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莫泊桑《项链》,解析极简风格在作品中的运用

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法国文学史上短篇小说创作数量最多、成就最高的作家之一。

他的短篇小说大都有着极简风格,从感官上来说简约整洁,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情绪,将复杂的情感精简化,并走向极致。人物塑造方面,也仅仅是零星几个,并且除了主角外,其余人物描述不多;故事选材方面,紧紧围绕主线展开,并没有冗杂繁琐。

《项链》是莫泊桑展现他惯有风格的代表作,也入选在户教版高一语文课本里。整部小说通过单一的选材展开故事陈述、运用精简的语言描写虚实生活、塑造极少的人物来窥探整个社会,这样的极简风格却使得历经一百年多年的岁月洗涤,作品仍旧耐人寻味,发人深省。本文试图跟随小说故事内容,深入解析上述特征,带领读者共同体会莫泊桑极简风格在小说中的充分运用。

从莫泊桑《项链》,解析极简风格在作品中的运用

01围绕项链这个单一选材,展开故事陈述,暗示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小说围绕女主角马蒂尔德参加舞会,需要一条项链作为装饰展开,而后在朋友那里借到了钻石项链,并在舞会上大出风头,没想到得意忘形之际,却弄丢了项链,她和丈夫只好四处借钱,买新项链还给朋友。为了偿还债务,她节衣缩食,做粗重的家务,整整辛苦了十年。最后,却得知所借的项链是假钻石项链。

穿小说全文的选材,仅仅是一条钻石项链,相当的简单明了,不具有任何争议,且围绕的故事无非就是日常中的婚姻生活和人际交往,用四个词总结即为女主“缺项链、借项链、丢项链、还项链”。但他看似简单的选材背后却波涛汹涌,直击底层人物的人生走向。这样的走向,是整个人性格的使然,也是挥不去也逃不掉的命运。

从莫泊桑《项链》,解析极简风格在作品中的运用

瑞士心理学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说:性格决定命运。性格是个人心理面貌以及因环境而产生的惯性性行动倾向,具有稳定性、独特性、复杂性以及可塑性。人的性格渗透于行为的方方面面,同时也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

①女主马蒂尔德的性格与命运

马蒂尔德的命运是因为一条项链发生了变化。她是一个爱美爱幻想的女子,她憧憬上流社会的奢靡生活,有着极大的虚荣心,但又单纯可爱,诚实勇敢。在她丢了项链之后,她倾家荡产借钱赔偿朋友,而不是想着去弄虚作假或耍赖。所以最后的她选择十年辛苦劳作还债,逃不掉变老变丑的命运。

②卢瓦泽尔先生的性格与命运

卢瓦泽尔先生的命运围绕妻子丢项链、还项链而发生了转折。他沉着冷静,善于自控,是一个宠爱妻子的好男人,愿意在能力范围内为妻子排忧解难,有着极强的家庭责任心。在妻子没有礼服时,愿意将买鸟枪的钱拿出来,在妻子丢了项链后,愿意跟妻子一起解决问题,而不是离婚或一走了之。但他又虚荣心作祟,没有经济条件,却费劲拿到政界人物参会的请帖,想要有所图。

所以最后的他借上高利贷,搭上自己余生,逃不掉物质匮乏和精神折磨的命运。

从莫泊桑《项链》,解析极简风格在作品中的运用

不得不说,这样单一的选材通过完美呈现故事情节和发展脉络,确实更能凸显主题。这种借物写人的方式,将项链作为一条主线,从它与人物的多重关系出发,用它牢牢系住人物的行为、语言和心理活动,然后通过项链的空间转移,把读者视角从项链转为人物,使读者透过项链对人物性格和形象了然于胸,然后揭示小说人物的命运,最后通过戏剧化的反转,引发读者深思,暗示性格与命运偶然与必然的关系。

02精简的语言描写虚实生活,展现女主角生活境况,映射上层社会的奢靡与虚荣

卡佛:越简单的东西,往往越难把控,更需要字斟句酌、千锤百炼。

莫泊桑整篇小说不少地方描写了虚实生活,虚实生活通常是比较难写的,很多时候会走向流水账式的记录,而在莫泊桑的笔下,他描述十分精简,用一个个短句来构成自己的叙述,让读者不知不觉沉迷其中。

马蒂尔德的真实生活:

她没钱打扮,只能穿着朴素。住房狭窄、四壁空空、椅子破旧、窗帘丑陋,桌布三天未洗,没有像样的衣服,没有珠宝,总之什么都没有。

但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却阻止不了马蒂尔德不切实际的幻想:

她想着安静的接待室,垂着东方帷幔,被高高的青铜烛台照亮;想着两个身材高大、穿着马裤的男仆人被热烘烘的炉火催得昏昏欲睡,在一张大靠背椅上打盹。她想着悬挂古代丝绸的大客厅;想着摆满无价之宝的精美橱柜;想着精心布置、芳香扑鼻的会客厅……

上面的文字,不难看出莫泊桑的写作风格。没有信息含量较大的长句子,他把想要表达的东西通过“主语+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一个个短句子或者是“名词+形容词”的四字短语来描述,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和场景感,读起来又清晰明了,朗朗上口,通俗易懂,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真实和虚假的马蒂尔德生活环境。

从莫泊桑《项链》,解析极简风格在作品中的运用

另一方面,精简的描述凸显出马蒂尔德的思想。在她的内心深处,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年轻女子,应该与贵妇人一样平起平坐,画着精致的妆容,吃着高级的事物,住着豪华的房子,慵懒的享受着精致而优雅的生活。而实际情况是自己没钱,生活也捉襟见肘。

正如莫泊桑在《人生》中所说: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的那么好。所以马蒂尔德只能每天在种种绝望的遗憾和迷茫的幻想中度过。这样的希望与失望此刻形成了强烈对比,映射了当时法国的社会现状:无处不在的虚荣和奢靡。

03以极少的人物塑造窥探整个社会,继而揭示当时不同阶层共同的内心诟病

认真的读者会发现,莫泊桑整篇小说里,只能发现3个人的清晰形象,其中大部分是女主,很少一部分是男主和女主的朋友。相较于同时期的其他短篇小说,这样的谋篇布局实属罕见。虽然人物塑造极其有限,但并不妨碍读者窥探当时的法国社会。

①马蒂尔德的形象塑造,大都通过细腻的心理和神态描写进行勾勒:

缺项链:不开心,觉得痛苦,她生气愤怒,大哭,闷闷不乐,焦躁不安。

借项链:犹豫不决,内心怦怦直跳,她欢快、兴奋、陶醉其中,忘记了一切。

丢项链:心烦意乱,惊慌失措。

10年后:感到轻松、开心、自豪和快乐。

莫泊桑对女主角内心描述使用了如此多的形容词,简直笔墨生动,浑然天成。通过每个阶段女主不同的心理路程和神态表现,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美丽可爱的小女人,她既爱慕虚荣又坚守如一,既贪图享受又勤劳朴实,既脆弱敏感又勇敢坚强。莫泊桑对她丰富而矛盾的心理和神态表述,让这个人物的形象活灵活现,真切自然。

从莫泊桑《项链》,解析极简风格在作品中的运用

②卢瓦泽尔先生的形象塑造,主要通过与女主日常的婚姻生活细节得以体现:

舞会前:费劲弄到请帖,用买鸟抢的钱买礼服,提醒妻子向朋友借装饰。

舞会时:在小客室睡着了,不忘带件厚衣服,防着妻子会冷。

丢项链:惊慌失措,出门寻了一天,回来时双颊深陷,脸色苍白。用父亲留给他的钱加借高利贷,搭上余生,为还债深夜还要抄手稿。

看到这里,不得不说女主丈夫真是一个宠爱妻子,诚实可靠又敢于担当的人。倘若放在现代社会就可以称作:暖男。他对于妻子无条件的信任,对于朋友绝对的诚实。面对困难,哪怕预料到还债会搭上自己的余生,也没有做出离婚或者一走了之的举动。但也不可忽视,他身上的虚荣心,如费了好大的劲才弄到请帖,认为能够得到请帖是一个十分光荣,值得自豪的事情,同时这种心情又急需得到别人的肯定。不仅如此,舞会上还可以见到政界人物,有助于自己升迁。另外买首饰需要花钱,而去借则不用,所以提醒妻子可以向朋友借,既能体面出席舞会,还能节省开支。

从莫泊桑《项链》,解析极简风格在作品中的运用

③福雷斯捷太太的形象塑造,主要通过语言和动作对其形象进行塑造:

借项链:取出一个大大的珠宝盒,当女主选中钻石项链欲借走,答道当然可以。

还项链:冷冷说道应该早点还她,也许还要用,但并没有打开盒子。

10年后:大叫起来,“哎哟!我可怜的玛蒂尔德!你可真变了样啦!”,抓住女主的双手,还说“哎哟,我可怜的玛蒂尔德!可是我那条项链是人造宝石的呀!顶多就值五百法郎!”

看到这里,不知不觉有一种“塑料姐妹花”的感觉。明知女主要去参加重要的晚会,挑了假项链,她却没有告知,在莫泊桑的笔下,她又何尝不是一个贪慕虚荣的人。因为她乐于扮演马蒂尔德眼中被羡慕的对象,如果说出真相,也怕自己被马蒂尔德看不起,此后自己无法再尽情享受被马蒂尔德捧上天的感觉。当得到归还的项链时,冷冷的话语,又一下拉开了自己与女主的友谊距离。而盒子都没有打开,这种拥尊持贵光环下的满不在乎得到充分显现。或许在她的心中,从来没有把女主当成是自己真正的朋友,女主的存在不过是她慰藉虚荣心的方式。好在最后的她勇于说出了假项链的事实,也算是有点良知。

从莫泊桑《项链》,解析极简风格在作品中的运用

当时的法国,资本主义恶性发展,大资产阶级当权,政府中贪污风行,社会上道德沦丧,资产阶级骄奢淫逸的糜烂生活和惟利是图的道德观念影响到整个社会,各阶层纷纷效仿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通过上面的描述,不难看出三个不同阶级的人物却有着相同的内心诟病:虚荣,这也充分体现了小说来源于生活的特点,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写在最后

达芬奇:极简,是复杂的最终形态。

  • 极简,不过是复杂命运的导火索

莫泊桑以“项链”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使叙述更为有序而集中,在构思布局上又不落俗套。这样的单一选材,丝毫不影响作者对于人物性格和命运的描述。借项链而后丢项链虽然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虚荣性格的使然,使得主人公的悲剧命运成为了必然。倘若项链没有弄丢,但谁又能保证在其他事情上,命运不会出现类似的悲剧。所以这里的丢项链不过是一个性格决定命运的导火索,若换做其他的人和事,因果原因下,终究也难逃这样的结局。

  • 极简,不过是复杂心理的凸显

莫泊桑运用一个个短句描写虚实生活,在结构上又讲究对称,甚至整齐划一,使小人物矛盾复杂的心理状态得到凸显。这样的精简语言,反而更能衬托出女主生存环境里现实与幻想的差距,继而充分展示内心的不满和不甘。

  • 极简,不过是复杂社会的缩影

莫泊桑运用极少的人物形象,使读者思路清晰,既对主人公的遭遇感到深切的同情,又觉得那样的结局是理所当然。当时的法国社会奢靡之风盛行,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小资产阶级也被虚荣迷惑了心智,他们总想着摆脱自己的现有身份,跻身到上流社会之中,过上自己幻想的美好生活,但不幸的是,却又因为没有真正了解珠光宝气的背后真相,而让自己陷入长期的困窘境地。

莫泊桑通过单一选材、精简语言和极少人物这三个极简要素,充分运用自己的风格完成创作,真可谓:

极简是复杂的最终形态,故事简约而不简单。时至今日,读起来仍旧发人深省,不得不说这样的风格真是一种巨大的成功。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