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險6種必保重疾—惡性腫瘤

根據我國的《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所規定的25種重大疾病定義,每一家保險公司的重疾險產品的保險條款,對於這25種重大疾病的釋義全部都是相同的。

我將首先開始每天逐一介紹《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中規定的6種必保重疾的保險條款,分別是惡性腫瘤、急性心肌梗塞、腦中風後遺症、重大器官移植術或造血幹細胞移植術、冠狀動脈搭橋術、終末期腎病。今天首先介紹最常見的惡性腫瘤。

重疾險6種必保重疾—惡性腫瘤


惡性腫瘤

指惡性細胞不受控制的進行性增長和擴散,浸潤和破壞周圍正常組織,可以經血管、淋巴管和體腔擴散轉移到身體其它部位的疾病。經病理學經查結果明確診斷,臨床診斷屬於世界衛生組織《疾病和有關健康問題的國際統計分類》(ICD-10)的惡性腫瘤範疇。

下列疾病不在保障範圍內:

(1)原位癌;

(2)相當於Binet分期方案A期程度的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3)相當於Ann Arbor分期方案Ⅰ期程度的何杰金氏病;

(4)皮膚癌(不包括惡性黑色素瘤及已發生轉移的皮膚癌);

(5)TNM分期為T1N0M0期或更輕分期的前列腺癌;

(6)感染艾滋病病毒或患艾滋病期間所患惡性腫瘤。

原位癌

“原位癌”又叫“上皮內癌”,

指的是上皮的惡性腫瘤侷限在了皮膚或粘膜內,還沒有通過皮膚或粘膜下面的基底膜侵犯到真皮組織,更沒有發生浸潤和遠處轉移的狀態。

所以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它根本就算不上真正的癌症。

很多保險公司將原位癌作為其輕症的賠付責任而非重疾的賠付責任,這點在選購保險的時候一定要認清。

惡性腫瘤的理賠

對於惡性腫瘤的理賠,保險公司是隻認病理報告的,<strong>病理報告是唯一的的被認可的理賠條件。用CT或胸片等去理賠,是肯定不可以的。

病理報告通常分為快速冰凍病理報告和常規病理報告兩種。

快速冰凍病理報告是指手術過程中由手術醫生取下患者病變部位部分組織,固定後立即送至病理科經快速冰凍切片染色,由病理醫生在顯微鏡下觀察,並將結果告知手術醫生,以便於手術醫生判斷切除範圍的病理報告。快速冰凍報告通常用於對腫瘤患者的腫塊切除和癌症患者癌變組織是否發生浸潤進行診斷,並要求30min以內出結果。

常規病理報告是指手術完成後,將從患者體內取下的組織固定、取材、脫水、包埋、切片等步驟後,根據疾病情況通過HE染色、特殊染色、免疫組織化學、熒光原位雜交等技術對疾病進行確診,併為臨床後續治療提供信息的病理報告。


重疾險6種必保重疾—惡性腫瘤

<strong>惡性腫瘤是重疾險中為數不多的確診即可賠付的疾病,根據保險責任條款來看,惡性腫瘤賠付須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1、 惡性細胞浸潤和破壞周圍正常組織;即不能是原位癌,必須是浸潤癌,即發展了第三個階段。

2、 病理學檢查結果明確診斷屬於ICD-10的惡性腫瘤範疇;即編碼為C00-C97的疾病才符合條款約定的賠付範圍。

3、 不屬於不在保障範圍內的六種情形。


今天惡性腫瘤保險條款的分享就到這裡,有興趣請持續關注。

注:(ICD-10中腫瘤在第二章,章組編碼是C00-D48,其中C00-C97是惡性腫瘤,D00-D09是原位腫瘤,即原位癌。D10-D36是良性腫瘤,D37-D48是動態未定腫瘤,也就是交界性腫瘤。可見根據條款約定,只有編碼在C00-C97的惡性腫瘤才是賠付範圍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