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劇”召陵之會:參與國家達二十餘,以索賄無果告終,鬧劇非鬧

前言

召陵之會,中國歷史春秋時期有兩次同名同性但不同結果的諸侯會盟,兩次均牽動著神州大地、億萬百姓的神經。第一次“召陵之會”是春秋首霸齊桓公提出開設的,南方被冠以蠻子的大國楚國蓬勃發展挺進中原,威脅到東方齊魯大地上的霸主齊國。素有大志霸業的齊桓公聯合宋、陳、衛等八國軍隊,一舉擊潰強敵楚軍,陳兵楚國邊境,以“楚不向周王室朝貢”為由質詢責問。春秋時期講究師出有名、不興滅國戰爭(後期逐漸改變),八國聯軍代表正義一方,楚國一方代表邪惡。仗打完了,楚國被打服氣了,所以參與“召陵之會”結盟歸附,楚國臣服齊桓公的腳下,成為其“尊王攘夷”霸業的基石之一。

“鬧劇”召陵之會:參與國家達二十餘,以索賄無果告終,鬧劇非鬧

第二次“召陵之會”是在春秋晚期,知名度不高,很多歷史學者將它當作一個笑話。若是你瞭解其中詳情,應也是當作笑話去看。“弭兵”是春秋時期所獨有的,意在平息戰爭,消除戰亂,求和。《左傳·襄公二十七年》:“ 晉楚許之,我焉得已。且人曰弭兵,而我弗許,則固攜吾民矣,將焉用之?” 大致意思是:晉國和楚國答應的事情,我怎麼能停止,而且天下人都說消除戰爭,但是我不同意,那就帶著我的百姓啊,怎麼辦啊。這件事講的正是後面這場“召陵之會”。春秋後期開始第二次弭兵之會,中原大國晉國和南方大國楚國之間的正面直接衝突減少,但是其餘各國的矛盾仍在加劇和增加,“召陵之會”正是在這種時代大背景下,魯定公四年( 公元前 506 年) 三月,由晉國主持開辦會盟,參與國家有晉、楚、吳、蔡、唐等國。史書記載著這場盟會的主要目的在“侵楚”“謀伐楚也”等,因為在此次會議不久後,即魯定公四年冬,爆發吳軍入郢之戰。

觀歷史我們不能只看一件事,得看清前因後果、來龍去脈。“召陵之會”的前面三年,唐侯與蔡侯(唐國和蔡國的君主)被強行扣留在楚國三年之久,蔡國和唐國兩國憤懣不服,

“蔡侯如晉,以其子元與其大夫之子為質焉,而請伐楚”。此為最詳細的背景,也是“召陵之會”召開的直接原因。“召陵之會”相當於後世的研討會,內容有所不同就是。眾多小國請願晉國伐楚國,最終卻因”價錢沒談妥的賄賂問題,像一場鬧劇般告一段落結束。

“鬧劇”召陵之會:參與國家達二十餘,以索賄無果告終,鬧劇非鬧

“召陵之會”的舉行原因

“召陵之會”舉行的直接原因,毫無爭議的是“蔡侯質子晉國請其出兵”,這是歷史公認的,後世學術界也認同。而蔡唐兩國國君在楚國遭受到的莫大屈辱是兩國請求伐楚的原因。當然,這不是“召陵之會”舉行所有原因,只能是其中之一。春秋大國還有比晉國更腹黑更不講道義的國家嗎?恐怕是沒有了。晉國一經蔡國請求,立即召集中原諸國會盟,參與國有魯、劉、晉、宋、蔡、衛、陳、鄭、許、曹、莒、邾、頓、胡、滕、薛、杞、小邾、齊十九國(甚至更多,可以說出名字的是十九),十七國諸侯參與。陣容之豪華強大,是春秋時期會盟國家最多的一次。

此次會盟是晉國提出列國響應的,晉國是當之無愧的主角,還有幾位值得一提的配角,齊國在此之前曾積極尋求重現“桓公時期”霸業的機會,因此多次挑釁中原大國晉,而鄭、宋搖擺於晉楚之間,三者與晉國關係都不算好,但此次盟會卻是二話不說直接參加。反應出一個春秋晚期的時代背景,中原大國晉國逐漸力有不遂地處理各國事務,可威望上在各國中還是名列前幾、很高的。“召陵之會”之前,晉國召集舉行過好幾次大型盟會,皆是在晉楚爭霸取得勝利、成為新興霸主的背景,戰爭與會盟如影隨形,前者是取得勝利果實的手段,後者是鞏固勝利果實的方法。春秋時期,戰爭和會盟都是列國邦交的重要內容。盟會和戰爭重要程度不分高下。

“鬧劇”召陵之會:參與國家達二十餘,以索賄無果告終,鬧劇非鬧

“召陵之會”舉辦之前,發生了一場戰爭,“方城,遂盟諸侯於召陵”,方城之戰晉國大獲全勝戰敗楚軍,順勢就在召陵舉行“召陵之會”,這十分符合春秋慣例:戰爭勝利後戰勝國舉辦會盟。這是“召陵之會”舉辦的重要原因,蔡國請求只是個引子。這也就是為什麼齊、宋、鄭三國能乖乖的參加會盟。強大的武力威懾和勝利大勢,不順服不行。霸主國在會盟期間,可以名正言順地藉助會盟國的力量共同討伐不臣不服之國。後來晉國聯合諸國軍隊進攻中山國(鮮虞)便是最好的例子。晉國擺出姿態南征,蔡國請願伐楚充其量只是個藉口,算不上主要原因和目的。

“晉何不攻楚”?

晉國和楚國爭霸多年,晉國剛大獲全勝楚國,楚國損兵折將,趁此機會再度攻楚不好嗎?簡直不費吹灰之力就能獲得大量的好處,包括土地、人口、糧食、金銀、威望等等。會盟中,晉國作出不聯合諸國軍隊進攻楚國之決定:辭蔡侯,不攻楚國。後世學者有兩種觀點,一是晉國大臣荀寅貪婪,求賄蔡昭侯姬申索未得,公報私仇(晉國六卿之一的荀寅向蔡昭侯姬申索要賄賂);二是晉國六卿爭鬥不休,無力且無心伐楚國。《左傳》記載荀寅求賄未得,反過來勸說晉國執政者範獻子:國家方危,諸侯方貳,將以襲敵,不亦難乎! 水潦方降,疾瘧方起,中山不服,棄盟取怨,無損於楚,而失中山,不如辭蔡侯。荀寅不滿蔡昭侯一事公報私仇說得過去,不過人家公報私仇講出的理由很充分是事實,不能無視否定。

“鬧劇”召陵之會:參與國家達二十餘,以索賄無果告終,鬧劇非鬧

國家方危:暗指晉國國內六卿爭鬥,國家不穩;諸侯方貳:指以齊國、宋國和鄭國為代表的屢次挑戰晉國;水潦方降:指夏季即將來臨,晉國等北方大軍恐怕難以適應雨季氣候;疾瘧方起:晉軍發生疫病;中山不服:鮮虞中山國於去年打敗晉軍,正志得意滿不服氣晉國的霸主地位;棄盟取怨:放棄弭兵之會的約定卻選擇攻伐國力強盛的楚國。荀寅這公報私仇說的話,很值得我們學習,勸說時事事站在人家的立場角度,怎麼會說服不了。

私以為,“辭蔡不攻”,最最根本的原因在:晉國執政集團爭權奪利,無心國外事務,更想在國內取得更大的權勢。他們更關心的是自己的切身利益,連爭霸戰爭都不想繼續了,範獻子同樣是這樣的想法。而且在“召陵之會”之前晉楚爭霸的方城之戰,晉國見好就收,給出三天時間任由楚軍逃走。這又符合著春秋爭霸的慣例,戰爭只為稱霸諸侯。前面戰爭也有這樣的例子,勝利之後不再追擊,而是放任其逃走。晉國追求罰楚服楚,遏制楚國北上勢頭,它不想去滅楚,佔領那些蠻荒的土地。蔡國不給賄賂不過是給出充足理由和背鍋俠。

這些是虛的,實際的有戰爭上的因素:晉國軍隊實力衰退,方城之戰是晉國抓住楚國不備的機會,戰後楚國已經加強了這一帶的防守。

“鬧劇”召陵之會:參與國家達二十餘,以索賄無果告終,鬧劇非鬧

召陵之會的後續影響

召陵之會其實並不是無作為的鬧劇。”召陵之會“結束沒多久,吳楚戰事興起,吳軍入郢(楚國國都)之戰。方城之戰中,晉國為主,吳國為輔,共同擊敗楚國,但是召陵之會吳國卻沒有參加。從這時開始,中原爭霸變為吳楚爭霸,吳國本在伍子胥的建議下不大規模攻楚、選擇游擊戰略,召陵之會晉國決定不攻楚。之後晉國北上一心一意征伐中山國,吳國便離開幕後走到臺前,與楚國正面且大規模的交戰,並大量派遣出使者到列國,“圖謀楚國”。蔡國因此上了吳國戰船。孫武、伍子胥均認為可以“大伐”楚,吳國主力大軍著手攻楚,入郢之戰爆發。

方城一帶楚國駐紮了一支戰鬥力強大、人數眾多的主力大軍,專門用以防守晉國。吳國大軍壓境,楚國主力紋絲不動,國內空虛,吳軍猛攻楚都郢都連戰連勝,楚昭王逃出郢都,郢都破,吳軍佔領。楚國和吳國的爭霸才剛剛開始。

“鬧劇”召陵之會:參與國家達二十餘,以索賄無果告終,鬧劇非鬧

結語

“召陵之會”是一個十分明顯的信號和標誌,楚國沒抓住,吳國抓住了。楚國在戰敗後加強了北方的防備,大軍駐紮方城一帶,對中原各國充滿了懷疑和不信任,而對南方距自己最近的惡鄰“吳國”不以為然。楚國主力駐紮北境,吳國趁著其後方空虛,聯合其他小國發動全面戰爭,讓楚國遭到極大的打擊,被傷筋動骨。晉國、吳國和楚國,在“召陵之戰”中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晉國想脫身成就霸業,借會盟諸國力量征伐不臣;楚國想要時間調整狀態,迎接下一場南北戰爭;吳國想楚國注意力被晉國吸引,藉著這樣的好機會吞滅楚國,取代其成為南方霸主。楚國在會盟之後嚐到形勢判斷錯誤的惡果:泱泱大國、軍力強盛,卻在短短時間內被新秀吳國攻破國都,楚王流離失所,國威國體何在。

“鬧劇”召陵之會:參與國家達二十餘,以索賄無果告終,鬧劇非鬧

吳破楚入郢之戰,楚昭王逃到隨國,楚國主力部隊雖然反應過來,但還是無能為力,只好向秦國求救,後發生著名的“申包胥哭秦庭”,感動秦哀公。秦國發兵援助,幫助楚國收回都城並且復國。秦軍撤後,楚軍還是打不過吳軍,接連戰敗,只得遷都避鋒芒。這算是“召陵之會”舉行後的連鎖反應。

參考文獻:《左傳》《春秋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