,但这恰恰是问题的严重性所在。

如果,等农田抛荒导致粮食产量反应到数据上时,已经来不及了。

在很多人的记忆里(尤其是十多二十年前考大学跳农门出来的人),农村,是老人带着小孩,中年人在地里劳作;早上炊烟缭绕,孩子上学,晚上一大家围坐吃饭,其乐融融,一片人口繁盛的景象,老有所养,幼有所乐。物质生活有些艰苦,但因对未来满怀希望,总认为好日子就在眼前。

而现在的农村,笔者去过的地方,只见“老人、小孩”, 不见中青老少一起其乐融融的生活;只见很多田地里长了树长了草,不见农民其乐融融的耕作。谈到农业,外来人、本地人、村官、农民都是一模一样的表现:一声叹气!

真的,真的,是一声叹气。

袁隆平让粮食单产提升,中国荒地却越来越多

写这篇稿子的同时,看见到了一篇文章《人民网说:切断农民后路的“城镇化”是个断子绝孙的馊主意”》。里面的两句话我特别赞同:“相当部分甚至大部分进城农民,无法在城市体面安居,就应当允许他们选择返乡,就要为他们留下返乡的退路”、“ 要保护农民的土地基本权利。这是他们最后的保障。”

他说的是对的。希望能引起重视。

对于城镇化,弊端目前还没有显示。但是,可以预见的是,农民集中居住,距离耕地越来越远,物理空间上的距离,不便于耕种,到不利于耕种,后面到懒得耕种,最后会形成心理上的距离。心,与耕地一旦产生距离,那就真的无法回去了。

土地会死,不产出!

没有粮,人会死的。

最后,上个预告。由于前期看见一篇文章,专家说老人长寿不利于世界经济,当时十分气愤,觉得这个专家大逆不道,怎么这么看待老人:“世界经济论坛专家指出,到2050年前世界养老金储蓄的总赤字将达到天文数字,400万亿美元。这是全球经济总额的3倍。拯救已被破坏的经济危机的唯一办法就是减少对老年人的国家义务”。“中国养老金赤字将达到119万亿美元(这一数字等于10个中国的国民经济产值)”。于是,翻出来中国的人口年鉴,结合出生人口年份做了一些对比,吓出一身冷汗:

袁隆平让粮食单产提升,中国荒地却越来越多

从2022年开始,每年退休人口大于新增就业人口;也就是说,干活的人在减少,领退休金的人在持续的增加。。。。持续性的,20多年里年年如此(由于长寿的原因,到2038年开始,过世老人数量大于新增的数量)问题比想象的要严重。70后退休时可能发不出养老金!80后老了准备吃土!【过几天写一篇分析拙文。等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