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後支架手術,如何評估心肌的受損程度?

五星出東方13


大家好!我是“濟醫天下”一位在醫學道路上奮鬥的年輕人,我會將深奧的醫學領域,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大家進行普及,希望大家能夠支持與喜歡,想了解更多健康常識,可以關注我,如有疑問可以留言,我將為大家一一解答。

冠心病是我們很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它包括很多種類型,其中心絞痛是最常見的一種類型,心梗是最嚴重的一種類型。

什麼是心梗呢?

心梗就是各種原因導致的心肌細胞血供急劇減少而引起心肌細胞壞死的一種心臟病。

發生心梗後的治療手段主要分為兩大類:

  1. 藥物治療:主要通過應用抗凝藥、擴血管藥、以及其它降低心肌耗氧和改善心肌供血的藥物進行保守治療。

  2. 手術治療:主要就是指心臟支架植入術,將心臟支架通過導管送至心臟動脈狹窄處,將狹窄的動脈撐開,從而解決心肌細胞供血中斷的問題。

那麼心梗後支架手術,如何評估心肌的受損程度?

評估心肌受損程度的方法有很多種,常見的方法如下:

  1. 心梗持續時間的長短:心梗發生後心肌細胞一般在30分鐘左右就會出現少量壞死,1小時後心肌細胞就會出現大量壞死。這種方法僅能大致判斷受損情況。

  2. 心臟動脈堵塞的程度:當進行支架手術時可以通過造影來判斷心臟動脈堵塞的嚴重程度和血管數量,支架手術後,根據血管供血情況可以大致判斷心肌細胞受損的面積。
  3. 心臟超聲檢查的結果:心梗術後通過心臟彩超的檢查來判斷心臟收縮能力,通過這種能力的判斷可以大致瞭解心肌細胞受損程度。
  4. 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心梗支架術後,我們可以觀察患者有無胸痛、胸悶、呼吸困難等症狀,根據這些臨床症狀也可以大致判斷心肌受損程度。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解答,如果您有所收穫,請點個贊支持一下!


濟醫天下


心肌梗死發生以後,即便用最快的速度進行血運重建,也就是通過支架植入術將狹窄梗塞的血管開通,依然會有一部分心肌組織因為缺血缺氧而發生壞死。壞死區域的大小以及壞死所導致的心臟功能的下降程度,是反映心臟受損程度的兩個最主要的因素。壞死的區域越廣泛,說明心臟受損的程度越重;心臟功能下降的越多,也代表心臟受損的程度越重。

那麼,臨床上,有哪些檢查可以為我們提供心臟壞死區域的範圍以及心臟功能的評估呢?

  1. 心電圖:心肌梗死往往有其特殊性的心電圖改變,心肌梗死發生後,也會有相應的心電圖變化過程。根據心電圖顯示的胸導聯發生改變的範圍可以大致估計出心髒壞死區域的範圍,是快速和低成本評估的一種常用手段;

  2. 心肌酶譜:心肌酶在正常人的血清中含量極低,當心肌梗死發生時,壞死的心肌會大量釋放新心肌酶到血液當中,從而使得血液中的心肌酶含量驟升。一般而言,心肌梗死穩定後,血液中的心肌酶譜的在達到峰值後會逐漸回落,但如果在支架植入術後,心肌酶有繼續上升的勢頭,則提示有可能心臟壞死的區域和範圍還在擴大;

  3. 心臟超聲:是最簡便、快速的心臟影像學檢查手段,可以直接評估心臟功能,觀察射血分數的變化,射血分數越低代表心臟功能越差。心臟超聲也可以直接觀察到運動減弱或形成室壁瘤的心肌組織,這可以直接反映心臟壞死的範圍大小;

  4. 心臟磁共振:心臟磁共振檢查可以理解為一種升級版的心臟彩超,其對於心臟功能的評估更加精確,且對於壞死的心肌組織的區域大小的評估也更為精準;

  5. 心臟核素檢查:核醫學心臟檢查的原理是,正常心肌組織對於核素的攝取率高於壞死心肌組織,核素檢測設備(包括SPECT和PET)檢測到的核素攝取相對較弱的“稀缺”區域就是壞死的心肌區域。


家有好醫


心肌梗塞後,反映心肌壞死麵積大小的檢查有這麼一些:

1、心電圖。心電圖上出現心梗表現的導聯數越多,表明心梗範圍越大。

2、心肌酶譜和肌鈣蛋白檢查。數值越高 說明壞死的心肌細胞越多。

3、超聲心動圖檢查。出現室壁瘤預後不好。左室射血分數越低,心功能越不好,說明心梗面積越大。

4、心肌核素顯影。可直觀地看出心梗面積的大小,也可測量左室射血分數,這個方法是最好的方法。


木棉花開15609


心肌核素檢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