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與病毒“零距離”接觸的疾控採樣人

長春晚報記者 海濤

2020年,人們等待的本應是“故節當歌守,新年把燭迎”的除舊迎新,可一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一觸即發。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一群全副武裝的“戰士”,義無反顧、負重前行,奔赴一線與病毒展開生死搏鬥,成為疫情中最美的逆行者。他們就是與病毒“零距離”接觸者之一的寬城區疾控中心採樣人。

據悉,新冠肺炎的確診,需要通過咽拭子標本採樣後檢測,但一個張嘴的動作,將產生大量攜帶病毒的氣溶膠,而在採樣時,工作人員與被採樣人幾乎零距離接觸,被釆樣的人不能戴口罩,且採樣部位在咽喉,部位敏感,受到刺激容易咳嗽,近距離被感染機會大。

“採樣過程中,患者出現咳嗽,乾嘔等症狀時,分泌物會飛濺到採樣人員的臉上或護目鏡上,我們隨時都有可能被感染。”18日,寬城區疾控中心檢驗科科長陳英告訴記者,面對這樣一個被感染的風險,去採集每一份標本,就意味著要同這份風險零距離的接觸。 

致敬!與病毒“零距離”接觸的疾控採樣人

“張開口,對,再大一點,別緊張,放鬆。”從發現寬城區第一例疑似病例開始,寬城區疾控中心採樣的工作人員就開始穿上厚重的防護服,一次次奔赴在採樣送樣的征途中。他們的身後,是愛人的戀戀不捨,是孩子的婆娑淚眼,是父母的千叮萬囑,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他們24小時待命,他們衝在第一線。

2月12日,蓋秀紅、陳英、李萍等人連夜對34名密切接觸者進行核酸檢測採樣,歷時4個多小時,防護服裡就像穿著雨衣蒸桑拿,回到單位下了車的李萍明顯站立不穩,被攙扶著走上樓,儘管體力透支,也要堅持完成後面的工作,連夜送到市疾控中心進行檢測。

“我們都做好了防護,不擔心。這是我們的工作,責無旁貸,早一點將樣本送檢,就能為確診患者爭取更多的治療時間。”寬城區疾控中心工作人員李萍告訴記者。

而同樣奮鬥在抗疫一線的還有寬城區疾控中心的臨聘人員,他們掙著微薄的薪水卻一樣冒著生命危險衝鋒一線,用她們的話說:“只知道自己是一名疾控戰士,只有大家好了,才能真正保護好自己的小家。”

“翩翩白衣,孜孜戰疫;不識青絲,潛心如一;臨危受命,經綸濟世;保國安民,當世為尊”,這是一位出院患者用火柴盒背面寫下的肺腑之言,白衣戰士用行動詮釋了責任和擔當、勇敢和堅毅,他們撐起了城市抗擊疫情的希望,他們是這個時代的英雄,向他們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