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女孩,不值得同情”

我曾经在聊到这个话题时说过:胖女孩早早习惯了若无其事的难过。

后来我发现,这句话有可能说错了。有的人真的不难过。

这几天,我和其中的 5 个人聊了聊,问她们是如何心安理得保持微胖的。

采访前我有点怀疑:她们不会只是说出一堆乐观的道理,让人感觉是自欺欺人吧?

但后来每一个人都把我说服了。

她们当然经历过为胖而痛苦的阶段,后来她们不痛苦了,不是认命了,而是不认为瘦值得追求了。


年轻时,人不知道自己想干嘛,很容易被公认的“好”的标准摆布,这个标准中包括“瘦”。

但当你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建立起自己的“好”的标准时,胖瘦可能就不在其中了。


这其实是一个“找自己”的过程。

她们说的是减肥的事,但又不只是减肥。

有越来越多的女孩,开始心安理得地微胖了。


微胖女孩不值得同情。因为她们根本就不需要。


“胖女孩,不值得同情”


上学时,很容易被一些小事影响心情。

喜欢一个男生,走在路上他会说,你看这个妹子腿好长。他没别的意思,我就特自卑。


同一件衣服我穿不上,而室友穿上特别好看,就感觉是好大的事。

女神搬个椅子立马有男生接过去,我都是自己默默搬完桌子。


那段时间特别小心翼翼,不太敢争取,也怕被人注意。

在大家的认知里,我成了“一个好相处的胖子”。当时觉得这不是好话,纯安慰我的。

当然努力减肥过。节食、运动,最拼那阵子是过午不食,每天大汗淋漓地跟着视频跳 insanity。

酸痛得走不了路。坚持一个多月也才 135 斤而已。挺沮丧的。

现在想起来,那时还没形成认知体系和完整人格。不知道自己要干嘛时,很容易被外界标准左右。

毕业后,大家的路不一样,发现原来那些比较的维度站不住脚。

当专心追逐自己要做的事情时,就不太会被外貌焦虑左右了。

我现在做档案管理,写报告,组织调研和研讨会,是有长期价值的工作。很有成就感。

而且单位特别忙,同事都很认真。

感觉是,商家想卖给你东西时,告诉你要年轻、要漂亮、要瘦才是唯一的出路。


但真的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时,发现不是的。

现在我 140 斤,为了健康还是不能太胖的。但宽和了很多,可以接受自己的性格、脾气,也包括肚子上的肉。


人生的确有比体重更值得追求的事。


“胖女孩,不值得同情”

分手时前任跟我说,他睡过的女生里,最胖的 110 斤,可是人家有 1米 7。

我当时 1米65,118 斤。

当时感觉所有说不介意女生胖的男人,都是说说而已。

现在当然知道没什么好在意的,但对当时的我来说不行,90 斤非常重要,一定要减肥。


我胆子也大,看到有朋友吃减肥药没啥事,也跟着吃。2500 一个疗程,吃两个,再加一个巩固。


瘦的挺明显。变瘦了之后,觉得美过一阵。

但体重下百那天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吃药,也可能是没怎么吃东西,低血糖,摔了一大跤,下巴磕破了,缝了好几针,不敢张嘴。


摔懵了,躺床上时想这几个月都经历了些什么事儿啊,好像陷入一种要变瘦的执念。


经过这一遭后,我开始调整心态。我现在倾向于相信:

我瘦的时候好看,胖了就是这种好看的放大。


现在大吃大喝无所谓,但也并不能笃定地说,我可以彻底逃避或者战胜这个趋势。

但也没必要考虑那么多。


“胖女孩,不值得同情”


两年前我换了一份工作,工资高,但每天加班到深夜,半年时间就从 130 斤涨到 180 斤。

当时有个男朋友,觉得每天看我的眼神都带着嫌弃。

加上我爸妈从小就用各种方式提醒我减肥,双重压力下,我把存的八万块钱工资全部拿去做了吸脂手术。

自己去的,以为是个小手术。护士一直问我,你没有陪护吗?我说没有,他们都很难相信。

在手术台上签了麻醉免责,后来才知道做全麻有可能醒不过来。


等我迷迷糊糊醒过来时,才知道医院没有我能穿的塑型裤,医生在将绷带代替塑型裤绑在我的屁股上,血水全被挤了出来,染得一床都是。

后来找到塑形衣了,穿了 3 个多月。从来不在男朋友面前脱下这层衣服,哪怕是晚上,害怕让他看到皮肤松弛的丑样子。

我当时觉得塑形衣就是我的另一层皮肤,只要我穿上它,就可以拥有美丽的曲线,就能有信心地去见他。

但最后还是分手了。


分手后,我终于没有了那份压力,不用总穿着塑身衣了,化不化妆都很自由,不用为了另一个人变得不像自己。

我家有块落地镜,原来特别讨厌看到腿上的伤疤。分手后,有时会端详它们很久,看着看着得到一种释然。

我现在有空闲的时候就去打鼓,每当自己能够独自完成一个solo,老师赞许地看着我,就觉得自己酷毙了;


上周我做了一个策划案,拿了好大一笔奖金。老板看了后向全公司问:这是谁做的?这以后是全公司写PPT的标准。


这些时刻都让我觉得即便自己不漂亮,还是很胖,但能在其他“属于我自己”的方面得到认可。

还在减肥,但温和了很多。再也不会去抽脂了。


再说即便还是没有瘦下来,生活中还是有很多别的事情值得开心,不是吗?


“胖女孩,不值得同情”


初中胖了以后,我爸直接把我的体重告诉了家里所有人,以此来监督我。

且反复强调:减不下来就是不够有毅力,不够有决心。

听他叨叨了好几年,“减肥成功=有毅力”的想法一点点根深蒂固。


申请大学结束后,报了减肥达人训练营,许诺我一个月瘦 20 斤。


结果教练根本没有经验,无知无畏的进行了超大负荷的运动。

20 天结束后,膝盖半月板积水、去医院后被严重警告不能再进行高强度训练,连跑步都不可以。

当时真的很绝望,减肥没成功反倒成了残废。

之后注意力就转到了节食减肥,决定试一下 21 天减肥法。


每天不吃早饭,午饭和晚饭火龙果:的确瘦了一大圈,从 140 到大概 120 。但是半个月吧,体重刷的又回去了,比之前还胖 4.8 斤。

我还得了饮食紊乱症,几天不怎么吃接着一天暴饮暴食,整个人都变得很暴躁。


但是读博了之后,我对“毅力”的理解有点不一样了。

周围人都很强,害怕跟不上丢人,念书做实验都很拼。

有一次,要写一篇关于“认知神经机制研究”的论文。冬天很冷,雪几乎齐腰,每天早上先铲雪,再开车去学校。一直待到图书馆关门再回家。


有几次准备回家时又下雪了,就睡在办公室,这么过了三个月。


第一次把自己是第一作者的文章成功发在 SCI 上的时候,办公室人都站起来给我鼓掌。

当时就想:瘦 20 斤也带不来这样的成就感。


“胖女孩,不值得同情”


22 岁之前,根本是个刺猬,什么话都能惹到我。


别人第一次见我,常说“你个子好高”,觉得是在暗示我胖;

同学看我吃了一整碗拉面说我胃口好,我也不舒服;


最讨厌的话就是“你瘦下来一定很好看”。我高中同桌,天天和我说这句,还把我瘦的样子画下来给我看。气到鼻子冒烟儿。


也不是完全无理取闹。我遭受到的实际恶意不少,不想细说了。

那时接受到的外界信息,大部分还是“你胖就应该自卑”。


所以对一些无害的甚至是好听的话,也是戴上了灰色滤镜看的,觉得他们一定别有他指。


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摘掉这层滤镜,但大三和闺蜜的一次吵架,让我好好想了想。


她一个细腿大胸的标准美女,那天又和我抱怨自己最近胖了。我当成是讽刺,在微信上和她大喊大叫:你能不能给我闭嘴?然后把她拉黑了。


我也一直在想:我是不是反应过度了?是不是很小心眼?


一个星期后,登陆了很久不用的邮箱,发现她发了封信给我。


是封道歉信。说了我很多好话,并猜测为什么我会拉黑她,但从头到尾都没有写到真正原因。


这可能是我第一次真正意识到:


我在别人眼里的第一层标签,并不一定是“那个胖女孩儿”。


现在我会经常提醒自己,如果没有用到“胖”这个词,那他们就没这层意思;也得相信那些别人夸你的词,它们可能都是真的。


自我接纳这件事,得靠你自己做出那个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