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管理是否是當下每個人必學的一項技能?

北山愚公者


評論員小韓:走到人生的某一個階段時,我決心要成為一個富有之人,這並不是因為愛錢的緣故,而是為了追求那種獨立自主的感覺。我喜歡能夠自由地說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受到他人意志的左右-----理查芒格

為什麼要自己掌握理財技能才是最可靠的?

很多人都表示跟著自己的家人、朋友投資,當賺了的時候會特別感激對方,但是虧的了時候又怨恨對方不靠譜。其實他們的家人、朋友很多也真的是好心,但是他們沒有掌握投資技能,靠著小道消息,本質是投機,賺了是運氣好,長期虧損是必然。

理財投資這麼重要的事情,如果交給別人,就像把自己的“財富之命”交給了別人,如果遇上的是一個沒有紮實理財技能的人,那就對自己的“財富之命”太不負責了。因為缺乏理財技能的人,是根本拿不住好股票的,他們無法分析企業,就無法正確面對價格的波動,最終還是逃不過虧損的命運。

而聽信銀行經理的話,選擇銀行理財,長期看收益連通貨膨脹的貶值都跑不贏。

特別是【中產家庭】,與其聽信他人的小道消息,【最可靠的】還是自己通過學習成為家庭資產理財師,為自己的家人打理財產,創造更多非工資收入,這才是最安全可靠的方法。

【一句話總結】:最重要的本事需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就像企業要把核心競爭力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一樣,理財——事關自己和家庭的財富之命,只有自己掌握了,才是對自己的負責。


天閱財經觀察


這個問題問的非常好,當今社會,年輕一代的人,負債金額相當高,就是因為不會財富管理,過度的消費,導致資金支出遠遠大於收入,眼前的快樂是建立在往後很長一段時間的痛苦之上的,古話說的好:吃喝不窮,不會計劃就變窮,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做好自身的財富管理,根據自己資金的情況,分為幾個部分, 生活基本費用,固定存款費用,小額投資費用等,化整為零,記錄好每一筆錢的收支明細,生活就會越來越好。


稅務諮詢師


與父輩相比,人們的壽命已經變得越來越長了,這就意味著,人們需要支付生活成本的時間也越來越長了。如果一對夫婦活到65歲,那麼,他們很有可能再活20年,如果他們已經活到85歲,他們也有很大可能活到95歲。為了支付他們的日常開銷,他們需要更多的錢,那麼,最為確定的賺錢方法就是投資了。

一旦你讓錢為你工作,它將成為你很好的朋友,不費吹灰之力,你的兜裡就會因錢生錢。平均而言,如果把錢投入股市,那麼你的本金每7~8年就可能翻一番。許多聰明的投資者學會了利用這一點,他們意識到對未來而言投資致富和勞動致富同樣重要。如果你及早儲蓄和投資,終有一天單靠錢生錢就夠你生活所需,這就是所有人都向往的財務自由的機會,自由地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錢則自動生錢。如果不在年輕的時候就養成每月定期儲蓄並進行投資的習慣,這一切都有如天方夜譚。許多家庭正處在這樣的情況下:銀行在賺他們的錢,而他們在股市投資或銀行理財中一無所獲。他們每年支付的銀行利息少則幾千,多則幾萬。如果是在為房子付息尚可理解,因為它們的價值會增長,但為汽車、家電、衣服或電視等等付息則不然,使用時間越長它們越不值錢。負債的結果和儲蓄投資的結果剛好相反,欠債越多,就會越痛苦。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迅速,GDP年均增長達到9.5%,國民收入在一代人的時間裡增長了50倍。2007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的順利通過,標誌著中國真正進入了“有恆產者有恆心”的時代。人們有了更多收入與財富的同時,面臨的生活,工作壓力也越來越大:“從一而終”的就業模式就被打破,在自由選擇工作的同時不得不承受更大的失業風險;中國提早進入老齡化社會,而新的社會保障體系尚待完善;購置房產,贍養雙親,子女教育等問題更多要靠自己來解決;高端人群則更關注財產保護與傳承等安全性需求,可見,理財已經成為影響國民生活質量不可或缺的元素。

在人的一生中,人們希望能夠滿足各個層次的需求:人們在滿足溫飽的前提下,追求的是安全無虞;當基本的生活條件獲得滿足後,則要求得到社會的尊重,並進一步追求人生的最終目標——自我實現。而這一切,無不與理財密切相關。理財的目的,就在於追求更加豐富多彩的人生;個人理財的終極命題,就是如何有效地安排個人有限的財務資源,實現其一生生命滿足感的最大化。





葉隨風飄0089


有一句話說得好,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經濟的發展將伴隨著貨幣總值的增加,當貨幣增加的速率超過了你手裡的錢增長的速率,這時候按購買力算的話錢就是貶值的。目前我們國家GDP貨幣的增長速率一直維持在8%左右,銀行的利息最高也就4%左右,所以一般說來你把錢存在銀行,那貨幣按購買力算的話,每年都會虧損。但是你一旦學會了理財,目前好的基金年化能夠達到30%每年,即使你把一部分資金用來投資基金,總的算來,你的總收益也是超過GDP增長的。所以只有所持有的資產收益率高於GDP收益率,那樣才能維持財富的穩步增長。過去20年國內能夠達到如此高的收益率的東西不多,一個是房子,另一種就是優秀上市公司的股票(騰訊,阿里,茅臺)


理財小隊長


是的。

其他什麼都可以交給別人,就是財術一定要自己學,要有一些基本的概念。想一下前幾年的怕p2p,因為短期收益高,最後血本無歸的很多都是缺少風險意識,覺得高收益和低風險可以並存。

再者,財富管理的根本是保值,因為每年的貶值是現實情況發生的,如何從慢慢存錢,再到保值,再到帶來效益,建立一套家庭的財富增資系統,是一個慢慢建立的過程。在某些關鍵問題可以諮詢專家的意見,但是具體的操作一定是自己下的決定。

最後,全球都進入負利率時代,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學會財富管理。


小曾說錢


財富管理人人聽過。

我們會根據自己基礎的經濟狀況(比如我有5萬塊錢的儲蓄、每個月工資收入5000)搞一個簡單的規劃,多少錢做長期投資、多少錢做現金儲備、多少錢消費。這是理財規劃,或者叫財富管理。為了實現目標,我們會努力的做到投資最優化,儘可能快的資產增值同時提升生活水準。

在這篇《人生財富管理系統》裡,我想說核心觀點是——人生也是一個投資自己實現增值的過程。我們可以將自身擁有的各種資源加以系統的管理統籌,輔助我們進行科學決策。每一筆人生財富的的使用,都決定著我們長遠的未來。

我們有哪些人生財富?

要“理財”,先學算賬。

可能很多人沒意識到,時間是最重要的隱含人生財富。我們每個人最大的財富不在於口袋裡有多少RMB,而是在於我們有時間。假設我有50年的人生,以我每個月5000塊工資收入舉例算一比帳:

每月標準工作時間是21.75天*8小時,即174個小時。換算過來收入就是28.7塊/小時(為了好算我們按30塊/小時計算)

30*16小時(扣掉8小時睡眠)= 480元

480元*365天=175200元

175200元*50年=8760000元

我的人生值876萬!

我當然不可能一輩子一刻不停的打工,這裡876萬不是一生真實獲得的金錢,是我基於30塊錢時薪算出的人生“時間總資產”兌換為“財富資產”的潛在價值。

如果我什麼都不做或者做了毫無意義的事兒,相當於在消費這876萬;

如果我能夠通過自我提升增加“時間”或者提高“時薪”(50?100 ?1000?),這876萬還可以增值。

在這個人生財富管理系統裡,我們可以把“時間”視為最根本的貨幣單位。

原因很簡單,它是一切的基礎,和健康、知識、社交、金錢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兌換:

時間就是金錢。你可以花時間工作換取酬勞,也可以花錢節約時間。

健康=時間。很簡單,活著才有更多的時間,健康的活著才能有效率。

時間用來學習知識和改善社交,可以用來愉悅自己,實現個人的良性循環。

基於此,我們的人生財富=時間財富+知識財富+財產財富+社交財富

我們要做的就是將所有人生財富統籌,以綜合的思維去管理,同時複利更高的投資。~~~~~~~~~~~~~分割線~~~~~~~~~~~~~

人生財富如何高效管理?

你的時間是有價值的!

如果你同意,那麼我們有了一個參考這個價值去判斷很多事情值不值得。你給自己定義30塊/小時的時薪,超過30塊價值的事情多做,低於30塊價值事情不做或者找替代。

舉個例子。

我在北京工作,之前一段時間住的單間(就是隔斷間)是1300塊/月,後來直接換了離工作地100米的小區,基本條件類似的單間,1700塊/月表面差距有400塊。

但實際上,後者會非常划算。我是這樣算這比賬的:

顯性的利益->坐地鐵上下班各要2塊錢->每月省下來回100塊左右的交通費;

隱性的利益->等地鐵的、坐地鐵和走路的時間差不多40分鐘(這在北京算很近的),每天要1個半小時左右->一個月下來就是40多個小時自由支配的時間,相當於每個月節約了近2天。

這40多個小時可以用來加班(降低日常工作壓力同時有餐補);

補充睡眠和鍛鍊身體(享受9點太陽曬屁股再起床的幸福感、改善健康);

做私活和研究投資賺錢(收益遠超30塊錢一個小時) 。

在這個計算裡,我多付出400塊錢房租,但實際省出了100+40小時*30元時薪=1300的價值,每個月淨賺900。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當你考慮時間是有價值的,你會就理解這比帳的算法——有些時候花錢省時間是在賺、有些時候打車比坐公交車更節省、有些時候購買高品質產品和專業服務很划算、實踐收穫比實習工資更重要、提升自己是的最好的投資。

~~~~~~~~~~~~~分割線~~~~~~~~~~~~~

人生財富的複利思維

既然我們叫做人生財富管理,如何統籌自己所有的人生財富、實現保值增值和效率最大化就是首要目標。如果我們能在各種生活決策之前把這本賬想明白算清楚,長遠看我們的生活質量會有顯著的提升。

我們人生財富管理系統化思維的核心,是把資源投放到複利最高的地方去,缺什麼就換什麼,集中力量突破瓶頸解決問題。

沒錢的時候財富是複利最高的,就把所有資源集中到賺錢上。

患病的時候時間是複利最高的,就把所以資源集中到健康上。

孤獨的時候社交是複利最高的,就把所以資源集中到交友上。

這種思路可以很開闊,我舉一些例子。

時間投資:優化統籌所有人生財富的核心。能保持健康、預防疾病就是省錢省時。多活十年創造的價值比什麼都多,這很容易理解。

知識投資:知識改變命運。更關鍵的是提升你的能力讓你升值,獲得更高薪酬(“時薪”)並學會提升所有事情的效率。

財富投資:投資是現代社會的重要生存技能、是通往財務自由的必由之路。而財務自由,正是人生幸福的最大物質保障。

社交投資:愉快的親情、友情、愛情關係能讓你提升效率。此外,提升顏值是社交管理的重要部分,能讓你做事情事半功倍。

我們的人生有限,我們的出身也未必能提供足夠多的資源。

想過好的生活,我們只有像一個精算師那樣去統籌好自己的各種財富,讓自己的人生財富實現不斷的增值。

~~~~~~~~~~~~~分割線~~~~~~~~~~~~~

當然,就像我們掙錢是為了花錢一樣。除了“投資”,我們還要學會“消費”。

協調好用度支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的人生有更多的選擇權。

人生的真正收穫是更多的體驗和幸福感,否則再多的人生財富都沒有意義。

盧梭說:我們手裡的金錢是保持自由的工具,我們追求的金錢是我們成為奴隸的工具。

與您共勉。



我不吃菜我喝粥


有句流行語“你不理財,財不理你”,意思就是說,要管理自己的財富,讓自己的錢和資產能夠保值增值。

我們的錢在銀行存儲掙點利息,也算是一種理財方式,但是過於保守了。而且按照貨幣購買力計算的話,每年的收益趕不上物價的上升,實際就是一種虧損狀態。

俗話說,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高收益就一定伴隨著高風險,如果把所有的積蓄都用於炒股,一旦失誤就影響到整個家庭的日常生活。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經濟狀況和風險承受能力選擇投資渠道。

為了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我們應該多學習理財方面的知識,也可以諮詢專業的理財師。

還是那句話,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清涼阿偉


這個問題很明顯是肯定的!

財富管理是人的一生必須學會的技能,就算不能精通,至少在你和財富諮詢顧問交流的時候,基本的知識和概念能懂,這樣不至於存在溝通障礙。

為什麼說財富管理是人一生都要學會的一項技能呢?

因為相比我們的父輩爺爺輩,他們的人生從20世紀開始,那時候財富的積累沒有像今天這麼厚實,那時候的他們大多數正在為一日三餐能不能吃到米飯而憂愁。到了父輩,有很多人選擇下海創業,這時候的重心在於怎麼把企業做大。然而到了我們這一輩,社會財富的積累已經達到了一定的程度了,如果說以前是“打江山”,那麼現在“守江山”的重要性越來越顯然,這不僅僅是個人,整個社會都是這樣的側重點。因此,當下的我們是第一代,需要去學會財富管理的這項技能。

假如一個人不會財富管理,後果會如何?2020年一月份同比的CPI已經達到了5.4%,而食品CPI的同比漲幅高達20%。在這種情況下,不會財富管理意味著財富的大幅縮水。而且簡單地買銀行短期理財,已經不能滿足跑贏通貨膨脹的要求,財富管理已然是一項全方位的技能,需要懂得做資產配置。

新時代下的我們,財富管理已經是當下每個人必須學會的技能。


投資社論


記得有一個課程,把財富收入分為主動收入和被動收入;主動收入簡單講是不工作就沒有收入,就沒有生活來源,這種收入是主動收入,被動收入是指不工作都有收入。

舉個例子,會更明白,如果你是打工的,那麼每個月通過工作取到薪水,沒工作就沒有工資,這就是主動收入;如果你有個店鋪,每個月就不用工作,每個月收租就能生活,這種收入是被動收入,不論你工作與否,都收租,這就是被動收入。

講一個故事,有個砍柴的農夫和一個放羊的農戶早晨在山上相遇,相談甚歡,不知不覺到了太陽下山的時候,該回家的時間到了。可是砍柴的農戶還沒砍柴,放羊的農戶的羊卻吃得飽飽的,任務完成了。

從財富的角度把人分為如下幾種:

第一種人,就是打工者,受制於人,時間不自由 需要每天沒有工作才能有工資,才能有收入。

第二種人,就是個體老闆,個體工商戶,自己做主,自己為自己工作,累並快樂者,但是一旦自己不做事,也沒有了收入,沒法生活。雖然時間自由,不受制於人,但不幹活也沒有收入。

第三種人,就是企業家,有許多僱員在他企業工作,為他工作,為他創造收入,但需要管人、用人、協調。

第四鍾人,就是投資家,投資有價值的項目,不用去工作,不用去管人,用錢去賺錢,多幸福啊。

財富需要管理,利用它來為自己帶來更多財富,是一件令人羨慕的事情。

以上是本人的看法,僅供參考,歡迎指正!


審計老大哥


財富管理絕對是當下每個人都必須掌握的一項技能!若想早日實現財富自由,就必須儘早學會財富管理!甚至從兒童開始,就要練習積累財富和管理財富!從而形成自覺和習慣!而沒錢就去掙,掙了錢就花掉。這是大多數人一生的生活模式。按此模式,即使清華畢業,實現財務自由的概率也不高。

財務自由,其實是一門學問,需要大量學習和訓練。可惜正規教育,從未涉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