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研好還是考研好?

釋懷134653855


大家好,我是⭐高校專業那些事⭐

所有人回答,我不是很贊同,都是隔靴搔癢,或者根本沒上過大學,或者沒上過研究生,沒保送過。光道聽途說,百度數據。害人害己。

我是99年高考考入某重點大學,然後繼續讀研


保研好不好?

我告訴你,保送的確好,當然好了,不用考爽歪歪啊,考研畢竟是個辛苦活,腦力活,雖然是985本科生,但也不敢說自己考研能力比人家二本強一點(尤其是山東河南河北的二本)。。。能比人家能多考一分。清北每年都錄取二本學生。也有大量c9落榜調劑。。。

當然保研的院校都是比較好的一本,211工程大學/985工程大學。保研率基本上是清北50%,或者說只要不掛科都能保,因為清北上天了,只能保外校。


下面說的是你拿到了保研名額條件下,具體怎麼拿,那個不在這裡說。

華東五校保研率30%,普通985一般是15%-20%,211一般10%-15%。

然後要說清楚的是,雖然保研率很高,但是各個學院是完全不一樣的。基礎科學的非常高,而熱門的計算機金融則非常少。和清北出國率基本一致。

尤其那些基地班, 基本是100%。。

這就涉及到一個問題,一個高校總體保送是15%。結果基地班100%,很多基礎科學專業的也近似60%以上,那就必須把熱門專業的保研率降下來。。很多985名校熱門專業(計算機金融)的保研率不足10%,甚至低於5%。

所以出現了清北很多超級熱門專業,985的保送一大群,而本校的則沒有佔到100%。本校更想上光華啊。

但是沒門,不要你,哪怕你就是光華本科生。所以很多保到復交,比如上海交通大學高級金融學院

院校選擇

這一條更核心,保研的專業選擇那種最重要的,最核心的,最難搞的也是最折磨人的。最終很多人一條道走到黑,悔恨終生。

保研,面臨第一個選擇,保本校還是保外校

第二個選擇,保本專業,還是相近專業,還是熱門有錢途專業

不用說,有的人說,保本校百分百,比外校難。

其實錯錯錯。

因為清華北大是特例,對於名校都是特例,很多保不了本校,只能去外校,咱下面一一展開,本質是個專業院校選擇問題。

保送本專業,還是熱門專業

如果你是熱門專業,那就保送熱門專業,咱不說了。

咱主要說的是你學的本科專業不盡人意,一直知道沒前途,但是卻可以保送。這個時候,學環化生材 農林牧副漁地礦,機械,化工,等垃圾專業的學生眼前一亮:

這個時候,你怎麼辦?怎麼辦?怎麼辦?

其實本校保送,一般是本專業,或者相近專業,跨的遠基本沒戲。

比如,你學電子那保送通信是可以的。但是計算機恐怕不行。

你學物理的,主要保送物理各個也就是專業,,保送電子,光學基本可以,當然也有一定難度,但是保計算機通信基本不可能。

你學化學生物,主流是保送各類化學專業,當然你優秀保送到化工,製藥也是可以的,但是想去電子,通信計算機,想都不用想。百分百沒戲。

這個時候,你面臨三個選擇

(1)裝死 ,反正保送爽歪歪,繼續環化生材這類就地活埋專業,抱著僥倖心理:研究生說不定就業好,然後一直被騙到博士畢業,然後上網天天罵。

(2)破釜沉舟,保研名額我不要了。老子要靠熱門專業,要靠計算機,金融。老子當年考上985,現在也有這水平。這類人很少。但絕對是英雄,後來成功概率100%。

靠本校的的。甚至高一檔(211冷門靠985熱門)的,低一檔的都有。


比如你是北京大學的物理,想考光華,五道口金融,你自己就覺得自己內功不夠深厚,靠復旦上財也有壓力。。那就靠央財吧。畢竟跨專業有歧視,本校熱門專業寧肯要低一檔的本專業學生,也不要跨專業的情況比比皆是。

(3)降低要求,自降身份去低一檔院校熱門專業

這個有一定等我難度。但是是可以的。比如你北大學物理的,不想去垃圾物理專業,去電子又不允許。你就去聯繫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的電子,甚至電子科技大學,北郵的計算機專業。這些學校會網開一面,讓你進來的。

3。是保是考的問題

我身邊很多想保計算機。奈何本校不要,名校更不要,又不願意降格去211,那就自己親自上陣去考,985起步,或者考北郵計算機

很多人從此擺脫了千年/垃/圾/專業,走向了成功之路。

最慘的就是:環化生材農林牧副漁,一路保送,一條道走到黑,縱有名校光環,其實慘得很。這個把自己人生當腳踩西瓜皮,溜到哪裡是哪裡。

謝謝大家


高校專業那些事


保研好還是考研好,看完下面你就知道了。

小喬和小欣在一所985大學裡即是同班同學,又是室友,而且都是文科生,專業是政治學與行政學。她倆學習都非常刻苦,年年拿獎學金。小喬的成績比小文稍好些,總成績小喬排專業第二,小文排第四。學校規定專業前三名具有保研資格,小文第四名就意味著失去了保研資格。去年小喬通過努力保研上了南開大學,而小文也不甘示弱,通過跨專業(政行專業跨考法律碩士)考取了今年的人大碩士。

到如今,小喬和小文誰取得了最後的勝利,明白人一看就知道。

最後,我只想說,有實力就放棄保研,挑戰自我,爭取考上一所更高大上的大學,有更好的發展空間,而且可以學自己更喜歡更感興趣的專業。


天地言志


一、保研的優缺點.

一般保研的學生都是一個班上學習成績比較優秀的學生,所以如果大學生想將來保送研究生的話,那麼一定要在大學期間注意自己的各科學習成績。

●優點.

如果有大學生能夠在大學裡面被保送研究生的話,那麼他們就不需要再經過那麼辛苦的考研過程了。如果大學生能夠在大四的時候,或許自己被保送研究生成功的話,那麼接下來的時間他們就比較輕鬆了,可以放心的出去玩兒,而不用擔心工作的問題。


●缺點.

不過被保送研究生的話也是有一定缺點的,大部分被保送研究生的名額都是來自於本校甚至本學院。對於那些985院校的大學生來說,被保送到本學院還是一件好事,但是對於那些211工程大學、普通大學的大學生來說,如果被保送到本學院那並不是一件好的事情,因為自己就沒有更好的選擇權了。

有的學生在大三的時候還不能確定自己將來能否被保送研究生,所以他們也是做了兩手準備,需要在大三的時候開始著手考研的事情,如果在大四的時候被定下來,獲取了保送研究生的名額,那麼他們為考研做的那些相關準備就是無用功了。



二、考研的優缺點.

●優點.

但是說如果選擇考研的方式,那麼他們就有了更多的選擇權,但仍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來選擇將來所要填報的院校和專業。

如果大學生的學習能力很強的話,那麼他們可以選擇更好的高校的研究生。如果大學生覺得自己本科階段的專業沒有什麼前途,或者自己對被錄取的這個專業不是很感興趣的話,那麼他們可以通過考研的方式來選擇其他的專業,也就是所謂的跨專業考研。


●缺點.

選擇考研也是有一些缺點的。但是如果選擇考研的話,那麼他們就需要經受住考研的煎熬。畢竟想考上研究生的話是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的,這個過程是一個孤獨的過程,需要大學生有很強的毅力去堅持學習。 當自己班上的那些同學或者是自己宿舍裡面的那些同學,都在很愉快的玩耍的時候,自己需要經常去圖書館或者自習室去學習,大學生在這期間也是需要很強的意志力堅持。


饕餮視聽


保研和考研,是讀研的兩條途徑,路徑雖有所不同,但殊途同歸。要說保研好還是考研好,要看具體情況。

英語過六級(乃至高分通過,比如550分以上)、績點高、有競賽加分、有科研經歷及文章,等等,這些都是保研很需要的“硬件”。雖然這些項目並不一定都需要擁有,但無疑,擁有的越多,機會就越大,保研的學校也可能越好。

因此,如果希望保研成功,往往需要付出本科前面三年的努力,不斷地獲得那些“硬件”,然後在大四時拿到本校保研資格,就走上的保研的路徑,直到獲得被申請學校的複試機會,直到被錄取,這個路子才算成功。

而考研則不同。前面兩年多無需考慮,往往是大三下學期才開始準備,一般需要準備半年以上。期間的信息蒐集、選擇學校及專業、複習備考等,主要靠自己。到了每年的12月參加全國統一研究生招生考試,也就是初試,過關後次年三四月參加複試,複試結果出來,直到被錄取,這個路子才算成功。

所以,保研需要努力三年,但一旦拿到保研資格,一般都能成功,而且有多個選擇,有機會保研到很好的學校,本校往往只是保底。不過也有缺點,基本上保研只能是本專業或者相近專業,跨專業的情況不多見。而考研往往只需要努力不過一年,但結果很難確定,能不能成功,特別是能不能考上好學校,主要取決於備考情況,取決於個人能力,有時候還需要一點運氣;但是否跨專業則取決於自己,一般沒什麼限制。

綜合來看,兩者的差異在於:保研前面三年付出很多,如果能夠拿到保研資格,就容易成功,不過專業往往受限;而考研的努力主要集中在備考那段時間,但風險很大,勝負之數難料,不過完全可以選擇跨專業。如果只想讀研本專業(或相近專業),保研更好;如果想跨專業,特別是跨度較大,考研更可能實現。

不過通常來說,保研是一個更好的路徑,也更有機會並且可能更快獲得更好的結果,特別是打算讀研本專業的情況下。我是學金融的,本科母校是一所財經211,金融專業較強,在全國都有較大影響力,當年畢業時,我們那一屆總共有10多個本專業同學保研北大的金融專業成功,我們班上就有3個。遺憾的是,我沒有成功。後來自己考研,愣是考了兩次才成功。那些保研成功的同學就一點也不折騰,而我就硬生生折騰了幾年才跨進了燕園的大門。

所以,如果能保研,還是儘量保研更好。何況保研與考研本身並不衝突,保研的時間要早於考研,一般每年的11月份就能塵埃落定,而考研初試還沒開始,完全可以提前兩手準備,如果保研不成功,再參加考研也並不是問題。

個人看法,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博雅燕園


保研!保研!保研!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接下來我要甩出理由了:

1、坊間流傳“保研豬”、“考研狗”的說法。當“考研狗”進入複習中後階段的攻堅期時,保研黨已經完成保研、只等明年去上學了。

較小的課業壓力+較多的空餘時間,有人瘋狂玩樂,有人實習兼職,有人繼續學習充電,可以自主選擇安排生活非常爽。

班上學霸們最晚的10月中旬也確定了保研去向。之後,當其他人準備考研的時候,他們到處旅遊到處嗨;當其他人準備考研的時候,他們兼職make money;當其他人準備考研的時候,他們畢業論文已經寫了大半;當其他人準備考研的時候,他們已經聯繫好了研究生導師。

2、保研的人已經算跨進校門了,考研的人還在校門外徘徊,而且有可能進不去,有風險有壓力。

3、保研看重專業課,輔以英語口試;考研看重專業課+英語+政治。

4、有保研資格可以參加多個學校的筆試面試,考研一次只能選一個學校。

5、有保研資格一定能讀研,最不濟也能在本校。考研不一定,如果第一志願不是本校,有考不上的風險,調劑的學校可能比本科學校還差。


花間讀書何拾肆


保研好還是考研好?聽從內心的聲音,將來為今天的選擇不後悔就好。

先說保研。想保研,在大一入學就開始精心準備了,尤其是“雙非”的學生,從學生守冊、學校網站、有經驗的學長學姐那裡,想盡辦法查詢、蒐集所在學校保研條件、院系保研指標,包括內保和外保。

瞭解了學校保研相關規定,下一步就是制定規劃,完成計劃了,這是一個痛並快樂的過程。

保研好還是考研好?求仁得仁最好。

A女生,專業第1,學校“雙非”,保研名額少,準備考研。當年“內保”名額突然增加了兩個,“內保”專業不是她所學專業,報還是不報?報,意味著轉專業;不報,“外保”競爭太激烈,保不上還得考。A女生的選擇是報了且“內保”成功。

B女生,和A女生同一專業,專業第2,報“內報”也能成功,但她選擇了另一條路,“外保”推薦名單排名第5,取前3,她落選了,繼續複習考研,也好,考研不用糾結專業選擇問題。

C女生,和A、B女生同專業,專業第3,“內保”成功,和A女生一樣,研究生階段的專業方向和本科不同。

現在有句話叫“選擇大於努力”,對積極的人來說,選擇只是起點,努力才是過程,下一站是什麼呢?是再次獲得選擇的機會,所以,選擇→努力→繼續選擇→繼續努力,人生就是個不斷選擇,不斷努力的過程,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阿娥你好


作為一名研究生導師,我認為:

1. 具有保研資格而主動放棄,選擇考研的同學更值得尊重;

2. 沒有保研資格,通過考研方式達到與保研一樣目標的同學,相比較保研同學而言,有勇氣有魄力。

3. 普通二本、三本同學保送到一本院校,值得尊重!

4. 一本院校同學保送到同類院校,而沒有選擇保送到更高一級的單位讀研,也沒有選擇通過考試的方式讀研,明顯魄力不足,缺乏勇氣。

至於是保研好還是考研好?應該是各有利弊。

1. 研究生,不是人人想考就能考。必須是本科畢業,或專科畢業兩年,所以這個機會在14億人中,能有擁有的不是太多,不要妄自菲薄,要珍惜。

2. 選擇保研可以省去很多事情。比如,考研的風險,備考過程的艱辛,複試的忙碌等等。但是,保研也存在著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高平臺的學校不願意要,同層次的學校不想去,如何權衡利弊全在於心。

3. 具有保研資格而選擇考研的同學,一般都不會落榜。讀研究生是一定的,不確定的就是在哪裡讀、以何種方式讀。這個謎底需要通過備考、填報志願、複試等一系列程序來最終決定。過程相對艱辛,不過,人生往往如此,少走了彎路也就錯過了沿途的風景。

4. 考研的話,可選擇的餘地與範圍很大,有很多單位、專業供你選擇。而保研相對而言,無論是學校還是專業,可選擇的範圍比較小了。

結論

我的建議是,如果不能保送到自己心儀的單位,不妨去考一下!


如果喜歡我的內容,不妨點個贊或者關注一下。我是有態度的童桐,有態度,才能有擔當!



有態度的童桐


作為保送的同時看到周圍很多考研的人,來談談保研和考研。哪個好?往下看!

首先從讀研究生的角度來看,保研當然比考研要好。

保研更加輕鬆,免去了初試這一環節,直接進入面試,面試也不像考研生那樣會按照1:1.5的方式進複試差額選,保研生基本上只要願意都會有學上。舉個真實的例子,有個學長保送但是面試經驗不足,也沒怎麼看書但是還是去了一所985高校讀研,為什麼?因為很多高校的保研生都招不滿。

其次從學校選擇角度來看,考研比保研要好。

很多人可能會疑惑不解?因為你保研的話你的成績排名有些學校是壓根都不會讓你去面試的,比如說同濟一般來說專業前三才有可能去面試,當然錄取的話就要看你面試成績了,你的成績排名比較低壓根都不會讓你去面試;相反考研呢你只要想去報考同濟,那你達到了複試線你就有機會去複試啊!所以有些人寧願放棄保研去考研,因為有些本科院校不好的人保送不到頂尖大學,那他就會選擇去考研。

最後從付出來看的話,保研當然比考研要好。

保研是人家三年的付出,是每門課成績出來時候的膽戰心驚,是每時每刻的毫不鬆懈,而考研的人在這方面就不如保送生,而我始終認為你一年的付出終究是抵不上人家三年的努力的,這也是為什麼越好的學校招收的保研生越來越多的原因,也是為什麼大部分老師喜歡保送生的原因。

每個人的努力都值得被認真對待,願你我在奮鬥的路上不斷前行!

碼字不易,如果你在大學、考研、保研路上有什麼疑惑歡迎私信我!感謝你的關注和支持!


高校研究生


假如把本科畢業升學念研究生比喻為一場體育競賽,那麼可以這樣講,保研就是在正式的比賽中勝出,直接入圍,而考研則更像是一場復活賽,屬於不得已而為之。

不同院校之間,保研的比例不太一樣。清華、北大本科保研率接近50%,而華東五校保研比例在30%上下,其他985院校也有10%以上的保研名額。需要指出的是,這個比例是指的全校平均比例,具體到不同的學院和專業,情況有所不同。一般來說,像數理化這樣的基礎學科,保研比例較高,有的甚至達到百分之七八十。對於普通一本院校,保研名額相對較少,通常只有專業排名前十的同學才有機會保研。

但不管保研比例多少,能夠獲得保研資格的同學,都是學業成績相對優秀的學生,前三年的學分績點排名靠前。

從時間上來看,保研的同學,通常在大四上學期就得提交材料,聯繫導師,並最終確定錄取。考研則不然,大四上學期12月份才初試,下學期的三月份才複試,確定錄取的時間比考研的同學整整晚了大半年。在這半年的時間,保研生可以輕鬆地進行畢業設計、準備畢業論文,考研生則要緊張地考研複習。

但是,不管考研還是保研,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只要能考上,大家就都是一樣的。只不過,對於有志讀研的大學低年級同學來說,最好還是平時就認真學習,爭取保研上名校。當前的形勢是保研越來越普遍,考研上名校的難度越來越大,而且研究生需要聯繫導師,而導師的招生名額有限,既然保研生提前被錄取,好的導師也就優先被選擇了。

國之重器,大國上庠。感受大學文化,瞭望科技前沿,親歷一流徵程,敬請關注頭條號“上庠”。

上庠


首先想問的是,保研、考研任君選擇嗎?

如果是,按你心中所想去選擇,證明你有選擇機會!

如果不是,老老實實考研去就是了;


一、你已具備保研資格了嗎?

1、如果你已擁有保研資格:

保研在學校裡的比例很少,證明你要麼是學霸要麼是學生會幹部,總之深得學校、老師的榮寵與信賴。

2、如果你只是想象:

還是清醒一下,別為子虛烏有的東西耗費精力,想想怎樣為考研備戰吧。


二、如果你真的已具備保研、考研的選擇權:

1、兩個選項分析:

保研:

優勢——穩妥,無風險;

不足:可能缺少挑戰,或者保送學校未必是自己喜歡的;

考研:

優勢——可挑戰自我,成績好可以選擇喜歡的學校、專業、老師;

不足——風險大,結果未必如願考上;

2、你成績如何?

如果是學霸,100%把握可以考得上自己心儀的學校、專業,可以選擇考研;

如果你穩妥為上,想免受考試之苦,保研的學校、專業挺喜歡的,可以選擇保研。


——段曉嵐寫於2018.12.1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