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為什麼要將弟媳挫骨揚灰?

東方不勝去去去


這個被雍正挫骨揚後的弟媳,是八阿哥胤禩的福晉,郭絡羅氏。也就是電視劇《宮鎖心玉》中楊冪飾演的八福晉晴川這個角色。

這位郭絡羅氏出生非常高貴,他的外祖父是安親王愛新覺羅·嶽樂,這嶽樂是努爾哈赤第七子阿巴泰的第四子,和順治帝關係非常好。

據記載,順治帝發覺自己身染天花後,曾一度想把皇位傳給安親王嶽樂,但因為湯若望等人的反對才作罷。 後來三藩之亂時,也是這位嶽樂率軍前去討伐吳三桂,可見其在滿清皇室中的地位。

不過,郭絡羅氏的命運似乎並不佳,她很小的時候,其父明尚因賭博被康熙處死,三年後其母也鬱鬱而終。至此,郭絡羅氏失去依靠,便被她的外祖父嶽樂接入安親王府撫養長大。



由於這位郭絡羅氏自由缺乏父母管教,加上外祖父對她又非常疼愛,凡事都依她,因此讓她的性格變得非常任性刁蠻、膽大潑辣,有點類似於我們現在的女漢子一枚,和電視劇中的晴川也有些相似。

八年後,康熙為拉攏安親王這一系的力量,便親自賜婚,讓這位郭絡羅氏和八阿哥胤禩訂婚。 當時八阿哥只有12歲,但對這段婚姻卻非常滿意,因為他可以獲得安親王家族的支持。

當時安親王嶽樂的實力有多強,史書上曾這樣形容:安親王在諸王中,以齒則高,以行則長,且立有顯赫軍功,無論從資歷或功績,當朝宗室王公皆無人堪比。

並且,安親王共有20子,其中至少有4子,即郭絡羅氏的4位舅舅(瑪爾琿、景熙、蘊端、吳爾佔),都是康熙朝的顯赫實權人物。事實上,後來八阿哥之所以在“九子奪嫡”中能有這麼高的呼聲,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安親王家族的支持。

等到六年後,18歲的八阿哥就和郭絡羅氏正式完婚,八阿哥還因此被封為多羅貝勒,成為康熙所有兒子當中受封年齡最年輕者;郭絡羅氏則成為嫡福晉。



不過,兩人婚後的日子並不是很幸福,因為郭絡羅氏對八阿哥干涉太多,導致八阿哥淪為一個妻管嚴。 但八阿哥又不能將郭絡羅氏給休掉,因為他還需要依靠安親王這一族的力量,所以只能打落牙齒活血吞。

更過分的是,這位任性的郭絡羅氏還不允許八阿哥納側福晉,但她自己卻又一直沒有身孕。

正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個事情讓康熙都非常不爽,他曾當著滿朝文武的面指責八阿哥妻管嚴,受制於妻子,太不像話。在康熙的責之後,郭絡羅氏才勉強同意八阿哥娶了兩個小妾以接香火。

後來直到康熙四十七年,這兩個妾室才分別給八阿哥生一兒一女,兒子就是後來著名的弘旺。除此之外,八阿哥再無子嗣。總的來說,康熙雖然對郭絡羅氏有意見,但畢竟是八阿哥自己的家事,康熙也就嘴上說說,並沒有把她怎麼樣。



但是,等到雍正即位時,他就開始對這位郭絡羅氏動手。因為八阿哥是與雍正爭奪皇位的最大對手,而八阿哥的主要支持力量之一,就是這位郭絡羅氏。並且,這位郭絡羅氏還曾多次給八阿哥出謀劃策,所以雍正自然不會放過她。

與此同時,這位郭絡羅氏也是行事大膽妄為,連雍正都不放在眼裡。比如,在雍正剛登基時,八阿哥被晉封為廉親王。封王當日,郭絡羅氏的孃家戚屬前往祝賀,她卻冷冰冰的說道:“有什麼好慶祝的,搞不好哪天就會人頭落地?”這番話傳到雍正耳朵裡後,把雍正氣得差點掀了桌子。

所以,在雍正四年的時候,雍正在將八阿哥貶為庶人的同時,還特意下旨責罵這位郭絡羅氏,說她狐媚殘刻,不守婦道,泯頑不靈,不知悔改。隨後,雍正下令革去了郭絡羅氏的福晉之位,責令她回孃家,從此不得與八阿哥有任何往來。

但是,郭絡羅氏在接到該聖旨後,是毫無畏懼的忿然而去,完全一副不服的態度。當時,一位婢女曾勸八阿哥到皇帝面前磕頭謝罪,為郭絡羅氏求情,但八阿哥卻憤然拒絕道:“我丈夫也,豈因妻室之故而求人乎!”八阿哥與郭絡羅氏這不懼不服的態度,讓雍正帝愈發怒不可遏。

於是,雍正直接下旨處死郭絡羅氏,據說是賜她毒酒自盡。不僅如此,在郭絡羅氏自殺後,雍正還下令將其挫骨揚灰。至於八阿哥,則被圈禁宗人府,令其改名阿其那,同年九月因患嘔吐症逝於拘禁地,終年46歲。


我是趙帥鍋


被雍正皇帝挫骨揚灰的女人就是康熙的八皇子胤禩的福晉郭絡羅氏。一個女人怎麼會引起雍正皇帝如此大的怒氣,要將其挫骨揚灰呢?且聽小姐姐給大家分析。



一、郭絡羅氏自身的原因:

  • 1、她參與了“九子奪嫡”引發雍正記恨

她因一場政治婚姻被康熙賜給八阿哥,她母家的勢力龐大,給了八阿哥最給力的支持。

她的外公安親王嶽樂,為朝中顯貴。嶽樂“在諸王中,以齒則高,以行則長”,文武雙全,不僅立有赫赫戰功還在管理部務,參預政事方面出類拔萃。在當朝宗室王公中可謂一枝獨秀。

另外她的外公有20個兒子,其中至少有4子,即郭絡羅氏的4位舅舅(瑪爾琿、景熙、蘊端、吳爾佔),在康熙王朝中聞名遐邇。

郭絡羅氏背後的力量如此雄厚,且能在“九子奪嫡”中閒置?郭絡羅氏自然會積極運作以助丈夫早日登上寶座,來個一榮俱榮。於是她為八阿哥謀劃獻計獻策。


八阿哥背後的強力支持就來自於此。在“九子奪嫡”中凡是站在雍正對立面的死敵,都被雍正恨的咬牙切齒,雍正勝出後,他們的下場都很悲慘!郭絡羅氏自然也難逃其外。

  • 2、性格彪悍,衝撞雍正引起雍正憤怒

郭絡羅氏從小無父無母,缺乏家教。他的父親因賭博被康熙處死,他的母親得了抑鬱症而死。據聞,郭絡羅氏自小承歡於嶽樂膝下,萬般寵愛嬌慣,性格變得潑辣彪悍,蠻橫無理。八阿哥胤禩娶她時,其實說白了就是個倒插門女婿。兩次婚宴,都是在安王府中舉行,八阿哥也從此走上“妻管嚴”之路。郭絡羅氏在允禩府中就是個大當家的。

康熙曾於四十七年十月初四日有言:

“胤禩素受制於妻……任其嫉妒行惡,是以胤禩迄今未生子”

按說郭絡羅氏性格再怎麼彪悍,自己對丈夫再怎麼無理,就算她不能生育那也是別人的家事。雍正帝雖然看不順眼,也不至於處死她。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她這種彪悍的性格衝撞了雍正。



1722年雍正繼位後,八阿哥被封為廉親王,親朋朝臣前去祝賀。郭絡羅氏不僅沒有表示出對雍正的感恩之情,而是冷言冷語地說:

“有何喜可賀?恐不能保此首領耳!”

(“有什麼好祝賀的,怕是連人頭都不保吧。”)

允禩聽了她的話,臉上沒有半點喜色,“向人出怨望憤激之語。”

還對一些大臣說:

“皇上今日加恩,焉知未伏明日誅戮之意!其目下施恩,皆不可信。”

到處都是雍正的眼線,這件事很快就被雍正帝知道,他十分憤怒。能說出這樣的話,這就是公然詆譭雍正帝在眾人心中的形象,這在雍正帝看來這就是大逆不道。


  • 3、奪嫡失敗仍不知收斂,挑釁雍正,引起雍正憤怒

後來,雍正帝把八阿哥關進宗人府,把郭絡羅氏除去“福晉”之名,休回孃家。在聽完關於對她休書的詔書後,郭絡羅氏居然連句謝恩也沒有,她氣呼呼地站起來來,憤然轉身就走了。雍正得知她這種表現,認為她這是分明在抵制聖旨,不把自己放在眼裡。這件事又惹得雍正大怒。

二、雍正方面的原因

1、最是無情帝王家,為了政權的穩固雍正帝不得不心狠手辣。

雍正革去了胤禩黃帶子、削除宗籍。接著將胤禩囚禁於宗人府,稱其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薩保”。都是罵人的髒話。並頒佈40條胤禩的罪狀。致胤禩死於監所,有傳說是他毒死胤禩。

至於九阿哥胤禟先是發遣西寧。胤禟不願去西寧讓他吃盡苦頭,後來調回保定並囚禁起來。到了雍正四年,九阿哥也被革去黃帶子、削除宗籍。改名叫“塞思黑”,就在這一年在獄中腹瀉而死,疑似被害。

雍正的胞弟十四阿哥,胤禵被革爵降職、監視、囚禁半生。另外囚禁三阿哥胤祉、十阿哥等人。被康熙囚禁的大阿哥胤禔、廢太子胤礽到雍正這裡繼續囚禁。


面對郭絡羅氏的種種雍正自然不會放過。

《永憲錄》中有這一段:“又聖祖臨御乾清門曾傳諭,允禩之妻甚屬不婦,允禩亦甚懼其妻。今允禩之妻暴戾不仁,仍然侮辱其夫,又因將母家治罪,不曾頒示,唆使其夫,以致惡亂已極。近將其伊逐回母家,伊毫無畏懼,忿然而去,甚屬可惡,亦不可容於盛世……令庶人允禩妻自盡,仍散骨以伏其辜。散骨謂揚灰也,一雲以庶人殯殮,非邸抄之訛,則宗人府議罪如是耳。”

當郭絡羅氏被治罪時,就像英雄就義般面無懼色,寧死不屈,竟無半句求饒。雍正帝更加認為他的死對頭頑固不化,更加對她痛恨,就讓她屍骨不留。


小姐姐講史


雍正挫骨揚灰的弟媳,毫無疑問,就是八皇子胤禩的妻子,郭絡羅氏。


這個郭絡羅氏出身可不簡單,他的外公是安親王嶽樂,而嶽樂是清朝的創始人努爾哈赤的孫子,是根正苗紅的皇親貴族。嶽樂由於和順治皇帝是堂兄弟的關係,當年順治皇帝早逝,八旗貴族還有意將皇位傳給嶽樂,只是孝莊太后不同意,才讓玄燁繼位的。


由此可見,郭絡羅氏背後的家族是有多麼龐大的能量。



康熙37年,康熙做主將郭絡羅氏許配給了自己的第八子胤禩,時年才17歲。一來是為了安撫嶽樂家族,肯定他們為大清的建立立下的功勳;二來也是為了抬高胤禩的身價,因為胤禩的生母身份低微,是一位洗衣房的宮女,這也使得胤禩從小就很自卑。


由於胤禩從小的危機意識,鍛造了胤禩超強的能力和情商,再加上妻子郭絡羅氏的“加盟”,使得“八爺黨”成為了康熙晚年實力最為雄厚的政治集團,胤禩儼然成為了繼承康熙皇位最有希望的皇子。這就與也想坐上龍椅的老四胤禛之間,爆發了激烈的衝突,形成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所以雍正繼位後,老八集團就成為了雍正的眼中釘。可一直到雍正四年,雍正大權在握,皇權得到徹底鞏固,再也沒有人能夠威脅到雍正的皇位,雍正才開始了自己的“復仇之旅”。



其實胤禩及其郭絡羅氏早就知道雍正不會放過自己,也靜待這一天的到來。雍正先是要求胤禩休了自己的妻子,打發她回孃家,胤禩既沒有謝恩也沒有向雍正求饒。而郭絡羅氏由於從小養尊處優,性格強勢、潑辣、大膽,也堅決地站在胤禩這邊,和雍正對抗到底。


幾個月後,雍正還覺得不解氣,又下旨讓郭絡羅氏自盡,並且將郭絡羅氏挫骨揚灰,也洩心頭之恨。


雍正為何這麼恨郭絡羅氏呢?


主要還是因為在奪嫡期間,雍正實力弱小,老八胤禩對雍正的打擊,其中有很多主意出自郭絡羅氏之手,雍正找到機會自然是要報復的。


(郭絡羅氏劇照)


而這裡也可以看出,老八胤禩的悲哀。其實在皇子中,論能力胤禩還是很能幹的,可就是得不到康熙的厚愛。一是因為自己生母地位低下,二是因為自己子嗣甚少,三是胤禩犯了康熙的忌諱,結黨營私。


第一個原因,胤禩是改變不了的,而後兩個原因其實就跟郭絡羅氏有很大的關係。


嫁給老八的郭絡羅氏一直未孕,導致胤禩遲遲沒有孩子,在古代,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可強勢的郭絡羅氏就是不許老八納妾,這件事因此還受到康熙的責備,說胤禩是妻管嚴。這樣的人怎麼能擔此重任呢?


後來實在是生不了,郭絡羅氏才勉強同意胤禩娶了兩個小妾,後來也只是生了一子一兒而已,這在人丁興旺的皇家顯然是太單薄了。


至於犯了康熙的忌諱,結黨營私,也是郭絡羅氏脫不了關係。由於郭絡羅氏的家族背景,自然會有人響應郭絡羅氏,進而壯大胤禩的八爺黨。在奪嫡期間,郭絡羅氏更是主動介入奪儲之爭,即便老八不同意,也根本改變不了現狀。這也間接導致了康熙對老八的敵意,使得老八錯失皇位。


你說雍正對郭絡羅氏挫骨揚灰的做法對嗎?歡迎留言評論。


歷史局中人




能做到“挫骨揚灰”,定是恨極了此人。能讓雍正恨到“挫骨揚灰”的人,只有他兄弟八阿哥胤禩的老婆——郭絡羅氏。

郭絡羅氏很小的時候父母雙亡,一直養在外祖安親王嶽樂府裡,被視為掌上明珠。

這個安親王嶽樂可不是一般人,他是努爾哈赤的孫子,順治皇帝的堂哥。歷史上整個清代共有六大親王,嶽樂就是其一。



順治十四年(1657年)嶽樂晉封和碩安親王,他全力支持順治皇帝的一系列改革。順治晚期,負責主持議政王大臣會議,是當時清朝統治集團的核心人物之一。

康熙十三年(1674年),嶽樂帥軍平定三藩,立下了汗馬功勞,因而也得到了康熙皇帝的器重。

康熙皇帝為了顯示對安親王一脈的重視,為兒子八阿哥胤禩,迎娶了安親王的外孫女郭絡羅氏為嫡福晉。

01

安親王家族在八旗中的地位舉足輕重,郭絡羅氏嫁進皇家,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九子奪嫡”的政治走向。

八阿哥胤禩生母衛氏是一名宮女,因其地位低下,胤禩從小就交給了當時四妃之首的惠妃撫養。



由此胤禩才能時常見到康熙帝,胤禩自幼聰慧機敏,備受康熙喜愛,17歲即被封為貝勒,這才有了聯姻安親王府的舉措。

以八阿哥胤禩的原生出身,本是與奪嫡沒有絲毫瓜葛的,有了惠妃的平臺,又有了安親王一族的助力,胤禩有了奪嫡的資本。

八阿哥胤禩娶的這個老婆郭絡羅氏,堅決支持胤禩奪嫡,整個安親王家族開始堅定的站在了八阿哥胤禩一邊,成為“八爺黨”重要成員。

02

性格彪悍的郭絡羅氏,使得八阿哥胤禩子嗣凋零,惹得康熙帝極為不滿。

康熙曾於四十七年(1708年)十月初四日有言:“胤禩素受制於妻……任其嫉妒行惡,是以胤禩迄今未生子”

郭絡羅氏於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與八阿哥胤禩成婚,可能是從小失去父母,在外祖家頗被寵溺的緣故,性格彪悍。



八阿哥胤禩娶郭絡羅氏本是極大的利好,有了奪嫡強大的後盾,可惜郭絡羅氏自己未能生育,初期還不許胤禩納妾,導致八阿哥胤禩10年沒有子嗣。

作為皇家成員,開枝散葉多生子嗣是必須的,郭絡羅氏的做派惹的康熙帝極為不滿。據歷史記載郭絡羅氏後來同意允禩納妾,然只得一子一女。

儘管胤禩在諸皇子中能力超群,在朝臣中威信很高,但自始康熙選接班人都沒有洗他的牌,與郭絡羅氏的做派不無關係。既然胤禩受制於郭絡羅氏,就相當於受制於安親王家族。



郭絡羅氏性格脾氣不是簡單的“公主氣”,也不是嫉妒“耍性子”,她的能力超群。八阿哥胤禩受制與她,康熙帝的顧慮是有道理的,且看雍正帝對郭絡羅氏看的更為透徹。

03

郭絡羅氏能力超強,為八阿哥胤禩奪嫡鬥爭出謀劃策,是其政治上的參謀長。胤禩奪嫡的強實力,有一半來自郭絡羅氏,所以雍正帝恨極了郭絡羅氏。

(1)自幼在安親王府嬌寵的郭絡羅氏,性格鮮明,無拘無束,且有一定政治頭腦。成婚後在八府中當家做主,說一不二。

她參與胤禩奪嫡謀劃,其作用不亞於八爺黨主要骨幹,胤禩與人謀劃商議從來不用揹著她。

康熙帝只是憂慮胤禩受制於她,但是旁觀者清,後來加入奪嫡之爭的“四爺”雍正看的更為透徹,胤禩的某些行為融合了郭絡羅氏的思想。



(2) 雍正登基後,加封胤禩為廉親王,郭絡羅氏道: “有何喜可賀?恐不能保此首領耳!” 一句話道破其中之危機,有人告知了雍正,雍正更加記恨郭絡羅氏了。

(3)雍正四年(1726年),九阿哥允禟的管家秦道然供稱:“允禩採納福晉(郭絡羅氏)之言,將其老師何焯的小女兒養在府中,視如己女。”

何焯是江南大才子,清朝著名學者,郭絡羅氏讓允禩收養何焯的女兒撫養,既可以籠絡何焯,又可以博取南方士人之心。所以支持允禩的呼聲一直很高。

雍正四年(1726年),允禩被革去黃帶子。雍正說:“自即位以來,於允禩無恩不施,無事不教,其終懷異心,並不悛改,未必非伊妻唆使所致"。

(3)雍正認為允禩屢教不改都是他老婆郭絡羅氏唆使的。



(4)雍正初年,這種特定的形勢下,平時處事謹慎,所慮周詳的允禩,做出了極不明智的事情,極力去幫助解決安親王后人襲爵問題,這更讓人懷疑是順從了郭絡羅氏的意思,被雍正多次斥責。

04

結束語。

待到雍正的皇位做穩後,終於開始清理與之奪嫡之爭的競爭對手們。雍正四年(1726年),八阿哥胤禩被削宗奪爵、除黃帶子,最後被治罪圈禁,連名字也被迫改為“阿其那”。

其妻郭絡羅氏,先是勒令胤禩休妻,遣回孃家,進而又被雍正下旨: “令允禩之妻自盡,焚屍揚灰。”



雍正也通過對於郭絡羅氏處以極刑的方式,發洩了其對於郭絡羅氏、八阿哥胤禩以及安親王家族的恨意。

成王敗寇,歷史總是讓人唏噓,千算萬算不如人算,八阿哥胤禩和郭絡羅氏,終究是敗了!


妖百慧1


雍正是乾隆的第四子,換句話說他有很多弟弟,那麼到底是哪個弟媳那麼倒黴被雍正挫骨揚灰了呢?她就是皇八子胤禩的嫡妃郭絡羅氏。

這個女人身份不簡單,出身於名門貴族,外祖父是安親王,父親是和碩額駙,從小就是養尊處優的人物。雖說如此,她的遭遇也是比較悽慘的,剛出生不久,父親因賭而被殺,母親在她兩歲時因抑鬱而終,從此便跟隨外祖父生活。

10歲那年,康熙為了安撫安親王一派決定讓皇八子胤禩和她訂婚,16歲完婚,當時胤禩僅比郭布羅氏大一歲。話說郭絡羅氏僅是一名女子,為何雍正要發如此大的火將其挫骨揚灰呢?

雍正要殺郭絡羅氏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權力之爭。公元1708年,皇太子胤礽被廢,自此九子奪嫡事件開始。皇八子胤禩和其嫡妃郭絡羅氏都被捲入了這場奪嫡之中。也正因胤禩和郭絡羅氏的參與,讓雍正懷恨在心。

雍正四年,也就是公元1726年,這個時間郭絡羅氏和胤禩已經結婚28年之久。雍正當著大臣的面指責郭絡羅氏,說郭絡羅氏兇殘至極,胤禩對他都非常畏懼,還說康熙也曾批評過郭絡羅氏,職責她沒有給胤禩生孩子。的確,郭絡羅氏和胤禩結婚那麼久,一個孩子都沒有。

同年,康熙第九子胤禟的管家又供稱”胤禩府中的事都是郭絡羅氏作主“。胤禟和胤禩之間關係非常好,所以胤禟管家也或多或少的瞭解胤禩府中的情況。在古代,都是男人當家作主,更何況是親王府,郭絡羅氏有些破壞了規矩。

總之,雍正是找各種理由處理掉郭絡羅氏。最終在處死掉胤禩之後,郭絡羅氏也跟隨著去了。

雜史《永憲錄》中寫”令庶人允禩妻自盡,仍散骨以伏其辜。散骨謂揚灰也,一雲以庶人殯殮。“


理科男讀歷史


這裡的弟媳,指的是八阿哥胤禩的老婆,郭絡羅氏。

翻開康雍王朝的歷史,你會發現,其實康熙的兒子八阿哥胤禩是很悲情的人物。胤禩才能卓著,為人圓潤,處事明達,可就是不招康熙皇帝的喜歡,一而再再而三的受到康熙的打擊。到了雍正朝,這位陰狠的兄弟登基之後,更是對胤禩身體和心理雙重打擊,害的胤禩只有自殺以解脫。

而為人津津樂道的是胤禩的福晉,也就是老婆的故事。據說,胤禩的老婆郭絡羅氏是個悍婦,胤禩是個妻管嚴。

郭絡羅氏的外祖父是安親王嶽樂,算起來,郭絡羅氏也算出生在貴族之家。但是郭氏的命運似乎很不佳,她很小的時候,其父因為犯法被朝廷處死,三年後其母也鬱鬱而終。所以,郭氏從小便成了孤兒,被安親王帶回家撫養。

康熙皇帝平三藩後,嶽樂被清算,後病逝。當時,被清算的安親王一支人情緒很不好,為了安撫他們的情緒,康熙將郭氏指婚給八阿哥胤禩。

當時胤禩只有12歲,但從小出生在帝王之家的他對此很滿意,因為他可以獲得安親王家族的支持。當時嶽樂爵位雖然被貶,但是其子嗣昌盛,嶽樂本人威望在八旗之中甚高。要說胤禩有這麼高的呼聲,與嶽樂家族的支持也是分不開的。

問題在於,郭氏是個女漢子。大概是她從小缺少封建禮制的管教,屬於放養長大的女子,所以,在她的身上,更多的不是賢良淑德,而是膽大潑辣。

胤禩,作為皇子,為了政治前途,也只好忍受下來。要是在一般人家,也許早就被一紙休書了事,可是胤禩不能這麼幹,他需要郭氏後族的力量。

更了不得的是,這位潑辣的妹子還不允許胤禩納側福晉,而自己又一直沒有身孕。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在胤禩的好求歹求下,郭氏才勉強同意胤禩娶了兩個小妾以接香火。妾是沒有名分的,可見郭氏妹子有多強勢。一直到康熙四十七年,其中一個姓張的妾室才給他生下了一個兒子,就是著名的弘旺。胤禩一生,除了還有個女兒外,再無子嗣。

若帝王子嗣不旺,如何保住江山社稷,這大概也是康熙不看好胤禩的原因之一。

對於這樣一位女子兒媳,康熙顯然十分不喜歡她,他經常當著滿朝文武的面指責胤禩妻管嚴,受制於她,很不像話。

雖然郭氏是個女漢子,但是她卻有政治天份,經常參與胤禩與朝臣的政論,有些大臣嘲笑胤禩,胤禩也只能以笑對之。

在康熙朝,康熙雖然對郭氏有意見,但是畢竟是胤禩家事,康熙也就嘴上說說,並沒有把她怎麼樣。

可是到了雍正朝,情況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雍正登基後,著手打擊和他奪嫡的那些兄弟,作為八爺黨魁首的胤禩自然跑不掉。胤禩被除爵貶為庶人後,雍正則替他的弟弟休了郭氏,還革去了郭氏福晉之位,責令她回孃家。

雍正翻過來還作好人,對胤禩說這是為他好,免得她生事端。但是,郭氏沒有屈服於雍正的淫威,選擇堅定的和胤禩站在一起,她既沒有向雍正求饒,也沒有讓胤禩替她求情。

這倆夫婦,早就知道這一天會來臨,已經做好了赴死的準備。

幾個月後,雍正下旨處死郭絡羅氏,據說是賜她毒酒。就這樣,雍正還不滿意,下令將郭氏挫骨揚灰。

對於弟媳,一個女人,雍正為什麼這麼恨她?要以這麼殘酷的懲罰對待她?

歷史沒有給出具體解釋,大概因為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郭氏曾和胤禩在一些場合表達過對雍正的不滿,雍正洩憤。在男權社會,女人參政是最令人難以容忍的。比如胤禩在封為總理大臣的時候,有臣僚對他慶賀的時候,郭氏就和胤禩說,說不定哪時候就要丟腦袋。明顯表示對雍正的不滿,這些話當然是傳到雍正耳朵去過。

二是對胤禩支持者的強烈打擊。胤禩曾靠嶽樂家族支持,所以才威望出眾,雍正殘酷打擊郭氏,代表他對安親王家族勢力的打擊。

三是雍正多重人格怪異。和雍正歷史搞熟了,你就會發現,雍正這個人很多變,我甚至懷疑雍正具有多重人格,尤其是他登上帝位之後,這種多重人格表現得更為明顯。正是在多重人格的支配下,才會做出這種刻毒寡恩的事來。

還有一種民間傳說,顯然與正史無關。說是雍正當年曾經苦戀郭絡羅氏,但是郭氏不同意,因此,雍正由愛生恨,當了皇帝后,就將她挫骨揚灰。


青燈問史


郭絡羅氏是康熙皇帝相中,並有意指婚給胤禩的。

康熙做這件事的時候,是康熙三十一年,當時胤禩還只有11歲。

胤禩雖然年幼,但在諸皇子中卻已經表現得非常優秀。他不光文化課優秀,在騎射上也非常出眾。他11歲這年,便跟隨康熙和比他大的阿哥們去塞外巡獵,戰果相當出色。

康熙是非常重視皇子們教育的父親。胤禩的表現自然讓他很驕傲,所以他對胤禩也很疼愛。

不過,胤禩的生母衛氏,由於是辛者庫罪籍出身,地位較為卑賤。再加上當時衛氏也只是個貴人的位份,因此在“子以母賤”的清皇室,胤禩的出身,是他的一個缺憾。

康熙疼愛胤禩,看到這個情況,於是在塞外巡獵歸來不久,便作主挑選了安親王嶽樂的外孫女郭絡羅氏,作他的未婚妻。

(郭絡羅氏劇照)

郭絡羅氏是碩額駙明尚的女兒,生母是安親王嶽樂第7女,地位和出身,在皇室宗親中都是無可挑剔的。

康熙為胤禩挑選郭絡羅氏,無形中提高了他在諸皇子中的身價,這也為後來胤禩能在朝野廣結善緣,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郭絡羅氏由於父母早亡,一直是在安親王府生活。身為外公的嶽樂憐她無父無母,對她極盡憐愛。

她的幾個舅舅也事事依順她,這無形中讓她從小就養成了潑辣強悍、豪爽不拘小節的性格。再加上她得嶽樂的指點,在騎術上極為精通,因此當康熙看到少女時代的郭絡羅氏時,就非常喜愛,還稱讚她是“最有滿人風範”的格格。

康熙三十七年對胤禩來說,這是他人生最春風得意的一年。

作為兩次隨康熙親征噶爾丹的皇子中的一員,在告捷歸來後,他被康熙封為貝勒,從此,他不僅有了開府自治的權力,還能夠參與政務。

當然,還有一件重要的事,就是他迎娶了嫡福晉郭絡羅氏。

康熙四十七年,康熙第一次廢黜胤礽後,在訓斥胤禩時說:“胤禩素受制於妻……任其嫉妒行惡,是以胤禩迄今尚未生子。”

康熙為何會這樣說呢?

原來,郭絡羅氏性格強悍,胤禩根本不能駕馭她,反而處處受她所制。

比如,郭絡羅氏沒有生育,按理,胤禩為續香火,也理當再行納妾。可是他僅有兩名侍妾,這在其他皇子中是不可能出現的。特別是妻妾眾多的太子胤礽對比,他這種行為實在太不正常了。所以康熙認為,這是郭絡羅氏妒忌心作祟,不許胤禩納妾。

(胤禩劇照)

當康熙廢黜胤礽後,胤禩積極參與了爭奪儲位的的行動。

胤禩爭儲的確是有勝算的。

第一,在諸皇子中,胤禩最為親和,朝臣也因此多與之親厚,對他不吝稱讚。

第二,胤禩文武雙全,是個難得的全才。而且在處理政務上,不管是管理廣善庫還是修繕東嶽廟等,他總是事無鉅細親力親為,因此深得康熙信任和器重。

第三,胤禩禮遇文人,在士人中口碑極好,有“八賢王”之美譽。

前兩條是胤禩的能力和情商造就,第三條郭絡羅氏則出力不少。

郭絡羅氏未嫁之前,安親王家族便與漢族文人多有往來。他們禮遇文人,因此文人多集於安親王府,對安親王嶽樂的後人也尊崇有加。

郭絡羅氏自幼便耳濡目染,這讓她很長見識。

當時大儒何焯受康熙之命,在胤禩府中授學。

郭絡羅氏非常器重何焯,不光對他禮遇有加,還建議胤禩將與何焯同住的女兒接到府中撫養。

由於胤禩和郭絡羅氏對何焯的女兒視為己出,何焯百般感激。經他的宣傳,士人愈發器重胤禩的人品。

然而,胤禩卻由於太過優秀,太過得人心,反而讓坐在龍椅上的康熙大為光火,認為他結黨營私,想圖謀他的大位。所以在康熙晚年,對他的打壓簡直到了毀滅性的地步。

(雍正劇照)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病逝於暢春園,四阿哥胤禛遵遺詔得繼大位,是為雍正。

雍正繼位之初,將胤禩封為了廉親王,命他與隆科多等人總理事務。

按說這是要得到重用的節奏,所以郭絡羅氏的孃家人紛紛致賀。

誰知郭絡羅氏卻冷冷地反問道:“有何喜可賀?恐不能保此首領耳!”

這話很快就傳到了雍正耳中。

雍正是個善惡分明的人。想當初眾皇子參與奪嫡,胤禩的勢力最強大,若不是他韜光養晦,玩了一套聲東擊西的套路,得到康熙信任,帝位就不是他的了。所以他對胤禩深以為恨,一直想對胤禩秋後算賬。

雍正對郭絡羅氏的能力也心知肚明,知道在胤禩奪嫡時,她沒少在幕後出謀劃策。所以太過能幹的郭絡羅氏,也讓雍正生恨。

雍正四年,雍正的皇權得到了鞏固。於是他開始雞蛋裡面挑骨頭,找胤禩的不是。第一件事就是指責郭絡羅氏“甚屬不婦,暴戾不仁,仍然欺侮其夫。”

不久,雍正又以“懷挾私心,撥弄是非”為由,將胤禩革職削爵。並稱胤禩之所以如此,“未必非伊妻唆使所致”。最終,雍正指責郭絡羅氏“唆使其夫,惡亂之極”,“不可留於胤禩家”,強迫胤禩將她休棄。

雍正的做法,沒能使郭絡羅氏畏懼惶恐,反而“忿然而去”,絲毫沒有向雍正低頭的姿態。

雍正知道胤禩素來與郭絡羅氏夫妻感情很好,便又下旨給胤禩,恐嚇他:“若因逐回伊妻,憤怒於心,故意託病,不肯行走,必將伊妻處死,伊子亦必治以重罪。”

此時已處於劣勢的胤禩,能怎麼辦呢?

他只能借酒消愁,什麼也不做。

府中有個貼心的婢女實在看不下去,於是給他出主意,希望他能到雍正面前為郭絡羅氏求情。

胤禩卻怒不可遏,斷然拒絕了這個建議,表示他絕不為“妻室之故”去求人。

胤禩和郭絡羅氏的表現,分明是對雍正的無聲抗爭。這讓雍正大為惱怒,於是先下令“庶人允禩妻自盡,仍散骨以伏辜”,然後又把不從內心臣服於他的胤禩囚禁於宗人府,為了以示羞辱,還將他改名“阿其那”。

沒多久,胤禩便病死於宗人府。而他唯一的兒子弘旺也受其牽連,以九條鎖鏈縛身囚於牢獄。

(參考史料:《清史稿》《嘯亭雜錄》)


張生全精彩歷史


首先要明白,作為雍正皇帝的弟媳——郭絡羅氏是康熙皇帝相中後,發號施令指婚給胤禩的,閱讀下面的文字,一定要記住:郭絡羅氏與雍正的弟弟——“八賢王”胤禩並非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更非一見鍾情、兩廂情願,甚至女方沒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迫不得已與男方“在一起”了;康熙亂點鴛鴦譜時,胤禩只有11歲。


胤禩年幼時,表現優秀,文化課名列前茅,而且騎射也出眾,11歲跟隨康熙巡獵時,比其它阿哥的戰果豐富,受庸熙欣賞;但胤禩的生母衛氏是辛者庫罪籍,出身寒微,又其本人入宮十多年也只是個貴人的身份,因此,給胤禩留下了缺憾;康熙喜歡胤禩,在塞外巡獵歸來,便自作主張、千挑萬選,在王侯將相俯中挑選出安親王嶽樂的外孫女——郭絡羅氏,作胤禩的未婚妻,以彌補“子以母賤”的缺陷。

郭絡羅氏出身名門,父親是碩額駙明尚,生母是安親王嶽樂的第7個女兒,地位和出身都顯赫;胤禩將娶郭絡羅氏,彰顯了他在諸皇子中的身價;郭絡羅氏由於早年父母雙亡,成長於安親王府,身為外公的嶽樂對她憐愛有加;為此她的幾個舅舅也對她千依百順,於是養成了潑辣強悍、坦蕩豪爽、率性而為的性格;又由於嶽樂的悉心培育,在騎射術上也有不俗的表現,康熙看到少女時代的郭絡羅氏時,稱讚她是“最有滿人氣質”的公主。



康熙三十七年,胤禩兩次隨康熙御駕親征噶爾丹!告捷歸來後,被康熙封為“貝勒”,不僅能開府自治,還可以參與政治會議;康熙四十七年,康熙首次廢黜胤礽後,也訓斥了胤禩,中有:“胤禩素受制於妻……任其嫉妒行惡,是以胤禩迄今尚未生子。”,原來,郭絡羅氏性格跋扈,胤禩無法駕馭;儘管沒有生育,但僅有兩名侍妾,所以康熙覺得:郭絡羅氏妒忌心強,不許胤禩納妾以延續香火。


當胤礽被廢黜後,胤禩參與了爭奪儲位的鬥爭,他有優式:親和力強,文武雙全,禮遇下士,素有“八賢王”美譽,然而:胤禩的完美無缺,卻讓康熙不待見,他認為這是八爺拉幫結派,想圖謀大位;所以,康熙晚年,對八爺非常不放心,甚至進行了毀滅性的打擊;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病逝於暢春園,四阿哥胤禛上位,是為雍正帝,雍正上任伊始,封胤禩為廉親王,這有抬舉的意思,而郭絡羅氏卻反唇相譏:“恐不能保此首領耳!”。

雍正的特點是善惡分明,而且睚眥必報,“九子奪嫡”時,胤禩是最強大的對手,自己韜光養晦,搞了聲東擊西的套路,才得到康熙信任,猜想,他對胤禩早充滿了刻骨仇恨,只待秋後算賬;雍正清楚郭絡羅氏能力出眾,也明白九子奪嫡時,她是運籌帷幄的主,雍正自然滿腹仇恨;雍正四年,為鞏固政權,雍正開始找胤禩的“茬”,首當其衝的指責就是郭絡羅氏“甚屬不婦,暴戾不仁,仍然欺侮其夫。”。

胤禩被削爵後,雍正又指責郭絡羅氏:“唆使其夫,惡亂之極”,這話蠻不講理,還有“不可留於胤禩家”,強迫胤禩休了她;而郭絡羅氏無所畏懼,“忿然而去”,沒內疚的意思;其實四哥雍正知道胤禩父妻感情融洽,便處心積慮地恐嚇他:“若因逐回伊妻,憤怒於心,故意託病,不肯行走,必將伊妻處死,伊子亦必治以重罪。”,雍正是心狠手辣的主,欺壓哄嚇騙全用上了!



八賢王府中一婢女善於察言觀色,建議胤禩到雍正面前為郭絡羅氏求情,胤禩卻斷然拒絕;胤禩和郭絡羅氏的表現,對雍正來說是作死,甚至“大不敬”!雍正覺得虎落平陽的八爺夫婦目無天子,盛怒之下:詔令:“允禩妻自盡,仍散骨以伏辜”,就是要她死,且挫骨揚灰,然後把胤禩囚禁於宗人府,還改其名為“阿其那”。


希望星晨58298869


在九龍奪嫡大戰中,雍正皇帝異軍突起,成了最後的大贏家。在雍正皇帝登基後,對他那些曾經的對手毫不手軟,是一個比一個慘。但這些人中最慘要屬雍正皇帝的弟媳了,雍正皇帝不僅將其處死,還將她挫骨揚灰。那麼,這個女人到底做了什麼,令雍正皇帝對她如此恨之入骨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揭開這個女人的神秘面紗。

這個令雍正皇帝恨之入骨的女人就是康熙第八子胤禩的福晉郭絡羅氏,她是雍正皇帝的弟媳。這個郭絡羅氏來頭可不小,她是和碩額駙明尚之女,安親王嶽樂之外孫女,出生名門貴族,家世顯赫,身份尊貴,從小受到寵愛。郭絡羅氏與胤禩於康熙三十一年訂婚,康熙三十七年成婚。

夫憑妻貴,康熙第八子胤禩其母出生低微,胤禩娶了郭絡羅氏為妻,在無形中拔高了他的身價,削弱了因母家地位卑微而產生的影響,為他在宗室中奠定了廣泛的人緣基礎。再加上郭絡羅氏秉承了滿族女子豪爽大氣,潑辣強悍的個性特點,成為胤禩家中當家做主,說一不二的悍婦,胤禩成了名副其實的妻管嚴。在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帝在諸皇子前指斥胤禩,指責他是一個妻管嚴,不滿郭絡羅氏“嫉妒行惡,是以允禩迄今尚未生子。”

後來,在康熙去世後,雍正皇帝繼位,先是收拾了郭絡羅氏的舅舅一家,而後開始收拾胤禩和郭絡羅氏。雍正四年正月,雍正帝對諸王大臣說:“不但允禩,奸詐多端。允禩之妻殘刻,皆染伊外家安郡王惡亂之習,幾致允禩絕嗣,伊妻聞之恐懼,方容允禩收女婢一二人,僅生一子一女”。不久之後,雍正皇帝下令將允禩革去黃帶子,讓允禩休了郭絡羅氏,並嚴加看管。如果郭絡羅氏憤怒於心,故意託病,不肯走,就必將郭絡羅氏處死。

郭絡羅氏接到該旨後,“毫無畏懼,忿然而去”。允禩和郭絡羅氏本該謝罪求饒,但兩人卻不懼不服的態度,令雍正皇帝怒不可遏,將允禩圈進宗人府,不久後,因患嘔吐症逝於拘禁地,終年46歲。而郭絡羅氏就夠慘了,雍正皇帝令她自盡,將她挫骨揚灰。

雍正皇帝如此痛恨郭絡羅氏,並非是表面上說的郭絡羅氏殘刻,反而是因為這個郭絡羅氏是胤禩的得力內助。胤禩雖被稱為受制於妻,少近女色,但在九龍奪嫡中,郭絡羅氏積極為夫謀劃,獻計獻策。平日夫妻二人也多有溝通,在關鍵時刻,默契配合。正是由於郭絡羅氏這個得力內助,胤禩才善結人緣,眾人目之為佛。在雍正眼中胤禩的種種行為,都是出自郭絡羅氏之手。因此,雍正皇帝對郭絡羅氏恨之入骨!


密探零零發


雍正皇帝為什麼要將弟媳挫骨揚灰?



1、顯貴的家世

郭絡羅氏,和碩額駙明尚之女。安親王嶽樂的外孫女。郭絡羅氏出生名門貴族,家世顯赫,身份尊貴,從小受到安親王嶽樂寵愛,個性鮮明,無拘無束,故為人比較刁蠻,有政治頭腦。她精於騎術,被康熙稱為:最具有滿族風範的格格。幼年時期,頗受康熙的喜愛。她在府中當家做主,說一不二,是胤禩的得力助手。因而也加重了雍正對她的恨。

2、參與奪嫡

康熙自從廢太子後, 允禩很有政治抱負,志在獲取儲位。在“九王奪嫡”中, 郭絡羅氏自然支持其夫胤禩,因其家室,積極為胤禩謀劃,獻計獻策,圈入權力之爭的漩渦,愈陷愈深,最終被吞沒。因此,更加重了雍正對她和她家族的恨意。



3、雍正清除異己

雍正帝繼位,允禩晉封廉親王。當日,郭絡羅氏的孃家戚屬前往祝賀,她卻道:“有何喜可賀?恐不能保此首領耳!”允禩亦無喜慶之色,反向人出怨望憤激之語,且向在廷大臣雲:“皇上今日加恩,焉知未伏明日誅戮之意!其目下施恩,皆不可信。”郭絡羅氏與允禩的預感很快得到證實。 雍正帝清除異己的過程中,首先以允禩的姻戚開刀。



4、慨然赴死

雍正皇帝下令將胤禩革去黃帶子,讓允禩休郭絡羅氏,休回外家。郭絡羅氏接到該旨,毫無畏懼,忿然而去。即使被治罪時,亦無懼色,不做俯從,盡顯滿族女子剛毅果決之氣。這自然進一步加重雍正帝對她的痛恨。郭絡羅氏慨然赴死,屍骨未留,亦為其性格使然。

總結:雍正是一個殘暴的皇帝,在“九王奪嫡”中,八阿哥胤禩,素有賢名,在朝廷中威望很高,是雍正兄弟中最為優秀、最有才能的一位,也是對雍正威脅最大的一位。自古成王敗寇,郭絡羅氏就算沒有參與胤禩奪嫡的事件,她的死也是必然的。對此,你怎麼看呢?

【小編寄語:我是心恬澹,喜歡我的小夥伴,關注加留言,持不同意見的小夥伴,可以給我留言,大家一起探討歷史的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