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管控下,玉米价格走式如何?

用户3345270450133希


最近受疫情影响,很多饲料企业关门停业,各地也实行了封闭措施,导致了生产和流通受阻,导致一些养殖户没有饲料可用,大量处理畜禽,导致玉米需求量下降,随之也出现了价格下跌,但是这种情况只是暂时的,国家也很快恢复了饲料企业的生产,毕竟保民生是最重要的,加之最近非洲蝗灾迅速扩展,导致很多地方粮食紧缺,这也会导致粮食价格上涨,相信随着疫情结束,玉米价格也会很快恢复上涨势头,未来价格会在0.9~1.1之间,未来有可能还会到更好位。


冰河在沂蒙


东北产区: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国内大部分地区实施道路管制,各地封城封路现象普遍,村屯的基层粮外运受限,用粮企业上量困难,目前仍是消耗现有库存为主,春节过后东北地区玉米价格走势坚挺,个别企业较假期前上调10-30元/吨,另有部分企业延后开收。

华北黄淮产区:受疫情影响,各村封路,物流不畅导致新粮流通受阻,企业上量困难,而原料玉米随着春节期间的消耗,企业库存逐步偏紧,在此背景下,部分企业试图上调收购价来吸引上量,其中英轩上调70元/吨,临清金玉米上调60元/吨,寿光金、天力各上调50元/吨,整体较节前上涨50-70元/吨。

南北港口:受疫情影响,玉米市场到货量受限,北方港口集港量降至历史低位,且广东港口玉米到货减少,港口可供销售库存紧张,贸易商纷纷提价,其中北方港口较节前上涨75-80元/吨;南方港口亦是大涨90-100元/吨,不过为就近解决运输等原因造成的南方部分企业饲料紧张问题,2月7日投放政策玉米296万吨,将缓解市场供应紧张的局面。

进入1月份以后,东北及华北每周一轮的降雪天气影响下,道路运输受阻,导致基层购销转淡,厂门到货量急速下滑,其中山东企业早间到货车辆一度由一千五百余辆降至不足一百辆的低点,此外,今年黑龙江减产,玉米价格未达到农户预期也令部分农户有惜售观望情绪,而春节前深加工企业及饲料厂的节前备货,在此背景下,部分企业上调价格来吸引上量,另外,物流运力紧张推升成本,共同提振了1月份玉米价格止跌回升。





家里蹲农村人


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在疫情管控下,我觉得玉米的价格会很好,在乡下农民卖掉玉米却不知道大量的玉米走向何处,一. 一部分玉米加工成饲料,供应养殖业。二. 药厂加工药也会用到玉米,药厂用玉米的量非常大,每年药厂都会大量收购玉米。个人建议



山西小元


玉米价格一直是老百姓所关心的话题,价格涨百姓喜,价格落百姓忧,但是疫情管控下,玉米价格如何,直接关系到农民收入。

在我们这的玉米,大部分都是卖给了养猪场,而现在养猪场少了,玉米价格也就降了下来。

其实,咱们的玉米不是光能喂猪,还能加工成各种食品,变相换个高价钱,这就需要销路或者村内有人搞加工。

但是,唯一的缺憾就是农村人没文化,少策略,特别需要有技术有责任感的领导人带领他们发财致富,因为这是农村中农民的缺陷。

所以,玉米价格和有没有疫情管控没有多大关系,有的是农村的农民观念和思路需要改变,需要发光的人去带他们。

好了,我的回答就这么多,我是做防水的,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阿张防水


阿张防水

7小时前

玉米价格一直是老百姓所关心的话题,价格涨百姓喜,价格落百姓忧,但是疫情管控下,玉米价格如何,直接关系到农民收入。

在我们这的玉米,大部分都是卖给了养猪场,而现在养猪场少了,玉米价格也就降了下来。

其实,咱们的玉米不是光能喂猪,还能加工成各种食品,变相换个高价钱,这就需要销路或者村内有人搞加工。

但是,唯一的缺憾就是农村人没文化,少策略,特别需要有技术有责任感的领导人带领他们发财致富,因为这是农村中农民的缺陷。

所以,玉米价格和有没有疫情管控没有多大关系,有的是农村的农民观念和思路需要改变,需要发光的人去带他们。


知青岁月小曾


受肺炎疫情的影响,养殖类产品价格在春节后出现下跌在所难免。玉米作为养殖业的主要饲料原料,也将受到养殖类产品价格下跌的拖累。当然,也不排除短期内农民售粮活动减少、玉米上市量减少以及运输费用因疫情影响大幅上升等因素,使得玉米现货价格出现上行。不过,玉米整体消费量下降以及随着疫情消失购销正常,供大于求格局仍将促使玉米价格回落。

2019年,政府继续在东北地区实施提高大豆种植补贴、减少玉米种植补贴的措施,促使农民减少玉米播种面积,优化种植结构,导致播种面积继续下降,但由于天气状况良好,玉米产量仍然有所增加。据统计,2019年我国玉米产量为5215亿斤,较2018年增加72亿斤,增幅为1.4%。

因玉米产量增加,加之生猪存栏量大幅下降,玉米需求减少,市场看跌玉米的情绪浓厚,玉米开秤价大幅低于2019年,农民普遍惜售,导致玉米上市进度偏慢,后期供应压力后延。

春节期间,农村基层售粮基本停滞。春节后,随着肺炎疫情降温,加之天气转暖,东北地区农民玉米保存条件较差,届时玉米上市速度将趋于加快,供应压力增加。

春节前生猪价格上涨,加之许多地区复养成功,市场预期生猪存栏量大幅增加,玉米消费长期看好,从而推动玉米价格在2019年12月下旬出现一波反弹。不过,由于能繁母猪存栏量较低,生猪存栏恢复能力不足,春节前生猪存栏量连续两个月环比增加更大概率是养殖户压栏所致,所以短期内生猪存栏量难有大幅增加。

另外,春节前猪肉价格大幅上涨,带动鸡蛋、禽肉等其他养殖类产品价格上涨,一度刺激相关养殖规模扩大。不过,随着春节集中消费过去,鸡蛋等价格迅速回落,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的积极性下降。

综合上述分析认为,春节后玉米上市速度将加快,而需求转弱,加之进口预期增加,短期内玉米期货将继续偏弱运行。





杨记的快乐生活


(一)玉米的供给

从历年的生产情况看,国际玉米市场中,美国的产量占到了40%以上,中国的产量占到20%,南美的产量占到大约10%,成为世界玉米的主产区。上述三地的产量和供应量对国际市场的影响较大,特别是美国玉米产量,成为影响国际供给最为重要的因素。其他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产量比重都较低,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很小。

(二)玉米的需求

美国和中国既是玉米主产国,也是主要消费国。对玉米消费较多的国家还有欧盟、日本、巴西、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消费需求的变化对玉米价格的影响较大。各主要消费国玉米深加工工业迅速发展,大大推动了玉米消费需求的增加。

从国内情况来看,玉米消费主要来自饲料和加工业,受国际市场和疫情的影响,历年畜牧业直处于稳定的波动中,直接影响了对饲料的需求,进而影响玉米的需求,从而作用于玉米的价格走势。玉米深加工的发展是玉米需求增加,供给趋紧,促使价格上涨的直接推动力。

(三)玉米库存的影响

在一定时期内, 一种商品库存水平的高低, 直接反映了该商品供需情况的变化,是商品供求格局的内在反映。研究玉米库存变化,有助于了解玉米价格的运行趋势。一般来说,在库存水平提高的时候,玉米价格走低。在库存水平降低的时候,玉米价格走高,结转库存水平和玉米价格存在负相关关系。

(四)相关商品的价格

与玉米关系最密切的粮食品种,包括饲料小麦和饲料稻谷。历年的价格实践表明,上述粮食品种在消费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替代作用。例如,饲料小麦和玉米的正常比价关系约为9:10,如果两者比价关系超过这一水平且幅度较大, 则会引起两种商品在使用上替代情况的发生。

因此,小麦和稻谷的价格,成为影响玉米价格走势非常重要的因素。此外,由于玉米现阶段主要用于饲料生产,因此同样用于饲料生产的豆粕价格的变动,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玉米价格。尽管两者不能相互替代,但是在目前国内豆粕充裕的情况下,豆粕价格的涨跌常常是市场饲料产量和需求量增减的直观反映,玉米价格的变动会受到饲料需求量变动的影响。

(五)气候的影响

玉米作为农产品,无论现货价格还是期货价格,都会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播种和生长期间,天气情况的改善会使玉米产量由减产转为增产,并导致供求心理预期的变化,玉米价格随之产生下跌压力。反之,玉米价格会由于长期干早或其他不利天气因素而诱发供给紧张预期,产生推动价格上涨的动力。

由于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玉米生产国和出口国,因此,不仅我国国内的天气变化会对我国期货价格产生影响,美国的天气变化同样也会对我国玉米价格产生较大的影响。其他主产地如南美天气的变化,也会对我国玉米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

由于美国和中国处于同一纬度,两国玉米的种植与生长期间基本相同,每年4-9月是对两国玉米播种面积和天气(主要反映作物的生育状况)炒作的时候。10月至次年3月,南美玉米产区的天气情况,就成为期货市场关注的要素之一。

一般情况下,玉米价格在收割期供应量达到最高时开始下跌,在春天和初夏供应紧缺及新作产量不确定时达到高点。夏天的中期到晚期,新作产量情况会逐渐明朗,但也是受天气影响最为关键的时期,因此对之应该重点关注。至收割期前,玉米价格般会下跌。 玉米价格对天气变化的反应程度,最终取决于市场总体的供需情况。

(六)经济周期

世界经济是在繁荣与衰退的周期性交替中不断发展的,经济周期是现代经济社会中不可避免的经济波动,是现代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 在经济周期中,经济活动的波动发生在几乎所有的经济部门,因此,经济周期是总体经济而非局部经济的波动。

衡量总体经济状况的基本指标是国民收人,经济周期也就表现为国民收人的波动,并由此引发产量、就业、物价水平、利率等的波动。经济周期在经济的运行中周而复始地反复出现,一般由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四个阶段构成。受此影响,玉米的价格就会出现相应的波动。从宏观面进行分析,经济周期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七)货币汇率

无论以人民币还是以美元作为玉米价格的货币单位,货币实际币值的波动,必然会对玉米的现货价格产生影响,同样也会对期货价格产生影响。

金融资产与商品期货之间有一定的联动性,总的来说,当货币贬值时,相应地玉米期货价格会上涨。当货币升值时,期货价格会出现下跌。因此, 货币汇率是除了供给量、需求量和经济周期等决定玉米期货价格主主要因素之外的另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从2002年以来美国CBOT玉米等商品期货品种走势与美元走势的关系可以看出,美元贬值是推动商品期货价格上涨的主要因家之一。

(八)国家相关政策的影响

国家的粮食产业政策,一直以来都在影响甚至左右着玉米市场和玉米价格,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一直致力于进行粮食的市场化改革,从1985- 1997年的“合同定购、国家定购和价格双轨制”, 1998 年的“三项政策,一项改革”, 2001年的“放开销区、保护区,省长负责,加强调控",至目前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和市场主体多元化。

经过多年改革,我国玉米市场基本上已达到完全的市场化运作,玉米价格已经基本上完全反映市场供需。但相关的产业政策、进出口政策.储备政策、货币政策,仍将对玉米市场及其价格走势产生重要影响,需予以关注。

(九)其他因素

除了上述八个主要方面的影响外,在玉米播种与生长期间,还应注意国内经济展气情况政治局势、军事行动以及些是发事件对玉米价格走势的影响。



废品弟弟


 2020年这场疫情对玉米市场影响巨大,主要体现在物流流通环节,渠道库存环境,贸易模式的变化,销区价格拉升,产区的运输瓶颈等。

  2019年的非洲猪瘟已经对玉米产业,贸易上下游造成巨大损失,大家在期盼2020年养猪恢复,贸易好转的情况下,肺炎疫情来临,全国迅速蔓延,武汉封城;全国行动起来,抗击疫情,我们村里已经封路,县城高速封闭,物流已经瘫痪,玉米运输造成困难。

  2020年肺炎疫情对玉米市场影响:

  一、东北产区玉米流通困难,现在东北农村也是封路,减少人员车辆流通,农民玉米无法脱粒,流通停止。春节刚过,温度依旧偏低,但是进入2月份,随着东北温度升高,如果玉米继续无法脱粒,就会造成霉变,受热受损,玉米变质等危险。农民玉米销售困难,经济损失严重。贸易环节汽运瘫痪,只能增加铁路运输,但是东北铁路运力有限,不足以保障东北玉米外运,无法有效供给。

  二、山东地区玉米,山东是中国玉米第一大市场,全年玉米用量在4200万吨左右,有玉米深加工、饲料企业、养殖一条龙共同组成,山东本省玉米产量在1800万吨左右,外调玉米2600万吨,是中国最大最集中玉米消化市场。玉米深加工企业影响不大,因为山东企业一面靠海,船运发达,无非就是价格问题,另外就是在河南河北各省交接处,粮源基本有保障。饲料企业与深加工相似,玉米紧缺可以用其他原料替换,影响有限。养殖企业影响最大,养殖企业玉米用量偏小,主要靠汽运,汽运瘫痪对养殖企业影响巨大,不像深加工企业可以停工,猪鸡张嘴就要吃,损失会大一些。

  三、长江沿线、广东广西南方市场,南方市场主要靠船运输,海运是主要通道,铁路辅助补充,如果北方港口,锦州港、鲅鱼圈等玉米主要集散港口停运,对南方玉米市场造成巨大影响。南方市场主要是养殖,养猪、蛋鸡、肉鸡市场,2019年非洲猪瘟主要市场,各个企业已经不敢储存玉米,几乎没有库存。物流一旦紧张,玉米市场必然恐慌,南方市场应该影响最大。现在湖北地区,个别养殖企业已经发出玉米告急请求,未来还会继续。

  四、汽运物流瘫痪,现在各村封闭,汽车无法进村,农民卖玉米困难,总体市场不缺玉米,只要流通起来,玉米保障是没有问题的。希望有关部门,要加强引导,给玉米这样必需品,开放道路。

  五、玉米的渠道库存,2019年渠道库存本来就少,在加上疫情影响,物流瘫痪,直接造成玉米供需不平衡,销区玉米价格快速上涨,产区玉米运输不出来。未来有玉米不是本事,如何把玉米建立到销区,在销区建立有效库存才是水平。

  现在潍坊地区企业玉米收购已经开始,报价比年前高了30—50元不等,但是没有车辆,物流停止了,贸易就瘫痪了。

  祝愿祖国早日战胜疫情,肺炎疫情早日结束。

  物流环节流通起来,企业需要正常生产,猪鸡需要玉米!

  此观点属润农资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阅览,不作为投资依据,有不同看法,可以评论区留言讨论。投资有风险,贸易须谨慎。



王先生1304705


疫情过后不管是什么粮食估计都会有一个平稳上升的趋势,但是我想发改委会出台管控。心态好就是


城市GTR


年前,受玉米现货价格反弹、国家挺价轮入、养殖业存栏偏低、淀粉下游需求不振、企业利润水平偏低等多种因素影响,东北、华北、华南等饲料、玉米深加工企业多数看淡玉米、淀粉行情,为春节度假以及节后开工准备的玉米库存维持正常或者偏低水平,节后突如其来的运输受阻使得节后的玉米供应出现偏紧局面,为价格上行提供了契机。

基础因素是年前库存的偏低,受年前华北、东北玉米新粮上市、供应宽松,猪肉价格高企、鸡蛋价格下跌、养殖业存栏仍处低位、市场供应预期宽松、饲料、深加工企业利润有限等因素影响,年前企业备货积极性普遍不高,多数企业原料玉米库存维持常态水平。节后运输受阻后,企业库存消耗加快,库存水平迅速降低。

年度供需预期偏紧,从全球玉米平衡表看,美国增产,巴西增产,阿根廷增产,欧盟增产,中国略增,全球玉米供需呈现偏松状态。伴随着中国国储玉米的逐步消化,中国玉米深加工产能的不断增长以及中国国内新能源政策的出台预期,市场对新年度国内玉米供需预期开始转向,年度期末库存下降成为较为一致的看法。

突发性事件影响仅具阶段性,疫情控制的时间节点尤其重要,回顾2003年非典疫情,我们看到,进入当年第二季度以后,非典疫情逐渐对玉米市场形成巨大冲击,广东、江浙、关内等局部地区畜牧养殖受非典冲击损失严重,同时随疫情在全国蔓延,国内畜牧养殖也逐步进入低谷,国内玉米需求滑落到较低水平。在非典影响最严重的5月份,国内玉米市场购销平淡,价格低迷。进入6月份后,广东、山东等地区玉米养殖需求才开始出现恢复。

养殖业存栏和下游其他消费是重要的关注因素,从数据显示的情况看,饲料生产仍在低谷,酒精生产略有回升,生猪及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开始回升,但基础存栏仍在低位,其他消费端的增长状态也不理想。因此,消费端对玉米价格反弹的支持,尚不足以成为支持价格反弹的主要力量,后期行情的发展驱动还需观察需求端能否出现较为理想的增长,否则,价格向上的驱动力量将被削弱,反弹的持续性也就值得怀疑。

一、事件的缘起

2019年12月底以来,源自武汉、湖北的新冠肺炎病毒开始肆虐,春节之后疫情继续发展,伴随着春节结束之后的返程人流,疫情部分向全国扩散,截止2月4日24点,全国确诊病例24391例,疑似病例23260例,死亡492例,治愈965例,疫情专家认为尚无确切证据显示疫情出现拐点。受此影响,全国范围内迅速提高风险防控等级,各地纷纷出台包括限制车辆通行、过境测温、来源地登记、旅程登记等一系列措施以防疫情扩散,在果断限制传染源的同时,也对相关物资的流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我们研究的玉米、玉米淀粉产业链当然也在其中。

二、当前的玉米及玉米淀粉市场状况

年前时期,受玉米现货价格反弹、国家挺价轮入、养殖业存栏偏低、淀粉下游需求不振、企业利润水平偏低等多种因素影响,东北、华北、华南等饲料、玉米深加工企业多数看淡玉米、淀粉行情,为春节度假以及节后开工准备的玉米库存维持正常或者偏低水平,节后突如其来的运输受阻使得节后的玉米供应出现偏紧局面,为价格上行提供了契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