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狙击下的楼市,能否趋“稳”

加长版春节假期终结,部分单位正式开工。阿搜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这么迫切想上班。假期里,收到最多的问题就是,房价会跌吗?疫情过后楼市会怎样?下面,就让阿搜为您释疑解惑吧!

我们先说结论:楼市一定乐观,这不需要理由,而是必选项!疫情之下,没有哪个行业能独善其身。房地产行业与其他行业一样,都需要在关键时刻扶一把,度过疫情难关。

还记得房地产行业的政策基调吗?回忆一下2019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说法: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全面落实因城施策,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稳,依然适用于2020年楼市,这是对宏观经济的重要贡献!


疫情狙击下的楼市,能否趋“稳”

图片源自网络


房价会跌吗?疫情过后楼市会如何?

许多人会拿2003年非典(SARS)疫情过后楼市整体出现大涨的场景做参考,幻想本次疫情也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但真的会是这样吗?

1.回顾2003年楼市

数据显示,2003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约3371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5.77%。全国商品房销售金额7955亿元,同比增长31.88%。

在SARS肆虐的2~4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金额和销售面积均处于全年低位,5月份随着疫情的好转,销售面积等增速明显回升。

当时,受非典影响较大的是香港、北京、广州等地。据了解,1999年香港私人A类住宅均价为4.2万/平,而2003年7月则跌至2.3万元/平,受疫情影响当时香港房价近乎腰斩。

与此同时,当年广州因离近疫情严重的香港地区,房价也受到波动。据报道,2003年上半年广州十区商品住宅均价为3888元/平,同比下降将近5.1%,深圳更是出现“0首付”购房政策。

多个地方城市,虽然在疫情期间房地产成交有所影响,但在疫情过后都基本恢复,甚至出现较大涨幅。这背后离不开政策的支持,2003年8月,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 (即“18号文件”),将房地产业定性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至此,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之路正式开启


2.回顾2019楼市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7.2亿平方米,是2003年市场规模的5.1倍。全国商品房销售金额达159725亿元,也是2003年市场的20倍以上。


疫情狙击下的楼市,能否趋“稳”


市场规模大幅增长的动力已减弱,2019年全国GDP增速仅为6.1%。房地产行业基本处于稳步发展阶段。


3.展望2020年

美联集团主席黄建业指出,以香港为例,「小阳春」被疫情紧急煞停,预计2月一二手成交按月急跌3成,料上半年楼价持续受压,惟强调置业需求只是被疫情「急冻」,现时香港经济及楼市基调较2003年稳健,故预期楼价不会出现「非典价」,料上半年楼价将下跌约5%,加上新供应已连续两年于高位横行,未来极可能下滑,待疫患结束,经济前景恢复乐观,释放积聚已久的购买力,届时楼价或会「U型回升」。

长期来说,需求不会凭空消失,只是被按了暂停键,终究还是会释放。刚需购房者,只是推迟了走进售楼处的时间。家庭投资理财的购房者会发现,疫情之后,房产依然是优质的投资方向。而疫情之后,预计会有一些经济刺激政策,比如降准降息等,最终会利好楼市,楼市限购等调控政策大概率也会陆续松绑。


对于购房者的建议

租房不是长远之计,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才有安全感。疫情期间,租房客受到的歧视够多了,如有性价比较高的新房,或者价格回调较大的二手房,仍可以择机购买。

买房,无论自住还是投资,花钱是在当下,眼光要放在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