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线日记丨多科室“打乱”重组 如何实现标准化分级管理、有的放矢

“在灾难、疾病、公共危机事件面前,有那么多你看不到的地方,有那么多铆足劲贡献自己力量的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基鹏在前线日记中这样写道。在前线战“疫”的过程中,有很多事,很多人都给基鹏留下了深刻印象,她在日记中,从病人救治、医患相处、团队合作等多个角度记录了最真实的一线。

前线日记丨多科室“打乱”重组 如何实现标准化分级管理、有的放矢

地点:武汉

上一篇战地笔记推出后深受大家的喜爱,想来也许是从一线医务人员的角度平实记录点滴的方式打动了大家,又或许是关于尊重护士老师的观点被认同。不管怎么说,都是对整个医疗行业的善意,在此一并谢过大家。

今天,让我们回归我的专业,从医疗角度谈谈我们做了些什么,我们的困难和希望。

多科室“打乱”重组 如何形成“战斗小分队”

对于我们援助武汉的医疗团队而言,工作上需要面对的第一个困难可能是适应重组的新鲜集体,以及适应新环境下的特殊工作方式。

我们团队是以重症医学科、呼吸科和传染科的医护为主体,还包括心内科、老年科、肾内科、内分泌科、中医科等亚专业的同事临时组建的队伍。这种大杂烩式的组合,就好比平时习惯了吃油爆爆热辣辣的火锅,突然加入了烤羊肉、肉夹馍、甜水面和清蒸鲈鱼要彼此兼顾口味。

每个人都有自己熟悉的一套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也有自己擅长的专业领域和特长。比如我们ICU医生性格“简单粗暴”,毕竟经常面对抢救、大出血之类的大场面,连语速都要快上几分,而内科医生往往温柔心细,梳理病人的用药方案、精细调整治疗方面有他们独到的地方。

为了兼顾大家的优势,弥补专业知识上的欠缺,团队做了如下几方面安排(仅从我自己观察的角度):

1) 三人组成战斗小分队:基本上每个小组有一名ICU专业的人员,搭配内科资深背景的老师。因为ICU的医生对呼吸支持和器官功能维护更为敏感和熟悉,这也是本次疫情处理起来最为棘手的部分,内科老师对慢病管理和诊断更为擅长。比如我们团队的“队宝”徐原宁老师,只要把心电图传给他一分钟出结果。这极大缓解了我们在既往诊疗模式里,专科情况需要请专科会诊的情况,因为,重要专科的老师已经被我们拐来了前线。

2) 劳逸结合的团队工作模式,杜绝单打独斗的英雄主义:我们团队医生按照8小时一班,护理4小时一班的模式进行轮班制管理病人。这样的好处在于每个人都可以得到充足的休息,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进入工作。吃好睡好提高免疫力,才是长期作战的不二法宝。

3) 梳理流程,建立共识:面对这样一种突如其来,还尚未对其致病机理和治疗方式了然于胸的疾病,不同专业的医生自然有其不同的认知和考虑。为了统一作战目标,标准化管理手段,团队成员在阅读大量文献和各种专家推荐意见后,制定了我们自己的管理流程。这样的做法帮助我们相对标准化治疗手段,即使轮班、交接也不影响患者的总体治疗进程。

4) 分级管理,有的放矢:鼓励新入院患者主动添加医生工作微信,方便自制力尚可的病人通过微信随时跟医生沟通,而重症患者则安排加强护理巡视频次和护理强度,以及查房强度。这种管理方式,让医生有更多精力关注病情可能迅速恶化的高危患者。

前线日记丨多科室“打乱”重组 如何实现标准化分级管理、有的放矢

团队力量:师傅带着我操作 还说“你不要怕”

深深感受到,一个团队的良性运转,光靠制度和规矩,是办不到的。在我看来,大家一起高效率工作有几个前提:令人安心的工作环境,令人信服的团队领导力,融洽和谐的工作气氛,类似的价值观和使命感。换言之,快速在团队内部建立信任、协作、融洽、允许畅所欲言的工作氛围,是一切工作有序开展的先决条件。我们团队在这方面有几件事让我印象颇深:

我们重症医学领域的诸位泰斗,现如今基本都在武汉第一线“镇场子”。榜样的力量对我自身的影响很大很大,还记得前天师傅带我进去给病人穿中心静脉,他问我,你是不是有顾虑,我说是。他说你不要怕,我带着你。我想很久很久以后,我可能都会记得,曾经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和护目镜,跟师傅一起查房看病人,以及他给我说“你不要怕”。

为了尊重不同学科领域包括护理老师的意见,每天下午我们病区有一个MDT(多学科)病案讨论的环节,在充分沟通交流后综合出一套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其实这个环节是非常重要的不同学科交叉碰撞的环节,学术的事就拿到学术的台面上来说,有交流,有思考,有交叉,有尊重,有进步,这大概也是“海纳百川”的华西精神的一部分吧。

前线日记丨多科室“打乱”重组 如何实现标准化分级管理、有的放矢

医疗绝不仅仅是科学 医生加病人微信一对一辅导

如果你以为病人真的是靠我们给两三颗药,输两三天液就好的,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对于这种暂时没有特效药的病毒感染而言,医生的作用更多的是给予可能的对症支持治疗,以及可能的抗病毒治疗,等待机体强大的免疫力恢复,最终把病毒打败。所以一板一眼的用药抽血,只是医疗的一个方面。而医疗也绝不可能被AI(人工智能)所替代,因为医学更是人文,是艺术,具有与人交流的学科属性和魅力。

小组心理治疗的杨老师说话温柔春风化雨,用手机加了病人的微信,点对点解答他们的心理困惑,又或者去床旁直接面对面进行心理干预。薄红师姐说,我们找一点彩色的纸来给病人写上祝福的话送给他们吧。

护士长说,我们做个生活包在病房吧,里面是我们自己的物资腾出来的指甲刀,纸巾,秋衣秋裤等生活物品,可供病人按需使用。我给周叔叔说,你帮我想想办法整点水果吧,我们的病人好多低钾胃口不好,整点橘子他们好换换口味。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康焰,科室年轻医生都称他为“康师傅”,病人婆婆说想吃鸡蛋羹,想吃有味道的东西。康师傅问她那你要不要点豆腐乳,说完就把医疗队给我们准备的豆腐乳拿给婆婆。

我想帮助你,我想让你好起来,我想看看口罩背后你的笑脸,就是这个病房和关心这个病房所有人的简单心愿,而已。

还有那么多人 在看不到的地方卯足劲贡献力量

情人节的时候,每天接送我们上下班的公交车师父发来一条微信,他说“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武汉感谢你们,情人节快乐”寥寥数语,却是我收到最美好的情人节祝愿。今早保洁阿姨给我说,我的眼睛好些了,谢谢给我拿药治疗的华西团队,真的谢谢你们。路上偶遇志愿者车辆,司机看到我们的制服专门停下来喊,“谢谢你们支援武汉的医务人员,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你看,在灾难、疾病、公共危机事件面前,有那么多你看不到的地方,有那么多铆足劲贡献自己力量的人。人们往往忘了你具体做过什么,说过什么,但他们永远不会忘记你让他们感受到什么。希望我们这群人,可以将我们的精神洒在这片土地。

红星新闻记者 于遵素 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