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寒门学霸”:被清华录取时还在工地打工,人生唯有自强不息

<strong>出身寒门,清华学霸曾和母亲在工地打工。

2019年8月15日,对清华大学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她迎来了她的新主人,3800余名大一新生将从此开始他们的新生活、新征程。众所周知,清华大学作为我国顶尖的学术圣地,有才者更是不尽其数,今年颇受大家关注的有“诗词才女”武亦姝、“高考状元”杨晨煜,以及 “寒门学霸”林万东等等。

校长邱勇在开学典礼的致辞中提到了四位同学,其中就有林万东,他以713分的高分成功被清华大学录取。虽出身寒门,但他身上所散发出的正能量让人心生敬佩,他所展现出来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正是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的真实写照。

云南“寒门学霸”:被清华录取时还在工地打工,人生唯有自强不息

出身小山村,父亲带伤,跟着母亲在工地做工。

林万东出生在我国边远山区的一个小山村——云南省宣威市阿都乡,这是一个极度贫困的边远山区。他曾在日记里写道:“唯有自强不息,我们才有日后的无限可能”,在这个教育资源极度不平衡的社会,他不轻言放弃、自强不息,为了他的梦想而奋斗。

或许有人会说,学生学习是天经地义的事,况且他也并非是全国高考的最高分,为什么会在社会上引起这么大的轰动?是的,也许他的成绩并非高考的最高分,但他却有着自己的发光点。真正的学霸、真正优秀的人并非仅仅是成绩的出类拔萃,而是在生活和学习二者之间不断地遭受挫折与打击但永不言败、不向困难低头、不断寻找突破口,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点并能很好地调和二者之间的矛盾。

林万东的父亲腰部有伤不能过度劳累,家中所有的经济来源,都依靠母亲在工地上做搬砖背沙子之类的活计来补贴家用。在高考之后,林万东为了能缓解家中的经济压力,

也为了自己以后的学费、生活费,去到远在昆明的母亲那里,和母亲一起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在工地上做工,直到开学前,林万东一直都陪在母亲身边。

当高考成绩可以查询的那天,一个炎炎夏日,林万东依旧在工地上搬砖头、运沙子,当他得知自己的高考成绩是713分时,他喜出望外。

云南“寒门学霸”:被清华录取时还在工地打工,人生唯有自强不息

学习上,林万东比别人更加刻苦,在凌晨五点的校园里除了他空无一人,书本上、错题集里密密麻麻的字里行间承载的是他日记里曾经说过的:“唯有自强不息,我们才有日后的无限可能”。生活里,他努力承担起那一份责任,为家庭分担压力,却毫无怨言。面对生活和学习两方面的压力,也许他曾经有过放弃的念头,但他一直坚信着自己的理想,始终秉持着“自强不息”的精神理念,最终克服了生活和学习的双重压力,以713分的优异成绩成功被清华大学录取。

<strong>自强不息,是林万东的人生信条,也是他身上难能可贵的气质和品格。

无论一个人的处境,是贫寒也好是落魄也好,是优越也好是平凡也罢,林万东用他的实际行动向大家传达的是:只要你努力,你就能拥有比别人更大的助力;努力的程度决定了一个人所站立的高度;关于优秀,吃苦耐劳是常有的,而真正包含在其内在深处的是努力。

学识,拓宽你的眼界,使你的胸襟更加宽广,会载着你去到更远的地方,

而这一切都要依靠自身的不懈努力坚持和奋斗,这是你通往成功路上的铺路石子。书,是你看世界的路;学识,是你成功路上的沥青。

云南“寒门学霸”:被清华录取时还在工地打工,人生唯有自强不息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一直不停地向前奔跑才是常态。今天放弃一个小时,明天松懈一个小时,最终和别人拉开的差距不是一米几米,而是一个还在起点,还在自怨自艾、怨声载道

;而另一个早已到达终点,收获了掌声,开始了新的旅程。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坚定不移地跑下去,享受着成长和痛苦进步的欢乐。

进入名校对于林万东这样的寒门子弟来说或许不是件易事,因为在教育资源如此不平等的今天,他们进不去辅导班学习,也没有权力选择优秀的老师来给他们补课,唯一能够依靠的是自己不懈的努力和拼搏奋斗,因为不够努力,其他余下的一切都是浮云、都是奢望。被世界一流名校录取的艰辛和不易是外人无法感知的,唯有经历过高考备考折磨的辛辛学子和家长才能体会和领悟。

<strong>因为成功不看出身,有志不在少年,努力才是打开命运之门的金钥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