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癌兒子持續發燒,我不停量體溫,歷經10多天煎熬終於回到醫院


#自拍我的故事#我叫譚婷,2月18日終於等到醫生電話通知,我的孩子可以回去醫院治療了。,前些天我怕得要死,因為兒子發燒不退,2月9日和主治醫生聯繫後,被告知還不能回去醫院,因為科室的人手不夠。我兒子朱子晨患有神經母細胞瘤我知道孩子發燒是化療後的正常反應,只能給兒子買了一些退燒藥,祈禱這場疫情快點過去。圖為2020年2月19日在湖南省兒童醫院我抱著正在化療的兒子

我們是在1月23日兒子做完化療後出院回的老家,本來計劃春節後再到醫院繼續治療的,可前些天我們只能呆在家裡。每次化療過後13天左右是孩子身體免疫力的最低點,怕感染出現意外,這些天我一直都小心翼翼地照顧著孩子,房間每天消毒兩次,所有用品也都按時消毒,每分每秒都過得戰戰兢兢。圖為2020年1月13日孩子在出租屋內玩耍

可是沒想到,2月7日孩子還是出現了發燒,一開始我還僥倖地想著孩子能夠扛過去,在諮詢主治醫生後,給孩子服用了抗生素和退燒藥。但是普通的藥物對他根本就不起作用,我能做的就是用涼毛巾不斷地給孩子做冷敷退燒。那些天我晚上基本就沒有好好睡過覺,和老公輪流守護著兒子,每隔半個小時就量一次體溫,不斷地給他擦酒精降溫,好在兒子的體溫最終控制在了38度以下。圖為2020年1月13日我和孩子在出租屋內


我和老公朱印家住湖南省衡東縣大浦鎮浦泉村,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家庭,平時主要靠老公外出打工維持生計。我家上有70多歲的公公婆婆,下有2個孩子,女兒今年3歲半,患病的是我小兒子朱子晨,他今年才2歲。圖為2019年11月3日孩子在小區內玩耍

我兒子是在2019年6月初的時候,突然出現腹部腫脹疼痛,在家吃了兩天藥也不見好轉,我就帶孩子到衡陽市婦幼保健院進行檢查,醫生告知我們孩子情況比較嚴重,建議到上級醫院做進一步檢查。2019年6月19日,在湖南省兒童醫院,我兒子被確診為神經母細胞瘤。圖為2019年12月18日我陪孩子在做霧化治療

從孩子住進醫院腫瘤科那一刻起,所有的開心歡樂開始與我們無緣,一家人每天都沉浸在悲傷之中。圖為我兒子的診斷證明

2019年8月1日上午,兒子被推進了手術室做腹部腫瘤摘除手術,手術整整進行了三個半小時,那三個多小時是我這輩子最難熬的時間。特別是手術進行到一半時,醫生出來讓我補充簽署手術確認書,說經過進一步確認,孩子的腫瘤離心臟血管太近,手術風險極大。當時我拿筆的手都是顫抖的,簽完字後腦子一片空白。圖為2020年2月17日孩子在家吃飯

當時坐在手術室門口,我和丈夫一眼不眨地盯著牆上的顯示屏,當屏幕上顯示朱子晨手術結束的時候,我心裡更是忐忑不安,直到孩子被推出手術室,得知手術成功時,我懸著的一顆心才落了地。手術後,醫生給孩子制定了化療方案,並且告訴我們如果一切順利,經過一年以上的治療,孩子應該能和健康人一樣,但是如果癌細胞轉移復發的話,那後果就不堪設想。圖為孩子手術留下的疤痕


這些都是孩子的自費藥,一個月光藥費下來就要6000多元。老公是一名模具工,兒子生病後,為了多掙些錢給孩子治病,他沒日沒夜在工廠里加班,可是辛辛苦苦一個月的6000元工資,還不夠給孩子看病用。現在由於疫情影響,丈夫的工廠不能開工,沒有了收入連給孩子買藥都成了問題。我現在真是如履薄冰,度日如年,生怕一不小心就會失去孩子。圖為孩子的藥

為了省錢,我在離醫院稍遠的地方和病友合租了一套一居室的房子。雖然費用比醫院旁邊稍微低了一些,但一個月還要1100元。為了省下每一分錢,平時我只給兒子做營養餐,自己吃一點剩飯剩菜。圖為2019年11月28日我老公在廣東工廠幹活

醫生說後續的治療費最起碼還需要40萬。兒子生病後各種檢查治療加上這次手術,除去報銷的19萬多元,自費已經超過30萬,除了我們自己的15萬積蓄,剩下都是找親戚朋友借來的,面對兒子下一步的治療費用,我不知道該怎麼辦。圖為2020年1月13日我和孩子在醫院門口等待檢查結果


春節這10多天,村裡的幹部對我們一家很關心,不但給我們送來了生活必需品,還聯繫了縣醫院的救護車,幫助我們返回湖南省兒童醫院治療。現在看著躺在病床上接受治療的孩子,我心裡的壓力小了很多,雖然孩子的治療費還沒有著落,但我知道,只要堅持就能看到希望的曙光。圖為2020年1月13日我帶著孩子做檢查

如果您願意幫助這個可愛的孩子,可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項目詳情進行捐助。如不能識別,可將二維碼保存到手機相冊,打開掃一掃,從相冊中選取二維碼進行掃描識別。該項目由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919大病救助工程發起,在民政部指定的互聯網募捐信息平臺“水滴公益”發起募捐,並負責項目的審核、執行及信息反饋。該項目最終解釋權歸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所有。詳情請關注“水滴公益”平臺動態。監督電話:4009-010-919。

“感光計劃”為公益攝影師、慈善組織、募捐平臺搭橋,發佈困境家庭的圖片故事,助力募集善款。該計劃是由今日頭條攜手中國攝影家協會與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等具有公募資格的慈善組織聯合發起的圖片公益項目。如有困難,可私信“感光計劃”官方頭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