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农村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三高在中老年身上越来越多的出现了?

水仙贝儿


菜肉吃多了,这些里都有盐、调料,就是说,盐、调料、油吃多了,脾土不太好了,以前是粮食吃得多。


自助者天助17


很多人觉得三高是富贵病,只有有钱人才会得的病,城里人吃得好动得少,所以容易得三高。但是农村人大鱼大肉吃得少,天天劳动,为啥还得了三高呢?小糖认为,应该从下面这3点谈起。

1.农村人的体检意识比较薄弱,城里人会定期检查身体,或者单位会组织体检。但是农村人往往都自认为身体好,或者说舍不得检查费,或者说看病困难。而糖尿病、高血压这样的慢病在早期几乎都没有啥症状,等到真正出现症状的时候,其实已经患病好几年了。所以农村人的疾病控制情况、患并发症风险都是要比城里人差的。

2.农村人也吃得越来越精细了。往前推个三十年,有很多国人都是吃不饱饭的,甚至用糠皮充饥。那时的米饭不会像现在这么精细,而现在卖的米都是细粮,加工抛光把健康的谷物皮层都去掉了,留下的部分则是相当没营养的。研究表明,长期吃精细主食会增加2型糖尿病的风险。

3.农村人一样爱抽烟喝酒,坏习惯是不分城区和农村的,无论有没有钱,都会有生活坏习惯,农村人迫于生计,饮食生活习惯可能更差,而长期的坏习惯则会诱发三高。

4.农村人缺乏饮食均衡的意识,很多农村人觉得饭吃得饱就成,有啥吃啥,不会去想饮食是否有营养,也不会有意识地去搭配食物。不是说大鱼大肉就是吃得好,而是要吃得均衡。很多农村人都有营养缺乏的情况,比如缺乏维生素B族、缺乏膳食纤维等,这些营养素的长期缺乏也可能促发代谢性紊乱疾病,比如糖尿病。


糖人健康网


这是个健康意识的问题,也是生活方式的问题,更是一个健康科普的问题。

近日碰到一个农村来的中年心脏病术后患者和陪他到医院他的两个孩子,聊天中得知,他家四口人一个月吃一头猪,原因很简单:爱吃也能吃得起。真的很朴实也真的很危险。

我想,解放初期人们都经历过物资匮乏缺吃少穿的年代,那时粮油肉每月都是有定量的,人总感觉吃不饱还常有挨饿的情况。随着改革开放,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地提高,人们经历了吃饱、吃好、到现在吃坏(吃到健康受损),很多人恍然大悟,原来还能吃出病来,因为穷时候少有的疾病现在常见了。

如果人们能受到更多的医疗健康的科普教育后能意识到血脂血压血糖给健康带来的威胁的话,我想才不会在健康受损或患严重疾病时追悔莫及。如果农民(市民)能有健康饮食的理念并在三高指标开始不正常的时候用一些运动或改变饮食结构将三高逆转的话,可大大降低或避免这三高最后带来的并发症给身体造成的不可逆转的伤害,乃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因为在农村鲜有农民进行定期体检,因此有许多人患上三高的病但并未能知晓也并未得到早期的生活方式改变的建议或药物的干预,结果导致他们失去逆转三高的时机。另外,他们看病是一个很重的经济负担,因此不到万不得已,很多人都不会花钱控制病情。去年我的亲戚和朋友家庭中,有两位 50岁的农民因高血压未控制,患脑溢血过世,这是家庭的灾难,他们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们的家庭因此失去了顶梁柱。我真的痛心不已。

还有些人,患三高拒绝吃药,只是因为担心药物的副作用,我想药物的给一些人带来的副作用与三高的并发症给人健康和生命带来的威胁相比是可以被忽略的,有问题医生会帮助你的。


Schatz01


我们俗称的“三高”包括: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这三类慢性疾病,均为心血管疾病的高危诱发因素。同时也被认为是“富贵病”,是生活富裕后易患的一类疾病。的确,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百姓生活越来越好,手头宽裕,平均寿命延长,这“三高”及其引发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上涨,不仅在看似“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大中城市,在以体力劳动为主农村也同样“蓬勃发展”,如今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群寿命的第一大安全隐患!

那么,为什么农业人口近些年来“三高”发病愈演愈烈,甚至赶超城市,以致成为威胁农民兄弟的生命安全的“第一号杀手”呢?原因如下:

1.医疗水平的地区差异:目前总在媒体、新闻上看到这样一个短语“看病难、看病贵”。每个个体在对自身的健康希望程度上来讲,是不存在差异的。无论位高权重、腰缠万贯还是市井小民或田间赤足,都希望自己能少受疾病困扰,并能长命百岁。因此,在医疗方面,谁都想得到“最好”的健康指导、救助。但事实上,我国在医疗方面,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发展中国家,无论在资金投入、医疗人员数量和整体医疗水平上,与发达国家或中等发达国家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百姓得病后,都想得到好的治疗,所以蜂拥到大型医院,甚至集中在“北上广”等大型城市的医院。当看到疗效,尤其是亲朋好友医疗花费后的效果后,这种决定往往会“毅然决然”。为啥?医疗水平不平均所致。群众看病往往得的贵,是因为周转了多家医院,乡镇转省城,省城转中央,一方面加大了医疗花费、时间精力,有时也会延误病情。那么,如果能够整体的提高医疗水平,让百姓在地方上也能高效的医治,这种问题就会得到有效解决。分级诊疗、医联体等措施的提出,正是想在短时间内解决问题,但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我想关键还是在医疗教育、规范化医疗培训,从制度、政策上吸引优秀的青年人,愿意从事医疗事业,百姓才能获得更多的医疗保障。回到问题上,正因为医疗水平的不平均,农村居民无论在医疗服务或健康教育方面,所获取的资源都较城市为少,因此,发病增高不可避免。

2.健康保健意识缺乏:导致“三高”疾病发生的原因无外乎内因和外因两点,内因是基因决定的自身患病风险,而外因是饮食结构和各种不良生活方式。我国农村教育水平较城市低下,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农村人口对于保健知识的获取和理解都相对困难。对于医疗保健信息的掌握,大多来源于自身经历或周围“谏言”。隔壁张大爷一辈子抽烟喝酒,活到99,所以医生说那都没用;街坊李阿姨吃了某老中医的“祖传秘方”,一副药,药到病除,所以我也拒绝医生的长期治疗等等,举不胜举。跟他们说,你们说的是个体经验,不能普适,不能经受循证医学的检验,往往换来抿嘴一笑,其后我行我素。至于定期的体检,严格的控制血压,定期的身体运动等等,回答更是“花那冤枉钱呢”,不如多盖两间瓦房,给儿女婚嫁彩礼多添点儿。回过头来,有了不适,不去积极检查,最终到达医院时往往已是“病入膏肓”,治疗当然费时费钱费精力。导致我国农村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早就高于城市。

3.饮食结构改变:随着国力的增强,我国在1995年左右进入的饱食时代,人们的饮食也从当初的解决饥饿向吃好过度。曾经过年过节才能见到的鸡鸭鱼肉,现在几乎成了餐餐必备,反之蔬菜水果的摄入比例则明显减少。事实上,我们国家部分地区蔬菜类摄入比例较传统观念认为以肉食为主的西方国家还少。加之运动缺乏,主食摄入比例过多,脂肪、碳水化合物不能良好代谢,最终引发“三高”的高发。4.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饮酒、熬夜打麻将、唱歌,这是几乎农村生活富裕后的集体写照!看看我们的中年男性,但凡生活比较富裕,不挺出个“爸爸肚”,嘴里叼个香烟,似乎都无法体现自己的价值。我们的物质生活富裕后,如何更好的利用空余的时间,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随着教育的逐步深入,这种情况我想会逐步改善,起码我看到新一辈的青年中,更多比例的人拿起了书本,开始丰富自己的人生。何时我们农村,健身房、运动馆也能像欧美、韩日发达国家那样随处可见,心血管病的发病率自然会随之下降。


心血管守护者贡鸣说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也得以提升,物质饮食也在不断改变。随着年龄的增大,患有“三高”的中老年人群越来越多,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三高”呢?其中有这样几个主要因素:

1、饮食上的差异:过去吃得少,营养均衡。而现在的主食愈加丰富,导致营养的严重不均衡和体内糖分严重过剩,从而引发高血压、糖尿病等。

2、精神压力的差异:过去生活简单,思想纯洁,邻居亲戚之间都和睦相处。可是现在的人们整日背负着沉重的精神压力,每天在比较和计较中度过。而压力导致人们食欲降低,能量消耗加剧,营养不足,从而导致衰老加速。

3、缺乏适当的运动:现在的人们,或整天不动,或盲目运动。这样的运动不仅无益,还会增加身体过多的消耗,因此而加速衰老和疾病产生。

4、生活习惯的差异:经常熬夜,加班等每天都在悄悄的伤害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岂不知,没有充足均衡的营养支持,熬夜,如同夺命。

面对“三高”,中老年人应做到适当控制饮食,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平时可以做些适当的运动等。


医疗圈


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是这样的。很多人认为住在农村,吃的都是自家种的,还有下田做农活,怎么会有三高?其实不然,农村患病力不低。

第一,饮食不合理。因为很多农民比较喜欢重口味,多盐,多油,多辣,还有抽烟等。现在农村的酒席基本都是肉类多,如果哪家办酒席肉类少的话,人家会说闲话。

第二,生活习惯不合理。按理来说,以前农民经常干农活,但现在基本耕种,收割大多数由机器代替。很多干完农活以后就是去娱乐了,比如打打牌,缺少锻炼,随着三高来了。

第三,不注重养生。很多农民比较节俭,有点小病,熬一熬就能好,没必要去医院花钱。等到病情严重,才去医院治疗。但他们可能不清楚现在国家有医疗保险,可以报销很多的。

总之,想要有个好的体魄,要经常锻炼,还有养生。



三农阿祖


为什么现农村中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在中老年人身上越来越多?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具体分柝来说明这个问题。

在过去,农村的物质生活条件差,一年也吃不到几餐肉,平时的油水也不是很多,可以说基本上是素食主义者(不是不想吃高油高大鱼大肉的生活,一是没有钱,既使有钱拿钱也买不到)。再说当时的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基本上靠人背马驼,而且交通也不方便,进城赶场(赶集)要步行几十里甚至上百里山路,劳动强度大,出汗出得多。所以,中老年人出现三高的机章就十分罕见!

现在可好,由于农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想吃大鱼大肉也不是难事,想吃就吃,想喝就喝,随心所欲。

再说现在农村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普遍提高,人背马驼的体力劳动量减少,再加上现在农村出行方便,出门便坐车,进城赶场(赶集)十分方便。

由于平时体力劳动不算大,玩耍休息的时间比较多,出大力流大汗的劳动少。体内的脂肪不断堆积,血脂慢慢升高,血液慢慢黏稠,于是中老年人的三高就比过去十分普遍了。

这就是现在农村的中老年人中的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人员多的原因。不知我回答错了没有?


灵霄云罗先云


这种现象其实不止是在农村,在中老年身上才出现,随着经济地不断发展,三高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势。

生活条件好了,吃的、喝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了,很多人受不了美食的诱惑。

在农村,经常饮食比较油腻,或者比较重口味,比如酒席桌上基本都是大鱼大肉为主,搭配的菜汤基本也是用鸡鸭煮熟后的汤加点配菜而成,而且酒席上经常也是会配一些含糖量比较高的饮料。由于农活大多是在外,所以导致每天引水量也不足。再者,农村生活相对来说都比较简朴,不太重视身体健康,如果不是生大病,一般都不会选择去医院看病。

在城市呢,随着经济的发展,上班族基本上都会背负着房贷车贷等等,压力山大,导致工作压力太大,就长时间叫外卖,也很少运动。

所以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吃过多油腻、高盐、高脂的食物,久了之后就会导致体内水钠潴留,使血压升高;摄入脂肪过量,使血脂升高。


泸州小妹儿


我觉得这种情况有以下几种原因。第一农村的医疗设施,医疗设备检测设备比较落后。很多时候,一些亚健康的情况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检查,第二,农村很多人成就的意识,对于养生和保险意识比较浅薄。当身体出现亚健康的时候,不注意及时的调理。第三,农村对于那种偏方治大病的意识比较根深蒂固,所以当身体出现一些毛病的时候,总是及时的上医院治疗,我是随便的弄点偏方或者是药物来吃,往往的耽误了病情。很多偏远的山区水污染,大气污染,食品安全都会影响身体情况!


威海依姐


现在农村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高在中老年身上越来越多最基本的原因用一句概括:农民收入大副度增加了。农村三高现象与农民收入成正相关。

一:飲食結构飲食习惯逐渐改变。

肉、蛋、奶、油消费量增加好多倍。中老年农民体重超标的太多了,大约占比60%。

二:煙酒消费增加,特别是中老年人。

三;中老年农民受教育成度偏低。保健意识养生知识差。不重视不懂得如何合理飲食,戒烟限酒。

四!:缺少体育锻炼。由于农业机械化,没有了强体力劳动,体重增加,体质下降。

我建议大力普及养生知识,定期对中老年人身体检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