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的中庸:人生有度,不可驕傲自大

諸子百家之爭鳴奠定了中國數千年以來的思想哲學基礎,後世之學說無不出於其中,就中國本土文化而言,諸子百家被稱之為聖人絕不是妄言,是確確實實的賢者,其思想境界之高、之廣、之深邃可謂百世之表率,老子作為一個宇宙者,他對宇宙萬物的洞察令人不得不歎服,他沒有孔子那樣周遊列國的經歷,只是深研書籍便能洞察萬千,《道德經》匯聚了老子一生的智慧,從《道德經》到現代思想文化,傳承從未間斷,老子在《道德經》當中有這樣一句話:“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不可不壯不可過壯: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之中“壯”包含了很多重的含義,“壯”是一個相對的狀態,萬物雖然平等但世上總難免會有強弱之分,相對的強者即為“壯”,世界不能缺少強者,這樣才能推動社會的發展,但是如果一個強者過分的去追求強大,那麼就會走向衰敗,這就是物壯則老的意義,事物過於強大必將走向衰敗,這就是不符合“道”的意義,不符合到就會很快的消亡。

形而上的中庸:人生有度,不可驕傲自大因此,壯這種狀態既需要但又要控制,強者的出現是因為有弱者,而且真正的強者曾經也是弱者,如果強者過分追求強大必然會損害弱者,同時自己也會被執念和慾望所控制,此時,人已經失去自我的主導,很容易走上不歸路,最終失去一切。

形而上的中庸:人生有度,不可驕傲自大強者要控制追求強大的慾望,如此才能控制已經擁有的強大,否則就會被強大所控制,就會“壯則老”。

驕傲與死亡:

驕傲是可怕的東西,古人甚至會把驕傲和死亡聯繫在一起,的確,驕傲給人帶來的往往會是失敗,而人在強大之後最容易出現的情緒就是驕傲,驕傲就會讓人自大,覺得自己無所不能,自己可以掌控一切,如果人一旦這樣去自我彪炳,就會做出很多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事情,最終難以收拾局面,就會變的剛愎自用,就會愈發的為所欲為,最終跌落無盡深淵,由盛而衰不過是剎那的事情,生命的意義就在於能夠始終如一,堅守根本。

形而上的中庸:人生有度,不可驕傲自大其實現代人更不應該犯驕傲自大這種低級的錯誤,如今科技的發展已經讓我們清楚的認識到,每個人的渺小,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掌控一切,都只是在與自然宇宙的相處中保持互相的包容和謙讓,互相的接受彼此的不足,而絕不是水火不容一方戰勝另一方,掌控另一方,如果我們有了掌控對方的思維,最終的結果就是被自然所毀滅,因為我們確實太過渺小,歷來那些想要征服自然的人,結果都是倒在了征服的路上或者直接被毀滅,只要堅守天人合一的準則,才能成為成為真正的強者。

度:

人生有度,做事也要有度,人在相對強者的位置,容易出現持續逼迫的情況,就是不給人留餘地,然而這並不是一個很好的處世方式,因為這樣不但不有利於事情的解決,還會招來別人的憎恨,甚至讓事情變得更加糟糕,物壯則老也是這樣一個道理,人生要懂得收放,要把握尺度,就如同一個人化妝,脂粉用的太多反而不能增添美麗,甚至可能看上去更醜更滑稽。

形而上的中庸:人生有度,不可驕傲自大如同人生,需要一些裝點,但是絕不能掩蓋自身的本色,否則就會變的醜陋而滑稽,而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把握人生的尺度,為別人留一線,也為自己留一線,以更加寬容的姿態去感悟人生的真諦與人和諧相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