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官员“便宜行事权”:能赏赐,也能收回,不过是统治手段罢了

宋代官员“便宜行事权”:能赏赐,也能收回,不过是统治手段罢了

说起“便宜行事权”,那它的历史就很悠久了,早在西汉的时候,它就被应用在政治上,在《史记》中就曾写到:“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可见其在国家政治斗争上的重要性。而“便宜行事权”在宋代的时候得到了显著的发展,统治者非常重视对该权利的使用,所以,我就拿宋代统治者对“便宜行使权”的使用来举例子,让我们翻阅宋代历史的篇章,浅析宋代官员的便宜行事权的合法性与制约。

一、“便宜行事权”的含义

所谓的“便宜行事权”从字面上来看,意为方便,容易的行使权力。而它在史书上被解释为:“根据当时当地的情况,<strong>不用向皇帝请示,就可以自行的决定适当的措施或办法。”总而言之,享有“便宜行事权”的官员是有很大的决策权的。而官员的“便宜行事权”往往是由统治者颁发和受理的,宋代在建立之初,统治者吸取唐末五代十国,地方割据势力强大造成的灭亡的教训,严格的把控对该权利的授予

,并且中国享有对其的回收权,当官员在行使该权利的途中,中央认为此措施处理不当,可享有中断此措施的权利,并且立即进行回收。所以,总的来说,“便宜行事权”主要是掌握在中央的手里。

二、宋代官员对“便宜行事权”的使用

1、“便宜行事权”的合法性

在北宋时期,宋辽之间关系紧张,尤其是两国边境之处,战事频发。这使得,统治者不得不重视对武将的使用,由于宋代秉持着“重文轻武”的宗旨,以至于武将的权利受到了统治者很大的限制。而又由于战场上瞬息万变,武将的作战政策会根据战争情况而进行不断地调整。

宋代官员“便宜行事权”:能赏赐,也能收回,不过是统治手段罢了

但由于受到宋代政策的限制,武将每做一个重大决定,都必须上报中央,经中央裁决同意后,方可执行,但这样的形式,会对战略布局造成很大的影响。统治者为了降低损失,就会授予武将“便宜行事权”。就如宋太祖曾对监军李谦昇,授予该权利。

下令说:“俘生口如所略之数,俟契丹放还易州之民,然后纵之。”

因他享有“便宜行事权”,使得他在处理军事上,可以姑息小过,决策果断,在军事行动中可以采取自己认为适宜的策略,为宋代的边防力量做出重大贡献。且“便宜行事权”除了给他带来不受阻碍的军事权力,也给他带来了家门荣耀,他在京师的家人还可免收征税,在史料就曾记载到:“其家族在京师者,抚之甚厚;所部州县管榷之利悉与之,资其回图贸易,免所过征税。”而又由于宋代实行“崇文抑武”的政策,武将畏谨之风盛行,即使统治者授予他们“便宜行事权”,也不能发挥应有之作用

2、“便宜行事权”的制约性

随着宋代对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统治者为了削弱地方势力,防止那些享有“便宜行事权”的官员滥用权力,就曾表明:“当中央有必要时,即受命请以便宜从事,不从中覆,许之。” 在这期间,中央会通过下诏的方式进行收回。在南宋时期,浙西安抚大使刘光世,就曾因享有“便宜行事权”而滥用权力,对所管辖属郡大肆搜刮敛财,致使百姓怨声哀道。统治者听闻此事,就下诏:“刘光世援宣抚使例,乞便宜行事,不许。”统治者不仅收回该权利,还罢免其官职,并对他管辖地区的各个官员,都相应的处以了刑罚。“诏军兴以来诸州得便宜指挥者并罢。

宋代官员“便宜行事权”:能赏赐,也能收回,不过是统治手段罢了

还有对上文所说的武将,在国家和谐稳定时,统治者为了防止武将势力过大,就会找寻相应的借口,收回他们手中的“便宜行事权”。在建炎四年,南宋在和金的对战中,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国家逐渐向防御和议和的状态转变,这使得统治者开始制约武将的“便宜行事权” 。宋高宗下诏:“ 诸州守臣自军兴以来得便指挥权,与地方分权,方能并行不悖,既能贯彻中 央的战略战者并罢。”而这个政策的实施,既彰显了统治者对军权的绝对掌控,也进一步加强了朝廷的集权。

三、宋代“便宜行事权”的发展

1、官员赐予幕僚的“便宜行事权”

在宋代,品级高的官员都会有自己的幕僚,称为“幕府制度”。那些被赐予“便宜行事权”的官员,在日常处理政治事件上,由于案件繁多,不可能做到每个案件都亲力亲为,所以他们会把大部分的案件分派给自己的幕僚,并

对幕僚授予一定的“便宜行事权”。

而这种行为,虽然朝廷很不提倡,但由于在宋代的律例中所记载的:“诏赐便宜黜陟之权,并未规定便宜行事辟僚属。” 所以,这种幕僚享有“便宜行事权”的现象并没有减少。在熙宁三年,韩绛 任陕西宣抚使,被宋神宗赐予“便宜权”,他在延安开幕府,“选蕃兵为七军,令诸将听命于谔,以便宜招纳讨击,领兵二万出无定川。”

可见韩绛的幕僚权利之重,后来,随着军队规模的不断扩大,他又把便宜之权,赋予吕大防。由于官员对便宜之权的过度使用,致使地方权力不断扩大,中央感受到威胁,宋高宗下诏:“今后除宣抚处置使依赐予的。”虽然朝廷开始命令禁止,但并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官员们对幕僚表面是虽不授予“便宜之权”,但在私下里还是授予的,致使幕僚的权利并没有因为律令,而有所减弱。

宋代官员“便宜行事权”:能赏赐,也能收回,不过是统治手段罢了

2、“便宜行事权”对军纪的作用

在宋代建立之初,由于受唐代五代十国影响,军阀割据势力严重,统治者不得不赐予武将“便宜行事权”,而统治者又承袭前代的经验教训,专门挑选正直严明,刚正不阿的武将尽心赐予,而这一赐予方式,使地方军队的纪律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乾德元年,名将郭进因御下严明而闻名,他的部下整肃,每入北汉境,无不克捷。而他战果显著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他对军队的纪律方面,要求格外严格。

他在每次出兵时,都会对自己的部下说:“汝辈当谨奉法,我犹赦汝,郭进杀汝矣。”而他的这一做法,极大的减少了军队士兵贪污,藐视军纪的现象。即使在面对宋太祖的宿卫亲兵时,亲兵犯错,他不用请示宋太祖,就可直接对其斩杀。由此可看出,正直的武将,享有的“便宜行事权”,在调整军队纪律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宋代官员“便宜行事权”:能赏赐,也能收回,不过是统治手段罢了

四、宋代“便宜行事权”带来的影响

宋代统治者对“便宜行事权”的应用,对宋代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都带来了一定的好处。首先,统治者对朝廷表现良好,政绩显著的官员,赐予“便宜行事权”的奖赏,这不只是调动了朝廷官员对政务上的勤劳奋进,

也间接的使那些拥有便宜之权的官员们,在对待那些贪官污吏,可以不用请示中央,就可以自行的进行审判和处置,这促使了朝廷贪污风和皇亲国戚乱用权利的现象不断减弱。

其次在宋代面对战乱的困扰时,统治者通过对武将赐予“便宜行事权”,使得武将在战场上,不用受到朝廷的制约,可以自主的根据战事的变化,制定相应的战略措施,使得宋代的战事节节胜利。同时也因武将的便宜之权,使得他们在军纪处理上,处理果断,治下严明。

当然,在统治者对“便宜行事权”的运用方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由于统治者对朝廷官员赐予便宜之权,使得地方势力不断扩大,很多政治事件,在统治者不知道的情况下,就被那些拥有特权的官员,私下处理了,这致使宋代的中央集权有了一定的动摇。

其次,由于那些被授予便宜之权的武将,驻扎在边塞要地,统治者对他们的约束相对来说比较弱势,这很容易造成地方势力过大现象的产生。不过,从总体来看,宋代统治者对“便宜行事权”的运用,还是利大于弊的,中央赐予便宜行事权,

很好的凸显了朝廷的权威、皇权的神圣, 使统治者能够更好地掌控政局。

宋代官员“便宜行事权”:能赏赐,也能收回,不过是统治手段罢了

五、总结

宋代,从初建的战乱频发,到后来的国家和谐统一,统治者根据国家的政治情况,不断在“便宜行事权”的应用上做出改变

,使得其对宋代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都带来了很大的益处,造就了宋代政治风气严谨,军队纪律严明,经济自由独立现象的产生,而宋代“便宜行事权”的不断发展,不仅为后世各个朝代,提供了在政治上良好的启迪作用,也对当今时代的政治文明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宋代官员的便宜行蓽权的合法性与制约渭》

2、《宋辽战争中武将的便宜行事权》

3、《“便宜行事”——宋太祖的御将之策》

4、《史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