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貝是真的“窮”麼?如果不是,它為什麼要“哭窮”?

摘要:近期,肆掠全國的疫情就像一面照妖鏡,不僅照出人間百態、讓許多妖魔鬼怪現身,也在經濟領域折射出某些企業的行徑,有的低調捐贈,有的高調哭窮,讓人唏噓。今天,我們就探討一下西貝“哭窮”一事。

我在上一篇文章談到過,武漢疫情確實對多個行業造成嚴重影響,尤其是“需要線下聚集人氣”的行業,例如餐飲、旅遊、娛樂等,所以西貝等企業自然首當其衝,受到直接影響,春節前後這幾個月的損失在所難免。於是,西貝負責人賈國龍就開始“哭窮”,現金支撐不到3個月,需要貸款輸血才能活下去,7天之後浦發銀行的1.2億到賬。

問題來了,西貝是真的“窮”嗎?它為什麼“哭窮”?

西貝是真的“窮”麼?如果不是,它為什麼要“哭窮”?


西貝負責人所言是餐飲業的普遍難題,但西貝不是“最窮”的

當然,西貝負責人所言的現金撐不過3個月,應該是實情。

網上也有不少網友幫西貝算過賬,“西貝的成本結構中:原材料佔30%,人工綜合成本佔30%,房租佔10%,還有稅收成本大概佔6-8%。”這裡面,原材料的損失大概不超過1個月(假設餐飲提前備貨1個月,這部分食材可能會損失掉大部分),主要就是人工成本與房租的損失。事實上,絕大多數餐飲企業都是如此,眉州東坡、海底撈等大企業也是如此,那些街邊餐飲小店也是差不多的。但西貝是這裡面“最窮”的嗎?

肯定不是。相同情況下,眉州東坡、海底撈等同級別企業,難道就能比西貝支撐得更久嗎?那些小餐飲店就能支撐更久嗎?

我們通過企業的生命週期看看,就明白哪些企業是“最窮”的了。

西貝是真的“窮”麼?如果不是,它為什麼要“哭窮”?

由上圖可知:

1)處於創業期、成長期的企業。它們是最困難的,它們需要大投入,雖然增長也比較快,但實際上手裡的現金是不會很多的,甚至都是舉債經營,一旦出現武漢疫情這類天災,就是致命性的打擊,沒有足夠的現金流就意味著死亡,至少元氣大傷。

2)而處於成熟期的西貝等企業。實際上它們不是最難的,它們此前有穩定的營收,投入也不需要像創業期、成長期一樣大手筆。只要不是亂搞,現金流實際上是相對充沛的。

3)處於衰退期的企業。當然,它們也是困難的,但已經處於“收割期”,投入實際上是比較小的,武漢疫情這場天災,只是加速了其死亡的速度而已。

可見,西貝不是“最窮”的,那些處於創業期、成長期的餐飲企業,才是真正的“窮”,相當一部分都屬於“裸奔”狀態,能堅持多久不可而知。



西貝是真的“窮”麼?如果不是,它為什麼要“哭窮”?

為什麼處於創業期、成長期的企業沒有“哭窮”,而西貝“哭窮”?

這個問題,答案很現實:創業期、成長期的企業,哭窮也沒用,沒人可憐。

我們知道,無論銀行家、資本家,都是唯利是圖,基本上不會考慮社會責任感。而創業期、成長期的企業,它們面臨的風險是比較高的。一旦資本投入或貸款進來,就可能揹負高風險,哪個銀行、哪個資本會冒風險投入?所以,處於創業期、成長期的企業,只能“欲哭無淚”,自生自滅。我本人也是經營中小企業,雖不是餐飲行業,目前也遇到類似問題。

而西貝等企業處於成熟期,風險是可以預期的,銀行、資本所冒的風險會小很多,自然願意把錢給這類企業。所以,西貝“哭窮”是有效果的。

但,正是這大量的創業期、成長期企業,解決了大量的就業等問題。

如果大面積倒閉,將會造成非常大的社會影響。在此,我只能呼籲銀行和資本,加強風險控制,對優質的創業企業、成長企業,給予支持,協助其度過難關,而不應完完全全的“唯利是圖”,只考慮自身的投資利益。



西貝是真的“窮”麼?如果不是,它為什麼要“哭窮”?

為什麼眉州東坡、海底撈沒“哭窮”,而西貝“哭窮”?是否可以理解為這是一種“營銷公關行為”?

西貝哭窮,已經達到目的,獲得貸款。

我們是否可以再延伸一下,多做一些思考:為什麼同級別的眉州東坡、海底撈沒哭窮?而西貝哭窮,這個行為是否有“營銷公關”之嫌疑?

可能大多數人不會往這個方面去想。但是作為營銷人,我還是習慣性地往這個方面做一些思考,理由如下:1)哭窮的時間點把握很好,疫情期間大家都在捐款捐物,這個時間西貝反其道而行之——“哭窮”,雖說可能引起爭議、甚至讓人反感,但反差效果最大,這是營銷公關所需要的效果;2)哭窮的方式,西貝通過其負責人賈國龍發聲,大聲“哭窮”,把“哭窮”的音量放到最大;3)眉州東坡、海底撈等企業都沒郵哭窮,而西貝哭窮,這屬於營銷行為的“差異化”,容易引起關注——要不然,西貝完全可以直接找銀行貸款就是了,沒必要通過全網傳播其“哭窮”的行為。

當然,以上分析不見得是西貝賈國龍先生的本意,但其“哭窮”在網絡上確實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完全達到了“營銷公關”之奇效。那些捐款1億、10億的企業,都沒有產生這麼大的影響力——倒是這哭窮、獲得銀行貸款的企業,還獲得了最大的網絡聲量。


最後,我要說明的是:西貝哭窮,也不是什麼丟人的事,只是在大家捐款捐物、抵抗疫情的關鍵時刻,搞這麼大的網絡聲量似乎有點不合時宜。我個人的觀點是,就算你“窮”,也沒必要在這個時間點在全網發聲,悄悄咪咪地去貸款就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