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红:我们喜欢评价他人,是因为头脑中的“小我”

以前,回东北农村老家过年时,我特别喜欢和村里人聊天。

因为和他们说话,不仅可以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的快乐生活,还能够了解到农村的巨大变化。但最近两年,我不喜欢和他们聊天了。因为村里人聊天的对象不再是自己,更多的是别人。

说得直白点,就是他们喜欢评价别人。这样的评价,要么是贬低,要么是吹嘘,我觉得特别没劲。

与此同时,我还发现,身边的人也特别喜欢评价,包括我自己。无论在什么地方,人们只要开口说话,说出来的多是评价,很少是自己的感受。

当然,评价他人也没什么不对,但是爱评价他人的习惯,让我觉得这样的交流都是在浪费时间。

那么,为什么我们这么爱评价呢?

今天的文章,我们就来说说,我们爱评价的根本原因。

武志红:我们喜欢评价他人,是因为头脑中的“小我”


武志红:我们喜欢评价他人,是因为头脑中的“小我”

我们知道,评价都是针对他人的,那么评价者真的对被评价者感兴趣吗?

回答这个问题很简单,自己去做一次评价者,然后就知道自己在评价时,对谁更感兴趣。

从表明上看,我们爱评价他人,是对他人感兴趣,但其实不是。因为爱评价的人关心的是自己。

有一次,一个好朋友和我抱怨,她说自己在单位工作得很压抑,因为领导对她不公,同事总是针对她,总之,就是“别人伤害了她,她很可怜”。

刚开始听的时候,我真的觉得她很委屈,也挺同情她的,但是再听下去,我觉得她根本感受不到我的存在。

她一直在那里喋喋不休地评价着领导和同事,看得出,她根本不在乎我听不听,也没把注意力放在领导和同事身上,因为她感兴趣的是自己的想法,即在“坚定”头脑中的想法。

自那以后,如果有朋友来和我“唠叨”,我就当作没听见,因为他们根本不在乎我听没听,他们只在乎自己的想法。同时这也提醒我,和他人说话时,不要一直评价,应该多说说自己的感感受,这样才能让对方真正理解自己。

但是,我们好像很少谈自己的感受,而这就是我们爱评价的原因之一。

武志红:我们喜欢评价他人,是因为头脑中的“小我”


武志红:我们喜欢评价他人,是因为头脑中的“小我”

当有人问我们“你有什么感觉”时,我们好像很少谈及,一方面是不习惯,另一方面是不会。

《非暴力沟通》一书中讲到:“运用非暴力沟通聆听彼此心灵深处的需要,我们将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人际关系。”这说明,非暴力沟通强调倾听自己及他人,注重培育彼此的尊重、关注与爱,重要的是,它不仅仅是一种“沟通方式”,更是一种持续不断的提醒,使我们专注于更可能满足我们人生追求的方向。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在《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中还指出,非暴力沟通有四个要素,包括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而那些爱评价他人的人,在与人沟通时,更多的在评论、谈判断,而不是观察、谈感受。

比如,我们习惯说“领导很霸道”,而不是说“今天开会时,领导有两次打断下属的发言”,前面一句的“经常”一词就是在评价,后面就是表达观察。另外,我们习惯说“如果你不和我打招呼,我会觉得你不在乎我”,而不是“我进来的时候,你没和我打招呼,我感到孤单”,前面一句是判断,后一句就是谈感受。

多谈感受,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多用“我”开头,少用“你”开头,但尽量不用“我觉得”,因为那是在表达想法,不是表达感受。

可见,正是一些人的说话习惯,导致了他们喜欢评价他人。

这里,有人可能会有疑问,如果知道自己说话不好听,爱评价,那就不说,保持沉默不就行了吗?

答案是,保持沉默很难。

武志红:我们喜欢评价他人,是因为头脑中的“小我”


武志红:我们喜欢评价他人,是因为头脑中的“小我”

前面说了,我们爱评价是因为说话习惯问题,有人说保持沉默就可以解决了,但问题是保持沉默不容易。

武志红老师在《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一书中解释道到:“由无数种思维组成的“小我”是一直处于变化中的,所有的想法都是有严重局限性的,而每一个想法的消失都会令'小我'感觉到自己要死去,所以,惧怕死亡的'小我'会极力维护自己的想法,以此维护'小我'的恒定性。 这是我们喜欢评价的根本原因

。”

那么,什么是“小我”呢?

“小我”是大脑中虚构的自我,是可以变化的,也是可以改造的。比如,我们说“我是某某”、“我是一个婚姻不幸的女人”、“我想追求成功”、“我渴望快乐”等等,这些都是“小我”。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很多“小我”,其实就是我们脑中的思维,但它又很脆弱,很没有安全感,于是想方设法“活下来”。

“小我”为什么没有安全感呢?

埃克哈特•托利在《当下的力量》一书中做了解释,他说:“对于小我来说,死亡无处不在。在这种思维认同的状态下,对死亡的恐惧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使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平常小事,像在与别人的争论中迫切地希望打败对方,以证明自己是对的,都是由于小我对死亡的恐惧而引起的。如果你认同自己的观点,当出现错误的时候,你这种以思维为基础的自我感觉就会受到死亡的严重威胁。所以你的小我不能承认错误,错误就等于死亡。很多战争就因此而起,无数的人际关系也因此而破裂

。”

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小我”有自恋的特质,想证明自己是对的,同时,“小我”还是矛盾的,因为它的任何一个具体的想法都有对立者,像“追求成功就是惧怕失败,渴望快乐就是害怕悲伤”,这让它很痛苦。

“小我”为了缓解痛苦,将内部冲突转化为外部冲突,而且外部冲突中的优势感还可以满足“小我”自恋的需求。这样一来,评价就成为外部争斗的初级表现。

可见,当我们把自己和头脑中“小我”等同起来后,我们就会担心“小我”消失,因为那意味着我们受到死亡的威胁,所以我们要帮助“小我”减轻内部冲突的痛苦,极力维护“小我”的恒定性,于是评价就成为了证明“小我”存在的外部斗争方式,这就是我们爱评价的根本原因。

武志红:我们喜欢评价他人,是因为头脑中的“小我”


武志红:我们喜欢评价他人,是因为头脑中的“小我”

首先,允许自己和他人相处时有沉默。

有时,我们会担心和他人相处时,没人说话会尴尬,于是喜欢找话题来缓解,但说话时又多是评价,于是两个人看似聊得热火朝天,实则关系并没有增进。

当然,如果我们不期望和他人有深度沟通,这样聊天也无所谓。

但是,在我看来,我们和对方沟通,很大一部分动力是想增进彼此的感情。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两人没有话时就允许沉默出现,不要觉得尴尬,更不要抢着找话题。

其实,我们会有这样的体会,和亲密的人在一起不觉得沉默是问题,反倒和关系不是很近的人聊天时担心有“空”的时间。

如果我们想和对方建立亲密关系,就允许有这样的沉默时间,在一定程度上,这个“空”时间可以成为彼此真心交流的机会。

武志红:我们喜欢评价他人,是因为头脑中的“小我”

其次,学会倾听。

倾听,是我们能给别人的最好礼物。

那些爱评价的人就是不知道如何去倾听别人说话,因为他们的大部分注意力都被自己思维占据着,而如果他们学会倾听,就会逐渐放下评价他人,且给他人一份真诚的礼物。

就像《当下的力量》这本书中阐释的:“当倾听别人说话时,不要仅用大脑去聆听,还要用整个身体去聆听。在倾听的时候,去感受你内在身体的能量场,从而将你的注意力从思维中带走,创造一个真正没有思维干扰的、便于真正倾听的宁静空间。这样你就会给予其他人空间—存在的空间。这是你可以给别人的最珍贵的礼物。

武志红:我们喜欢评价他人,是因为头脑中的“小我”

再次,打破“小我”的自恋状态。

前面说了,我们爱评价的根本原因是“小我”的存在,而“小我”的重要特质就是自恋,那么,当我们放下自恋时,就会放下评价。

自恋,就是觉得自己都是对的,他人都是错的。

当我们能够时刻提醒自己并非无所不能,他人更不是一无是处,这样就会怀揣一颗谦卑的心和他人相处,这时我们就会和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也会让自己的生活更充实。

因为放下自恋,意味着进一步认识自己,即认识到自己无知,接受无知状态,让自己知道更多,而这不正是自己想要的吗?

武志红:我们喜欢评价他人,是因为头脑中的“小我”

本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