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催生的“共享員工”模式,考慮好這3點方能走長久

1、

2月3日,盒馬生鮮宣佈接受餐飲公司員工方案,青年餐廳、雲海餚等因疫情待工的餐飲員工紛紛搖身一變成為門店的“得力幫手”。

2月5日,京東7FRESH發佈了“人才共享”計劃,據悉已有數十家餐飲員工到門店擔任收銀、理貨、揀貨打包、騎手等崗位。

2月6日,阿里推出”藍海”就業共享平臺,接收全國各地餐飲用戶員工,首批招收一萬名蜂鳥騎手。

據新聞報道,有越來越多的企業積極參與到“共享員工”的用工新模式中來。

畢竟,在庚子年的一場十幾億人的“病毒大作戰”面前,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可以獨善其身

疫情下催生的“共享員工”模式,考慮好這3點方能走長久


2、

一方面,餐飲行業無法復工,員工閒置。因疫情停擺的餐飲業,7天損失5000億元。西貝董事長坦言賬上現金扛不過3個月;海底撈休市15天,500多家門店損失超11億;老鄉雞董事長透露受疫情影響,損失超5個億。

餐飲龍頭企業尚且如此,那些中小餐飲企業的日子更難煎熬。我有個朋友,他們是做高端日本料理的,大量員留京為春節旺季做準備。沒想到,一場疫情,員工留在北京無法回老家,20多家門店全部歇業導致員工也無法上班,公司運營面臨著巨大困境。

為了共渡難關,他們公司高管集體降薪,並接受2月份工資按50%發放,發放日期為公司恢復正常營業時。作為人資高管的她拿出個人儲蓄,低價拋售股票支援公司。

在這裡,引用一個小眾連鎖餐飲品牌老闆的話“每天一睜眼,十幾家門店的房租、在家待工的員工工資都壓得我闖不過氣來,希望能堅強的活下去。”

另一方面,商超、零售等消費行業卻面臨著人力不足的問題。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數據顯示,疫情導致商超等零售企業的門店營運、物流配送等各方面員工短缺50%以上。

比如,永輝超市,門店在崗人員數量完全滿足不了突然爆發的購物囤貨潮,更別提還有很多員工因疫情被困在老家無法歸崗。據永輝一位工作人員表示,近期線上訂單急增,線下商品斷貨快急需補貨,所有人員加班加點都應付不過來。

3、

餐飲行業遭受著短期人力過剩,零售行業面臨著臨時人力緊缺,你有人我缺人,剛好湊在一起,精準對接,短時間內完美解決人員供需不平衡的問題。於是,“共享員工”的創新用工模式瞬間火了。

從人力成本角度看,不管是人員冗餘還是人員不足都不利於企業的長期發展。疫情催生了一批行業的急速發展,也導致了部分行業的“滑鐵盧”,但這種趨勢能否長久保持,還是個未知數。

拿連鎖餐飲舉例,外出吃喝就餐仍是生活剛需,門店的人員冗餘只是暫時性的,疫情一過,門店迴歸正常營業離不開各員工的順利到崗。從運營角度考慮,不可能通過裁人來減少人工成本。員工跟著公司共患難,公司想要存活必須要做成本控制,自相矛盾下,“共享員工”是個好辦法。

現特殊階段,通過把餐企的大量閒置員工“外借”,緩解餐企的經營壓力,同時恰好解了零售企業“用工荒”的燃眉之急

疫情下催生的“共享員工”模式,考慮好這3點方能走長久


4、

共享員工,聽起來是個新名詞,它的前身我們可以和“靈活用工”聯繫起來。早幾年,就有人力資源專家預測靈活用工是未來人力資源供給的重大變化,能使勞動力資源更有效快速的流動。於是,一些靈活用工平臺或服務商公司應運而生。

此次以盒馬生鮮為代表發起的“共享員工”模式,它不是勞務派遣,也不是傳統理解的“靈活用工”。在探究該模式的發展前,我們必須要明確它的三個特點:

* 目的:企業雙方互惠互利,達到雙贏,避免雙輸;

* 形式:企業間的合作,“借用”員工,到期歸還;

* 期限:短期內急需,非常規剛需。

隨著加入“共享員工”模式的企業越來越多,很多專家都預測該模式將成為未來的新趨勢。是否是下一個用工風口,我們無法評判,時間會告訴答案。

但結合目前的現狀,“共享員工”模式,想要走的長久,我們得想清楚把路鋪好,把障礙掃除。

以下三個問題,值得我們一起思考。

* 能否大規模推廣應用?

該模式目前成為餐飲、商超、零售等消費型服務行業的自救方式之一。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共享員工,是抗擊疫情的大背景下安置、安排餐飲等消費服務行業閒置勞動力比較好的模式。但疫情過後,這種模式的需求點不復存在,員工各回各家,既有企業的共享員工聯盟模式自行解散後,它的下一個發力點在哪,我們還不得而知。

* 用工風險如何分攤?

這是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員工借用後,他的僱主關係該怎麼明確?借用期間,是勞動關係還是勞務關係?員工的工資報酬、社保繳納有哪家公司來承擔發放?在崗期間發生工傷或醫療事件責任有誰來擔責?“共享員工”模式,合情合理,但如何合法合規值得我們探索。

* 人崗匹配度和穩定性怎麼保障?

“共享員工”之所以能在餐飲零售業推行,得益於他們的業務模式、崗位分工有共性,彼此間的員工,經過短時間的上崗培訓,能迅速的適應崗位,達到最優化的人崗匹配。這也要求企業有成套的培訓體系和熟練的培訓講師,能快速的做好人員與崗位間的輸送。短期內,借用員工的自身業務能力與新崗位的匹配度,如何做強化考核?借用員工個人後續的工作意願,借用後的穩定性和流失率,我們有哪些措施保障?

5、

“共享員工”是個好點子,它是共享經濟模式下的新嘗試,是國人同舟共濟,共度難關的智慧結晶。

未來,“共享員工”模式的發展,離不開有關部門的法律規範,離不開企業間的互相信任與責任擔當,也離不開員工自身的需求發展,追求發展效率的同時,合法保障員工和企業的權益是基礎線。

疫情下催生的“共享員工”模式,考慮好這3點方能走長久


作者:林子姝,多家頭部平臺授課講師、簽約作者,合編書籍《HR軟實力》。歡迎關注,一起來聊聊職場、育兒、婚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