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公司鍾愛納斯達克 解析近期IPO的中國生物科技公司

進入2020年,本以為一月初突然升溫的中東緊張局勢會成為股市最大的“黑天鵝”,然而一月中下月,意外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迅速升溫,繼而成為全球公共衛生事件,令人們猝不及防。春節過後第一週,A股在恐慌中開盤,第一天更是破紀錄的3188只個股跌停;美股也多次受此影響,三大股指時而劇烈波動。但與此同時,醫藥類股和生物科技公司們卻在疫情中“異軍突起”,受到投資人的格外關注。

事實上,近年來生物科技公司紛紛在美國尤其是納斯達克上市,並且投資行情十分火熱,但由於生物醫藥類公司投資專業性很高,很多投資人都找不著北,所以往往錯過行情。今天我們就來探究一下為何生物科技公司傾向於在納斯達克上市,同時簡析2020年已經在美國IPO的中國生物科技公司。

2020生物科技公司IPO: 已上市9家 中國2家

截至2020年2月13日,美股開年一共有9家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其中來自中國的有2家,分別為天境生物I-mab Biopharma (NASDAQ:IMAB),以及安派科生物醫學科技有限公司AnPac Bio-Medical Science (NASDAQ:ANPC)。九家公司中,除了Annovis Bio Inc (NYSEAMERICAN: ANVS)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以外,其餘公司均在納斯達克上市。


生物科技公司鍾愛納斯達克 解析近期IPO的中國生物科技公司

2020年1月17日登陸納斯達克的天境生物是一家臨床階段生物製藥公司,致力於發現,開發和商品化新型或高度分化的生物製劑,以治療具有重大未滿足的醫療需求的疾病,尤其是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已經建立起“中國管線”和“全球管線”在內的10多個先發項目,併成功將7個項目帶進臨床研究階段。

生物科技公司鍾愛納斯達克 解析近期IPO的中國生物科技公司

致力於早期癌症篩查和檢測的生物技術的安派科於2020年1月30日在納斯達克全球市場掛牌交易。安派科基於其所擁有的專利“癌症區分分析”(Cancer Differentiation Analysis,CDA)技術開發“下一代”癌症早期篩查和檢測方法。公司全球授權專利120個,申請專利數達221項。在Frost&Sullivan研究報告中,安派科在提供下一代早期癌症篩查和檢測技術的公司中,臨床樣本量排名全球第二。而該公司腫瘤早篩查樣本量累計已超過14萬,在全球創新癌症樣本量名列前茅。

依靠納斯達克 生物科技公司實現騰飛

近年來,諸多生物科技公司依託納斯達克,藉助資本的力量從“無名之輩”成功逆襲。從數量上看,市場公開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上半年,美國市場擁有超過650家生物製藥和生命科學行業的上市公司,其中近九成在納斯達克上市,紐交所和美國證券交易共佔比約10%。從收益上看,截至2019年7月,至少有20只生物科技股的股價漲幅已經在100%以上,漲幅最高的5只個股股價漲幅均不低於300%。


生物科技公司鍾愛納斯達克 解析近期IPO的中國生物科技公司


生物科技公司鍾愛納斯達克 解析近期IPO的中國生物科技公司

例如,生物科技公司Axsome Therapeutics Inc(NASDAQ: AXSM)的股價在一年內上漲了860%。這得益於其藥物試驗的重大利好,以及美國食品藥品監管局(FDA)決定授予該公司有關試驗性藥物AXS-05(適應症:重度抑鬱症)快速審批資格。此外,生物科技公司Provention Bio Inc(NASDAQ: PRVB)的股價今年迄今上漲超過500%,主要原因是該公司去年6月發佈的一項研究結果,獲得了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資助。

作為世界頂級交易所,納斯達克依靠獨特的交易制度、成熟的市場、合理的估值以及豐富的投資者結構,成為具有競爭優勢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的首選。美國作為世界創新中心和最活躍的資本市場,其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技術也更為領先,同時獲得投資者關注的機會更高。最重要的是,納斯達克一直以鼓勵創新著稱,即便公司尚未盈利,但只要其具備巨大的發展潛力,或者在創新科技上獨樹一幟,那麼納斯達克能夠通過資本的力量幫助企業快速成長,最後實現企業、投資人、交易所三方共贏。也正因如此,諸多近年來諸多中國崛起的生物科技公司紛紛前來上市。


生物科技公司鍾愛納斯達克 解析近期IPO的中國生物科技公司

對此,港交所也看到了這種鼓勵創新的模式的巨大優勢,也正在效仿美國市場。2018年4月,港交所正式啟動25年來最具顛覆性的兩項上市改革。一項是,放開同股不同權架構的公司在港交所上市;另一項就是,允許未有營業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這一舉動導致一批生物科技公司登陸港交所。不到一年,已有10家生物科技公司在港交所掛牌上市,共計融資330億港元。港交所已發展成為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公司交易所。但距離市場第一的納斯達克,仍是天壤之別。港交所總裁李小加也坦言,“儘管香港在吸引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方面已經取得一些成績,但仍然落後於納斯達克,美國仍然是全球最大的生物科技中心。”

中國生物科技公司赴美上市的利弊

即便港交所現在也能上市,但是對於中國生物科技公司來說,去美國上市首先是品牌優勢,美股更加國際化,香港有區域性限制。其次,美國市場成熟,資金流動性更加好,納斯達克還有生物製藥指數以及相關ETF。另外,通過在美國上市,中國企業更加容易獲得美國當地科研機構、醫療機構的信賴,以及建立合作關係,能夠幫助企業進一步提升科技研發並增強公司實力。例如,不久前登陸美國資本市場的安派科便可以藉助資本的力量,在原有的中國和美國共計三個實驗室的基礎上,預計2020年上半年在美國建立完成第四所實驗室,通過在美國本土增添更多的血液樣本和不斷優化現有技術,提升自身實力。

然而登陸美股的中國生物科技公司也不得不面對另一個問題:作為一家中國公司,如何讓國際資本市場的投資人真正瞭解公司、合理評估公司的價值?首先,中國公司往往被誤認為“不融入主流”。很多生物科技公司原本有用強大的團隊,公司的科研人員幾乎全部擁有長期的海外教育和科研背景,並且公司早已紮根美國本土的科研高校、醫療機構,但是不瞭解公司的投資人仍會認為這只是“從中國來的上市的公司”。

其次,國際投資者並不充分了解中國市場,因此中國生物科技企業在國內的巨大潛力往往被低估。以癌症為例,《2018年全球癌症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新增病例數佔380.4萬例、死亡病例數佔229.6萬例。中國癌症發病率、死亡率全球第一。與此同時,按照2016年底中國約9億的勞動力人口規模分析,在癌症早篩的市場,倘若以10%的市場滲透率、每件終端價格400元人民幣、一人每年體檢一次計算,則安派科的一年的效益將至少達到360億人民幣。然而,這家在中國和美國都有運營的公司自從IPO以來,短期股價表現並不理想,被美股市場所低估。

相比而言,純美國的公司卻更容易受到關注。例如同樣是致力於癌症早篩研發的美國公司GRAIL,雖然還未上市,但是在一級市場中備受追捧,投資人中不乏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亞馬遜創辦人傑弗裡·貝索斯,以及同行業的大型藥企BMS、強生等,目前估值約32億美金,已經是知名的生物科技“獨角獸”。令人感到詫異的是,雖然GRAIL在一級市場的估值遠高於已經上市的安派科,但通過直接數據對比不難看出,安派科在癌症早篩的檢測技術、創新性(包括專利數,癌症篩查光譜性)、成本、商業化進程(已經有收入)、樣本量和數據上,竟然總體上比GRAIL還要強:GRAIL多癌種原型血液檢測方法能夠在癌症早期階段檢測到12種致命癌症的信號,且還在研發中,而安派科採用CDA技術和其平臺已經能夠篩查出26種癌症;GRAIL剛啟動的包括循環遊離基因組圖譜試驗(Circulating Cell-free Genome Atlas Study,CCGA)在內的兩項大規模研究,共計招募13.5萬名研究對象;而安派科的腫瘤早篩查樣本量早已累計超過14萬。因此不禁讓人唏噓,中國生物科技企業在美國資本市場並不像美國本土企業那樣受到關注和投資者的正視。

此外,對於聚焦單抗和雙抗的發展的天境生物,目前已經有三個項目已經在臨床二三階段,一旦在研藥物開發取得積極結果,那麼應用於國內癌症治療的潛力非常巨大。而這家公司自IPO以來,股價也明顯被美股市場所低估。

上市並非輕而易舉 納斯達克看中創新能力和團隊潛力

儘管近些年生物科技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並且美國資本市場也鼓勵生物科技公司上市,但是能夠成功在納斯達克主板上市並非易事。以癌症早篩查領域為例,近年來在政策與資本的雙重加持下,早篩技術成為戰勝癌症的新曙光,也成為一個隱隱爆發的萬億風口,眾多中外生物科技公司投身腫瘤篩查研究,但目前只有安派科成為為數不多突出重圍成功掛牌納斯達克的企業。

究其原因,納斯達克非常看重企業的創新能力、前瞻性的視野、團隊的經驗和實力。在創新能力方面,安派科開創了一個新的理論和方法學,包括多癌症篩查理論,其多層面多參數的檢測技術具有首創性(安派科09年開始申請專利、15年開始發表論文),從全新的角度進行研發和檢測。已經擁有全球授權專利121個,申請專利數達221項。

在團隊實力和公司前瞻性方面, 安派科擁有優秀和非常成功業績的創始人和團隊。安派科創始人俞昌博士是300多項專利的發明人,其主導的多個創新項目都幾乎在世界名列前茅(其中一款創新產品成為全球主流產品長達20餘年),全球累計銷售額近50億美金。俞昌博士是成功系列創業者,是多家美國和中國上市公司的高管或者聯合創始人。公司聯合創始人俞和博士擔任美國夏威夷大學癌症中心癌症流行病學教授和項目主任,以及耶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兼職教授,在醫學、流行病學和臨床生物化學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也一直走在學術前沿。安派科創始人和團隊紮實的學術功底、創新能力、多年的商界實戰經驗和敏銳的商業嗅覺,不斷創新精神和前瞻性的視野,正是美國投資者特別是納斯達克投資者所看重的,因此才能夠成功在癌症早篩這一賽道中率先登陸納斯達克。


生物科技公司鍾愛納斯達克 解析近期IPO的中國生物科技公司


2020美股市場和生物科技公司的投資熱情

2019年,美股生物科技板塊整體漲勢強勁,作為“抗經濟景氣循環”程度較高的行業,醫療板塊公司即使未來經濟增長放緩,政府及居民的醫療服務支出也不太會隨之萎縮。近些年,美國在健康領域的投入維持在的GDP 的18%左右。回顧近三十年,醫療保健行業發展穩健,標普500醫療保健指數年化回報率高出標普500指數的近20%,很多投資者將其作為投資組合中的“防禦性資產”。安永公司表示,2019年是生物科技公司猛烈勢頭源於消費者日益增加的保健意識以及資本對抗癌等新技術的興趣增加。預計2020大方向不會改變。

不過歸根結底,資本市場上那些能夠暴漲的生物科股的共同動因都是在研發取得積極進展。這既有高回報,也伴隨高風險。生物科技公司的創新藥和創新醫療科技研發具有一定特殊性,研發週期長,研發過程中需要源源不斷的資金投入,早期也無法為企業貢獻收入。那麼誰來為高額研發成本埋單呢?這就需要資本市場上的投資人擦亮慧眼,好的生物科技公司應當用長遠的發展的目光去評估和投資;而其中的風險也要好好掂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