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通史 :1 意大利文藝復興藝術的起源和發展 上

歐洲在中世紀時與同時期亞洲各國尤其是中國相比,各方面都比較落後。歐洲人日後把他們的中世紀與古代的希臘和羅馬相比,也覺得它很落後,因此有“黑暗的中世紀”或“黑暗時代”之稱。然而。在中世紀的最後階段,歐洲卻突然走在世界各國的前列,這是因為它經歷了文藝復興運動,最早完成向近代社會的過渡,科學技術和文學藝術的發展也若雲興霞蔚,新風拂面,具有了近代的特色。

“迴歸理性精神,迴歸人本主義”也成為了文藝復興運動的口號


藝術通史 :1 意大利文藝復興藝術的起源和發展 上


意大利文藝復興藝術的起源

文藝復興藝術在將近300年的歲月中經歷了3個階段,正好以3個世紀為標誌——14世紀是其起源階段,15世紀是其發展階段,16世紀則是其鼎盛階段

歐洲最早開展文藝復興運動的是得風氣之先的意大利。一般地說,歐洲(主要是西歐)的文藝復興運動是從15世紀後期到17世紀,意大利卻早在14世紀就蓬勃開展起來了

<strong>為什麼是意大利成為文藝復興運動的開創者和引導者?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意大利在當時歐洲各國中最有條件首先發展其資本主義的經濟和政治

經濟上:意大利是古羅馬帝國的核心,古代城市的基礎比較深厚,是絲綢之路在西方的終點,又是西方通向東方的橋樑,所以從12世紀起便成為歐洲工商業最發達的地區。

政治上:與英國和法國等國家不同的是,意大利這個經濟非常發達的地區沒有強大的封建王權,它名義上是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的一部分,實際上卻享受著天高皇帝遠的地利

<strong>為什麼這種新藝術又被稱為文藝復興呢?

原來,文藝復興(Renaissance)這個詞直譯就是再生,具有新思想的人把希臘和羅馬的古典藝術與中世紀的教會藝術進行對比,認為古典藝術光輝燦爛,而中世紀藝術則暗淡無光,所以新藝術要以古典為師,恢復古典的光輝。他們喜歡形容自己的新藝術是古典藝術的再生,我們把它翻譯為文藝復興倒也相當貼切

<strong>文藝復興的先進性何在?

古典藝術的人本主義、理性主義和現實主義是具有民主性和科學性的精華所在,這些東西雖被封建教會視為洪水猛獸,摧殘破壞不遺餘力,在封建社會末期卻為反封建的新時代鬥士提供了思想武器。因此古典藝術作為新藝術的良師益友,作為它們學習的樣板,首先就是這種思想傾向上的認同感。古典的人本主義變成了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希臘的理性主義發揚為近代的科學精神,文藝復興開近代人類社會之先河。


尼古拉·皮薩諾是一位活動在13世紀的意大利雕塑家,他具有強烈學習古典傾向的作品揭開了新藝術的序幕,他的傑作是比薩洗禮堂的講經壇。這座大理石雕刻從形制上看,柱子已開始採用古典的科林斯式柱頭,而柱間拱門還帶有一些中世紀哥特式的特色。

藝術通史 :1 意大利文藝復興藝術的起源和發展 上

尼古拉·皮薩諾,比薩洗禮堂講經壇。1259—1260年

但是,在表現《聖經》故事的5塊欄板的雕刻中,尼古拉·皮薩諾卻大膽地擺脫了一切中世紀的模式,而直接以古典為師。他主要是仿照古羅馬墓碑和其他文物的雕刻形象來塑造其關於聖經故事的浮雕。


藝術通史 :1 意大利文藝復興藝術的起源和發展 上

在16世紀被譽為西方第一部藝術史著作的《名人傳》中,作者喬治·瓦薩里回顧分析了這場聲勢浩大的文藝復興運動中“藝術再生的進程”,在第二版中,他專門加入了

“尼古拉·皮薩諾傳”以將雕塑藝術再生的時間提前,並將古典復興的開創性意義歸功於雕塑家本人。

然而今天,當更多資料展現出來的時候,我們才認識到:正是喬託等人在意大利中部看到了尼古拉·皮薩諾的雕塑作品,並積極在繪畫中摹仿雕塑家的構圖和線條並弘揚其古典旨趣,文藝復興的古典藝術再生,才從雕塑走入了繪畫,從南方走向了整個歐洲。


藝術通史 :1 意大利文藝復興藝術的起源和發展 上

喬託《但丁像》

我們甚至可以認為,尼古拉·皮薩諾是文藝復興藝術的“關鍵性源頭”。他不僅意味著“中世紀晚期的結束”,也預告了“新時代的先聲

整個文藝復興運動中是藝術起著帶頭作用的,一般而言,新文化的開始往往以思想哲學領域的變革領先,而這種藝術起帶頭作用衝鋒在前則實不多見。

其所以如此,恐怕與藝術在學習古典方面最易見效、最為直接有關,它不像學習古典文學和學術著作那樣存在語言問題(當時意大利人不懂希臘文,拉丁文也只是極少數人能學會的書面語言),而是雅俗共賞,新作一出,世人立刻就能從作品中感受到新時代的氣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