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为什么要将弟媳挫骨扬灰?

东方不胜去去去


这个被雍正挫骨扬后的弟媳,是八阿哥胤禩的福晋,郭络罗氏。也就是电视剧《宫锁心玉》中杨幂饰演的八福晋晴川这个角色。

这位郭络罗氏出生非常高贵,他的外祖父是安亲王爱新觉罗·岳乐,这岳乐是努尔哈赤第七子阿巴泰的第四子,和顺治帝关系非常好。

据记载,顺治帝发觉自己身染天花后,曾一度想把皇位传给安亲王岳乐,但因为汤若望等人的反对才作罢。 后来三藩之乱时,也是这位岳乐率军前去讨伐吴三桂,可见其在满清皇室中的地位。

不过,郭络罗氏的命运似乎并不佳,她很小的时候,其父明尚因赌博被康熙处死,三年后其母也郁郁而终。至此,郭络罗氏失去依靠,便被她的外祖父岳乐接入安亲王府抚养长大。



由于这位郭络罗氏自由缺乏父母管教,加上外祖父对她又非常疼爱,凡事都依她,因此让她的性格变得非常任性刁蛮、胆大泼辣,有点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女汉子一枚,和电视剧中的晴川也有些相似。

八年后,康熙为拉拢安亲王这一系的力量,便亲自赐婚,让这位郭络罗氏和八阿哥胤禩订婚。 当时八阿哥只有12岁,但对这段婚姻却非常满意,因为他可以获得安亲王家族的支持。

当时安亲王岳乐的实力有多强,史书上曾这样形容:安亲王在诸王中,以齿则高,以行则长,且立有显赫军功,无论从资历或功绩,当朝宗室王公皆无人堪比。

并且,安亲王共有20子,其中至少有4子,即郭络罗氏的4位舅舅(玛尔珲、景熙、蕴端、吴尔占),都是康熙朝的显赫实权人物。事实上,后来八阿哥之所以在“九子夺嫡”中能有这么高的呼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安亲王家族的支持。

等到六年后,18岁的八阿哥就和郭络罗氏正式完婚,八阿哥还因此被封为多罗贝勒,成为康熙所有儿子当中受封年龄最年轻者;郭络罗氏则成为嫡福晋。



不过,两人婚后的日子并不是很幸福,因为郭络罗氏对八阿哥干涉太多,导致八阿哥沦为一个妻管严。 但八阿哥又不能将郭络罗氏给休掉,因为他还需要依靠安亲王这一族的力量,所以只能打落牙齿活血吞。

更过分的是,这位任性的郭络罗氏还不允许八阿哥纳侧福晋,但她自己却又一直没有身孕。

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事情让康熙都非常不爽,他曾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指责八阿哥妻管严,受制于妻子,太不像话。在康熙的责之后,郭络罗氏才勉强同意八阿哥娶了两个小妾以接香火。

后来直到康熙四十七年,这两个妾室才分别给八阿哥生一儿一女,儿子就是后来著名的弘旺。除此之外,八阿哥再无子嗣。总的来说,康熙虽然对郭络罗氏有意见,但毕竟是八阿哥自己的家事,康熙也就嘴上说说,并没有把她怎么样。



但是,等到雍正即位时,他就开始对这位郭络罗氏动手。因为八阿哥是与雍正争夺皇位的最大对手,而八阿哥的主要支持力量之一,就是这位郭络罗氏。并且,这位郭络罗氏还曾多次给八阿哥出谋划策,所以雍正自然不会放过她。

与此同时,这位郭络罗氏也是行事大胆妄为,连雍正都不放在眼里。比如,在雍正刚登基时,八阿哥被晋封为廉亲王。封王当日,郭络罗氏的娘家戚属前往祝贺,她却冷冰冰的说道:“有什么好庆祝的,搞不好哪天就会人头落地?”这番话传到雍正耳朵里后,把雍正气得差点掀了桌子。

所以,在雍正四年的时候,雍正在将八阿哥贬为庶人的同时,还特意下旨责骂这位郭络罗氏,说她狐媚残刻,不守妇道,泯顽不灵,不知悔改。随后,雍正下令革去了郭络罗氏的福晋之位,责令她回娘家,从此不得与八阿哥有任何往来。

但是,郭络罗氏在接到该圣旨后,是毫无畏惧的忿然而去,完全一副不服的态度。当时,一位婢女曾劝八阿哥到皇帝面前磕头谢罪,为郭络罗氏求情,但八阿哥却愤然拒绝道:“我丈夫也,岂因妻室之故而求人乎!”八阿哥与郭络罗氏这不惧不服的态度,让雍正帝愈发怒不可遏。

于是,雍正直接下旨处死郭络罗氏,据说是赐她毒酒自尽。不仅如此,在郭络罗氏自杀后,雍正还下令将其挫骨扬灰。至于八阿哥,则被圈禁宗人府,令其改名阿其那,同年九月因患呕吐症逝于拘禁地,终年46岁。


我是赵帅锅


被雍正皇帝挫骨扬灰的女人就是康熙的八皇子胤禩的福晋郭络罗氏。一个女人怎么会引起雍正皇帝如此大的怒气,要将其挫骨扬灰呢?且听小姐姐给大家分析。



一、郭络罗氏自身的原因:

  • 1、她参与了“九子夺嫡”引发雍正记恨

她因一场政治婚姻被康熙赐给八阿哥,她母家的势力庞大,给了八阿哥最给力的支持。

她的外公安亲王岳乐,为朝中显贵。岳乐“在诸王中,以齿则高,以行则长”,文武双全,不仅立有赫赫战功还在管理部务,参预政事方面出类拔萃。在当朝宗室王公中可谓一枝独秀。

另外她的外公有20个儿子,其中至少有4子,即郭络罗氏的4位舅舅(玛尔珲、景熙、蕴端、吴尔占),在康熙王朝中闻名遐迩。

郭络罗氏背后的力量如此雄厚,且能在“九子夺嫡”中闲置?郭络罗氏自然会积极运作以助丈夫早日登上宝座,来个一荣俱荣。于是她为八阿哥谋划献计献策。


八阿哥背后的强力支持就来自于此。在“九子夺嫡”中凡是站在雍正对立面的死敌,都被雍正恨的咬牙切齿,雍正胜出后,他们的下场都很悲惨!郭络罗氏自然也难逃其外。

  • 2、性格彪悍,冲撞雍正引起雍正愤怒

郭络罗氏从小无父无母,缺乏家教。他的父亲因赌博被康熙处死,他的母亲得了抑郁症而死。据闻,郭络罗氏自小承欢于岳乐膝下,万般宠爱娇惯,性格变得泼辣彪悍,蛮横无理。八阿哥胤禩娶她时,其实说白了就是个倒插门女婿。两次婚宴,都是在安王府中举行,八阿哥也从此走上“妻管严”之路。郭络罗氏在允禩府中就是个大当家的。

康熙曾于四十七年十月初四日有言:

“胤禩素受制于妻……任其嫉妒行恶,是以胤禩迄今未生子”

按说郭络罗氏性格再怎么彪悍,自己对丈夫再怎么无理,就算她不能生育那也是别人的家事。雍正帝虽然看不顺眼,也不至于处死她。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她这种彪悍的性格冲撞了雍正。



1722年雍正继位后,八阿哥被封为廉亲王,亲朋朝臣前去祝贺。郭络罗氏不仅没有表示出对雍正的感恩之情,而是冷言冷语地说:

“有何喜可贺?恐不能保此首领耳!”

(“有什么好祝贺的,怕是连人头都不保吧。”)

允禩听了她的话,脸上没有半点喜色,“向人出怨望愤激之语。”

还对一些大臣说:

“皇上今日加恩,焉知未伏明日诛戮之意!其目下施恩,皆不可信。”

到处都是雍正的眼线,这件事很快就被雍正帝知道,他十分愤怒。能说出这样的话,这就是公然诋毁雍正帝在众人心中的形象,这在雍正帝看来这就是大逆不道。


  • 3、夺嫡失败仍不知收敛,挑衅雍正,引起雍正愤怒

后来,雍正帝把八阿哥关进宗人府,把郭络罗氏除去“福晋”之名,休回娘家。在听完关于对她休书的诏书后,郭络罗氏居然连句谢恩也没有,她气呼呼地站起来来,愤然转身就走了。雍正得知她这种表现,认为她这是分明在抵制圣旨,不把自己放在眼里。这件事又惹得雍正大怒。

二、雍正方面的原因

1、最是无情帝王家,为了政权的稳固雍正帝不得不心狠手辣。

雍正革去了胤禩黄带子、削除宗籍。接着将胤禩囚禁于宗人府,称其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萨保”。都是骂人的脏话。并颁布40条胤禩的罪状。致胤禩死于监所,有传说是他毒死胤禩。

至于九阿哥胤禟先是发遣西宁。胤禟不愿去西宁让他吃尽苦头,后来调回保定并囚禁起来。到了雍正四年,九阿哥也被革去黄带子、削除宗籍。改名叫“塞思黑”,就在这一年在狱中腹泻而死,疑似被害。

雍正的胞弟十四阿哥,胤禵被革爵降职、监视、囚禁半生。另外囚禁三阿哥胤祉、十阿哥等人。被康熙囚禁的大阿哥胤禔、废太子胤礽到雍正这里继续囚禁。


面对郭络罗氏的种种雍正自然不会放过。

《永宪录》中有这一段:“又圣祖临御乾清门曾传谕,允禩之妻甚属不妇,允禩亦甚惧其妻。今允禩之妻暴戾不仁,仍然侮辱其夫,又因将母家治罪,不曾颁示,唆使其夫,以致恶乱已极。近将其伊逐回母家,伊毫无畏惧,忿然而去,甚属可恶,亦不可容于盛世……令庶人允禩妻自尽,仍散骨以伏其辜。散骨谓扬灰也,一云以庶人殡殓,非邸抄之讹,则宗人府议罪如是耳。”

当郭络罗氏被治罪时,就像英雄就义般面无惧色,宁死不屈,竟无半句求饶。雍正帝更加认为他的死对头顽固不化,更加对她痛恨,就让她尸骨不留。


小姐姐讲史


雍正挫骨扬灰的弟媳,毫无疑问,就是八皇子胤禩的妻子,郭络罗氏。


这个郭络罗氏出身可不简单,他的外公是安亲王岳乐,而岳乐是清朝的创始人努尔哈赤的孙子,是根正苗红的皇亲贵族。岳乐由于和顺治皇帝是堂兄弟的关系,当年顺治皇帝早逝,八旗贵族还有意将皇位传给岳乐,只是孝庄太后不同意,才让玄烨继位的。


由此可见,郭络罗氏背后的家族是有多么庞大的能量。



康熙37年,康熙做主将郭络罗氏许配给了自己的第八子胤禩,时年才17岁。一来是为了安抚岳乐家族,肯定他们为大清的建立立下的功勋;二来也是为了抬高胤禩的身价,因为胤禩的生母身份低微,是一位洗衣房的宫女,这也使得胤禩从小就很自卑。


由于胤禩从小的危机意识,锻造了胤禩超强的能力和情商,再加上妻子郭络罗氏的“加盟”,使得“八爷党”成为了康熙晚年实力最为雄厚的政治集团,胤禩俨然成为了继承康熙皇位最有希望的皇子。这就与也想坐上龙椅的老四胤禛之间,爆发了激烈的冲突,形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所以雍正继位后,老八集团就成为了雍正的眼中钉。可一直到雍正四年,雍正大权在握,皇权得到彻底巩固,再也没有人能够威胁到雍正的皇位,雍正才开始了自己的“复仇之旅”。



其实胤禩及其郭络罗氏早就知道雍正不会放过自己,也静待这一天的到来。雍正先是要求胤禩休了自己的妻子,打发她回娘家,胤禩既没有谢恩也没有向雍正求饶。而郭络罗氏由于从小养尊处优,性格强势、泼辣、大胆,也坚决地站在胤禩这边,和雍正对抗到底。


几个月后,雍正还觉得不解气,又下旨让郭络罗氏自尽,并且将郭络罗氏挫骨扬灰,也泄心头之恨。


雍正为何这么恨郭络罗氏呢?


主要还是因为在夺嫡期间,雍正实力弱小,老八胤禩对雍正的打击,其中有很多主意出自郭络罗氏之手,雍正找到机会自然是要报复的。


(郭络罗氏剧照)


而这里也可以看出,老八胤禩的悲哀。其实在皇子中,论能力胤禩还是很能干的,可就是得不到康熙的厚爱。一是因为自己生母地位低下,二是因为自己子嗣甚少,三是胤禩犯了康熙的忌讳,结党营私。


第一个原因,胤禩是改变不了的,而后两个原因其实就跟郭络罗氏有很大的关系。


嫁给老八的郭络罗氏一直未孕,导致胤禩迟迟没有孩子,在古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可强势的郭络罗氏就是不许老八纳妾,这件事因此还受到康熙的责备,说胤禩是妻管严。这样的人怎么能担此重任呢?


后来实在是生不了,郭络罗氏才勉强同意胤禩娶了两个小妾,后来也只是生了一子一儿而已,这在人丁兴旺的皇家显然是太单薄了。


至于犯了康熙的忌讳,结党营私,也是郭络罗氏脱不了关系。由于郭络罗氏的家族背景,自然会有人响应郭络罗氏,进而壮大胤禩的八爷党。在夺嫡期间,郭络罗氏更是主动介入夺储之争,即便老八不同意,也根本改变不了现状。这也间接导致了康熙对老八的敌意,使得老八错失皇位。


你说雍正对郭络罗氏挫骨扬灰的做法对吗?欢迎留言评论。


历史局中人




能做到“挫骨扬灰”,定是恨极了此人。能让雍正恨到“挫骨扬灰”的人,只有他兄弟八阿哥胤禩的老婆——郭络罗氏。

郭络罗氏很小的时候父母双亡,一直养在外祖安亲王岳乐府里,被视为掌上明珠。

这个安亲王岳乐可不是一般人,他是努尔哈赤的孙子,顺治皇帝的堂哥。历史上整个清代共有六大亲王,岳乐就是其一。



顺治十四年(1657年)岳乐晋封和硕安亲王,他全力支持顺治皇帝的一系列改革。顺治晚期,负责主持议政王大臣会议,是当时清朝统治集团的核心人物之一。

康熙十三年(1674年),岳乐帅军平定三藩,立下了汗马功劳,因而也得到了康熙皇帝的器重。

康熙皇帝为了显示对安亲王一脉的重视,为儿子八阿哥胤禩,迎娶了安亲王的外孙女郭络罗氏为嫡福晋。

01

安亲王家族在八旗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郭络罗氏嫁进皇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九子夺嫡”的政治走向。

八阿哥胤禩生母卫氏是一名宫女,因其地位低下,胤禩从小就交给了当时四妃之首的惠妃抚养。



由此胤禩才能时常见到康熙帝,胤禩自幼聪慧机敏,备受康熙喜爱,17岁即被封为贝勒,这才有了联姻安亲王府的举措。

以八阿哥胤禩的原生出身,本是与夺嫡没有丝毫瓜葛的,有了惠妃的平台,又有了安亲王一族的助力,胤禩有了夺嫡的资本。

八阿哥胤禩娶的这个老婆郭络罗氏,坚决支持胤禩夺嫡,整个安亲王家族开始坚定的站在了八阿哥胤禩一边,成为“八爷党”重要成员。

02

性格彪悍的郭络罗氏,使得八阿哥胤禩子嗣凋零,惹得康熙帝极为不满。

康熙曾于四十七年(1708年)十月初四日有言:“胤禩素受制于妻……任其嫉妒行恶,是以胤禩迄今未生子”

郭络罗氏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与八阿哥胤禩成婚,可能是从小失去父母,在外祖家颇被宠溺的缘故,性格彪悍。



八阿哥胤禩娶郭络罗氏本是极大的利好,有了夺嫡强大的后盾,可惜郭络罗氏自己未能生育,初期还不许胤禩纳妾,导致八阿哥胤禩10年没有子嗣。

作为皇家成员,开枝散叶多生子嗣是必须的,郭络罗氏的做派惹的康熙帝极为不满。据历史记载郭络罗氏后来同意允禩纳妾,然只得一子一女。

尽管胤禩在诸皇子中能力超群,在朝臣中威信很高,但自始康熙选接班人都没有洗他的牌,与郭络罗氏的做派不无关系。既然胤禩受制于郭络罗氏,就相当于受制于安亲王家族。



郭络罗氏性格脾气不是简单的“公主气”,也不是嫉妒“耍性子”,她的能力超群。八阿哥胤禩受制与她,康熙帝的顾虑是有道理的,且看雍正帝对郭络罗氏看的更为透彻。

03

郭络罗氏能力超强,为八阿哥胤禩夺嫡斗争出谋划策,是其政治上的参谋长。胤禩夺嫡的强实力,有一半来自郭络罗氏,所以雍正帝恨极了郭络罗氏。

(1)自幼在安亲王府娇宠的郭络罗氏,性格鲜明,无拘无束,且有一定政治头脑。成婚后在八府中当家做主,说一不二。

她参与胤禩夺嫡谋划,其作用不亚于八爷党主要骨干,胤禩与人谋划商议从来不用背着她。

康熙帝只是忧虑胤禩受制于她,但是旁观者清,后来加入夺嫡之争的“四爷”雍正看的更为透彻,胤禩的某些行为融合了郭络罗氏的思想。



(2) 雍正登基后,加封胤禩为廉亲王,郭络罗氏道: “有何喜可贺?恐不能保此首领耳!” 一句话道破其中之危机,有人告知了雍正,雍正更加记恨郭络罗氏了。

(3)雍正四年(1726年),九阿哥允禟的管家秦道然供称:“允禩采纳福晋(郭络罗氏)之言,将其老师何焯的小女儿养在府中,视如己女。”

何焯是江南大才子,清朝著名学者,郭络罗氏让允禩收养何焯的女儿抚养,既可以笼络何焯,又可以博取南方士人之心。所以支持允禩的呼声一直很高。

雍正四年(1726年),允禩被革去黄带子。雍正说:“自即位以来,于允禩无恩不施,无事不教,其终怀异心,并不悛改,未必非伊妻唆使所致"。

(3)雍正认为允禩屡教不改都是他老婆郭络罗氏唆使的。



(4)雍正初年,这种特定的形势下,平时处事谨慎,所虑周详的允禩,做出了极不明智的事情,极力去帮助解决安亲王后人袭爵问题,这更让人怀疑是顺从了郭络罗氏的意思,被雍正多次斥责。

04

结束语。

待到雍正的皇位做稳后,终于开始清理与之夺嫡之争的竞争对手们。雍正四年(1726年),八阿哥胤禩被削宗夺爵、除黄带子,最后被治罪圈禁,连名字也被迫改为“阿其那”。

其妻郭络罗氏,先是勒令胤禩休妻,遣回娘家,进而又被雍正下旨: “令允禩之妻自尽,焚尸扬灰。”



雍正也通过对于郭络罗氏处以极刑的方式,发泄了其对于郭络罗氏、八阿哥胤禩以及安亲王家族的恨意。

成王败寇,历史总是让人唏嘘,千算万算不如人算,八阿哥胤禩和郭络罗氏,终究是败了!


妖百慧1


雍正是乾隆的第四子,换句话说他有很多弟弟,那么到底是哪个弟媳那么倒霉被雍正挫骨扬灰了呢?她就是皇八子胤禩的嫡妃郭络罗氏。

这个女人身份不简单,出身于名门贵族,外祖父是安亲王,父亲是和硕额驸,从小就是养尊处优的人物。虽说如此,她的遭遇也是比较凄惨的,刚出生不久,父亲因赌而被杀,母亲在她两岁时因抑郁而终,从此便跟随外祖父生活。

10岁那年,康熙为了安抚安亲王一派决定让皇八子胤禩和她订婚,16岁完婚,当时胤禩仅比郭布罗氏大一岁。话说郭络罗氏仅是一名女子,为何雍正要发如此大的火将其挫骨扬灰呢?

雍正要杀郭络罗氏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权力之争。公元1708年,皇太子胤礽被废,自此九子夺嫡事件开始。皇八子胤禩和其嫡妃郭络罗氏都被卷入了这场夺嫡之中。也正因胤禩和郭络罗氏的参与,让雍正怀恨在心。

雍正四年,也就是公元1726年,这个时间郭络罗氏和胤禩已经结婚28年之久。雍正当着大臣的面指责郭络罗氏,说郭络罗氏凶残至极,胤禩对他都非常畏惧,还说康熙也曾批评过郭络罗氏,职责她没有给胤禩生孩子。的确,郭络罗氏和胤禩结婚那么久,一个孩子都没有。

同年,康熙第九子胤禟的管家又供称”胤禩府中的事都是郭络罗氏作主“。胤禟和胤禩之间关系非常好,所以胤禟管家也或多或少的了解胤禩府中的情况。在古代,都是男人当家作主,更何况是亲王府,郭络罗氏有些破坏了规矩。

总之,雍正是找各种理由处理掉郭络罗氏。最终在处死掉胤禩之后,郭络罗氏也跟随着去了。

杂史《永宪录》中写”令庶人允禩妻自尽,仍散骨以伏其辜。散骨谓扬灰也,一云以庶人殡殓。“


理科男读历史


这里的弟媳,指的是八阿哥胤禩的老婆,郭络罗氏。

翻开康雍王朝的历史,你会发现,其实康熙的儿子八阿哥胤禩是很悲情的人物。胤禩才能卓著,为人圆润,处事明达,可就是不招康熙皇帝的喜欢,一而再再而三的受到康熙的打击。到了雍正朝,这位阴狠的兄弟登基之后,更是对胤禩身体和心理双重打击,害的胤禩只有自杀以解脱。

而为人津津乐道的是胤禩的福晋,也就是老婆的故事。据说,胤禩的老婆郭络罗氏是个悍妇,胤禩是个妻管严。

郭络罗氏的外祖父是安亲王岳乐,算起来,郭络罗氏也算出生在贵族之家。但是郭氏的命运似乎很不佳,她很小的时候,其父因为犯法被朝廷处死,三年后其母也郁郁而终。所以,郭氏从小便成了孤儿,被安亲王带回家抚养。

康熙皇帝平三藩后,岳乐被清算,后病逝。当时,被清算的安亲王一支人情绪很不好,为了安抚他们的情绪,康熙将郭氏指婚给八阿哥胤禩。

当时胤禩只有12岁,但从小出生在帝王之家的他对此很满意,因为他可以获得安亲王家族的支持。当时岳乐爵位虽然被贬,但是其子嗣昌盛,岳乐本人威望在八旗之中甚高。要说胤禩有这么高的呼声,与岳乐家族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问题在于,郭氏是个女汉子。大概是她从小缺少封建礼制的管教,属于放养长大的女子,所以,在她的身上,更多的不是贤良淑德,而是胆大泼辣。

胤禩,作为皇子,为了政治前途,也只好忍受下来。要是在一般人家,也许早就被一纸休书了事,可是胤禩不能这么干,他需要郭氏后族的力量。

更了不得的是,这位泼辣的妹子还不允许胤禩纳侧福晋,而自己又一直没有身孕。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胤禩的好求歹求下,郭氏才勉强同意胤禩娶了两个小妾以接香火。妾是没有名分的,可见郭氏妹子有多强势。一直到康熙四十七年,其中一个姓张的妾室才给他生下了一个儿子,就是著名的弘旺。胤禩一生,除了还有个女儿外,再无子嗣。

若帝王子嗣不旺,如何保住江山社稷,这大概也是康熙不看好胤禩的原因之一。

对于这样一位女子儿媳,康熙显然十分不喜欢她,他经常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指责胤禩妻管严,受制于她,很不像话。

虽然郭氏是个女汉子,但是她却有政治天份,经常参与胤禩与朝臣的政论,有些大臣嘲笑胤禩,胤禩也只能以笑对之。

在康熙朝,康熙虽然对郭氏有意见,但是毕竟是胤禩家事,康熙也就嘴上说说,并没有把她怎么样。

可是到了雍正朝,情况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雍正登基后,着手打击和他夺嫡的那些兄弟,作为八爷党魁首的胤禩自然跑不掉。胤禩被除爵贬为庶人后,雍正则替他的弟弟休了郭氏,还革去了郭氏福晋之位,责令她回娘家。

雍正翻过来还作好人,对胤禩说这是为他好,免得她生事端。但是,郭氏没有屈服于雍正的淫威,选择坚定的和胤禩站在一起,她既没有向雍正求饶,也没有让胤禩替她求情。

这俩夫妇,早就知道这一天会来临,已经做好了赴死的准备。

几个月后,雍正下旨处死郭络罗氏,据说是赐她毒酒。就这样,雍正还不满意,下令将郭氏挫骨扬灰。

对于弟媳,一个女人,雍正为什么这么恨她?要以这么残酷的惩罚对待她?

历史没有给出具体解释,大概因为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郭氏曾和胤禩在一些场合表达过对雍正的不满,雍正泄愤。在男权社会,女人参政是最令人难以容忍的。比如胤禩在封为总理大臣的时候,有臣僚对他庆贺的时候,郭氏就和胤禩说,说不定哪时候就要丢脑袋。明显表示对雍正的不满,这些话当然是传到雍正耳朵去过。

二是对胤禩支持者的强烈打击。胤禩曾靠岳乐家族支持,所以才威望出众,雍正残酷打击郭氏,代表他对安亲王家族势力的打击。

三是雍正多重人格怪异。和雍正历史搞熟了,你就会发现,雍正这个人很多变,我甚至怀疑雍正具有多重人格,尤其是他登上帝位之后,这种多重人格表现得更为明显。正是在多重人格的支配下,才会做出这种刻毒寡恩的事来。

还有一种民间传说,显然与正史无关。说是雍正当年曾经苦恋郭络罗氏,但是郭氏不同意,因此,雍正由爱生恨,当了皇帝后,就将她挫骨扬灰。


青灯问史


郭络罗氏是康熙皇帝相中,并有意指婚给胤禩的。

康熙做这件事的时候,是康熙三十一年,当时胤禩还只有11岁。

胤禩虽然年幼,但在诸皇子中却已经表现得非常优秀。他不光文化课优秀,在骑射上也非常出众。他11岁这年,便跟随康熙和比他大的阿哥们去塞外巡猎,战果相当出色。

康熙是非常重视皇子们教育的父亲。胤禩的表现自然让他很骄傲,所以他对胤禩也很疼爱。

不过,胤禩的生母卫氏,由于是辛者库罪籍出身,地位较为卑贱。再加上当时卫氏也只是个贵人的位份,因此在“子以母贱”的清皇室,胤禩的出身,是他的一个缺憾。

康熙疼爱胤禩,看到这个情况,于是在塞外巡猎归来不久,便作主挑选了安亲王岳乐的外孙女郭络罗氏,作他的未婚妻。

(郭络罗氏剧照)

郭络罗氏是硕额驸明尚的女儿,生母是安亲王岳乐第7女,地位和出身,在皇室宗亲中都是无可挑剔的。

康熙为胤禩挑选郭络罗氏,无形中提高了他在诸皇子中的身价,这也为后来胤禩能在朝野广结善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郭络罗氏由于父母早亡,一直是在安亲王府生活。身为外公的岳乐怜她无父无母,对她极尽怜爱。

她的几个舅舅也事事依顺她,这无形中让她从小就养成了泼辣强悍、豪爽不拘小节的性格。再加上她得岳乐的指点,在骑术上极为精通,因此当康熙看到少女时代的郭络罗氏时,就非常喜爱,还称赞她是“最有满人风范”的格格。

康熙三十七年对胤禩来说,这是他人生最春风得意的一年。

作为两次随康熙亲征噶尔丹的皇子中的一员,在告捷归来后,他被康熙封为贝勒,从此,他不仅有了开府自治的权力,还能够参与政务。

当然,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就是他迎娶了嫡福晋郭络罗氏。

康熙四十七年,康熙第一次废黜胤礽后,在训斥胤禩时说:“胤禩素受制于妻……任其嫉妒行恶,是以胤禩迄今尚未生子。”

康熙为何会这样说呢?

原来,郭络罗氏性格强悍,胤禩根本不能驾驭她,反而处处受她所制。

比如,郭络罗氏没有生育,按理,胤禩为续香火,也理当再行纳妾。可是他仅有两名侍妾,这在其他皇子中是不可能出现的。特别是妻妾众多的太子胤礽对比,他这种行为实在太不正常了。所以康熙认为,这是郭络罗氏妒忌心作祟,不许胤禩纳妾。

(胤禩剧照)

当康熙废黜胤礽后,胤禩积极参与了争夺储位的的行动。

胤禩争储的确是有胜算的。

第一,在诸皇子中,胤禩最为亲和,朝臣也因此多与之亲厚,对他不吝称赞。

第二,胤禩文武双全,是个难得的全才。而且在处理政务上,不管是管理广善库还是修缮东岳庙等,他总是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因此深得康熙信任和器重。

第三,胤禩礼遇文人,在士人中口碑极好,有“八贤王”之美誉。

前两条是胤禩的能力和情商造就,第三条郭络罗氏则出力不少。

郭络罗氏未嫁之前,安亲王家族便与汉族文人多有往来。他们礼遇文人,因此文人多集于安亲王府,对安亲王岳乐的后人也尊崇有加。

郭络罗氏自幼便耳濡目染,这让她很长见识。

当时大儒何焯受康熙之命,在胤禩府中授学。

郭络罗氏非常器重何焯,不光对他礼遇有加,还建议胤禩将与何焯同住的女儿接到府中抚养。

由于胤禩和郭络罗氏对何焯的女儿视为己出,何焯百般感激。经他的宣传,士人愈发器重胤禩的人品。

然而,胤禩却由于太过优秀,太过得人心,反而让坐在龙椅上的康熙大为光火,认为他结党营私,想图谋他的大位。所以在康熙晚年,对他的打压简直到了毁灭性的地步。

(雍正剧照)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病逝于畅春园,四阿哥胤禛遵遗诏得继大位,是为雍正。

雍正继位之初,将胤禩封为了廉亲王,命他与隆科多等人总理事务。

按说这是要得到重用的节奏,所以郭络罗氏的娘家人纷纷致贺。

谁知郭络罗氏却冷冷地反问道:“有何喜可贺?恐不能保此首领耳!”

这话很快就传到了雍正耳中。

雍正是个善恶分明的人。想当初众皇子参与夺嫡,胤禩的势力最强大,若不是他韬光养晦,玩了一套声东击西的套路,得到康熙信任,帝位就不是他的了。所以他对胤禩深以为恨,一直想对胤禩秋后算账。

雍正对郭络罗氏的能力也心知肚明,知道在胤禩夺嫡时,她没少在幕后出谋划策。所以太过能干的郭络罗氏,也让雍正生恨。

雍正四年,雍正的皇权得到了巩固。于是他开始鸡蛋里面挑骨头,找胤禩的不是。第一件事就是指责郭络罗氏“甚属不妇,暴戾不仁,仍然欺侮其夫。”

不久,雍正又以“怀挟私心,拨弄是非”为由,将胤禩革职削爵。并称胤禩之所以如此,“未必非伊妻唆使所致”。最终,雍正指责郭络罗氏“唆使其夫,恶乱之极”,“不可留于胤禩家”,强迫胤禩将她休弃。

雍正的做法,没能使郭络罗氏畏惧惶恐,反而“忿然而去”,丝毫没有向雍正低头的姿态。

雍正知道胤禩素来与郭络罗氏夫妻感情很好,便又下旨给胤禩,恐吓他:“若因逐回伊妻,愤怒于心,故意托病,不肯行走,必将伊妻处死,伊子亦必治以重罪。”

此时已处于劣势的胤禩,能怎么办呢?

他只能借酒消愁,什么也不做。

府中有个贴心的婢女实在看不下去,于是给他出主意,希望他能到雍正面前为郭络罗氏求情。

胤禩却怒不可遏,断然拒绝了这个建议,表示他绝不为“妻室之故”去求人。

胤禩和郭络罗氏的表现,分明是对雍正的无声抗争。这让雍正大为恼怒,于是先下令“庶人允禩妻自尽,仍散骨以伏辜”,然后又把不从内心臣服于他的胤禩囚禁于宗人府,为了以示羞辱,还将他改名“阿其那”。

没多久,胤禩便病死于宗人府。而他唯一的儿子弘旺也受其牵连,以九条锁链缚身囚于牢狱。

(参考史料:《清史稿》《啸亭杂录》)


张生全精彩历史


首先要明白,作为雍正皇帝的弟媳——郭络罗氏是康熙皇帝相中后,发号施令指婚给胤禩的,阅读下面的文字,一定要记住:郭络罗氏与雍正的弟弟——“八贤王”胤禩并非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更非一见钟情、两厢情愿,甚至女方没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迫不得已与男方“在一起”了;康熙乱点鸳鸯谱时,胤禩只有11岁。


胤禩年幼时,表现优秀,文化课名列前茅,而且骑射也出众,11岁跟随康熙巡猎时,比其它阿哥的战果丰富,受庸熙欣赏;但胤禩的生母卫氏是辛者库罪籍,出身寒微,又其本人入宫十多年也只是个贵人的身份,因此,给胤禩留下了缺憾;康熙喜欢胤禩,在塞外巡猎归来,便自作主张、千挑万选,在王侯将相俯中挑选出安亲王岳乐的外孙女——郭络罗氏,作胤禩的未婚妻,以弥补“子以母贱”的缺陷。

郭络罗氏出身名门,父亲是硕额驸明尚,生母是安亲王岳乐的第7个女儿,地位和出身都显赫;胤禩将娶郭络罗氏,彰显了他在诸皇子中的身价;郭络罗氏由于早年父母双亡,成长于安亲王府,身为外公的岳乐对她怜爱有加;为此她的几个舅舅也对她千依百顺,于是养成了泼辣强悍、坦荡豪爽、率性而为的性格;又由于岳乐的悉心培育,在骑射术上也有不俗的表现,康熙看到少女时代的郭络罗氏时,称赞她是“最有满人气质”的公主。



康熙三十七年,胤禩两次随康熙御驾亲征噶尔丹!告捷归来后,被康熙封为“贝勒”,不仅能开府自治,还可以参与政治会议;康熙四十七年,康熙首次废黜胤礽后,也训斥了胤禩,中有:“胤禩素受制于妻……任其嫉妒行恶,是以胤禩迄今尚未生子。”,原来,郭络罗氏性格跋扈,胤禩无法驾驭;尽管没有生育,但仅有两名侍妾,所以康熙觉得:郭络罗氏妒忌心强,不许胤禩纳妾以延续香火。


当胤礽被废黜后,胤禩参与了争夺储位的斗争,他有优式:亲和力强,文武双全,礼遇下士,素有“八贤王”美誉,然而:胤禩的完美无缺,却让康熙不待见,他认为这是八爷拉帮结派,想图谋大位;所以,康熙晚年,对八爷非常不放心,甚至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病逝于畅春园,四阿哥胤禛上位,是为雍正帝,雍正上任伊始,封胤禩为廉亲王,这有抬举的意思,而郭络罗氏却反唇相讥:“恐不能保此首领耳!”。

雍正的特点是善恶分明,而且睚眦必报,“九子夺嫡”时,胤禩是最强大的对手,自己韬光养晦,搞了声东击西的套路,才得到康熙信任,猜想,他对胤禩早充满了刻骨仇恨,只待秋后算账;雍正清楚郭络罗氏能力出众,也明白九子夺嫡时,她是运筹帷幄的主,雍正自然满腹仇恨;雍正四年,为巩固政权,雍正开始找胤禩的“茬”,首当其冲的指责就是郭络罗氏“甚属不妇,暴戾不仁,仍然欺侮其夫。”。

胤禩被削爵后,雍正又指责郭络罗氏:“唆使其夫,恶乱之极”,这话蛮不讲理,还有“不可留于胤禩家”,强迫胤禩休了她;而郭络罗氏无所畏惧,“忿然而去”,没内疚的意思;其实四哥雍正知道胤禩父妻感情融洽,便处心积虑地恐吓他:“若因逐回伊妻,愤怒于心,故意托病,不肯行走,必将伊妻处死,伊子亦必治以重罪。”,雍正是心狠手辣的主,欺压哄吓骗全用上了!



八贤王府中一婢女善于察言观色,建议胤禩到雍正面前为郭络罗氏求情,胤禩却断然拒绝;胤禩和郭络罗氏的表现,对雍正来说是作死,甚至“大不敬”!雍正觉得虎落平阳的八爷夫妇目无天子,盛怒之下:诏令:“允禩妻自尽,仍散骨以伏辜”,就是要她死,且挫骨扬灰,然后把胤禩囚禁于宗人府,还改其名为“阿其那”。


希望星晨58298869


在九龙夺嫡大战中,雍正皇帝异军突起,成了最后的大赢家。在雍正皇帝登基后,对他那些曾经的对手毫不手软,是一个比一个惨。但这些人中最惨要属雍正皇帝的弟媳了,雍正皇帝不仅将其处死,还将她挫骨扬灰。那么,这个女人到底做了什么,令雍正皇帝对她如此恨之入骨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揭开这个女人的神秘面纱。

这个令雍正皇帝恨之入骨的女人就是康熙第八子胤禩的福晋郭络罗氏,她是雍正皇帝的弟媳。这个郭络罗氏来头可不小,她是和硕额驸明尚之女,安亲王岳乐之外孙女,出生名门贵族,家世显赫,身份尊贵,从小受到宠爱。郭络罗氏与胤禩于康熙三十一年订婚,康熙三十七年成婚。

夫凭妻贵,康熙第八子胤禩其母出生低微,胤禩娶了郭络罗氏为妻,在无形中拔高了他的身价,削弱了因母家地位卑微而产生的影响,为他在宗室中奠定了广泛的人缘基础。再加上郭络罗氏秉承了满族女子豪爽大气,泼辣强悍的个性特点,成为胤禩家中当家做主,说一不二的悍妇,胤禩成了名副其实的妻管严。在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帝在诸皇子前指斥胤禩,指责他是一个妻管严,不满郭络罗氏“嫉妒行恶,是以允禩迄今尚未生子。”

后来,在康熙去世后,雍正皇帝继位,先是收拾了郭络罗氏的舅舅一家,而后开始收拾胤禩和郭络罗氏。雍正四年正月,雍正帝对诸王大臣说:“不但允禩,奸诈多端。允禩之妻残刻,皆染伊外家安郡王恶乱之习,几致允禩绝嗣,伊妻闻之恐惧,方容允禩收女婢一二人,仅生一子一女”。不久之后,雍正皇帝下令将允禩革去黄带子,让允禩休了郭络罗氏,并严加看管。如果郭络罗氏愤怒于心,故意托病,不肯走,就必将郭络罗氏处死。

郭络罗氏接到该旨后,“毫无畏惧,忿然而去”。允禩和郭络罗氏本该谢罪求饶,但两人却不惧不服的态度,令雍正皇帝怒不可遏,将允禩圈进宗人府,不久后,因患呕吐症逝于拘禁地,终年46岁。而郭络罗氏就够惨了,雍正皇帝令她自尽,将她挫骨扬灰。

雍正皇帝如此痛恨郭络罗氏,并非是表面上说的郭络罗氏残刻,反而是因为这个郭络罗氏是胤禩的得力内助。胤禩虽被称为受制于妻,少近女色,但在九龙夺嫡中,郭络罗氏积极为夫谋划,献计献策。平日夫妻二人也多有沟通,在关键时刻,默契配合。正是由于郭络罗氏这个得力内助,胤禩才善结人缘,众人目之为佛。在雍正眼中胤禩的种种行为,都是出自郭络罗氏之手。因此,雍正皇帝对郭络罗氏恨之入骨!


密探零零发


雍正皇帝为什么要将弟媳挫骨扬灰?



1、显贵的家世

郭络罗氏,和硕额驸明尚之女。安亲王岳乐的外孙女。郭络罗氏出生名门贵族,家世显赫,身份尊贵,从小受到安亲王岳乐宠爱,个性鲜明,无拘无束,故为人比较刁蛮,有政治头脑。她精于骑术,被康熙称为:最具有满族风范的格格。幼年时期,颇受康熙的喜爱。她在府中当家做主,说一不二,是胤禩的得力助手。因而也加重了雍正对她的恨。

2、参与夺嫡

康熙自从废太子后, 允禩很有政治抱负,志在获取储位。在“九王夺嫡”中, 郭络罗氏自然支持其夫胤禩,因其家室,积极为胤禩谋划,献计献策,圈入权力之争的漩涡,愈陷愈深,最终被吞没。因此,更加重了雍正对她和她家族的恨意。



3、雍正清除异己

雍正帝继位,允禩晋封廉亲王。当日,郭络罗氏的娘家戚属前往祝贺,她却道:“有何喜可贺?恐不能保此首领耳!”允禩亦无喜庆之色,反向人出怨望愤激之语,且向在廷大臣云:“皇上今日加恩,焉知未伏明日诛戮之意!其目下施恩,皆不可信。”郭络罗氏与允禩的预感很快得到证实。 雍正帝清除异己的过程中,首先以允禩的姻戚开刀。



4、慨然赴死

雍正皇帝下令将胤禩革去黄带子,让允禩休郭络罗氏,休回外家。郭络罗氏接到该旨,毫无畏惧,忿然而去。即使被治罪时,亦无惧色,不做俯从,尽显满族女子刚毅果决之气。这自然进一步加重雍正帝对她的痛恨。郭络罗氏慨然赴死,尸骨未留,亦为其性格使然。

总结:雍正是一个残暴的皇帝,在“九王夺嫡”中,八阿哥胤禩,素有贤名,在朝廷中威望很高,是雍正兄弟中最为优秀、最有才能的一位,也是对雍正威胁最大的一位。自古成王败寇,郭络罗氏就算没有参与胤禩夺嫡的事件,她的死也是必然的。对此,你怎么看呢?

【小编寄语:我是心恬澹,喜欢我的小伙伴,关注加留言,持不同意见的小伙伴,可以给我留言,大家一起探讨历史的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