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賢宦第一人:淺析高力士的官場處世成功學


千古賢宦第一人:淺析高力士的官場處世成功學

高力士

在中國歷史上的很多有名的宦官,十有八九給人的印象是貪婪,奸詐狡猾,溜鬚拍馬;在政治上,陷害忠良,濫用職權,無惡不作;害人無數,在皇帝身邊搬弄是非的小人。

自唐明皇李隆基登位後,唐玄宗勵精圖治,勤政用賢。採用新相姚崇,宋璟以及張說﹑韓休﹑張九齡等名大臣,進行行政,軍事的改革,整頓吏治,在君臣共同努力下,逐漸開啟了盛唐“開元盛世”。

唐玄宗在位幾十年裡,卻和一位被後世譽為“千古賢宦第一人”的宦官,關係緊密,君臣兩人感情非常好。而這位宦官為什麼會獲得如此好的評價?

連唐玄宗都經常稱呼他將軍,太子稱他為兄,王公稱他為翁,駙馬只能管他叫爺。就連一人之下如李林甫,萬人之上如安祿山,都得讓他三分。他就是陪伴唐玄宗幾十年的高力士。

高力士從一名卑微的小宦官到被唐玄宗重用,步步高昇。成為皇帝身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權高位重的大宦官。一路走來的經歷可是一部活脫脫的官場處世成功學。

為什麼這樣說呢?

一:家族慘遭抄滅,被迫入宮,初露鋒芒

高力士是潘州(今廣東高州)人,他的先祖是北燕昭成帝,他的曾祖父是左驍衛大將軍、荊州大都督馮盎,他的祖父是恩州刺史馮智戴,他的父親是馮君衡,官至潘州刺史。馮君衡的三兒子,本名叫馮元一。

長壽二年(693),武周酷吏萬國俊奉了武則天的命令來至廣州,查問流人陰謀叛逆之事。殺了幾百人,還升了官。有了這樣的先例。右翊衛兵曹參軍劉光業、司刑評事王德壽、苑南面監丞鮑思恭等代理監察御史,爭相仿效萬國俊,誣告嶺南流人謀反。高力士的父親潘州刺史馮君衡也慘遭誣陷,家產全部被沒收,家人或者被殺,或者淪為奴隸。


千古賢宦第一人:淺析高力士的官場處世成功學

而高力士被父親送到嶺南討擊史李千里(李世民的孫子),乞求收養,算是逃過一劫。等高力士十歲那年,李千里看高力士聰明伶俐,身體強壯。把他閹割後作為禮物送給了武則天(698年),得到了武則天的喜愛。但畢竟由於年齡太小,做事經驗不足,犯了小錯被武則天趕出宮。

高力士被趕出宮後到處流浪,宦官高延福看著他可憐,收養他做了義子,改姓為高。

高延福因早年在武三思家呆過,把高力士送到武三思家做事。過了一年後,武則天想起了高力士,又召他入宮,隸屬司宮臺,即內侍省。從這件事可以看到高力士小小年紀因聰明伶俐,做事能力強,給武則天留下了極好的印象。

所以在官場上給老闆留下一個好的印象是多麼重要。

二:觀察入微,把握時機

高力士入宮的時候,武則天已經是年齡很大了,朝野內外各種政治力量為爭權奪利,互相之間爭鬥激烈。高力士由於有李千里,武三思,高延福的背景被推到了漩渦的中心,宮中政治鬥爭的殘酷讓高力士練就了敏銳的觀察力。

這時候還只是潞州別駕的“在藩”普通王子,臨淄王李隆基進入了高力士的眼。經過觀察,高力士認為臨淄王李隆基,是有大志大才,順天應時的王子,有一天會榮登大寶。

而事實也證明了高力士的眼光和對未來的投資,非常的正確。

景龍年間,李隆基在藩國,高力士傾心侍奉,獲得李隆基恩寵相待。到唐隆年間(公元710年)因平定韋后之亂有功,晉封為太子太保,李隆基便表奏力士進入太子官署內坊,每日侍奉左右,被提拔為朝散大夫、內給事。


千古賢宦第一人:淺析高力士的官場處世成功學

唐玄宗

三:明確角色,自我保護

作為皇帝身邊的第一寵幸宦官,就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善於自我保護,是一種政治智慧。

有句俗話叫“伴君如伴虎”,在皇帝身邊做事,危險也是極大。一個不小心觸怒了皇帝,那麼小命就玩完了。

說話做事要有自知之明,千萬不能得意忘形,不然容易犯錯誤,招致殺身之禍。

家門不幸和宮廷爭鬥使高力士養成了做事謹小慎密的習慣。

高力士幫助李隆基發動宮廷政變,殺韋皇后、安樂公主和武氏黨羽,唐睿宗復位,立李隆基為太子,高力士參與謀劃有功,擢升朝散大夫、內給事。先天元年(712年),力士協助玄宗又發動一次宮廷政變平亂,遷銀青光祿大夫,行內侍正員。開元初(714年)加封右監門衛將軍,知內侍省事。

但唐玄宗採用了姚崇的不用功臣,宦官不參與政治的主張,逐步把參與兩次事件的功臣,殺的殺,貶的貶。嚴禁朝臣結交官僚。

而高力士由於擺正了自己的位置,明確自己的角色,安分守己,不邀功持寵,不要官要權,不插手政治,不威脅他人。

所以,明確自己的色定位是自我保護的根本策略。

其次是樹立很強的懼禍遠禍意識。首先,面對禍患,採取不危及自已的避離之策。

《舊唐書》說高力士:“觀其勢候,雖至親愛,臨覆敗皆不之救”。《新唐書》也說!力士善揣時事勢候相上下,雖親暱,至當覆敗,不肯為救力,故生平無顯顯大過”。

意思是,即使自己的手下或身邊的關係很好的同事或官員做錯了事,出了問題,高力士從來不會幫忙求情。只看唐玄宗的臉色做事,因此他的一生沒有什麼大的錯誤。

如果惹皇帝不高興,不做無謂抗爭。如果不小心惹怒唐玄宗,即使自己的意見十分正確也趕緊閉嘴,磕頭謝罪。


千古賢宦第一人:淺析高力士的官場處世成功學

高力士劇照

比如:

天寶三年的時候,唐玄宗對高力士說,自己有十年沒有出過長安了,現在天下太平,沒什麼大的事情發生,想把政治上要處理的事情讓李林甫去做。

高力士答:決策天下大事的權力要掌握在自己的手裡。不能把政治權柄交給李林甫,不能太相信他,權勢過大,會貽誤國事。

唐玄宗聽了很不高興,高力士趕緊認錯,說自己是胡言亂語,罪該萬死。

四:為皇上多次分憂解難,工作能力強,對唐玄宗忠心耿耿

1 高力士職位是內侍省,相當於“辦公廳主任”,。平時除了照顧皇帝的起居飲食,其他時間會幫助皇帝處理一些事情,就像現在的秘書工作。

當時朝臣送上的奏章,基本上都要先讓他審查一番,大事的話會交由皇帝聖裁,而小事就由他作主處理了。

因此唐玄宗很滿意。對高力士說,每天有你值班,我睡覺就非常安穩,睡得踏實

。由此可見高力士的工作能力不是一般的強。

但是高力士做事分寸把握的很好,手握大權卻不濫用,該皇帝決定的事情從來不插手。


2 比如唐玄宗立儲君的事情上猶豫不決,李林甫推薦壽王做太子,並多次謀害肅宗。

高力士悄悄說了一句“立嫡以長,誰還敢爭?” 皇帝大悟,立即拍板立李亨為儲。

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因為自古歷朝都有立長謫子為儲君的規定。一句四兩撥千斤的話解決了唐玄宗為之頭疼的問題。

千古賢宦第一人:淺析高力士的官場處世成功學

唐玄宗和高力士劇照

3 唐肅宗李亨繼位後,李隆基當了太上皇,居住在興慶宮。

一天,久雨初晴,李隆基到了勤政樓,樓下來往的行人見到了李隆基,流著歡喜的眼淚,高呼萬歲,聲音驚天動地。

這時候的宦官李輔國看到唐玄宗依然很受老百姓的愛戴,害怕唐玄宗,高力士重新發動政變,失去手中的權力,上奏肅宗誣陷說:“這都是九仙媛、高力士、陳玄禮搞的陰謀。”

又藉口‘請太上皇到太極宮遊玩’,玄宗騎馬行至睿武門,卻被忽然湧上的五百名手執出鞘兵刃的禁軍攔住了去路。為首的正是李輔國,他傲慢道:“陛下說,太上皇居住的興慶宮太過狹小不便,請您去太極宮居住!

玄宗受到驚嚇,好幾次掉下馬來。高力士扶著唐玄宗對李輔國說:“太上皇是五十年的太平天子,李輔國你也是老臣了,怎麼敢如此無禮,你給我下馬!”

李輔國趕緊下了馬,又看了他一眼,冷笑道:“高公公,真沒想到事到如今,你怎麼還那麼不懂事?”言罷便一刀砍死了高力士身邊的一名小宦官。高力士面對李輔國的威脅面不改色,對李輔國和士兵們說:在太上皇面前拔刀攔路,就不怕犯了王法嗎?

他的氣概把李輔國和五百禁軍紛紛鎮住了,皆慌忙收刀下馬跪倒齊呼“太上皇萬福”。局面算是初步穩定了下來

高力士又說:“李輔國來牽馬。”李輔國趕緊穿上靴子,和兵士們一齊護送太上皇平安到了西內。李輔國領眾人退出後,李隆基哭著拉住了高力士的手說:“多虧你!要不然,我已成刀下鬼了。”


千古賢宦第一人:淺析高力士的官場處世成功學

由於得罪了李輔國,不久李輔國下的假詔書把九仙媛、高力士、陳玄禮等人,都流放到瘴氣多的黔中道。

寶應元年(公元762年)三月,高力士遇大赦天下而回歸,到郎州,碰到流放之人談及京城事,才知李隆基已經駕崩。高力士北望號啕痛哭,吐血而死……

總結

高力士一生從豪門公子到家破人亡,被閹割入宮,經歷坎坷。經過世事歷練,他善於察言觀色、處事圓滑謹慎,卻也敢於向皇帝直言上諫。

高力士說過這8個字:“順而不諛,諫而不犯”。就非常明白概括了他本人的特點,也點明瞭官場最佳處世之道。

高力士做錯過很多事,為了唐玄宗儘快走出失去武惠妃的痛苦感情,推薦楊貴妃,使唐玄宗沉迷酒色享樂十幾年,再也無心處理國事。

推薦了不適合的相國人選,李林甫、楊國忠、安祿山等。高力士發現所推薦的人不良用心後,也多次提醒唐玄宗。間接的引發了安史之亂,使唐朝從繁盛走向衰落。

作為一個宦官,皇帝身邊的第一紅人,權高位重之下。為人處世,依然有底線,有原則,有技巧。識大體,顧大局,並不以權謀私。

在唐玄宗做太上皇被架空權力之後,身邊只剩下高力士一人,對皇帝的忠心,換取了唐玄宗的超級信任。即使駕崩後,遺詔留下要高力士死後,陪葬在自己的陵墓旁邊。這也是對一個臣子能力的最高肯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