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中國醫生》,看完只想對他們說一聲:謝謝,中國醫生!


醫生,懸壺濟世,妙手回春。沒有人可以計算出,一座醫院給多少家庭帶去了希望,一名醫生挽救了多少患者的生命。以至於有人覺得,醫生是神,只能讓人活,不能讓人死。

家人醫治無效去世後,他們撒潑、謾罵、投訴、甚至捅刀子。事實上,他們,會累,會痛,會怕,卻依然堅守著崗位,堅持著初心。醫生和我們一樣,是再平凡不過的人。

紀錄片《中國醫生》,看完只想對他們說一聲:謝謝,中國醫生!


醫者仁心

The Doctors

有人說,2020年的春節沒有年味,卻充滿了人情味。

大多數人困在家,日子過得無聊但安逸,“因禍得福”的享受了一番久違的闔家團聚。

與此同時,三萬多白衣不顧自己的安危逆行而上,在看不見敵人的戰場上,用血肉築起一道生命防線。

趕巧的是,大年初三《中國醫生》很應景的上線了,這是國內首部以醫護群體為主角的大型醫療紀錄片,真實展現了一個個有血有肉的醫生形象。

上線短短几天,豆瓣的評分就飈到了9.3分。

紀錄片《中國醫生》,看完只想對他們說一聲:謝謝,中國醫生!


圖源@豆瓣

相比之前很多同樣展現醫護題材的紀錄片而言,它也沒有那麼多血淋淋的生離死別,只是剋制又平靜地記錄了醫院裡每天都在發生的尋常而溫情瞬間。

醫生的天職,無非是治病救人,他們的工作繁瑣,極具專業性,需要通過長期的系統學習、研究、考核,才有穿上這身白大褂的資格。

同時,醫生的工作也極其單一枯燥,甚至危險重重,他們的一天是一個接一個的病人,也是一場手術又一場的手術。

紀錄片《中國醫生》,看完只想對他們說一聲:謝謝,中國醫生!


於平淡細微處見不凡,是這部貌似平靜的紀錄片的獨特內核。

這些褪去了天使光環的醫生,更像與你我無異的普通人,也正是如此,才越發覺得他們的可敬可佩可愛。

“中國醫生給我帶來感動之餘更多是敬畏,醫護群體在這個寒冬裡給我們帶來愛與溫暖,讓我有了在生命裡逆流而上的勇氣。”

“因為家裡有患心臟病卻錯過最佳手術時間的老人,看到他們搶救的一個個真實瞬間,有點想哭,心疼當時在場的父母替我默默扛下了這一切……”

“這個特殊的春節已經看到無數偉大的衝在疫情一線的醫生,這部紀錄片又讓我對這個職業有了更直觀的感受”

……


紀錄片《中國醫生》,看完只想對他們說一聲:謝謝,中國醫生!


紀錄片《中國醫生》,看完只想對他們說一聲:謝謝,中國醫生!


“我要把你撕成碎片!”

什麼仇什麼怨能讓一個人說出這種氣話?有點諷刺的是,這是一個病人家屬對醫生說的。

紀錄片《中國醫生》,看完只想對他們說一聲:謝謝,中國醫生!


行醫多年,他的病房裡總有一些病人的家屬時不時的要“威脅”他。有一次,一個老太太怒不可遏的衝進辦公室對著朱良付喊:我想把你撕成碎片!

因為她覺得朱良付“害”死了自家老爺子。

紀錄片《中國醫生》,看完只想對他們說一聲:謝謝,中國醫生!


老太太生氣歸生氣,但該看病的時候還找他。

前一秒還要把朱醫生撕成碎片下一秒就又擠到他辦公室讓他瞧病:“我近來血壓高了,你再給我看看。”

提起那次醫鬧,鏡頭前的朱良付醫生眉頭緊皺,一臉無辜,眼神裡充滿疑惑和不解,但他對此也很無奈:

“他們也知道你是個好大夫,但這並不耽誤他們投訴你,照樣告狀。”

紀錄片《中國醫生》,看完只想對他們說一聲:謝謝,中國醫生!


作為主任醫師,他所在科室每天要面對的是死亡率最高、死亡速度最快的疾病——腦卒中,俗稱中風。

得病6個小時內,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救治,情況就會非常糟糕,所以朱良付每天要做的就是和死神賽跑。

紀錄片《中國醫生》,看完只想對他們說一聲:謝謝,中國醫生!


每一次都是全力以赴,並不意味著每一次他都能跑過死神,正因如此,才會時不時收到來自病患家屬的“死亡威脅”。

為了減少醫鬧,朱醫生不得不拿起手機錄音,手術前,他會詳細的把病情、手術風險交代給家屬,確保得到他們的理解,他才能安心手術。

是無奈,也是不得已。

紀錄片《中國醫生》,看完只想對他們說一聲:謝謝,中國醫生!


紀錄片《中國醫生》,看完只想對他們說一聲:謝謝,中國醫生!


幹醫生這行,除了要承擔手術潛在風險可能帶來的投訴,他們的工作強度,也是我們難以想象的。

對我們這些社畜而言,“996”算高強度工作了吧。對心腦血管醫生而言,“996”是可望不可即,“007”才更符合實際。

為了節省時間儘可能的多救一個病人,朱醫生領頭組建了卒中急救綠色通道。24小時全天候,刀出鞘,弓上弦,鏈條上的相關醫生住院值班。

他曾有一個紀錄:從早上做到凌晨 12 點,還有 16 臺造影手術等著他……最終,他第二天凌晨 5 點才下手術檯。

紀錄片《中國醫生》,看完只想對他們說一聲:謝謝,中國醫生!


紀錄片《中國醫生》,看完只想對他們說一聲:謝謝,中國醫生!


朱良付是這個綠色通道小組組長,所以只要有病人,不管凌晨幾點,他都要親自到場。

一年365天,天天如此。不敢偷懶,從未懈怠,回家急匆匆扒拉兩口飯,一個電話打來穿上衣服就跑。

不能按時吃飯,沒時間休息,但跑出家門的疾馳身影愣是連攝像老師都追不上,也許這就是我們無法理解但卻是他們始終遵循的,醫生的本能。

紀錄片《中國醫生》,看完只想對他們說一聲:謝謝,中國醫生!


不僅是朱良付,在《中國醫生》裡,每一個出鏡的醫生,幾乎全都是連軸轉,沒有休息時間。

王東進,南京鼓樓醫院心胸外科主任醫師,被稱為心臟上的拆彈專家。作為醫院心胸外科技術最好的醫生,他的手術成功率高達99%。

紀錄片《中國醫生》,看完只想對他們說一聲:謝謝,中國醫生!


“只要在六小時內從江蘇各地趕到鼓樓醫院的心臟病病人,他都有把握搶救成功。”

做心臟外科的醫生不但要醫生精湛,身體還要夠硬,不然連手術檯都站不住就被淘汰了。而正是長時間的手術,日積月累的勞頓也在不知不覺的拖垮王東進的身體。

紀錄片《中國醫生》,看完只想對他們說一聲:謝謝,中國醫生!


紀錄片《中國醫生》,看完只想對他們說一聲:謝謝,中國醫生!


對他而言,每天十幾個小時的手術,是常態。每次手術完,他都是扶著腰出來的。

每天唯一的放鬆是下了手術檯在醫療儲藏室的按摩椅上休整片刻,這是他特意申請的,儘管如此,他已經十分滿足了。

“我還算挺幸福的,因為大多數外科醫生沒有這個待遇”。

紀錄片《中國醫生》,看完只想對他們說一聲:謝謝,中國醫生!


醫人者往往不能自醫,行醫多年也讓王東進落下一身毛病,頸椎不行,腰不行,腿上是靜脈曲張,王醫生調侃自己快成半個殘疾人了。

因為患有嚴重頸椎病,有時候頸椎疼得受不了,上手術檯都得戴著頸託。

紀錄片《中國醫生》,看完只想對他們說一聲:謝謝,中國醫生!


長時間的站立,小腿靜脈曲張嚴重,他要每天穿彈力襪。

紀錄片《中國醫生》,看完只想對他們說一聲:謝謝,中國醫生!


王東進的一年是實打實的365天無休,不到50歲的年紀,頭髮已經白了一半。

工作日,他在手術檯、住院部、門診部三點一線。週末,他要參加、學術會議、下鄉講座和義診。

紀錄片《中國醫生》,看完只想對他們說一聲:謝謝,中國醫生!


有調查顯示,醫務人員平均每週工作時間為 63.3 小時,每天工作 13 個小時,每月值 7 個夜班,超過法定工作時間的 33.5%。

這樣的工作強度,其實是許多中國醫生的真實縮影,對此,朱良付醫生也曾擔憂:“天天就這樣作息不規律,我就擔心有時候我會突然死掉。”

紀錄片《中國醫生》,看完只想對他們說一聲:謝謝,中國醫生!


但他又不能死。

“因為我的醫療責任還沒有盡到,國家培養一個主任醫師要花25年時間,我今年44歲,如果我死了,就是浪費資源。”

比起怕自己死,他們更怕救不了更多的人,因為他們知道,作為一名醫生,手裡不僅擔負著患者一條生命,更牽扯著一整個家庭。

這個信念是從他們入學第一課,念出希波克拉底誓詞時,就一直銘記於心:“把我的一生奉獻給人類”。

紀錄片《中國醫生》,看完只想對他們說一聲:謝謝,中國醫生!


紀錄片《中國醫生》,看完只想對他們說一聲:謝謝,中國醫生!


“醫生最怕的就是對不起自己的良心吧”

當我們說起好醫生的標準,總會提起四個字:醫者仁心。

所謂“仁心”,也就是醫德。這種“仁心”,是身為人內心的善良和身為醫生的責任感。

王東進說,“我們多付出一點,就讓這些病人有更好的更滿意的結果。”

紀錄片《中國醫生》,看完只想對他們說一聲:謝謝,中國醫生!


醫生不僅僅是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更是想要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而這些,往往不能被病人和家屬理解。

而這,並不是醫生們面臨的唯一難題。“有的時候你還沒遇到醫術的瓶頸,就遇到了人心的瓶頸。”

說這句話的,是南京鼓樓醫院燒傷科的年輕醫生,徐曄。中山大學醫學院博士畢業的他一直努力對病人做到感同身受。

“最難的事情就是將心比心吧,你說病人,他的痛苦。你可能感覺到他的痛苦,再乘以100,可能是他現在的痛苦。”

紀錄片《中國醫生》,看完只想對他們說一聲:謝謝,中國醫生!


面對燒傷的病人,他溫柔又細心。

給病人換藥的兩個多小時,他像是哄小孩一樣,溫柔細語,眼帶笑意。

紀錄片《中國醫生》,看完只想對他們說一聲:謝謝,中國醫生!


面對高額手術費一籌莫展的病人家屬,他儘量去爭取。

在醫院的基金會議上,徐曄極力為老人爭取到了2萬元的資金援助。得到准許後,他如釋重負,緊鎖的眉頭舒展開,終於忍不住笑了。

紀錄片《中國醫生》,看完只想對他們說一聲:謝謝,中國醫生!


徐曄總想盡全力把病人治好,但往往,醫生還沒放棄,家屬就先放棄了。

2萬元依然杯水車薪,沒有退路可選,病人家屬還是因為費用問題悄無聲息地辦理了出院。

兒子努力了,但最後真的沒錢。

紀錄片《中國醫生》,看完只想對他們說一聲:謝謝,中國醫生!


看著空蕩蕩的病房,徐曄內心五味雜陳,摸著燒傷老人曾經躺過的翻身床欲言又止。

他能說些什麼?窮是這個世界上無解的病。

紀錄片《中國醫生》,看完只想對他們說一聲:謝謝,中國醫生!


即使見慣了生離死別和人心冷暖,徐曄依然選擇拼盡全力不留遺憾那條路。

他說:“人生本來就是一場修行,何況是醫生呢?”

醫生固然偉大,但他們不是萬能的神仙,病人的痛苦他們無法瞬間抹除,面對疾病也會無能無力,唯有用仁心感染良心,用責任換取信任,用希望安撫絕望。

紀錄片《中國醫生》,看完只想對他們說一聲:謝謝,中國醫生!


例行查房的時候,朱良付醫生的兜兒裡塞了塊巧克力,因為他前兩天剛給一個3歲的小朋友做了手術,他不想孩子一見到醫生就嚇哭;

紀錄片《中國醫生》,看完只想對他們說一聲:謝謝,中國醫生!


紀錄片《中國醫生》,看完只想對他們說一聲:謝謝,中國醫生!


紀錄片《中國醫生》,看完只想對他們說一聲:謝謝,中國醫生!


3歲的小朋友要哄,60多歲的老大爺也要哄,為了緩解病人術後的緊張情緒,朱良付在病房跟他們開起了玩笑,病房裡的氣氛好久沒這麼輕鬆過了;

紀錄片《中國醫生》,看完只想對他們說一聲:謝謝,中國醫生!


紀錄片《中國醫生》,看完只想對他們說一聲:謝謝,中國醫生!


紀錄片《中國醫生》,看完只想對他們說一聲:謝謝,中國醫生!


紀錄片《中國醫生》,看完只想對他們說一聲:謝謝,中國醫生!


紀錄片《中國醫生》,看完只想對他們說一聲:謝謝,中國醫生!


“時常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撫慰”這大概是對醫生這個職業最好的詮釋吧。

他們把這句話寫在牆上,記在心裡,掛在嘴上,當然他們也的確這麼做了,但沒有患者能夠真正的理解醫生,因為“醫心也只有醫生自己知道。”

紀錄片《中國醫生》,看完只想對他們說一聲:謝謝,中國醫生!


紀錄片《中國醫生》,看完只想對他們說一聲:謝謝,中國醫生!


紀錄片《中國醫生》,看完只想對他們說一聲:謝謝,中國醫生!


紀錄片《中國醫生》,看完只想對他們說一聲:謝謝,中國醫生!


《中國醫生》給小城君最大的感受是真實。沒有煽情,沒有歌頌,沒有標籤,只有一個個真實鮮活的人。

他們有無暇照顧家庭的無奈,有身心俱疲心灰意冷的瞬間。他們有攻克難關精益求精的信念,有想要救助更多生命的仁心。

紀錄片《中國醫生》,看完只想對他們說一聲:謝謝,中國醫生!


脫下白大褂摘掉口罩,他們是父母、是子女、是丈夫也是妻子;穿上白大褂他們的身上扛著責任,心裡懷揣病人,手裡握著技術。

他們都值得我們以“英雄”相稱。但絕不意味著,我們能把他們的“英雄”當作理所當然。

當我們在歌頌偉大、致敬不平凡的時候,也能偶爾允許他們走下神壇,迴歸普通人。

紀錄片《中國醫生》,看完只想對他們說一聲:謝謝,中國醫生!


紀錄片裡的幾名醫生只是中國龐大醫生群體的一個縮影,這次疫情中,很多醫生的所作所為讓全國人淚流滿面。

84歲的鐘南山院士

為了國人安危

義無反顧披掛上陣

奔赴武漢防疫第一線上

紀錄片《中國醫生》,看完只想對他們說一聲:謝謝,中國醫生!


73歲的李蘭娟院士

日以繼夜地與病毒賽跑

每天只能睡3個小時

紀錄片《中國醫生》,看完只想對他們說一聲:謝謝,中國醫生!


34歲的李文亮醫生

毫不猶豫的吹下

肺炎戰役的第一聲哨響

紀錄片《中國醫生》,看完只想對他們說一聲:謝謝,中國醫生!


疫情期間,各個地區的醫療隊紛紛抵達武漢,支援前線——“若必戰,召必回,戰必勝。”

醫生們寫下請戰書,按下紅手印,告別家人,成為這個冬天最美的逆行者,請戰書上振聾發聵地呼喊,是他們作為醫者的信念。

紀錄片《中國醫生》,看完只想對他們說一聲:謝謝,中國醫生!


全國人民都懂得貓在家裡才是最舒服最安全的,他們不明白嗎?

他們當然明白,但他們更明白身上的責任和擔子催促著他們不斷的往前衝。

紀錄片《中國醫生》,看完只想對他們說一聲:謝謝,中國醫生!


紀錄片《中國醫生》,看完只想對他們說一聲:謝謝,中國醫生!


“哪有什麼白衣天使,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了身衣服,學著前輩的樣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搶人罷了。”

本來處處是戰場,只是他們不敢放下槍,他們是醫生,只是選擇了一個職業。而我們也應該給予他們基本的信任、尊重和愛護。

當我們肆意在陽光下呼吸的時候,不要忘了災難面前穿著厚重防護服,被口罩勒出印痕替我們負重前行的“中國醫生”們,他們所期盼的,不過是陰霾消散之後,世界的光亮和歡笑。

這一切,只因為他們是醫生,我們欠他們一句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