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過二王並立局面,正統一方因為失敗而被抹去,罕為後人所知


周朝有過二王並立局面,正統一方因為失敗而被抹去,罕為後人所知


話說,武王建立了周王朝後,拋棄了“帝”的稱謂,改稱為“王”,又尊稱為“天王”,以別於舊時代,彰顯一個偉大的新時代開始。

補充一句,後世太平天國雖然襲用了很多西周制度,但洪秀全稱天王而不稱帝,是因為他覺得“皇上帝乃是帝也,雖世間之主稱王足矣。豈容一毫僭越於其間哉!”這一點,他的“天王”之號和周天子的“天王”尊稱還是有區別的。

周武王為了對國家實施有效的管理,他利用了宗法上尊祖敬宗的觀念和血緣親戚的關係進行分封,以首都鎬京為中心,沿渭水下游和黃河中游,劃出一塊廣大的土地,稱為“王畿”,歸國王直接管理,而將王畿以外的所有土地進行分封,封成幾十個面積很小的封國,讓他們象群星捧月一樣拱衛著王畿,以實現自己在宗法上為天下之大宗、政治上為天下之共主的地位。

不得不說,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這一管理制度還是很有成效的。

比如說,東夷叛亂,成王一聲令下,魯公伯禽就率領三族軍隊,屁顛屁顛地前去討伐。

又比如說,齊國太公姜尚,多次奉周王之令征討不服從周朝統治的侯伯小國,全心全意輔佐周室。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宗法統治秩序就出現了鬆動。

如康王的兒子昭王率軍征討楚國等南方各部族和國家時,在漢水邊上遭到了當地各族的圍攻,昭王本人淹死於漢水,周朝的軍隊全部覆沒。

昭王之子穆王曾揮軍去攻打犬戎,出現了“荒服者不至”的現象。

即在昭、穆時期,周王室的統治已經偶露窘態。

但是,周王對分封的諸侯還保持有絕對指揮、調動、統治的權力。

周朝有過二王並立局面,正統一方因為失敗而被抹去,罕為後人所知

如周穆王以後傳了四代,到了周夷王時期,齊國國君齊哀公荒于田獵酒色,又不尊禮制。周夷王二話不說,將齊哀公召到過都,烹煮殺死。

西周歷史的巨大轉折,出現在周厲王時期。

周厲王施行暴政,國內出現了“厲王止謗,道路以目”的嚴酷氛圍。

《史記·周本紀》記:“王行暴虐侈傲,國人謗王。”最終,忍無可忍的人民將周厲王驅逐出了鎬京。

西周進入了共伯和主持的“共和行政”時代。

厲王被逐,意味著自命為天子的周王的神話地位從此跌落在了凡間。

厲王之子宣王即位,汲取了厲王行暴政而被逐的教訓,克勤克儉,重修“文、武、成、康”之制,還利於民,平定四方,收服諸侯。西周出現了短暫的中興。

沒有人會想到,宣王的兒子幽王繼位之後,一下子就把這中興之火掐滅了,甚至,把強盛的西周王朝給玩死了。

史家對周幽王的評價非常低。

東漢人王逸在《正部論》裡將周幽王、周厲王並列在一起進行批評,說:“幽、厲禮樂崩壞,諸侯力政,轉相吞滅,德不能懷,威不能制。“

司馬遷的《史記》的指責更加嚴厲,說:“幽厲昏亂,既喪酆鎬。”

按照《史記》的記載,周幽王的最大罪過就是“烽火戲諸侯”。

周朝有過二王並立局面,正統一方因為失敗而被抹去,罕為後人所知

關於“烽火戲諸侯”故事的全過程,《史記·周本紀》這樣交待:“幽王嬖愛襃姒。襃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廢太子。太子母申侯女,而為後。後幽王得襃姒,愛之,欲廢申後,並去太子宜臼,以襃姒為後,以伯服為太子。”“襃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萬方,故不笑。幽王為烽燧大鼓,有寇至則舉烽火。諸侯悉至,至而無寇,襃姒乃大笑。幽王說之,為數舉烽火。其後不信,諸侯益亦不至。”“幽王以虢石父為卿,用事,國人皆怨。石父為人佞巧善諛好利,王用之。又廢申後,去太子也。申侯怒,與繒、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舉烽火徵兵,兵莫至。遂殺幽王驪山下,虜襃姒,盡取周賂而去。”

即周幽王專寵襃姒。襃姒生有一子名伯服。周幽王打算廢黜太子。太子的母親是申國申侯之女,為王后。周幽王自從得到了襃姒,愛不釋手,打算廢黜申王后,併除去太子宜臼,改立襃姒為王后,冊封伯服為太子。褒姒不愛笑,幽王為取悅於她,便大舉烽火召集諸侯。諸侯全都趕來了,卻發現並無寇匪侵犯,只好狼狽退走。褒姒哈哈大笑。這之後,周幽王為了取悅於她,多次舉烽火玩弄諸侯,最終透支了自己的信用度。周幽王又寵信佞臣虢石父,廢掉了申王后和太子宜臼。申後之父申侯大怒,聯絡鄫侯及犬戎入侵。周幽王舉烽火示警,諸侯都不來救應。致使幽王被弒於驪山腳下,褒姒亦被劫擄。

這故事和《狼來了》故事的內涵是完全一樣的。

《狼來了》故事是假的,這則故事也是假的。

西周的滅亡,肯定與褒姒有關。

《詩經》裡有很多詩篇都有斥責褒姒亂政、干政,以至於滅國之句。

如《瞻卬》中說:“亂匪降自天,生自婦人。”《小雅•正月》中說:“赫赫宗周,褒姒滅之!”另外的《節南山》、《正月》及《十月之交》也都有提到幽王不恤政務、寵幸褒姒,聽信女子之言。但並無一語提到“烽火戲諸侯”之事。

《國語.周語》和《國語.鄭語》借太史伯陽之口總結西周滅亡的教訓,說周幽王重用虢公石父和寵幸褒姒,為立伯服為太子而欲殺宜臼,導致申候與繒國、犬戎勾結等等,沒有“烽火戲諸侯”情節。

實際上,現代學者通過考證,沒有任何證據能證明西漢以前存在“烽火”。即“烽火”這一報警系統應該是西漢防禦匈奴人而在長城一帶制定出來的。

周朝有過二王並立局面,正統一方因為失敗而被抹去,罕為後人所知

在司馬遷之前的文獻中,只有《呂氏春秋》一書記載有周幽王戲諸侯的故事,但不是點燃烽火,而是讓人擊鼓。

《呂氏春秋·慎行論·疑似》寫:“戎寇當至,幽王擊鼓,諸侯之兵皆至,褒姒大說,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數擊鼓,諸侯之兵數至而無寇。至於後戎寇真至,幽王擊鼓,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於麗山之下,為天下笑。”

無論是“擊鼓”還是“舉烽火”,只能應用於城市之間近距離的示警,退一萬步說,就算能應用於遠距離傳遞訊息,則眾諸侯國徵發士兵、集結士兵、準備糧秣、整訓、出發也是需要時間的,短則半個月,長則三五個月,根本不可能出現那種“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喜劇效果。而且,各地諸侯遠近有別,他們的軍隊只能是陸續地抵達,分批次而至,怎麼會出現司馬遷說的“諸侯悉至”的理想狀態呢?

史學大家錢穆因此在《國史大綱》笑批:“此委巷小人之談。諸侯並不能見烽同至,至而聞無寇,亦必休兵信宿而去,此有何可笑?舉烽傳警,乃漢人備匈奴事耳。驪山一役,由幽王舉兵討申,更無需舉烽。”

我們知道,《呂氏春秋》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創造出了許多寓言故事。像我們所熟知的刻舟求劍、循表夜涉、引嬰投江、掩耳盜鈴等等,都出自此書。

顯而易見,《呂氏春秋》是把周幽王戲諸侯的故事當作寓言故事來講的。

周朝有過二王並立局面,正統一方因為失敗而被抹去,罕為後人所知

司馬遷不察,以為是真事,僅以“烽火”來代替“鼓聲”,一本正經地當成了史事來敘述,後人讀史,不可不察。

從《史記·周本紀》裡面的敘述來看,周幽王的最大罪過,就是不應該違背西周建立的宗法制度,廢世子宜臼而改立伯服。

要知道,封建制度最重要的問題是權力的繼承。周王朝對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法是宗法制度。宗法制度的最重要一項是“嫡子繼承製度”,即只有嫡長子才是唯一有權繼承國王或爵位的人。

從名字來看,褒姒的兒子伯服名字中有“伯”字,很可能他是周幽王的長子。

但這並不重要。

褒姒只是周幽王的一個妃子,不是正妻。只有正妻生的兒子才能成為嫡子,褒姒生的兒子只能是庶子。那麼,在正妻生有兒子的前提下,褒姒所生的庶子是沒有王位繼承權的。

周幽王的正妻申王后,是申國申侯的女兒,生下了太子宜臼。

周幽王廢掉了申王后和太子宜臼,激怒了申後之父申侯。

申侯聯絡鄫侯及犬戎入侵,殺了周幽王,劫擄了褒姒。

周朝有過二王並立局面,正統一方因為失敗而被抹去,罕為後人所知

《史記·周本紀》行文至此,筆鋒急轉,寫“於是諸侯乃即申侯而共立故幽王太子宜臼,是為平王,以奉周祀。平王立,東遷於雒邑,闢戎寇”,將西周滅亡、平王東遷的經過一筆帶過,漏掉了一個重大歷史事件:周朝的“二王並立”事件。

關於西周滅亡、平王東遷的歷史轉折,《竹書紀年》記述有一個清晰的脈絡:

三年,王嬖褒姒;

五年,王世子宜臼出奔申;

八年,王立褒姒之子曰伯服,為太子;

九年,申侯聘西戎及鄫;

十年春,王及諸侯盟於太室。秋九月,桃杏實。王師伐申;

十一年春正月,日暈。申人、鄫人及犬戎入宗周,弒王及鄭桓公。犬戎殺王子伯服。執褒姒以歸。申侯、魯侯、許男、鄭子立宜臼於申,虢公翰立王子餘臣於攜。

……

對照《史記·周本紀》來看,《竹書紀年》在這裡的記載顯然多了好幾個情節:

一、周幽王是在周幽王十一年秦正月被亂臣弒殺的,但太子宜臼早在周幽王三年就逃到了外公申侯的家裡了。

二、周幽王曾於十年大會諸侯,並於該年秋九月出師征伐過申國。

三、申國與鄫國、犬戎聯兵擊退了王師,並且反攻到鎬京,在鎬京城裡弒殺了周幽王。被殺的還有鄭桓公和太子伯服。

四、申侯、魯侯、許男、鄭子在申國立宜臼為周王時,周王室的近親之國虢國的虢公翰也在攜地(今陝西渭南)擁立周幽王之弟餘臣為周王,是為周攜王。

也就是說,與周平王同時被推舉為王的,還有一個周攜王!

《史記·周本紀》沒有提到周攜王,不是司馬遷要隱瞞什麼,而是周攜王與周平王相爭失敗,已被周朝的史官刻意從史冊上抹去了。

那麼,周攜王與周平王“二王並立”時,誰是正統、誰是僭越呢?

周朝有過二王並立局面,正統一方因為失敗而被抹去,罕為後人所知

我們看,無論是《史記·周本紀》還是《竹書紀年》,都已經明確表明,他已經被周幽王廢黜了,從法理上說,他已經喪失了繼承王位的資格了。

再有,宜臼並不是在周國由周室臣民擁立,而是在申國、由申國國君扶上王位的,這就屬於來路不正了。

最糟糕的是,扶立宜臼的申侯,是聯合繒國及犬戎進攻鎬京、殺死了周幽王、劫掠和火燒了鎬京的周室罪人,即申國和申侯,屬於周室的敵國和敵人。

那麼,周平王的王位,明顯屬於僭越。

周平王,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偽主。

反觀周攜王,他是周地百姓及周室王公貴族所擁立,應屬正統。

周攜王與周平王“二王並立”的局面維持了多久呢?

《竹書紀年》記:“二十一年,攜王為晉文公(當作文侯)所殺。”——即周攜王是在周平王二十一年被晉文侯殺掉的,這個局面維持了二十一年。

不用說,這二十一年時間裡,各地諸侯,紛紛站隊,其中的晉文侯,站在了周平王這一邊。

實際上,不但晉國的晉文侯,秦國的秦襄公也站在周平王這一邊。

周朝有過二王並立局面,正統一方因為失敗而被抹去,罕為後人所知

周平王屬於勾結犬戎殺害父兄的亂臣賊子,得位不正,而且,根據史料記載,他後來東遷洛邑後,天下諸侯在長達九年的時間內不肯入朝覲見,這說明,他在一開始是得不到絕大多數諸侯承認的。

那麼,他是怎麼獲得晉文侯、秦襄公等人的支持的?

結合各方面的史實推斷,他是在外祖父申侯積極的出謀劃策下,甘願喪權賣國,通過各種收買手段,拉攏到了晉文侯、秦襄公。

對於晉文侯,周平王作了一篇《文侯之命》,通篇溢美之辭,准許他在汾水流域擴張。

對於秦襄公,周平王與他盟誓,封給他爵位,許諾說:“戎無道,侵奪我岐、豐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

秦襄公因此得以建立諸侯國,成為了秦國開國之君。

司馬貞稱讚說:“襄公救周,始命列國。”

司馬遷也說:“秦起襄公,章於文、繆,獻、孝之後,稍以蠶食六國,百有餘載,至始皇乃能並冠帶之倫。”

秦國也從享有與齊、晉、鄭等國同等的地位,“與諸侯通使聘享之禮”。

正式立國之初,秦襄公大張旗鼓地用騮駒、黃牛、羝羊各三頭的太牢大禮,在西疇祭祀白帝。

那一段時間,《史記·秦本紀》記:“秦襄公將兵救周,戰甚力,有功。”

不管秦襄公如何有功,功勞都沒晉文侯大。

公元前750年,晉文侯偷襲周攜王得手,周攜王死了。

二王並立的局面宣告結束,擁戴周攜王的傳統大國虢國、虞國等走向衰落。

周平王一枝獨大,在晉文侯的引導下,離開了申國,回到了周都鎬京。

周朝有過二王並立局面,正統一方因為失敗而被抹去,罕為後人所知

不過,由於周平王殺父篡位,引外族洗劫鎬京,得不到鎬京人的擁護,而且,鎬京也已經殘破了。

為此,他提出東遷雒邑。

秦襄公自告奮勇,“以兵送周平王”。

周平王東遷,等於主動放棄了關中,使得周王室失去了一半王畿領地,實力大減,從此失去了統領諸侯的能力。

而周平王向秦襄公許以關中西部的地方,鼓勵晉文侯沿汾水流域擴張等種種做法,等於是支持諸侯國互相兼併,允許諸侯國自行擴張,明顯是對周王國秩序的破壞。

周朝有過二王並立局面,正統一方因為失敗而被抹去,罕為後人所知

由此,大混亂開始,孔子所哀嘆的“禮樂崩壞”的時代來臨,諸侯國家的力量日益強盛,鄭、齊、宋、晉、秦、楚、吳、越等國家相繼稱霸於中原,其中的秦國笑到了最後。

也許,周平王把周王朝的龍興之地岐、豐讓給秦襄公時,秦襄公就有了秦國由此興起,最後統一天下的暢想。

司馬遷在《史記·六國年表》就說:“周東徙洛邑,秦襄公始封為諸侯,作西畤用事上帝,僭端見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