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有職場焦慮?這個4個錦囊讓你不再慣性心慌


你也有職場焦慮?這個4個錦囊讓你不再慣性心慌


在繁忙的工作間隙,是否曾經有過同事或者朋友跟你說過:我感覺你最近挺焦慮的。是否很多時候感覺突如其來的高負荷工作讓你倍感焦慮,甚至影響生活節奏與睡眠?

你也有職場焦慮?這個4個錦囊讓你不再慣性心慌

焦慮一詞,在現代生活中頻繁出現在各種交流語言中,可以算是一個流行詞彙了,焦慮情緒顯然已成為高發情緒之一,它嚴重影響到我們的工作效率及生活幸福感。


拖延、失眠、情緒波動大都是焦慮的表現,有時自己都無法察覺焦慮的存在。


如果你是一個在職場中容易焦慮的人,應該學會如何管理和善用自己的焦慮情緒。適當焦慮是對工作有一定促進作用的,而過於焦慮又會讓我們失去平衡,無法專注於當下的工作,更無法實現最佳結果。


你也有職場焦慮?這個4個錦囊讓你不再慣性心慌

一、焦慮到底是什麼?

現代精神病學把焦慮症、恐懼症、強迫症統稱為焦慮障礙,這樣容易給人造成恐懼等同於焦慮的錯覺,實際上三者有著本質的區別。


焦慮更多來源於對成功的渴望,因害怕無法達成自己滿意的結果而產生的情緒。而恐懼則是源於對危險及無法承受的結果做出的逃避行為。


你也有職場焦慮?這個4個錦囊讓你不再慣性心慌

例如,很多人說道自己害怕當眾演說,一有相關涉及便覺得十分恐懼,實際上,這是典型的焦慮情緒。然而,人在恐懼當眾演說這個行動時,實際並不是在害怕演說。


如果給你一個房間,裡面只有你一個人,你同樣是進行演說的內容,你是否還會感到害怕?相信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所以,其實我們害怕的是當眾演講不能得到大眾的認可,擔心自己講不好而出洋相。這就是說,當眾演說的焦慮來源不是恐懼"說",而是想要"說"好。


你也有職場焦慮?這個4個錦囊讓你不再慣性心慌

二、我為什麼會焦慮?

心理學中有個框架效應,framing effect,指人們對一個客觀上相同問題的不同描述導致了不同的決策。你如何解讀一個既定的事實,決定了你是否容易接受這個事實。


從根本上來說,引起焦慮的原因無非就是兩種,一種是能力不足而導致焦慮,無法Hold住你焦慮的這件事情,另一種是自認為能力不足而導致焦慮,自己嚇唬自己。二者都源於害怕結果不能達到自己或他人的期望。


你也有職場焦慮?這個4個錦囊讓你不再慣性心慌

你很努力,你做了很多的事情,可是你依然焦慮,是因為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你太在意結果可能給你帶來的一切影響,所以無法真正投入當下的每一個環節。


前文提到的框架效應,同樣兩個人,對一件事情的解讀不同,會產生截然不同的狀態和效率。


曾經一個朋友接到臨時的重要工作彙報任務,時間只有一天,他滿口答應下來,在準備的過程中,發現所有資料的整合、PPT的設計在一天內完成非常的緊張,至今我還記得他跟我重述事件時後悔的模樣。


你也有職場焦慮?這個4個錦囊讓你不再慣性心慌

他花了半天的時間用來焦慮,在處理一些工作的同時忙著努力焦慮,害怕彙報時腦子斷片,害怕內容不夠完整,害怕自己毫無底氣,半天下來發現什麼都沒有做出來。但他很快意識到,問題的癥結不在於他的時間和能力,而在於他對自己的預期。


他沉靜過後,告訴自己,明天的彙報無論結果如何,我需要的最好結果就是鍛鍊自己在短時間內整理信息並做出成果的能力,這是一次磨鍊的機會,而不是在彙報過後的雷鳴掌聲和讚美。


結果大家應該猜到了,他很順利的進行了彙報任務。

那麼對於經常容易產生職場焦慮的人,我們該如何進行自我疏導呢?


三、消解焦慮的四個小貼士:

你也有職場焦慮?這個4個錦囊讓你不再慣性心慌

<strong>1、接納焦慮

焦慮本身並不個體現象,它是一種大眾現象。所有的眾級現象都不會因為單一維度而引發,尤其是職場焦慮,基本遍佈所有職場人。


職場焦慮跟生理有一定關係,但它不表示你的身體處於病態,相反,

適當的產生焦慮情緒是身體健康的表現。所以無需將焦慮本身放大,它只是一種正常存在的情緒罷了。


你也有職場焦慮?這個4個錦囊讓你不再慣性心慌

剛才也提到,無論是能力不足還是自認力不足的人都會頻發焦慮,我們需要完全接納它的存在,甚至擁抱它。


就像悲痛、喜悅、擔憂、恐懼等其他情緒,它們都是必然存在於我們未來生活的每一個節點,也正是由這些情緒的填充,我們的生命才更加靈動、生氣。


只是,我們需要更好的看待及解讀它們。


你也有職場焦慮?這個4個錦囊讓你不再慣性心慌

<strong>2、自我肯定

人在焦慮情緒中,必然會有自我否定的心理暗示:我做不到、我很難做到、所以我很急,很焦慮。

有一碗雞湯是這麼熬的:人往往會高估自己的毅力,卻低估自己的能力。


要知道,一個人的能力被低估,是不能被完全發揮出來的。能準確找到自己的優勢點,並加以肯定,是一種能力,沒有人是完美的,也沒有人是沒有一個優點的。


你也有職場焦慮?這個4個錦囊讓你不再慣性心慌

<strong>3、拆解目標

當遇到讓我們焦慮的事情,需要明確解決問題的規劃,將需要達成的目標進行拆解,你會看到很多個子目標。


子目標容易達成,同時也將一件事情的價值與意義拆解成多個,這樣做的好處是,我們不會過多關注終極目標,即便結果不盡如人意,我們也可以從過程中吸納其他的收穫。


當然,結果固然重要,但過程的充分發揮才能引導更好的結果不是嗎?畢竟,我們得認清一個現實,結果有時候並不完全可控。


你也有職場焦慮?這個4個錦囊讓你不再慣性心慌


<strong>4、降低預期

由於自己或外界給的期望值過高,而懷疑自己是否可以實現引起的焦慮,通俗一點說就是給了自己太大的壓力,還沒有行動就會幻想一大堆無法hold住的景象。


降低預期聽起來很悲觀,而降低預期不表示要降低對自己的行動要求,也就是說,確保自身的百分百努力,但卻要預期最爛的結果。


聽起來很矛盾,但確實奏效,前文提到的朋友,他在回憶時就提到,他已經預期了最壞的景象,如聽眾的冷眼斜視,領導的搖頭不滿,最壞無非就是這般。

你也有職場焦慮?這個4個錦囊讓你不再慣性心慌

心無雜念的做好當下的每一件事,努力精進,又能安然的接受任何結果,學會與自己相處,活在當下,做一個"佛系"又努力的職場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