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醫保局:新冠疫情期間患者如何醫保報銷?

新聞發佈會 | 國家醫保局:新冠疫情期間患者如何醫保報銷?

文 / 周亦川 編 / 袁月

【搜狐健康】2月20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國家醫保局醫藥管理司司長熊先軍指出,在新冠肺炎患者救治方面明確“兩個確保”:確保患者不因費用問題影響就醫;確保收治醫院不因支付政策影響救治。

熊先軍指出,國家醫保局立足本職,在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按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的要求,以疫情防控為第一要務,一切圍繞打贏防控阻擊戰這個目標,統籌安排各項工作,為做好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工作,我們會同財政部、衛健委兩次發出緊急明電,明確提出了“兩個確保”的要求。

對於衛生健康部門認定的確診和疑似患者,無論是本地的還是異地的患者都實行先救治後結算,在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按規定支付後個人負擔部分由財政給予補助。異地就醫醫保支付的費用由就醫地醫保部門先行墊付,疫情結束後全國統一組織清算。動態調整醫保的支付範圍,將國家衛健委診療方案中涉及到的藥品和診療項目臨時納入醫保支付,打消患者和醫療機構的顧慮。

定點救治機構醫保總額預算會不會超支?

熊先軍說,為確保收治的醫療機構不因支付政策影響救治,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時期,醫保部門及時調整了專治醫療機構的總額預算指標,對新冠肺炎患者醫療費用單獨列預算,不佔用當年的總額預算指標。為緩解醫療機構墊資壓力,醫保經辦機構向專治醫療機構預付專項資金,專門用於新冠肺炎的醫療救治。

醫保經辦機構根據醫療機構的需要,確保及時結算,保證救治工作的順利進行。截至2月19日,各省(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醫保部門提前撥付定點救治醫療機構的專項資金171.79億元,其中湖北預撥付30.16億元,武漢市預撥付9.02億元。從目前確診和疑似患者實際發生的醫療費用來看,預撥付資金能夠滿足現階段的醫療救治需要。

慢性病患者能否長期開藥?

熊先軍說,我們支持醫療機構根據慢性病患者實際情況,合理增加單次處方用藥量,減少病人到醫療機構就診配藥次數。各地也積極進行了落實,例如山東、海南、重慶、四川等省市,對於門特病等患者,支持根據病情需要取藥量放寬到3個月。北京市支持所有門診用藥在遵醫囑、保安全的情況下,開藥量放寬至3個月。

受疫情影響比較嚴重的地區居民,無法按時繳納醫保和醫保報銷怎麼辦?

熊先軍說,對於確診和疑似的參保患者,要求統一為醫保資金的撥付和結算開闢“綠色通道”,按照特事特辦、急事急辦的原則優先處理。對於持卡患者,在醫療機構做直接結算,醫保支付的部分由醫療機構和醫保部門再去做結算。對於未持卡或者醫保待遇異常的患者,各地特別是湖北省等患者較多的省(區、市)普遍採用了醫院記賬的形式,醫保也以預付金為醫院提供資金保障,待疫情結束後將統一組織清算。

對於因疫情影響無法按時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等部分醫保的經辦業務,實行非急事項“延期辦”,明確參保單位和個人可以延期緩繳醫保費,緩繳期間不影響享受醫保待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