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明年就要上小学了,是买套重点小学的学区房,还是送她去优质的私立小学呢?

杨文健


去私立,有时间。不要盲目报课外兴趣班。一年级二年级是最需要耐心,培养感情的时候。明年上一年级,要提前学拼音,认字,写字了


张雷a


以过来人的身份谈谈我们的真实情况。坐标成都。

我儿子小的时候我考虑学校就一个原则,就近。当时买的房子在郊区,门口就有一个私立小学,虽然不是热门的五朵金花,但是在片区内也算是比较好的了。读了一年后,我决定把房子卖了,买回城里去,给孩子转学读公立的。

不针对儿子的个体情况,也不针对我们就读的私立小学的情况。我还是认为,小学还是要读公立的好。

1、公立的基本都是走读,私立大多数都是住读,个别走读的私立小学,放学时间也比公立的晚得多。我儿子现在读的这个学校,早上7点半到校,晚上7点放学,回家还要做一两个小时作业,基本每天时间都很紧张,早上6点半得起床,晚上10点才上床,严重影响睡眠。而六七岁的小孩子长身体才应该是最重要的事情。

2、如果选择住读的私立学校,一个星期见一次孩子。一是六岁多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还达不到,虽然学校有生活老师,但是那么多孩子,也肯定照应不到,即使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很强,也会让孩子提前疏离亲情。以后可能培养的都是西式的独立而淡漠的孩子。

3、私立学校虽然会安排一些兴趣课,但是都是一起上的,课程简单而宽泛,不利于发掘孩子的天分,也无法培养孩子差异化的才能。公立学校放学早,有更充足的时间让孩子去学习自己有兴趣的东西。

4、私立学校的孩子家庭背景都相对优异,看不到人间疾苦,无法理解社会艰难,反而容易形成生活消费上的攀比。而公立学校里各种家庭的孩子都有,大部分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更能养成良好心态。

5、私立学校的老师流动性比较大,特别是新区的私立学校,虽然总校的牌子很大,但是师资都是新招的,老师的教学能力还在培养,学校的管理经验也还在摸索。所以,遇到新学校新老师,孩子进去就是当试验品的。而公立学校师资相对稳定,口碑明确。

暂时想到这么多。。。至于初中了读公立还是私立,到时候再看了。。。小学我建议还是尽量读公立。。。当然,也还是要选择校风较好的公立,那些乡镇上县份上老师都跑完了的公立不在讨论范围内。


何必919


我也正在纠结这个问题,目前倾向于公立名校。

此前上幼儿园时纠结公立还是私立,最终选了私立,离家最近一家中等偏上的私立,每月学费伙食费共4500,后来发现有意这所私立小学一年下来学费和幼儿园基本相当,压力尚可。

但由于我个人上学的经历,总是对私立有些排斥。幼儿园小孩什么都不懂,没有攀比。可是私立就不一样了,我当初上的私立中学也是名师云集,十五年前就一年学费1万8。班级里每天讨论最多的是谁买了新球鞋、谁换了新手机、谁买了限量版T恤、谁假期出国旅游、谁买新掌机……女生还好,男生基本上每天除了攀比就是玩,无论老师怎么努力,学生花在学习上的心思也没多少。现在家庭条件普遍都好了,基本消费品攀比现象好很多,但依然比公立严重。如果选私立,首先要确保校风优良。

选重点学区的话,真的要考虑财力。因为同样是重点,每个城市只有一两所是很顶尖的,比其他所谓重点要高出一个等级。这类学区基本代表着一个城市最高均价区块,比如我们这里最好两所小学的学区,均价都在7万左右,但次一级的就直降到3万左右。同样全市前十的排名,第一第二能进全国百强,第三就排到300多,第五在500强名单都看不到了。这样对比优质的私立就没多大优势了。更多要参考上班距离以及学费,我们这有一所私立,学费一年两万倒是不贵,但校车一个月800……既然水平和二档公立差不多,那就没必要选私立了。

我目前三套房,两套在还月供,月供1万多,换一流学区只能卖掉两套换那个学区的小户型,几十年的老房。不过为了孩子也只能豁出去了。


城市发展报告


坐标江苏常州

家有一娃,小学一年级

去年这个时候通过面试进入本地口碑不错的老牌私立学校。

说说当时的选择理由:

这个私立小学有初中部,本校学生考初中相对更容易。孩子也会更快融入初中。而且当地所有的公办初中从师资到生源远逊于私立学校。所以如果您的城市和我类似,那请您选择私立。

进去小学一个多学期后的感受:

作业和当地公办学校相差无几,没有太多的压力。

因为入学时进行了所谓的掐尖选拔,孩子们普遍基础较好,我倒是觉得更有利于促进孩子的学习态度。

所以,我认为如果所在城市育资源均衡,那么学区房最好,毕竟减少了上下学的交通时间。如果私立学校教育资源明显领先公办,那么还是进私立好一些。小学教育不是比拼教学难度而是行为,习惯的养成!好的师资会让您受益颇多!


鸟月月木西


小学真的没必要,我儿子就近上的学,二年级目前学习还不错,我也没提前教他,他上的公立幼儿园,除了玩就是玩也不教什么。上小学时大人帮着检查一下作业,重点是他不会的教会就行了。还有就是多看书,少玩手机,我家里没有电视,投影只让他周五晚上和周六看俩小时左右,周五想看电影得看一周上学的表现如何,表现不错可以看,周六想看是把周末作业完成了才可以,其余时间是玩和看书,家里的书可能最少的都看5遍左右了。


爸王餐


关于“孩子要上小学,是买学区房还是送私立学校”这个问题。

我作为一名老师,不建议家长买学区房,买学区房有它的优势,可以更好的照顾孩子,给孩子更优秀的生活环境,但是在无形之中也扼杀了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前几年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新闻:某某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某重点大学,但是因为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被迫辍学,让人不禁唏嘘,每个父母都是爱自己孩子的,希望把自己全部的爱都给孩子,不舍得孩子吃苦,不舍得孩子受罪,但是也应该适当的放孩子自己飞翔,毕竟很多路都只能她自己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她优秀的生活环境,不如培养她独立生活的能力。

我给一个学舞蹈的小姑娘做家教时,她的故事引起了我的兴趣,八岁的时候就被父母送到了很远的地方学习舞蹈,能去很好的学校学习舞蹈,家庭条件自然非常优越,她说刚开始的时候也会哭,后来就慢慢习惯了自己生活,如今十二岁,会洗衣服,会做饭,还会做家务,说这些的时候,她的脸上洋溢着自信,自豪感油然而生,我觉得这些东西是父母用多少钱都给孩子买不来的。

终有一天孩子要自己面对风雨,如果不能一直帮她撑伞,就让她独立的迎接风雨吧,温室里面开不出娇艳的花朵。

专业致力于解决孩子教育问题,如果喜欢我的回答,请关注我。


杨小坎


作为教育工作者,看到了诸多家长为了子女的学业和前途命运而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可怜天下父母心、慈母手中线,报得三春晖”,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部分家长不惜一切,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让子女进入一些名校,孩子从小进入各类特长培训学校,以期达到开发智力,增进兴趣爱好,增加入学(升学)的竞争力。

当前我国基础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已经取得了全面的发展,九年义务教育战略性目标已经全面落实,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域农村中小学校资源配置得以全面优化,完全可以满足农村地域中小学校的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完成国家九年义务教育伟大战略,而且教育质量逐年提升成果显著。

随着国家经济繁荣发展,国家对教育事业投入的比重越来越大,各类学校教育制定建设的各个环节越来越完善,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社会行业精细化发展,现代科技领域多元化融入日常生活,网络经济时代促进经济政策的变革,信息共享提升了人们涉足空间领域,开拓了人们的视野,拓展了人们国际化贸易及业务往来,极大的促进了行业领域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让高校人才选拔呈现多元化趋势,老百姓对于子女接受基础学校教育越加重视。

然而,在一些中小型城市,经济发展进一步让人们认识的教育的重要性,但各类基础学校教育资源配置发展还比较不均衡,各地区层次的小学初中阶段学校数量比较短缺,各基础学校的教育资源实施配置和教育师资力量配备有一定的差异,部分家长为了让子女接受更加优质的基础学校教育,享受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千方百计的采取各种方式,让孩子进入一些教育质量优质学校入学就读;这种现状在一些大城市尤为明显。

近年来,在一些农村地域也是如此,而且此种现象呈现愈演愈烈之势态发展。国家对农村地域中小学校的教育经济投入力度非常大,对于农村地域教师的福利待遇进一步做了调整,让广大农村地域环境学校教师能安心于本职工作,为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做出贡献;再者,大部分地区农村地域乡镇中小学校教育教学设施配备结构合理,各类基础学校教育资源配置明显得以增强,各类公寓制管理全面落实,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进一步对于基础学校教育发展加大监管力度,校际之间进行全面管理,学生完全可以接受良好的基础学校教育。

同样,部分家长为了让子女接受更加优质的基础学校教育,千方百计,利用各种方法让子女进入城区学校,学生在城区学校就读期间,每年家庭经济支出比较大,还要家长进行陪读;城区学校的数量有限,班级可以容纳的学生人数标准有限,每班六七十人或者更多,让教师的教育和管理工作进一步增加。当然,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老百姓对于教育的认识,也有城区学校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环境条件比较好的原因,也有国家地域经济政策的原因。

问题中描述的问题已经发展成为一种趋势,具体如何选择需要家长慎重斟酌,因为家长所处的地域具体孩子入学形势如何无法做评估,是否买房还是进优质私立学校,各有利弊,如果有可能进入公办普通学校又何尝不可,学生在就读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家庭教育的培养要与学校相配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

学生的学习主要要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任何一个考取著名高校的学生从小就业良好的学习习惯,爱好广泛,家长对于学生的学习品质教育尤为重视,良好的学习品质可以激发学生自助探究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升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能,良好的学习能力是学生成才的关键。


时光匆匆微微甜


单看题主所提供的问题和条件,毫无疑问,你应该买重点小学的学区房!

买了重点小学的学区房,起码有这样的优势:

1.入读重点小学。一般来说重点小学都是相对教学质量较高的学校,师资有保证,管理相对比较规范科学。我考察过很多地方的公民办学校办学质量,不排除各地有很多办学质量较好的小学,但要说私立小学远远超过公办重点小学的,这样的学校还不多见。目前的普遍现状往往是公立的重点小学无论是教育质量还是百姓口碑,要远超私立的民办小学。优质的民办初中和国际学校倒是不少,除非你对孩子教育尤其是小学阶段有特别的要求,一般一个地区的重点小学足以保证让你的孩子在小学阶段能受到较好的教育了。

2.学区房能起到保值增值作用。重点小学的学区房往往是一房难求,房价也会比较高,即使读完小学6年,转手把房子卖了,说不定房价还能上涨,你还可以从房子当中赚到一笔。类似的案例实在太多了。这么多年来投资房子亏损的,还很少见。房子依然是我们中国人财富构成当中保值增值最快的。

3.买了学区房就近接送,更方便照顾孩子。有的人说私立学校能住校,把孩子一扔学校家长会更放心。其实小学6年,孩子除了接受学校的教育之外,家庭亲人的关怀,陪伴,是她成长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也是孩子人格完善的重要保证。如果买的学区房靠近学校,父母就能方便照顾孩子,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倾听花开


1、小学阶段更注重培养孩子的基础,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具体到去学校就读,就要看能不能找到一个有爱心、负责任的老师。无论公立校还是私立校都有负责任的老师,也有不负责任的老师。

2、整体而言,小学阶段属于义务教育,重点公立小学的老师、校长们又比较拽,我觉得他们的责任心相比于私立校可能要弱一些。

3、关于公立校和私立校教师的责任心,相对家长的地位,我觉得差距很大,如果去私立学校,那么家长因为支付了较高的学费,可以向学校提出更多的要求,可以向校长、老师、班主任提更多的要求。但是在公立校,这个可能就不现实。都是家长求公立校的老师,然后送礼求得对自家孩子的多加照顾。

4、近期,我经常在家旁边一所重点小学旁边的星巴克工作,旁边经常有小学的教师在那聊天,说真的感觉不出责任心在哪,很多老师跟家长聊,家长请老师喝咖啡,为老师在校外培训机构介绍工作。这个工作状态跟我碰到的私立校老师是有差距的。

5、优质的私立学校教学更灵活一些,也会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现在的教育体系在不断变化,也有迫切的改革需求,公立校行动缓慢,私立校要灵活一些,开设的课程更面向未来。

综上,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建议选优质的私立学校。公立校再怎么重点,还是为了保障民众基本的入学权利。只能追求普惠、优质,而且前一个目标更为主要。


中教投研


上什么样的学校是家长的选择,但首先要考虑离家的远近,俗话说家近是宝,能让孩子有多一点的休息时间,一两天看不出来,可是六年累积下来就知道了,时间对每一个孩子都是宝贵的,还有就是家近的孩子路上安全率要高于家远的孩子,至于学习方面我个人认为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还是相当成熟的,关键我们作为家长怎样去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导孩子自主学习,如何掌握学习的知识点,这才是关键,在小学阶段作为父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父母在这个阶段的重要性占60---70%老师只占30--40%,好多父母的认知里都认为,既然孩子上学了,学习成绩的好坏都是学校的,这种想法是对孩子最大的不负责任,我们不光是要管孩子的吃喝,还要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一个健康、开朗、自信、富有爱心的孩子,在学习上也不会差到哪去,多和孩子沟通才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