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主要病害的發生與防治,老專家都這樣做,你也來學學

茂名氣候溫暖,雨水充足,一年四季可種植玉米,年種植面積1.33x10⁴h㎡,以冬季種植面積較大。由於高溫高溼的氣候特點,病害發生較嚴重。文章針對常見的病害有玉米莖基腐病、玉米紋枯病、玉米大斑病、玉米褐斑病、玉米鏽病等病害的發生及防治方法進行系統闡述。

具體如下:

玉米主要病害的發生與防治,老專家都這樣做,你也來學學

1玉米莖基腐病

1.1發病症狀

玉米莖基腐病容易傳播,傳播速度快,基根表皮皮層易脫落,發病株鬚根和根毛數量少,整個根部容易拔出。莖基腐病會逐漸向莖基部擴展蔓延。葉片發病時,呈現為青枯、黃枯或白枯,莖或根發病,莖基部發病處折斷,根莖裡面組織腐爛壞死,溼度大時病部先現白色,後變粉紅色黴狀物。果穗發病,穗柄變軟,苞葉青枯狀,不易剝離,且穗粒排列鬆散、易脫落,籽粒不飽滿,玉米提前枯死、倒伏,千粒質量、穗粒質量、產量降低。

玉米主要病害的發生與防治,老專家都這樣做,你也來學學

1.2發病原因

主要是腐黴菌或鐮刀菌侵染引起,腐黴菌生長對溼度要求較鐮刀菌高,為典型土傳病害,病菌在病殘體組織及土壤中越冬,藉助風雨、灌水和昆蟲等進行傳播,併發生多次侵染。多雨地方以腐黴菌型莖基腐為主,乾旱地方以鐮刀菌型莖基腐為主。連年種植,土壤積聚病菌多,病害發生重。低窪地及排水不良地塊易發病。土壤有機質含量豐富、排灌條件好、植株生長健壯發病較輕。

玉米主要病害的發生與防治,老專家都這樣做,你也來學學

1.3防治方法

選擇抗病的玉米品種。增強土壤透氣性,為玉米根系生長提供良好的環境。清除發病株,搬出田外集中燒燬。做好栽培管理工作,適當疏植,使植株間通風透氣,雨後及時排水,降低田間溼度,為植株生長健壯創造環境。增施腐熟的有機肥、鉀肥、硅肥、鐵和鋅。藥劑防治,用質量分數為50%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500~800倍液浸種2h,清水洗淨後播種,2.5%咯菌腈懸浮種衣劑1∶300種子包衣,病害發生初期,可用50%福美雙可溼性粉劑500~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700倍液噴霧。

玉米主要病害的發生與防治,老專家都這樣做,你也來學學

2玉米紋枯病

2.1發病症狀

從苗期至成株期均可發病,但又以玉米生長的中後期(籽粒形成期至灌漿期)發生為重。主要為害葉鞘,病斑為圓形或不規則形,從莖基部葉片開始發病,並向上發展蔓延。病斑淡褐色,呈水浸狀,病、健部交界處稍模糊,常多個病斑連片合成大型雲紋狀斑塊,造成葉鞘腐敗,並導致葉枯。在高溼條件下,發病部位先呈現菌絲體,進一步結成白色小絨球,最後形成褐色菌核。有時莖基部數節也出現雲紋狀病斑,病株莖稈鬆散軟腐,甚至組織解體破裂,嚴重時露出纖維。

玉米主要病害的發生與防治,老專家都這樣做,你也來學學

2.2發病原因

紋枯病以遺留在田間的菌核為初侵染源,從玉米莖基部葉鞘上開始發病,並繼續向上及周圍發展,可通過雨水飛濺及農時操作造成田間再次侵染。在溫暖及溼度大的條件下,病害的發生和流行快。玉米連年種植地塊,發病加重。種植密度大,通風透光不良,易引發病害。此外,多施氮肥也利於發病。

玉米主要病害的發生與防治,老專家都這樣做,你也來學學

2.3防治方法

選種葉片適中並向上傾斜生長的品種。實行水旱輪作減少菌源。收穫玉米後,清除遺留病株殘葉,並結合土壤深翻,可有效減少菌源。加強栽培管理措施,科學施肥,避免偏施氮肥,要適量增施鉀肥,不要種植過密,提高田間通風透光度,降低田間溼度,減輕發病。藥劑防治,用質量分數為5%戊唑醇懸浮種衣劑按種子質量的0.1%拌種,發病初期,可噴施25%丙環唑乳油1000~1500倍液,或30%苯醚丙環唑乳油1500~2000倍液,或27%噻呋戊唑醇懸浮劑600~800倍液,或農抗120水劑350~400倍液進行莖葉噴霧。

玉米主要病害的發生與防治,老專家都這樣做,你也來學學

3玉米大斑病

3.1發病症狀

主要為害葉片、葉鞘及苞葉,從植株下部葉片先發病,繼續向上擴展。病斑多呈長梭形,黃褐色或灰褐色,病斑較大,有的病斑匯成不規則的大斑,甚至葉片枯焦。溼度大時病斑上產生灰黑色黴層。發生在抗病品種上的病斑,會沿著葉脈擴展,形成褐色壞死條紋,周圍呈現黃色或淡褐色暈圈。

玉米主要病害的發生與防治,老專家都這樣做,你也來學學

3.2發病原因

病原菌以菌絲體在病殘體內越冬,成為初侵染來源,隨雨水飛濺或氣流進行傳播,在適宜的溫、溼度條件下開始入侵,在病斑上產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隨氣流不斷傳播,進行重複侵染髮病。多雨多霧或連續陰雨天氣,易導致病害迅速擴展及蔓延。在15℃,相對溼度小於60%,持續7d以上,低溫及乾燥天氣可抑制病害發展。施肥不足、連作種植、管理粗放都會造成病害的發生及流行。

玉米主要病害的發生與防治,老專家都這樣做,你也來學學

3.3防治方法

選用抗、耐大斑病的玉米品種。實行輪作制度,深翻土壤,清除病殘株,減少菌源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改善栽培技術,增強玉米抗病性。合理灌溉,排除田間積水。在發病初期開始噴藥,可選用質量分數為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8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等500~800倍液,或25%丙環唑乳油1800~2000倍液,或20%嘧菌脂水分散粒劑2500~3000倍液噴霧。

玉米主要病害的發生與防治,老專家都這樣做,你也來學學

4玉米褐斑病

4.1發病症狀

該病主要發生在葉片、葉鞘及莖稈上,葉片與葉鞘相連處易染病。先是在頂部葉片尖端發病,初為淺黃色,漸變為黃褐色或深褐色小斑點,病斑呈橢圓形或圓形,病斑易密集融合成大病斑,並在葉鞘及葉脈上出現較大褐色斑點,病斑四周的葉肉粉紅色,後期病斑表面破裂,散發出褐色粉末,病葉局部開裂,葉脈和維管束如絲狀。最後葉片呈黃色、乾枯,甚至造成植株乾枯死亡。莖上病斑多發生在節的附近,遇風易折斷。

玉米主要病害的發生與防治,老專家都這樣做,你也來學學

4.2發病原因

病菌存在於土壤及病殘體組織中,產生孢子借風雨傳播到葉片上侵入為害,種植減病品種發病重,施用未腐熟帶菌的農家肥,使病菌隨之傳入田內。土壤肥力差,生長勢弱,玉米葉色變黃,使玉米抗病性降低,導致病害的發生。高溫高溼天氣,尤其是連續降雨時,該病發生嚴重。偏施氮肥,忽視磷、鉀肥的施用,也會造成褐斑病發生。排水不良、種植密度大、通風不暢地塊發病較重。

玉米主要病害的發生與防治,老專家都這樣做,你也來學學

4.3防治方法

玉米收穫後清除病殘體,並深翻土壤,施足底肥,及時追肥,注意氮、磷、鉀肥配合施用。適時澆水,及時中耕除草,促植株健壯生長,提高抗病能力,減輕病害發生。選用抗病品種,實行水旱輪作。栽植密度要適當,提高田間通透性。提早用藥防治,可用質量分數為25%的三唑酮可溼性粉劑1300~15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或25%丙環唑乳油1800~2000倍液進行葉面噴霧,可在藥液中適當加些葉面寶、磷酸二氫鉀、尿素,促進植株生長。

玉米主要病害的發生與防治,老專家都這樣做,你也來學學

5玉米鏽病

5.1發病症狀

玉米鏽病是華南省份的重要病害,主要侵染為害葉片,也為害苞葉和葉鞘,嚴重時也為害莖稈。初期在葉片上發生淺黃色或褐色小膿疤,後小皰開裂,散發鐵鏽色粉狀物,稱病菌夏孢子,最後病斑上呈黑色近圓形或長圓形突起,開裂後露出黑褐色孢子。發病嚴重時,葉片上有很多孢子堆,造成葉片乾枯,植株生長弱,籽粒不充實,減產嚴重。

玉米主要病害的發生與防治,老專家都這樣做,你也來學學

5.2發病原因

以夏孢子輾轉傳播、蔓延。田間葉片侵染感病後,病部產生夏孢子藉助氣流傳播,進行再侵染,不斷蔓延擴展。一般來說,早熟品種易發病,一些品種抗病性較弱,如甜質型玉米抗病性較差,容易感染病害。適溫多溼天氣,玉米在生長中後期,連陰雨天氣較多,則發病幾率加大。光照不足時,也會引起發病。不進行科學施肥,偏施氮肥發病加重。

玉米主要病害的發生與防治,老專家都這樣做,你也來學學

5.3防治方法

玉米鏽病是一種由氣流傳播的大區域發生和流行的病害,應採取以選擇抗病品種為主,結合栽培防病和藥劑防治為輔的綜合防治措施。選用抗病品種,清除田間、田邊的雜草,減少侵染源。適時播種,合理密植,施用有機肥,增施磷鉀肥,避免偏施氮肥,合理灌水,加強田間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發病初期要及時噴藥防治,可選用質量分數為65%代森鋅500~600倍液,25%三唑酮可溼性粉劑1500~1800倍液,或43%戊唑醇懸浮劑3500~4000倍液,30%苯醚丙環唑1500~2000倍液,連續防治2~3次。

玉米主要病害的發生與防治,老專家都這樣做,你也來學學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希望大家都能夠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種植方式,如果對你有用的話,記得給筆者點贊轉發評論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