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市天心區:網格推行“1+N” 織密織牢防“疫”網

隨著企業門店復工復產、人員返程等新情況的出現,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為關鍵的階段。長沙市天心區418個網格通過推行“1+N”疫情防控工作模式,在“地毯式”摸排、“全網格”發動、“硬核化”管理上再發力,不斷織牢織密防“疫”網,助力“四早十細”舉措的落地落實。

“地毯式”摸排不留死角

“現在是非常時期,雖然走街串巷少了,但網格管家、街道社區工作人員、志願者來得多了,我們感到很安心。” 每次見到上門排查登記的網格管家和志願者,不少小區居民都不由自主地豎起大拇指。

為積極應對返程返崗返工高峰,天心區進一步強化“四早十細”舉措,全區418個網格推行“1+N”疫情防控工作模式,即各網格以1名網格管家為中心,積極發動和統籌黨員幹部、群眾、志願者、小區物業、樓棟長、衛生院工作人員等N個防控力量,發揮各自所長,構建了一張張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群防群控服務“網”,網內各支力量積極參與摸排、勸導、宣傳等抗疫工作。

自天心區啟動第二輪全覆蓋、無死角摸排大行動以來,網格管家充分發揮網格內的N支力量,利用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對小區住戶開展地毯式排查,確保情況清、底數明;同時,嚴格落實信息登記、“日報告”等制度,對外地來長居家留觀、隔離人員,加強管理,搞好服務。截止到2月16日,第二輪摸排共走訪139877戶、上門登記復工企業1679家、已開業五小門店1400餘家。

“全網格”發動不留盲區

疫情當前,沒有人是旁觀者。疫情發生以來,天心區立即組織開展疫情防控志願服務工作,區網格中心以網格為“圓心”廣泛宣傳發動,協助街道社區招募志願者和熱心居民,組建志願服務隊,不斷加強社區疫情防控一線力量。

在金盆嶺街道赤嶺路社區3個網格內,10名志願者主動“請纓”,爭當“代購員”,為社區困難群眾、空巢老人、高齡老人、殘疾人等群體提供“私人訂製”和“上門送貨”服務,130名網格管家、黨員幹部及其他力量則爭當“宣傳員”,挨家挨戶上門排查登記;大託鋪街道5個網格共組織發動了213名志願者加入宣傳隊伍;裕南街街道33個網格廣泛動員樓棟組長、黨員群眾、物業人員等網格力量,採取分片包乾、全覆蓋登記排查、全方位跟蹤服務等方式,不斷紮緊疫情防控“鐵籬笆”……在疫情防控過程中,全區共發動組織48903名志願者、130餘支志願服務隊伍在各網格內參與疫情防控志願服務,全區154個業主委員會、2967名樓棟長、2389名物業力量也積極行動,不斷充實“N”力量,確保全區疫情防控不留盲區。

“硬核化”管理不留空白

“只講疫情,不講人情!”新開鋪街道豹子嶺社區長沙鋁廠是開放式小區,網格員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全面加強對小區的管理。

在天心區418個網格內,“硬核化”管理的措施處處在彰顯:網格內各小區均建立了疫情防控監測點,實行24小時全天候管控,對進出來往車輛實行“一人一證”、“一車一證”實名登記;業主出入務必採取戴口罩等防護措施,且須進行體溫測試;外賣、快遞送到指定位置,由業主自行到指定位置領取,實行無接觸取件……此外,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傳播的特點,區網格中心推出“便民天心”微信公眾號,連同“網格通”手機App,引導居民在線上報與疫情相關的信息,以無接觸式的服務助力疫情防控。全區14個街道網格中心、96個社區網格工作站和418個子網格實行周密的信息反饋機制,一旦發現發熱症狀者,及時採取管控措施,收緊疫情輸入源頭,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

依託“1+N”模式,天心區各網格不斷織密織牢防“疫”網,確保不留死角、不留盲區、不留空白,為千家萬戶的平安拉起了結實、靠譜的防控“屏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