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民族出重拳:空軍絕地反擊!不可一世的日軍被打得滿地找牙

今天,我們來聊聊諾門坎戰役中的空戰——蘇聯空軍和日本陸軍航空隊的巔峰對決。

在諾門坎戰役中,蘇聯空軍投入的戰鬥機為伊15和伊16兩種型號。日本投入的戰鬥機主力為97式戰鬥機。我們先對這幾款戰機的性能進行分析比較。

戰鬥民族出重拳:空軍絕地反擊!不可一世的日軍被打得滿地找牙

伊15戰鬥機是蘇聯空軍在1930年代裝備的雙翼戰鬥機,其採用了複合材料結構的海鷗型上翼設計,採用了開放座艙與三點式起落架。飛機前邊為鋁蒙皮,其餘的地方是布蒙皮。到了伊15比斯這款機型,其機翼就從原先的海鷗機翼變成了水平機翼。伊15的分機型——伊153會在空戰中很容易的進入螺旋狀態,這似乎能說明,伊15的機動性不如伊16。在火力上,伊15配備了4挺7.62毫米機槍,分成上下各兩挺進行配置。其上半部分的機槍有1100發子彈,下半部分的機槍有450發子彈。

伊16戰鬥機是蘇聯空軍在1930年代裝備的主力單翼戰鬥機,也是全球第一款實用性可收放起落架的單翼戰鬥機。其機身採用了下單翼設計,機身粗短,飛行時候不會像伊15那樣陷入螺旋狀態,但機體的空氣阻力比較大。伊16座艙的左翼有防護鋼板,可避免飛行員頭部不受到敵人的攻擊。在火力方面,伊16戰鬥機搭載4挺7.62毫米口徑的機槍,或2挺20毫米航炮和2挺機槍。

戰鬥民族出重拳:空軍絕地反擊!不可一世的日軍被打得滿地找牙

日軍的97式戰鬥機師承96式艦載戰鬥機,全機為平滑的機翼結構,橢圓形的機翼,機身採用鉚釘連接起來。其自身採用了封閉式的座艙蓋。在火力方面,97式戰鬥機採用了兩挺7.7毫米機槍。

蘇日戰鬥機比較,雙方各有優缺點。蘇軍戰鬥力機動性佔下風,火力佔下風。日軍戰鬥機機動性佔上風,火力佔下風。這使得蘇軍儘管在空戰中打敗了日軍,但自己也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

1939年6月12日,蘇日第一次展開空戰。當時,日軍地面部隊向蘇軍發起第二次進攻,日本空中力量配合地面部隊作戰。日軍出動60多架97式戰鬥機和蘇軍的數十架伊15戰鬥機展開交火。當伊15擊落了多架97式戰鬥機後,日軍又調來了50多架飛機參戰,雙方空戰規模越來越大。到最後,雙方有280架飛機展開空戰,空戰持續時間高達8小時。蘇聯以損失34架飛機的代價,擊落日軍飛機50多架。這場空戰堪稱為蘇軍的慘勝。

戰鬥民族出重拳:空軍絕地反擊!不可一世的日軍被打得滿地找牙

日軍眼見佔不到便宜,就出動國內的飛行員奔赴諾門坎參戰。蘇聯則從國內調來了200多架伊16飛機參戰。6月26日,蘇軍一個團的伊16戰鬥機向日軍甘珠爾廟陣地展開攻擊。其在攻擊途中遇到了日軍的50多架飛機。雙方展開激戰。伊16戰機硬是依靠自己在火力上的優勢頑強拼殺,以損失2架飛機的代價擊落19架日軍飛機。日本人根本想不到——其對手已經從蘇軍的新手飛行員換成了參加過西班牙內戰的蘇聯老手飛行員。這場626空戰之後,諾門坎戰役的制空權被蘇軍奪回。

戰鬥民族出重拳:空軍絕地反擊!不可一世的日軍被打得滿地找牙

日軍97式轟炸機

1939年8月20日,蘇軍第57軍向日本第6軍發起總攻。8月21日,日軍出動轟炸機在97式戰鬥機的配合下冒險攻擊蘇軍坦克部隊。蘇軍再次起飛數十架伊16戰鬥機和日軍展開空戰。面對強大的蘇聯機群,日軍飛機慌忙扔下炸彈後就急忙逃竄,蘇軍伊16戰機緊追不捨,在追擊中又擊落了日軍16架飛機。自此,諾門坎空戰以蘇軍的勝利而告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