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社區能取代物業嗎?

兵團那些事兒


社區能否取代物業公司的問題,我的回答是看業主需要什麼樣的服務來決定:

一是業主只需要物業費低又比較低檔的物業服務,按物業行業的術語就是隻需要看門掃地的物業服務形式,可以肯定的說,社區可以做,而且在全國還真有不少小區被社區這樣代管著,再說實際點就是過去的老小區、無物業企業管理的小區。這些小區不但小,而且年代老,大部分是工廠和機關事業單位家屬院。由於近幾年老舊小區納入國家財政補貼改造範圍,也必須要求社區對這些小區加強管理,所以自然落入社區管理範圍。由於樓小人少,人員經濟收入又不高,住這種房子的人員對物業服務要求也不高,只需看看門掃掃地,所以社區管理的還算很不錯。

二是由於大型新建住宅小區,不但涉及到看門掃地,還牽扯到二次供水、電梯管理、消防控制中心、安全智能控制等工作,社區涉足的很少,因為社區若涉足,面對人員管理、技術管理、設備設施管理、財務管理、物業管理,必須也成立類似於物業企業的組織。但正規的物業企業還與業主因管理服務發生各種矛盾和糾紛,難道社區來管理就沒有這些矛盾和糾紛了嗎?答案是否定的,所以社區一般不會涉足大型物業小區,不然他的下場與物業企業一樣慘悲,掉入休斯地的陷井中而不可拔。

三是過去網友提這樣問題的很多,大部分認為讓以盈利為目的的物業企業管理物業服務,業主得不到質價相符的實惠福利,而近幾年社區也確實掌握了一部分福利,都把目光對準了社區,以為帶有政府影子的社區會管理服務的更好。但我奉勸大家,千萬別回到政府管企業的老路上,上些年紀的人都知道,過去計劃經濟年代,政府曾統管一切,工廠、商店、酒店、市政、交通、吃喝拉撒都管,就連看車掃廁所都管,結果怎麼樣,要是好的話不會過渡到現在的市場經濟上來。

綜上所述,正反兩個方面的歷史經驗教訓,物業管理服務工作不可能歸社區直接幹。對於物業企業與業主的矛盾和糾紛,只有通過市場經濟來調整,通過整頓規範來完善物業管理服務,其它方法目前成熟的不多。


美侯王666


社區工作是在政府部門的指導下進行社區服務的,需要在社區黨組織的領導具體規定下進行社區事務處理,同時社區工作人員要組織社區成員進行自治管理,做好基本的社區服務工作。

物業管理是指業主對區分所有建築物共有部分以及建築區劃內共有建築物、場所、設施的共同管理或者委託物業服務企業、其他管理人對業主共有的建築物、設施、設備、場所、場地進行管理的活動;物權法規定,業主可以自行管理物業,也可以委託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它管理者進行管理。物業管理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物業管理是指業主委託物業服務企業依據委託合同進行的房屋建築及其設備,市政公用設施、綠化、衛生、交通、生活秩序和環境容貌等管理項目進行維護,修繕活動;廣義的物業管理應當包括業主共同管理的過程,和委託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進行的管理過程。

以上是社區和物業的概念,疫情期間二者是相互配合協作的關係,但社區取代物業,我認為在目前階段是不可行的。

社區還不具有物業職能,也不具備擔負小區物業職能的人員配備。


綠水錦江


兩個事情兩碼事,物業歸公司管 社區歸政府管,現在是特殊時期所以為了各項工作落實到位,現在所有的關於疫情的事情多為社區管理,物業這個行業有他自己的公司管理制度與社區無關,更不會被社區取代!


小劉哥的vlog


個人認為,社區不能取代物業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1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0cc68863a25e4834aa3a9f47d7736146\

風趣男浩然


可以!

若按編制和非編制來統一管理,增加類似輔警的崗位,社區可以成就一個龐然大物


shopping屏


不能取代,物業是偏重日常社區的日常工作落地,純粹的執行主題,而社區是辦官方的自治機構,相互依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