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中庸》講述修身治國的儒家經典!

《大學》和《中庸》原是兩篇文章

《大學》《中庸》講述修身治國的儒家經典!


  

  《大學》和《中庸》原是《禮記》一書中的兩篇文章。《禮記》,即《小戴禮記》,共49篇,是西漢戴聖對秦漢以前禮儀著作加以輯錄、編纂而成的一部著作。

  《大學》一般認為反映了春秋末期孔子弟子曾參的思想,很可能是由曾參的弟子最終寫定。它的思想主要體現在兩方面:首先是大學的價值取向:“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也被稱為三綱領,它們實際說的是同一個內容,即修德為政。有了最高的原則及理論思想,接下來就是通過什麼樣的方法、途徑修德為政的問題。這就是三綱領統帥之下的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如今,我們大多隻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實際上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也是十分重要的內容,它們是修身的前提和條件。在《大學》的作者看來,這“八條目”本末始終的秩序,就是建立社會和諧的秩序。當每個人都誠意、正心、修身之時,家庭和家族便會見賢思齊地形成和睦安定的基本單位,於是國家也會井井有條,那麼天下就會形成良好的倫理道德秩序,實現大治。可見,《大學》是從最基本的人性自覺談起,最後落實到為政治國上去,其核心“三綱領八條目”被後世修德者奉為圭臬,也被為政者奉為宗旨加以提倡和遵守。

  《中庸》一般認為其作者是孔子的孫子子思。子思寫《中庸》的原因,南宋理學家朱熹解釋說:“子思子憂道學之失傳而作也。”也就是說在孔子去世後,面對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局面,子思擔憂儒家思想會因競爭而沒落,於是寫《中庸》加以弘揚。《中庸》開篇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意思是肯定人性中“至善”的本質是天賦予的,人能遵循這種天賦的本性便是“道”,按照“道”的原則修養自身便是教。隨後又解釋說“道”是人一刻也不能離開的,人若想修“道”,首先應該追尋自己內心中的道德本性。這裡,《中庸》與《大學》有些不同,《中庸》的重點在於討論性情的表現形式和尺度,它認為,人除了內心的道德本性要自覺把握外,還要把握性情萌發之後的節度,因為人性中除了道德理性外還有情感的成分,於是提出了“中庸”這一概念。所謂中庸,就是中和,即情感在道德本性與禮儀規範所要求的尺度內的表現,他強調情感的抒發要有節度、有原則,不溫不火、不過也無不及。

  《大學》和《中庸》雖然成於不同時期,但二者卻有著內在的聯繫。《大學》講的是如何“為人”和“為學”,是一篇實現人生理想方法的綱要;《中庸》講的是“為人”和“為學”的道理,是一種貫穿人之一生的認識論。二者互為表裡,互相補充,是儒家“內聖外王”理想的典型體現。例如,《中庸》論述知、仁、勇這三種美好品德,就與《大學》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遙想呼應。“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總之,《中庸》為《大學》提供了理論基礎,是《大學》的根柢所在;《大學》為《中庸》提供了實踐方法,是宣傳《中庸》的方法論。

  

朱熹為什麼要為《大學》和《中庸》單獨作注?

  

  隋唐以前,《禮記》還未被確立為儒家經典,《大學》和《中庸》也未受到應有的重視,註釋和研究的著作不多。

  隋唐時期,《禮記》開始為學者們所重視。特別是唐太宗命孔穎達等人撰定《五經正義》(五經即《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左傳》),這標誌著《禮記》取得了儒家經典的地位。隨著《禮記》地位的上升,《大學》和《中庸》的地位也有了相應提高。這段時期雖沒有相關研究著作出現,但一些學者已關注到其獨特思想價值所在。最著名的是隋末唐初大儒王通,其著作《中說》的儒學思想體系,主要就是根據《大學》和《中庸》建立的。到中唐後的韓愈、李翱,已經把《大學》和《中庸》作為其創立儒家心性學說的重要思想依據。

  入宋後,義理心性之學興起,《大學》和《中庸》自然受到青睞。宋初統治者甚至親自抄寫《大學》和《中庸》,賜予臣下學習。與此同時,《大學》和《中庸》也成為皇帝經筵進講的基礎教材。儒士和理學家們對《大學》和《中庸》更是熱衷,研究著作層出不窮,《大學》學、《中庸》學,循此而興起。

  北宋的程顥、程頤(後稱二程)開始把《大學》和《中庸》作為獨立的專經大力加以表彰,並與《論語》《孟子》相提並論。正如《宋史》所說:“(二程)表章《大學》《中庸》二篇,與《語》《孟》並行。”後世“四書”的概念於此初步形成。二程還進一步認為這四部書構成了完整的儒家心性論體系,其內在結構是:《中庸》是講“理”的,《大學》是入德之門,《論語》《孟子》彰顯了孔孟之道。

  由於二程的表彰,《大學》和《中庸》的地位日漸凸顯。南宋時,受學於二程弟子的朱熹認為《大學》和《中庸》是二程學問的基礎和真道理,而《學》《庸》《論》《孟》四部書代表了由孔子經過曾參、子思傳到孟子這樣一個儒家道統,二程和自己則是這一中斷已久的道統的繼承者和發揚者。於是,他決定給這四部書分別作注。對於《大學》,朱熹在二程的基礎上,重新釐定次序,分經一章、傳十章,並認為“格物致知”章已經缺失,做了著名的《補傳》,終成《大學章句》。對於《中庸》,朱熹更是下了許多功夫,他“會眾說而折其中”,寫成《中庸章句》,使《中庸》的主旨支分節解、脈絡貫通、詳略相因、鉅細畢舉。《大學章句》《中庸章句》與《論語集註》《孟子集註》合稱為《四書章句集註》,“四書”之名由此而定,《大學》和《中庸》也正式從《禮記》中脫離出來,成為專門的兩部著作。

  朱熹對《大學》和《中庸》的註釋,可謂體大思精,是朱子理學的結晶與縮影,也是孔孟之學的津樑。它不僅奠定了理學的基礎和理論框架,而且極大地豐富和充實了中國哲學的內涵,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發展作出了理論貢獻。朱熹本人也因此成為儒學的集大成者和被後世景仰的一代名儒。

  此後,《四書章句集註》一書被歷代封建統治者所推崇。南宋理宗曾下詔盛讚此書“有補治道”。從元代開始,《四書章句集註》成為各級學校的必讀書和科舉考試的標準答案。理學也成為官方哲學,對中國社會思想產生了深遠且巨大的影響。

  

《大學》和《中庸》的現代啟示

  

  近代的孫中山先生,曾讚賞《大學》中的“格物致知、修齊治平”是“應該要保存”的中國的“獨有寶貝”。的確,作為儒家經典的《大學》和《中庸》,其蘊含的思想至今仍有借鑑意義。

  首先,它們同時強調“慎獨”的修身理念。《大學》記載:“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中庸》也說:“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所謂“慎獨”就是“不欺暗室”,即在獨處之時也能保持高尚的節操。歷代人物,像柳下惠坐懷不亂,東漢楊震慎獨拒賄,宋人袁採“處世當無愧於心”,元人許衡不食無主之梨,曾國藩“日課四條”:慎獨、主敬、求仁、習勞。凡此種種,均極好地體現了“慎獨”之功。作為儒家思想的精華,“慎獨”至今仍具有生命力。第一,它強調了道德自律,可以使人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特別是我國目前正處於社會轉型期,制度建設還有待完善。人們在缺少監督的情況下,個人的慎獨意識就顯得不可或缺。第二,慎獨思想蘊涵著持之以恆、自強不息的精神。作為一種道德境界,慎獨非一朝一夕之事,它需要通過長期實踐鍛鍊才能達到。這個過程,就培養了我們一如既往、慎終如始的毅力和品格。

  其次,它們都認為“誠”是道德的根本。“誠”“誠信”作為一條道德規範在儒家的道德體系裡,受到了高度重視,被視為“進德修業之本”“立人立政之本”。能夠誠於中者,必信於外。因此,《大學》充分地肯定了“誠意”在修身環節中的重要作用,把它視為實現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重要環節。而《中庸》則用了更多的篇幅對“誠”的價值給予高度的讚揚。如“誠者天之道,誠之者人之道”,並說“不誠無物”。在當今市場經濟的背景下,誠實守信作為一條根本的道德準則更是不容忽視,它決定著一個人、一個單位乃至一個國家的成敗得失。

  最後,它們的思想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啟發性。對於中庸,人們曾一度認為是“和稀泥”“折中主義”,這其實是一種誤解。“中庸”強調的是“度”的把握,具體表現為執兩用中、過猶不及、和而不同、因時制宜,這些理念對當今實現人際關係的和諧與整個社會的穩定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中庸》還提出“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體現了和諧相處、寬容包納的價值理念。與此相仿,《大學》則提出通過正心誠意等道德修煉獲取個人身心的和諧。主要體現在通過“格物致知”,知曉“本末”,“知其所止”的方法來正確把握諸如義與利、能力與職位等各種複雜的關係,從而提升個人素養,實現人生的價值。另外,《大學》還說:“堯舜帥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桀紂帥天下以暴,而民從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從。”並提醒君王“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這是主張以“仁政”“德治”並御的施政理念來實現社會與國家的和諧,而仁政的精髓就在於“以民為本”,即從政者不但要重視民眾的呼聲,而且要顧及民眾的利益需求。這對於當前群眾路線教育實踐工作不無借鑑意義。

  

《大學》《中庸》選讀

  

大學之道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選自《大學》)

  

  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於使人棄舊向新,在於使人的道德達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應達到的境界才能夠有堅定的志向,志向堅定才能夠鎮靜不躁,鎮靜不躁才能夠心神安定,心神安定才能夠思慮周詳,思慮周詳才能夠有所收穫。每樣東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開始有終結。明白了這本末始終的道理,就接近事物發展的規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揚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養自身的品性;要想修養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先要使自己獲得知識;獲得知識的途徑在於認識、研究萬事萬物的道理。

  通過對萬事萬物的認識、研究後,才能獲得知識;獲得知識後,意念才能真誠;意念真誠後,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後,才能修養品性;品性修養後,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後,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後,天下才能太平。

  上至國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養自身品德為根本。若這個根本被擾亂了,家庭、家族、國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輕重緩急,本末倒置卻想做好事情,這也同樣是不可能的。

  

中庸即中和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選自《中庸》)

  

  天賦予人的稟賦叫作性,順著本性行事叫作道,按照道的原則修養叫作教。道是不可以片刻離開的,如果可以離開,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沒有人看見的地方也是謹慎的,在沒有人聽見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慎畏懼的。越是隱秘的事情越是容易顯露,越是細微的事情越是容易顯現。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獨處的時候,更要謹慎。喜怒哀樂各種情感沒有表現出來的時候,叫作“中”;表現出來以後符合節度,叫作“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則是天下普遍遵循的原則。達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萬物的生長便繁育了。

《大學》《中庸》講述修身治國的儒家經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