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在家隔離還能開窗嗎?會被感染嗎?8個通風問題要注意

現在全國的確診病例已經越來越多了,醫療資源也越來越稀缺。很多疑似病例也會在家隔離,那麼鄰居在居家隔離的時候我們還能開窗通風嗎?一起來看看吧~

現在全國的確診病例已經越來越多了,醫療資源也越來越稀缺。很多疑似病例也會在家隔離,那麼鄰居在居家隔離的時候我們還能開窗通風嗎?一起來看看吧~

自己或家人在家隔離觀察,還能不能開窗通風?

可以。

必須單間隔離,或處在全屋出風的位置,公共區域或其它房間自然通風時,必須關閉患者所在屋子門窗。

隔離房間的窗戶打開時,應該儘量將隔離房間與其他房間隔絕,避免流向室內。

只要開窗,空氣就可以流通交換。


鄰居在家隔離還能開窗嗎?會被感染嗎?8個通風問題要注意

開窗通風病毒會飄進來嗎?人在室內會感染嗎?

一般情況下,並不會。

新型冠狀病毒主要的傳播途徑,目前大量循證依據顯示,是通過近距離的呼吸道飛沫傳播,以及接觸傳播導致的。

飛沫可以通過一定的距離(一般是 1~2 米)進入易感的粘膜表面,不會在空氣中長期漂浮。日常面對面說話、咳嗽、打噴嚏都可能造成飛沫傳播。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始終要提倡咳嗽禮儀的原因。

開窗通風則可以加速稀釋因呼吸道飛沫傳播,在空氣中形成的病毒感染劑量。

新型冠狀病毒是否也通過氣溶膠傳播,目前尚無證據。

所以每天勤開窗勤通風,仍然是降低感染風險的有效措施,但是初春季節,要注意保暖。

如果鄰居在家中隔離,還能不能開窗通風?

可以。

作為小區一般居民,無需過度恐慌,在家中只需要繼續做好個人防護。

除非跟鄰居家(確診或疑似病例;隔離觀察)窗戶緊挨著,鄰居正對著你家窗戶咳嗽,否則開窗通風並不會產生感染的風險。


鄰居在家隔離還能開窗嗎?會被感染嗎?8個通風問題要注意

家裡可以用空調嗎?能不能代替開窗通風?

空調可以用,但無法代替開窗通風。

如果不能與室外進行空氣交換,那麼單純增加空氣流動意義不大。

不同的空調設計不同,能否與室外發生空氣交換,取決於空調是否有「換氣」功能。普通空調在處於換氣功能時,相當於一個小功率電扇,而加熱製冷功能都會停止。

簡而言之,如果有「換氣」功能,那麼可以打開它同時開窗;如果沒有,那麼空調增加室內空氣流動對於防控病菌沒有意義。

中央空調還能不能用?

根據場所、實際情況決定是否使用。

中央空調本身並不會產生病毒,也不是病毒的宿主,它只是增加了空氣在不同房間的交流。

對於家庭使用的中央空調,如果家中不是有人在某個房間隔離,使用是沒有任何問題。

如果是整棟樓相通的中央空調,特別是公共區域(如酒店、公司、商場等)有排風口,萬一有人感染,那麼病毒有可能通過送風系統在樓內傳播,形成交叉汙染。需要消毒後經過評估後才能重新使用。

空氣淨化器能不能代替開窗?

可以,但不要過分依賴。

病毒附著在飛沫上,一般的空氣淨化器都可以吸附過濾飛沫,所以在室內打開空氣淨化器是有幫助的。

但注意的是目前空氣淨化器多采用過濾式除塵作用,並不具備消毒作用,因此開窗通風才是更好的選擇。

「勤通風」的標準到底是什麼?

並不存在什麼絕對的標準,規定必須要如何通風,每次通多長時間。

一般來說至少 2 次以上。也有專家推薦每天開窗 3 次,每次開 30 分鐘左右。不過這只是一些可參考的建議,並不是一定要這樣做才可以。

要知道開窗通風的作用只在於:如果家中的空氣有病毒,可以幫助它稀釋。

如果家中沒有人與感染者有過密切接觸,沒有「可能感染」的居家隔離人士,那麼保持平常的通風習慣,自己感覺舒適就可以,沒必要杯弓蛇影。

室內通風有哪些正確做法?

開窗通風有助於更新室內空氣,有效降低室內可能存在的病毒量,而且室外空氣經過「稀釋」,是不會把病毒帶進室內的。

保證通風次數

每天至少通風3次,而可能汙染的工作場所通風要求是5分鐘左右一次。

選好通風時間

最好在每天的早、中、晚開窗通風。8:00~11:00 、 13:00~16:00是最佳通風換氣時間段。開窗時,老人及小孩要添衣,且避免在窗戶旁邊逗留,以免著涼。家中有病人的謹慎開窗,建議使用紫外線消毒燈淨化空氣。

注意通風時長

以80平方米的屋子為例,在無風或微風的情況下開窗,11分鐘能把室內空氣換一遍,20分鐘能使室內微生物減少60%。所以建議開窗通風以20~30分鐘為宜。如果只是開條小縫,開窗時長以30~60分鐘為宜。

如何讓通風效果更好?

對流風:對流通風的效率是最高的,同時打開兩扇對著的門窗,離得越遠越好,能提高換氣速度。但冬天的對流通風也會使室溫驟降,要酌情使用。

更多健康資訊,歡迎大家關注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北京護生堂大藥房”關注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