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期權交易實行保證金制度。試點初期,為防範風險,我國股票期權市場採用傳統模式從嚴收取,即按投資者持有的單張合約收取現金保證金,資金佔用成本較高。隨著股票期權市場穩步發展、市場參與主體風險管理日趨成熟,深交所在現有保證金模式上推出組合策略保證金,投資者可利用已持有的相關合約構建組合策略達到保證金沖銷或減免的效果。
組合策略保證金是國際上常見的期權保證金衝減機制,可以提高投資者資金使用效率,降低成本、活躍交易,進一步發揮期權功能。我們擬通過兩篇文章,幫助您快速瞭解組合策略保證金的知識要點。本篇為上篇,將對可減免保證金的組合策略類型進行簡要介紹。
一、股票期權組合策略類型
可減免保證金的組合策略分為價差策略、跨式策略和備兌策略等類型,具體如下:
■
二、價差策略(不收取保證金)
(一)認購牛市價差策略
定義:買進一個較低行權價的認購期權,同時又賣出一個相同標的、相同到期日但行權價較高的認購期權。
■
圖1:認購牛市價差策略損益圖(未考慮初始權利金收支)
例如:
某投資者買入1張行權價格為3.0元的認購期權(合約單位為10,000份,下同),同時又賣出1張行權價格為3.2元的認購期權,則其構建認購牛市價差策略前後的資金佔用情況如下:
表1:構建認購牛市價差策略前後資金佔用情況表
■
(二)認沽熊市價差策略
定義:買進一個較高行權價的認沽期權,同時賣出一個相同標的、相同到期日但行權價較低的認沽期權。
■
圖2:認沽熊市價差策略損益圖(未考慮初始權利金收支)
例如:
某投資者買入1張行權價格為3.2元的認沽期權,同時又賣出1張行權價格為3.0元的認沽期權,則其構建認沽熊市價差策略前後的資金佔用情況如下:
表2:構建認沽熊市價差策略前後資金佔用情況表
■
三、價差策略(收取差額部分保證金)
(一)認購熊市價差策略
定義:買進一個較高行權價的認購期權,同時賣出一個相同標的、相同到期日但行權價較低的認購期權。
該策略保證金的計算方式為:(認購期權權利倉行權價-認購期權義務倉行權價)×合約單位。
■
圖3:認購熊市價差策略損益圖(未考慮初始權利金收支)
例如:
某投資者買入1張行權價格為3.2元的認購期權,同時又賣出1張行權價格為3.0元的認購期權,則其構建認購熊市價差策略前後的資金佔用情況如下:
表3:構建認購熊市價差策略前後資金佔用情況表
■
(二)認沽牛市價差策略
定義:買進一個較低行權價的認沽期權,同時賣出一個相同標的、相同到期日但行權價較高的認沽期權。
該策略保證金的計算方式為:(認沽期權義務倉行權價-認沽期權權利倉行權價)×合約單位。
■
圖4:認沽牛市價差策略損益圖(未考慮初始權利金收支)
例如:
某投資者買入1張行權價格為3.0元的認沽期權,同時又賣出1張行權價格為3.2元的認沽期權,則其構建認沽牛市價差策略前後的資金佔用情況如下:
表4:構建認沽牛市價差策略前後資金佔用情況表
■
四、跨式策略
(一)跨式空頭策略
定義:賣出一份認購期權,同時賣出一份相同標的、相同到期日相同行權價格的認沽期權。
由於該策略均為義務倉,但不會出現同時履行義務產生違約風險的情況,因此該策略保證金的計算方式為:保證金較高方的保證金+保證金較低方的權利金。
■
圖5:跨式空頭策略損益圖(未考慮初始權利金收支)
例如:
某投資者賣出1張行權價格為3.2元的認購期權,同時又賣出1張行權價格為3.2元的認沽期權,則其構建跨式空頭策略前後的資金佔用情況如下:
表5:構建跨式空頭策略前後資金佔用情況表
■
(二)寬跨式空頭策略
定義:賣出一份較高行權價的認購期權,同時賣出一份相同標的、相同到期日但行權價較低的認沽期權。
寬跨式空頭策略保證金的計算方式與跨式空頭策略的相同,為保證金較高方的保證金+保證金較低方的權利金。
■
圖6:寬跨式空頭策略損益圖(未考慮初始權利金收支)
例如:
某投資者賣出1張行權價格為3.2元的認購期權,同時又賣出1張行權價格為3.0元的認沽期權,則其構建寬跨式空頭策略前後的資金佔用情況如下:
表6:構建寬跨式空頭策略前後資金佔用情況表
■
五、備兌策略
定義:指在擁有標的證券的同時,賣出相應的認購期權,使用標的證券作為期權擔保品的策略。
投資者認購期權保證金開倉後,如又買入相同數量標的證券,可通過構建備兌策略,將普通倉轉為備兌倉,系統鎖定相應數量標的證券,釋放保證金。
該策略不收取盤中、盤後維持保證金。
投資者認購期權備兌開倉後,可通過解除備兌策略,將備兌轉普通倉,系統扣減合約開倉保證金,釋放證券。
現在,相信您已經對深市股票期權組合策略及保證金收取標準有所瞭解。下期,我們將重點介紹組合策略保證金的構建與解除以及需要重點關注的一些事項,期待您的閱讀!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投資者教育之目的而發佈,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深圳證券交易所力求本文所涉信息準確可靠,但並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做出任何保證,對因使用本文引發的損失不承擔責任。)
閱讀更多 中國證券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